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经济互补性的领域项目及金融配套支持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17
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合作路径对策研究摘要: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现阶段,在“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路径和RECP区域合作协议的影响下,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态势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近些年来,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自然资源、经济主要产业结构、区域主要经济贸易以及市场消费需求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从此相似性角度进行考虑,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区域之间具有更为明显的互补性。
如果从区域产业本土结构互补性的主要层面考察,中国新疆与塔吉克斯坦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似程度甚至可达到0.93,虽然低于一般标准值0.95,但在此相似程度之下,两个区域之间的互补性非常明显。
正是基于此背景,本文针对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合作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希望可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国新疆;中亚五国;区域经济合作;合作现状;对策措施引言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其中,石油天然气资源占比较高。
从地理位置角度观察,中亚五国与我国新疆地区接壤,在此地缘优势之下,新疆可与其他中亚五国进行能源方面的经济合作,或者借助能源方面的经济合作,拉开区域经济深度合作的序幕。
现阶段,我国与中亚国家签署了有利于双方能源经济合作发展的能源领域合作协议,借助此协议,我国国内的很多能源企业也将中亚国家作为了主要的投资区域,开展相应的区域经济合作。
但必须要看到的是,美国、俄罗斯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区域对新疆与中亚五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产生了一定的干扰,促使区域经济合作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竞争态势,这给新疆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合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现状分析(一)新疆与中亚五国区域贸易合作现状分析近些年来,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之间的合作紧密程度逐渐增加,发展趋势稳中向好,经济合作效率逐渐加快,并且从原来的速度发展转变成为了目前的高质量合作发展,双方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共赢状态。
早在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之初,新疆与中亚各国之间的合作就已初见端倪,在2013之后,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其内部的产业机构、合作体系也不断完善,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贸易进行提供了新的动力,也带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引言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和节点,新疆地区在推动中国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综述相关文献,探讨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的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
背景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的背景源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各国的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
中亚地区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地缘优势,吸引着中国各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的关注。
现状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经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首先,在贸易领域,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不断增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达到了xxx亿美元,较去年增长了x%。
其次,在能源合作方面,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之间的能源合作日益深入。
特别是在油气、电力等能源领域,中亚地区的丰富资源与中国的需求紧密结合,成为合作的重要领域。
同时,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人文交流也得到了加强。
多边文化活动、留学生交流、旅游合作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增进了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发展趋势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经济合作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双方在贸易合作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
在提升贸易便利化、减少贸易壁垒等方面,双方仍有进一步的合作空间。
其次,在能源合作方面,双方可以进一步深化合作,拓展新的合作领域。
例如,加强可再生能源合作、开展清洁能源技术合作等,有助于推动中亚地区的绿色发展。
最后,在人文交流方面,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学术、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加强教育合作等方式,促进双方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
结论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是一项重要的国际合作领域。
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双方在贸易、能源和人文交流等领域已取得了显著成果,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新车比去年还惨淡,旧机下降70%,30台,今年7、8台。
个人对挖机的投资和需求下降很大。
卖掉大挖的就退出行业了28:00资本在抛弃这个行业大挖实现不了销售量太小上三天,停三天。
银行跟中资企业合作,经济复苏,把旗拉活肯定选国有企业,不会帮民企和外企,帮三一就是帮自己,有股权。
民营、体量没那么大,没必要找易极。
易极会割一块肉走。
20多台,业务员自己就消化了。
时候没到辽宁内蒙更惨,去年1000台车停着。
去年和2013年新机销售65:55人员结构调整,都是按2014年配备的,现在销量只有2014年一半,你说怎么办。
压缩裁员,路边卖菜大姐都知道怎么办。
现有的人工资待遇就涨了,一个小时当两小时用。
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经济合作的互补性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越来越广泛地纳入国际经济发展的轨道。
和平、合作与发展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在世界和平的前提下,为发展经济、提高本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寻求对外合作的机会。
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地区也不例外。
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毗邻,同处欧亚板块的中心位置,地质构造相互衔接;同是远离海洋的内陆区域,同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地理条件极为相似;自然资源都很丰富,地质条件较为接近;且都是从游牧民族发展起来的,国民经济结构比较相似,但都不够合理;在科研和科技发展上,都属于起步晚、底子薄,尤其在高科技领域,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严重滞后。
但在富有地区特色的农业、牧业、重工业等领域,通过双方几代科技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亚五国从原苏联时代就与中国新疆开展过许多合作与交流,双方的合作轨迹基本上可概括为20世纪50年代上升,60年代下降,70年代停滞,80年代恢复,90年代调整、提高,21世纪初全面提升的几个发展阶段,并呈现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合作的新局面。
近年来,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中亚五国相继独立,加上特殊的地缘和人文优势,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地区的合作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并且该地区正在形成一个新的令人瞩目的经济区域;但由于种种原因,双方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合作水平一直赶不上双方在政治领域的合作水平,与双方政府的预期有很大差距。
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研究——一个文献综述作者:王永静程广斌来源:《商业研究》2009年第03期摘要:中亚五国独立后,中国(新疆)同中亚五国的经济合作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并对双方经济合作现状认识基本一致,即虽然双方的经济合作已发展到多个领域、层次不断提高、产业合作有所加强、合作路径不断拓宽,但总体上仍属初级阶段,经济合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今后,双方可以继续通过市场互补和经济技术互补及能源合作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
关键词:中国;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Literature Review on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FiveCountries of Central AsiaWANG Yong-jing,CHENG Guang-bi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3,China)Abstract:Since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five countries of Central Asia,China has establish the economic contact with them,which gained the wide academic concerns. The bilateral cooperation has extended into many areas with the constantly enlarged channel;it still remains a primary stage with many problems,though. The paper finds that this economic cooperation should be improved in future by achieving their mutual complementation of market,technology and energy.Key words:China;the five countries of Central Asia;economic cooperation;review一、引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中亚五国的独立使欧亚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中亚地区的地缘战略意义再度凸显出来,中国(新疆)与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安全、历史与文化研究,再度成为国内学术界诸多学科十分关注的研究领域。
2007/5XINJIANGFINANCE本刊策划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中亚国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自然资源,中亚国家的日常生活用品对中国的依赖性很强。
近10年来,中国从中亚采购到了所需的原材料,中亚各国则获得了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所需的财政能力;新世纪以来,无论是实行激进式改革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还是实行渐进式改革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已走过了10年独立建国的艰辛历程,各国政治、经济形势都普遍好转,尽管还没恢复到前苏联时期的水平,但总体经济形势已有根本性好转,国家经济开始走上稳定增长的时期。
从1999年起,四国经济开始连续稳定回升,迄今已连续8年稳定增长。
2006年,哈、乌、塔三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9.5%、4.5%、9.l%,增幅居独联体国家前列。
中亚经济圈中,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已加入世贸组织。
哈、乌、土、塔都在积极申请加入世贸组织,都在向世界标准靠拢,其中美国已承认哈萨克斯坦为市场经济国家,意味着哈萨克斯坦已属于自由贸易体制范畴的国家,具备了市场经济国家应有的较为规范的市场体制。
中国与中亚五国有着非常明确的互补关系。
从资源禀赋看,中亚五国能源贮量丰富,哈萨克斯坦石化能源贮量达269亿吨油当量;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石化能源贮量分别达3.3亿吨油当量和44.1亿吨油当量;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石化能源贮量分别为5.9亿和5.1亿吨油当量。
其水电潜力也十分巨大,年发电量相当于1400万吨和2730万吨油当量。
中国煤炭贮量丰富,高达4500亿吨油当量,但石油贮量极为有限,只有17.2亿吨。
由于汽车工业的高速扩张,中国需要大量的液体燃料,以保障交通运输业的正常发展。
据国际能源署分析,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将有一半依赖进口,2020年将有80%依赖进口。
中国和中亚五国在能源资源上的差异,展示了两者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
由于地缘上的优势,中国显然需要中亚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
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及互补性分析作者:阿不都斯力木·阿不力克木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0年第9期■阿不都斯力木·阿不力克木新疆财经大学中亚国家具有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新疆具有技术和管理优势以及相对的资金优势。
新疆与中亚国家在农业领域拥有较高的合作和互补性,具备很好的农业合作潜力,上海合作组织合作平台和地缘优势以及日益改善的中亚投资环境,为新疆农业在中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这种选择对提高新疆粮食安全和资源性短缺农产品供给程度以及建立未来的出口基地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新疆与中亚各国农业基本概况(一)新疆农业基本概况2008年新疆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805. 3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474. 95万亩,粮食产量1022. 85万吨,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商品粮基地和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区。
2008年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2502. 02万亩、301. 55万吨,这两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已成为我国不可替代的商品棉基地,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新疆是全球最适合番茄生长的地区,也是全球番茄种植与加工的三大中心之一。
新疆初步形成了九大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其分别是杏子产业集群,香梨产业集群,核桃产业集群,石榴产业集群,商品甜瓜产业集群,葡萄产业集群,高档酿酒葡萄产业集群,番茄产业集群和食用菌产业集群。
新疆作为中国第二大牧区,发展畜牧业的潜力较大。
目前,新疆拥有新疆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羔羊皮、阿勒泰大尾羊、卡拉库尔羊、新疆褐牛、伊犁马等优良品种,牛肉、羊肉、棉羊毛、羊绒和奶类等草食性牲畜产品已居我国前列。
截至2008年底,新疆牲畜出栏4577. 06万头。
肉类总产量175 .49万吨,其中,猪肉产量36. 79万吨,牛肉产量40. 98万吨,羊肉产量67. 45万吨,牛奶产量209. 06万吨,羊毛产量8. 40万吨,水产品产量9. 26万吨。
新疆已经建立了细毛羊基地。
新疆是产绒大省,绒的品质好,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山羊绒价格、质量和数量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有较强的竞争力,新疆的毛纺织品出口潜力较大,羊绒衫等服装呈现增加趋势,对羊绒需求空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