关于仄韵七律七绝的标准体式
- 格式:docx
- 大小:20.17 KB
- 文档页数:3
七言绝句格律七言绝句也称七绝,有四种常见格式。
1、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平平仄仄仄平平千里江陵一日还仄仄平平仄仄平两岸猿声啼不住仄仄平平平仄仄轻舟已过万重山平平仄仄仄平平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辞”字属平声,末字“间”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
一、二、四句押韵。
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夜读范至能(陆游)公卿有党排宗泽平平仄仄平平仄帷幄无人用岳飞仄仄平平仄仄平遗老不应知此恨仄仄平平平仄仄亦逢汗节解沾衣平平仄仄仄平平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卿”字属平声,末字“仄”也是在古代是入声字,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3、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苏台揽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仄仄平平仄仄平菱歌清唱不胜春平平仄仄仄平平只今惟有西江月平平仄仄平平仄曾照吴王宫里人仄仄平平仄仄平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苑”字属仄声,末字“新”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
一、二、四句押韵。
4、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绝句四首(其三)(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一行白鹭上青天平平仄仄仄平平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仄仄平平仄门泊东吴万里船仄仄平平仄仄平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个”字属仄声,末字“柳”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五言绝句格律五言绝句也称五绝,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平平平仄仄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
七绝平仄的基本格式平仄,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
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
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
即:仄仄平平仄,差强人意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形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
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就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存有变化罢了。
⑴仄起式(平)差强人意仄仄,(仄)仄仄差强人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字另加括号则表示可仄可仄。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另一式,首句改成(仄)仄仄差强人意,其余维持不变。
⑵平起式(平)差强人意仄仄,(仄)仄仄差强人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山居秋螟[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青泉石就是上涌。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吴萸,王孙自所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七律就是五律的拓展,拓展的办法就是在五字句的上面提一个两字的头。
仄上潮洋厝并,平上加仄。
G540下面的对照表:五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七言平起仄收差强人意仄仄平平仄五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七言仄起平收仄仄差强人意仄仄平⑶仄仄脚五言平起仄收○○差强人意平仄仄七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⑷差强人意脚五言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七言平起平交平平仄仄仄差强人意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差强人意仄仄平平仄,仄仄差强人意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形成七律的四种平仄格式。
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存有变化罢了。
⑴仄起式(仄)仄(平)差强人意仄仄,(平)平(仄)仄仄差强人意。
书愤[宋]陆游昌岁那言世事旬日?中原北望气如山②。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七绝的格律和56种写法除前言,本文来自网络。
个人偶尔喜欢打打油,因为少了格律的条条框框。
但是大致还是在尽量遵守一些规矩的。
古诗词的格律和韵味,是很值得学习的一门学问,可惜这水太深,要投入进去,不知道得花多少心血。
借常阅此文,尽量沾些古风的习气吧。
(建议写格律诗用平水韵)1,七绝仄起(首句不入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韵)2,七绝仄起(首句入韵)⊙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韵)3,七绝平起(首句不入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4,七绝平起(首句入韵)⊙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第1法: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
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
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
如唐贾岛《渡桑乾》“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
这句话可以视作冯先生所归纳提炼的七言绝句具体作法的总纲。
以下诸种作法,绝大多数都关涉到第三句,幸读者识焉。
第2法: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
如宋王安石《游钟山》“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闲。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明僧德祥《爱闲》:“一生心事只求闲,求得闲来鬓已斑。
更欲破除闲耳目,要听流水要看山”;清江湜《舟中二绝》(其一):“浮生已是一孤舟,更被孤舟载出游。
却羡舟人挾妻子,家于舟上去无愁”。
第3法: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
七律仄韵格式
七律是一种七言绝句的诗体形式,每句有七个字,共有四句。
在七律中,字数要求严苛,韵脚要求严格,要求仄韵连绵。
下面是一篇以“月亮”为主题的七律参考内容:
月亮东升照寒璧,微光如雪洒人间。
宛如一颗银钩悬,幽暗亮光映窗间。
蟾宫高挂海天高,丈夫好酾东方还。
冷冷寒露滴垂悬,月华流泻入秋严。
半空明月如钩炯,挂于无尽苍穹上。
璀璨星斗依次相,勾勒人间烟火忙。
皓月当空光照地,关山相伴心相望。
岁月如梭轮转劳,阴晴圆缺任人赏。
碧空无云折纤腰,月色如银寒似雪。
云散月现天地间,光茫随风遥无绝。
桂香袭人暗影现,寒露洒落桃林月。
秋窗明月照书堂,心情愉悦夜未央。
满天皓月映乾坤,清辉洒落人间间。
银汉千山遥相望,瑶光琉璃梦乘风。
举杯邀月共盟约,明月当空辉白映。
璀璨萤火纷璃亮,人间皓月朦胧影。
古井无波月影添,银光四溢照天边。
倚栏思乡月为窗,守望迢迢寄心田。
光华洒地诗思远,悠然皓月舒旖旎。
月华流光波澜起,夜色寒迷人影随。
清辉闪烁照幽谷,躁动人间一灯独。
银钩挂满天星斗,皓月当空夜飞舞。
林下独坐在明月,思与月光共一宿。
月亮升空照寒波,漫天星斗闪烁光。
以上是七律格式的参考内容,每首七律都以月亮为主题,通过描写月亮的形态、光华和与人间的关联,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七律的格式要求严格,每句七个字,仄韵连绵,通过对韵脚和押韵的巧妙运用,使诗句格调流畅,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五绝、五律、六绝、六律、七绝、七律平、仄韵格律整理五绝】五言绝句的省称。
四句二韵或三韵。
(一)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二)首句仄起入平韵式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三)首句平起不入平韵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四)首句平起入平韵式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五)首句平起不入仄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韵)。
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韵)。
(七)首句仄起不入仄韵式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八)首句仄起入仄韵式仄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五律】五言律诗的省称。
八句四韵或五韵。
(一)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对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二)首句仄起入平韵式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对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三)首句平起不入平韵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对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四)首句平起入平韵式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对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韵)(对仗)。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对仗)。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韵)。
(六)首句平起入仄韵式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韵)。
七言绝句的四种平仄格式谢谢古道热肠先生费心提供定格并指明要点。
由于评论栏地方太小,借地方“自告奋勇”回答一下粉丝和道理先生的问题。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不当之处,敬请海涵指正。
关于粉丝先生的问题:一起问候古道老师周末好!提问一:所谓绝句的“绝”,就是要严格按这四种平仄格式来走韵,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绝句,是吗?答:对。
不按韵律,称不得律诗绝句。
特意不受定格约束,建议前面可以加“创新”二字,比如创新七绝、创新五律等。
个人愚见,叫做顺口溜也是不错的选择。
只要有押韵,别人很难从格律上挑错。
所以在下通常把自己写的这类东西叫做顺口溜,不是谦辞,而是为了顺手,也比较符合自己那些拙作的实际情况。
古道先生提供过。
律绝的五言、七言句,分别只有四种基本句式;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则分别只有四种基本定格。
它们都分别有平起、仄起各两种,每种又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
以七律为例,分别是1.平起首句入韵;2.平起首句不入韵;3.仄起首句入韵;4.仄起首句不入韵。
每样一种,一共只有四种。
尽管律诗的创作要比很多常用词牌难,但大多数爱好者都认为学诗比学词容易,就是因为诗的常用定格实在太少了。
再缩小范围,五言常用平起首句不入韵,七言常用仄起首句入韵为常格的话,五言或七言诗的定格就只剩下一种了。
不好记么?可惜的是,我们看到很多诗的“爱好者”,连仅有的一种定格都没有耐烦去记,包括我自己。
这一段不是吹给粉丝先生听的,您当然知道这些基本知识。
这一段主要是为了配合道理先生和在下更好地学习古道先生这份帖子。
至于道理和那几位联友会不会再来学习,就不是在下的事了。
心意到了就行。
在下只是希望他们通过学习古道先生的这些帖子,在热闹欢乐中能够得到水平的提高,把参与联栏的热情保持下去。
我教唆新手的,都是些高山跳崖的办法,并不适合粉丝先生您这样的高手。
不知您是否看过百度介绍的藏头诗高手大作。
正因为在下是从山顶上刚跳下来,对什么是诗略有印象,不由得从心里赞叹:这也算诗么?竟能挣这么多钱?果然好货卖于识家!提问二:七言,七绝,七律,三者之意思,之关系?粉丝私下遐想:(答:五言、五绝、五律关系亦然。
关于仄韵七律七绝的标准体式本来没有仄韵格律诗,因为格律诗用韵非常严格,只用平声韵。
一般仄韵七律七绝应该归在古风。
可是近代多有人喜欢按照格律诗平仄粘对规律写作仄韵格律诗,这是一种有创新意义的继承精神,值得研究讨论。
那么其标准体式也应该成为一种定则。
下面按律诗基本平仄四式,列出七言律绝平仄标准体式,用以方便校对和创作。
律诗基本平仄四式:1、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仄平平仄仄平3、仄仄平平平仄仄4、平平仄仄仄平平七律仄韵四式平起式:1、入韵(句式排列1321 432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2、不入韵(句式排列4321 432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起式:3、入韵(句式排列3143 2143)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4、不入韵(句式排列2143 2143)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七绝仄韵四式平起式:1、入韵(句式排列1321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2、不入韵(句式排列4321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起式:3、入韵(句式排列3143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4、不入韵(句式排列2143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七言律诗七言律,其格式,即用七言绝句加之。
七律共八句,五十六字。
七律也有四种格式。
第一种七律是第一种七绝与第三种七绝相加:如: [ 平] 平[ 仄] 仄仄平平, [ 仄] 仄平平仄仄平。
[ 仄] 仄[ 平] 平平仄仄, [ 平] 平[ 仄] 仄仄平平。
[ 平] 平[ 仄] 仄平平仄, [ 仄 ] 仄平平仄仄平。
[ 仄] 仄[ 平] 平平仄仄, [ 平] 平[ 仄] 仄仄平平。
例:望蓟门唐·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是,绿扬阴里白沙堤。
第二种七律是第二种七绝与第四种七绝相加。
如: [ 仄] 仄平平仄仄平, [ 平] 平[ 仄] 仄仄平平。
[ 平] 平[ 仄] 仄平平仄, [ 仄] 仄平平仄仄平。
[ 仄] 仄[ 平] 平平仄仄, [ 平] 平[ 仄] 仄仄平平。
[ 平] 平[ 仄] 仄平平仄, [ 仄] 仄平平仄仄平。
例: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唐·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飚芙蓉水,密雨缓侵霹雳墙。
岭树重庭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看 kan,刊)第三种七律是第三种七绝的两首合之。
如: [ 平] 平[ 仄] 仄平平仄, [ 仄] 仄平平仄仄平。
[ 仄] 仄[ 平] 平平仄仄, [ 平] 平[ 仄] 仄仄平平。
[ 平] 平[ 仄] 仄平平仄, [ 仄] 仄平平仄仄平。
[ 仄] 仄[ 平] 平平仄仄, [ 平] 平[ 仄] 仄仄平平。
例: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七绝、七律仄韵格律诗词8种格式七绝、七律仄韵格律诗词8种格式:七绝:1、平起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对】仄仄平平仄仄平【粘】平平仄仄平平仄【对】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对】仄仄平平仄仄平【粘】平平仄仄平平仄【对】3、仄起首句入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仄平平【粘】仄仄平平平仄仄【对】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仄平平【粘】仄仄平平平仄仄【对】七律:1、平起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对】仄仄平平仄仄平【粘】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仄平平【粘】仄仄平平平仄仄【对】仄仄平平仄仄平【粘】平平仄仄平平仄【对】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对】仄仄平平仄仄平【粘】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仄平平【粘】仄仄平平平仄仄【对】仄仄平平仄仄平【粘】平平仄仄平平仄【对】3.仄起首句入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仄平平【粘】仄仄平平平仄仄【对】仄仄平平仄仄平【粘】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仄平平【粘】仄仄平平平仄仄【对】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仄平平【粘】仄仄平平平仄仄【对】仄仄平平仄仄平【粘】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仄平平【粘】仄仄平平平仄仄【对】五绝:1、仄起首句入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对】平平仄仄平,【粘】仄仄平平仄。
【对】2、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对】平平仄仄平,【粘】仄仄平平仄。
【对】3、平起首句入韵式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对】仄仄仄平平,【粘】平平平仄仄。
【对】4、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对】仄仄平平平,【粘】平平平仄仄。
【对】五律:1、仄起首句入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对】平平仄仄平,【粘】仄仄平平仄。
【对】仄仄平平平,【粘】平平平仄仄。
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1)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秋兴其六杜甫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不、礡、拍、铁索、雪”为入声字。
)(2)平起仄收式。
和平起平收式相比,仅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昧,尊酒家贫只旧醅。
啃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北、日、不、客、隔”为入声字)(3)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曲江对雨杜甫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书愤陆游早岁那(ná)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北、雪、铁、出、一、伯”为入声字)(4)仄起仄收式。
和仄起平收式相比,仅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关于仄韵七律七绝的标准体式
本来没有仄韵格律诗,因为格律诗用韵非常严格,只用平声韵。
一般仄韵七律七绝应该归在古风。
可是近代多有人喜欢按照格律诗平仄粘对规律写作仄韵格律诗,这是一种有创新意义的继承精神,值得研究讨论。
那么其标准体式也应该成为一种定则。
下面按律诗基本平仄四式,列出七言律绝平仄标准体式,用以方便校对和创作。
律诗基本平仄四式:
1、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仄韵四式
平起式:
1、入韵(句式排列1321 4321)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2、不入韵(句式排列4321 4321)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式:
3、入韵(句式排列3143 2143)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4、不入韵(句式排列2143 2143)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七绝仄韵四式平起式:
1、入韵(句式排列1321)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2、不入韵(句式排列4321)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起式:
3、入韵(句式排列3143)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4、不入韵(句式排列2143)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