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收益分配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48
收益分配管理收益分配管理,这听起来好像是个挺高大上的事儿,可实际上呢,就跟咱们平常分蛋糕差不多。
你想啊,一块大蛋糕摆在那儿,大家都盯着呢,怎么分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这就是收益分配管理要解决的问题。
咱先说公司里的收益分配。
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有老板,有员工,还有那些给公司投资的股东。
这收益啊,就好比是这个大家庭一年辛苦劳作得到的收成。
那这收成怎么分给大家呢?股东们投了钱,就像农民伯伯撒了种子,他们肯定希望能有回报,就像盼着种子长成大树结满果子一样。
所以得从收益里拿出一部分给股东,这部分就像是对他们投资的答谢礼。
那员工呢?员工可是每天辛辛苦苦在公司里干活的人啊。
他们就像盖房子的工匠,一块砖一块瓦地把公司这个大厦盖起来。
要是没有员工的努力,公司哪能有收益呢?所以收益里也得有一大部分是分给员工的。
这工资、奖金啥的,就是员工应得的那份蛋糕。
你说要是盖房子的工匠都饿着肚子干活,这房子能盖得好吗?公司要是不给员工合理的收益,这公司能发展得好吗?可这分配也不是随便分的呀。
就像你不能把蛋糕都给了股东,让员工饿着,也不能把所有蛋糕都给员工,让股东血本无归。
这得有个平衡。
这个平衡怎么找呢?这就得看很多东西了。
比如说公司的发展阶段,要是公司刚起步,可能得把更多的收益投入到扩大生产、研发新产品上,就像小树苗刚种下,得多浇水施肥一样,这个时候分给股东和员工的收益可能就相对少一些。
可要是公司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就像大树已经枝繁叶茂了,那这个时候就可以多给股东和员工分点收益了。
再说说家庭里的收益分配。
家里的收入就那点儿,要用来买菜、交水电费、供孩子读书,还要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
这就像要把有限的蛋糕分成好几块,每一块都有它的用处。
夫妻之间也得商量着来,不能一个人把钱都花光了,另一个人啥也没有。
这就跟两个人合伙过日子一样,得互相照顾对方的感受。
孩子的教育费用就像给未来投资,就好比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你能说这钱不重要吗?要是为了眼前的享受,把孩子读书的钱都花了,那以后可咋办?在收益分配管理中,还有个很重要的事儿,就是公平。
收益分配管理综合概述在公司经营过程中,收入的分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收益分配管理可以确保公司正常运营,并保持股东,员工和投资者的利益平衡。
本文将介绍收益分配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综合的收益分配管理。
收益分配管理的重要性1. 确保公司正常运营收益分配管理是公司正常运营的基础。
通过合理的收益分配,可以保证公司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日常运营,并且有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
如果收益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公司资金短缺,无法支付员工薪水、供应商账单等,甚至影响到公司的信誉和声誉。
2. 维护股东权益作为公司的所有者,股东有权分享公司的收益。
通过合理的收益分配管理,可以保证股东的权益得到维护,并得到合理的回报。
如果收益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股东的权益受损,降低他们的投资积极性,甚至可能引发股东之间的纠纷。
3. 激励员工和管理层收益分配也对公司的员工和管理层产生影响。
合理的收益分配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动力和投入度。
对于管理层来说,合理的收益分配也可以激励他们提高业绩,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如果收益分配不公平或不合理,可能导致员工和管理层的动力下降,进而影响到公司的整体运营。
收益分配管理的原则在进行收益分配管理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分配的公平合理。
1. 公平性原则收益分配应当平等地向所有相关方进行,包括股东、员工和投资者等。
不能偏袒某一特定群体,应尽量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平衡和尊重。
2. 透明度原则收益分配的过程应当透明,相关方应能够清楚地了解收益的来源和分配的方式。
透明度可以增加信任度,减少猜疑和纠纷的产生。
3. 可持续性原则收益分配应当考虑公司的长期发展,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
分配方案应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并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4. 激励机制原则收益分配应该建立激励机制,以激励员工和管理层更好地为公司工作。
激励机制可以通过提供股权激励、绩效奖金等方式实现,使员工和管理层与公司的利益保持一致。
综合收益分配管理的实施步骤综合收益分配管理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并涉及到公司的不同层级和部门。
第一节收益与分配管理概述一、收益分配管理的意义收益与分配管理的意义1.体现了所有者,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2.是企业再生产的条件以及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措施;3.是国家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原则1.依法分配原则;2.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3.兼顾各方利益原则;4.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内容1.收入管理;2.成本费用管理;3.利润分配管理。
公司净利润的分配顺序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为当年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后)的l0%.当年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
法定盈余公积金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但企业用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后,法定盈余公积金的余额不得低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4.向股东分配股利。
第二节收入管理一、销售预测分析(一)定性分析法(二)定量分析法1.趋势预测分析法(1)算术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3)移动平均法;(4)指数平滑法2.因果预测分析法二、销售定价管理1.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1)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①成本利润率定价单位利润=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单位产品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②销售利润率定价:单位利润=单位价格×销售利润率单位产品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价格×销售利润率上述公式中,单位成本是指单位完全成本。
(2)保本点定价法,保本点,又称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既不盈利也不亏损的销售水平,在此水平上利润等于零。
利润=0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3)目标利润法(4)变动成本定价法企业在生产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增加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只增加变动成本,而不增加固定成本。
第七章收益分配管理一、单选题1.法律对利润分配进行超额累积利润限制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损害少数股东权益B.避免资本结构失调C.避免股东避税D.避免经营者出现短期行为2.相对于其他股利政策而言,既可以维持股利的稳定性,又有利于优化结构的股利政策是()。
A.剩余股利政策B.固定股利政策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3.在下列股利政策中,股利与利润之间保持固定比例关系,体现风险投资与风险收益对等关系的是()。
A.剩余股利政策B.固定股利政策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4.某公司2005年年初的未分配利润为100万元,当年的税后利润为400万元,2006年年初公司讨论决定股利分配的数额。
预计2006年追加投资资本500万元。
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为权益资本占60%,债务资本占40%,2006年继续保持目前的资本结构不变。
按有关法规规定该公司应该至少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
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分配政策,则该公司最多用于派发的现金股利为()万元。
A.100B.60C.200D.1605.造成股利波动较大,给投资者公司不稳定的感觉,对于稳定股票价格不利的股利分配政策是()。
A.剩余股利政策B.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6.在以下股利政策中,有利于稳定股票价格,从而树立公司良好形象,但股利的支付与公司盈余相脱节的股利政策是()。
A.剩余股利政策B.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7.我国上市公司不得用于支付股利的权益资本是()。
A.资本公积B.任意盈余公积C.法定盈余公积D.上年未分配利润8.上市公司按照剩余股利政策发放股利的好处是()。
A.有利于公司合理安排资本结构B.有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C.有利于公司稳定股票的市场价格D.有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9.主要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和养老基金管理人最不赞成的公司股利政策是()。
公司收益分配管理政策一、背景收益分配是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员工的薪酬待遇、股东权益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和利益回报。
为了更好地规范公司的收益分配工作,确保公平公正,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公司整体竞争力,特制定本收益分配管理政策。
二、收益分配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公司将根据员工的贡献、职位级别和业绩绩效来进行收益分配,确保对于各个层级的员工都能公平地获得相应的奖励。
2. 盈利优先原则:公司需要优先考虑盈利能力,在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高盈利的比例,从而为员工提供更好的薪酬待遇。
3. 长期发展原则:公司鼓励员工保持长期的发展关系,通过持续的研究和成长,为公司带来更多的价值,享受更高的收益分配。
三、收益分配范围和比例1. 薪酬福利:公司将根据员工的职位级别和绩效情况,设定相应的薪资和福利政策。
薪资的核定将以市场平均水平为基准,与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公司的盈利能力相结合,确保员工获得公平合理的薪酬待遇。
2. 奖金分配:公司将设立年度奖金计划,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个人贡献和团队协作情况,以及公司的盈利状况,确定奖金的分配比例和标准。
奖金分配应公平公正,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业绩。
3. 股权激励:公司将适时设立股权激励计划,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并激励他们为公司长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股权激励的比例和范围将根据员工的职位级别和贡献进行评估和确定。
四、收益分配管理流程1. 总体策划:公司将每年制定收益分配总体策划,包括薪酬福利、奖金分配和股权激励的计划和预算。
2. 绩效评估:公司将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机制,以客观的指标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
绩效评估结果将作为奖金分配和股权激励的重要参考依据。
3. 分配决策:公司将组织相关部门和决策者进行讨论和决策,确定收益分配的具体比例和范围。
同时,应充分听取员工的建议和意见,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4. 宣布与执行:公司将通过内部通知等方式向员工宣布收益分配的结果和方案,并及时执行。
财务管理制度的收益分配和利润归属管理规定概述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实施财务管理的基本规范和制度体系。
收益分配和利润归属管理是财务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财务管理制度中的收益分配和利润归属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
收益分配管理规定1. 收益的定义根据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收益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增值部分,包括主营业务收入、非经营性收入等。
2. 收益分配原则(1)盈余留存原则:企业应当合理留存一部分盈余作为发展基金,以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2)现金分红原则:企业应根据实际盈利情况,合理确定分红比例,并按照股权比例向股东支付现金分红。
(3)股权激励原则:企业可以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将一部分盈利以股票形式授予员工,鼓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 收益分配方式(1)股东分红:根据公司章程规定的权益比例,将盈利分配给股东。
(2)员工分红: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或其他形式,将一部分盈利分配给员工。
(3)公益事业捐赠:企业可以将一部分盈利用于支持公益事业,回馈社会。
利润归属管理规定1. 利润的定义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了利润的定义,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收入减去发生的费用和税款后剩余的金额。
2. 利润的归属(1)投资者:利润归属给企业所有者或股东,以回报股东的投资。
(2)员工:企业可以通过分红、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方式,将一部分利润回报给员工。
(3)企业发展:企业可以将一部分利润用于扩大生产、研发创新、市场营销等,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3. 利润分配政策(1)合理回报投资者:企业应当根据实际盈利情况,按照股权比例向投资者支付股息或分红。
(2)激励员工: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等方式,将一部分利润激励给员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归属感。
(3)稳定发展:企业应保留一定比例的利润,作为企业的发展基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品牌形象和技术创新。
总结财务管理制度中的收益分配和利润归属管理规定对于企业的经营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