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
- 格式:pptx
- 大小:6.37 MB
- 文档页数:36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二》一、引言《语文园地二》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的一本语文教材,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全面反思和分析,探讨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期更好地指导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
二、教材内容评估1. 优点(1) 任务情境设计合理《语文园地二》的任务情境设计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通过生活化的情景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2) 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涵盖了诗词、古文、现代文等多种文体,丰富了学生对语文的理解,拓宽了他们的文学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表达能力。
(3) 注重语言实践教材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如朗读、讨论、写作等,促进学生对语言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2. 不足(1) 缺乏个性化教学教材设计倾向于统一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2) 练习题数量不足教材的练习题量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强化需求,容易造成学生的知识薄弱和记忆深度不足。
(3) 缺乏与实际生活结合的情境部分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缺乏渗透实际生活的情境设置,使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降低了学习的有效性。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1.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设计差异化教学方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加强练习题设计教材中应增加丰富的练习题,覆盖各个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记忆深度。
3. 融入实际生活情境教材内容应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真实情境的设置,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四、结语综上所述,《语文园地二》作为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在教学内容和任务设计方面具有一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和大人一起读《阳光》知识点1、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和大人一起读《阳光》知识点第2单元知识小结一、生字吃(chī)水村(cūn)子主(zhǔ)席乡亲(qīn) 战(zhàn)士(shì)告诉(su)走(zǒu)出升(shēng)旗非常(chánɡ)壮(zhuànɡ)观再(zài)见各种(zhǒnɡ)各样送(sònɡ)给尝(chánɡ)尝温(wēn)暖二、多音字三、近义词带领—率领时刻—时时想念—怀念远—近想念—忘记弯—曲走—行遥—远非常—十分壮观—壮丽睡觉—休息伙伴—朋友快乐—开心各种各样—各式各样清凉—凉爽温暖—暖和到处—处处邀请—约请请加梅子老师微信chufuzhe1四、反义词春—秋冬—夏出—入降—升好—坏害虫—益虫爱护—破坏左—右喜欢—讨厌纯净—浑浊有—无升—降去—回睡着—醒来快乐—烦恼有趣—无趣清凉—炎热温暖—寒冷香甜—苦涩邀请—拒绝请加梅子老师微信chufuzhe1五、词语积累[含有“井”字的成语]井底之蛙井井有条背井离乡落井下石坐井观天临渴掘井井然有序六、词语搭配(很远的)地方(领导革命的)时候(弯弯的)小路(遥远的)新疆(美丽的)天山(洁白的)雪莲(各种各样的)梦多么(开心)(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金黄的)落叶(水果的)香甜(多彩的)季节2、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创新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创新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想】写字教学既有实用价值,也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向学生进行美育,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青蛙”、“深秋”、“野菜”、“个个”。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字词的领读与默写。
•难点:情感目标的培养与引导。
三、教学准备•教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第二单元。
•教具:黑板、教辅资料、笔、纸、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或真实青蛙让学生看,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2. 学习生字词(10分钟)教师领读并解释生字词“青蛙”和“深秋”,要求学生跟读。
3. 课文阅读(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的意思,要求学生朗读。
4. 生字词默写(10分钟)要求学生拿出纸和笔,听读“青蛙”、“深秋”这两个生字词,然后默写在纸上。
第二课时1. 复习生字词(5分钟)让学生交换纸张,相互改正生字词的拼写。
2. 学习新生字词(10分钟)教师领读并解释新生字词“野菜”和“个个”,要求学生跟读。
3. 听写新生字词(10分钟)教师播放相关录音或说出新生字词,要求学生听写在纸上。
4. 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大自然中常见的生物和植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新的生字词,并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了解,提高了语文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希望学生们能够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环境。
以上是本次《语文园地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的所有内容,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够共同努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语文园地二》·识字表语文园地二:辆匹册支铅棵架辆,篆书为,本义是车的两个轮子。
辆,古时车有两轮的含义。
匹,是四丈的长度。
匹的记法是,比四少一笔。
册,甲骨文字形像是用穿绳串连起来的大量竹片或木片。
造字本义:用竹片或木片串成的书简。
金文、篆文、隶书续甲骨文字形。
晚期隶书有所变形,穿绳的形象消失。
册的字形就像是用绳子穿起来的竹简。
支,籀文(“竹”的上下结构写法,像断开的竹子)(又,抓),表示从整根竹子中截取一段作为拄杖。
竹子由于其空心的结构,而产生重量轻、韧性强的特点,适宜作山野路途的临时柱杖,撑持身体,平衡重心,以减轻崎岖山路上上下下时的腰膝负担。
造字本义:山路旅行者用竹杖撑持身体,平衡重心。
篆文省去籀文字形中下端的半个“竹”。
隶书误将篆文的半个“竹”写成“十”。
当“支”的“竹杖、竹条”义项消失后,篆文再加“木”另造“枝”代替。
支是用手(又)抓着木棍(木)保持平衡。
铅,篆文(金,金属)(“沿”,顺着、依循),表示金属熔液顺着铸模流动。
中国从商殷到汉代的青铜器铸造中,增加合金中铅的含量,以提高合金熔液的流动性,使铸件的纹饰细节更加精确清晰。
造字本义:古代常用于浇铸的低熔点金属,重而柔软、有延展性、可塑性而没有弹性,可以提高合金熔液的流动性,进而提高青铜器造型细节的精确与流畅。
铅是一种金属(钅),字音同()。
棵,篆书写作,本义是未劈开的木头疙瘩。
棵的记法是,一棵树(木)上结果实(果)。
架,篆书写成,本义是搭设,构筑。
架,一般是木制的,读加音。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语文园地二》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教材中所学内容。
2.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
3.能够简单描述故事情节。
4.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
2.识记故事情节。
3.通过朗读培养语感。
三、教学难点1.适当运用生字词。
2.理解故事内容。
3.通过朗读表达情感。
四、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二》第三课。
2.PPT课件。
3.生字卡片。
4.课堂朗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动作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问题导入,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
第二步:学习新词1.教师逐个呈现生字,并进行解释和示范。
2.学生跟读,注意发音和语调。
第三步:学习文本1.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2.分段理解故事情节,解释生字词意思。
第四步: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准备小结报告。
第五步:课文表演1.每组进行课文情节表演,包括角色扮演和情感表达。
2.教师进行点评,激励学生表现。
第六步: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准备朗读。
2.完成生字卡片的复习。
六、板书设计•生字词:XX、XX•课文内容概括•课后作业七、教学心得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有效地引起了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新词和理解故事情节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色。
课文表演环节,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表达情感。
为了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我设计了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外进行延伸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潜力,我将继续努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二》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故事情节。
2.能正确朗读生字及课文。
3.能简单描述课文内容,运用简单的语句进行表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生字的认读。
2.文中关键段落的理解。
难点1.理解课文的情节,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运用生字进行句子构建。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二》教材。
2.黑板、彩色粉笔/白板、马克笔。
3.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 导入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课堂活动]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2. 学习新课[课堂活动] 1.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语文园地二》,理解大意。
2. 指导学生逐段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解释课文中生字的意思,带领学生学习生字笔顺。
3. 练习[课堂活动] 1. 学生个别或小组朗读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问答练习。
第二节课1. 复习通过快速复述上节课内容,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拓展[课堂活动] 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表演,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2. 引导学生自由创作一段类似的故事情节,展示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总结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语文园地二》。
2.完成《语文园地二》课后习题。
3.自主阅读一篇小故事,准备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理解和词汇练习,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引导学生自由创作环节,部分学生表现欠缺创造力,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启发和引导。
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辆、匹、册”等七个生字,正确认读“一辆车、一匹马”等六个数量短语,引导学生初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知道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
2、在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基础上,正确认读每一个大小写字母,并能将大小写字母一一配对。
3、能正确认读已经学过的生字“明、星、早、阳”和“过、时、对、村”,4、能根据分类发现他们都带有同一个部件,引导学生尝试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一匹马、一辆车”等六个数量短语,引导学生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
2、引导学生积累带有同一部件的汉字,并尝试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学会用换一换的方法是记生字,积累生活中常用的数量短语。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汉语拼音字母表预习要求:认真阅读语文园地二中的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两部分的内容,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二。
2、板书课题:语文园地二3、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语文园地二的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两部分内容。
二、识字加油站1、出示课本26页的上面六组数量短语,引导学生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抽读生字词语卡片,相机正音:“一辆车”的“辆”读第四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一匹马”的“匹”读第三声,不能读成第一声。
学生练习朗读六组数量短语。
2、师生问答填空,巩固六个数量短语。
例:教师问:一什么车?学生答:一辆车。
师生仿照这样的形式进行问答填空,巩固六个数量短语。
3、教师小结:我们学习了六个数量短语,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我们教室里面存在哪些数量短语。
学生仔细观察教室里面的物品,然后说一说数量短语。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扇窗户一堵墙一扇门一张桌子一张凳子一个文具盒一本书一个本子一支铅笔一把小尺4、教师再次引导:刚才我们积累了我们教室中的一些数量短语,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数量短语还有很多很多。
课后大家做一个有心人,看一看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数量词语。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语文园地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园地二》中的课文内容,理解文意。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听力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能够流畅朗读。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掌握词语的含义。
3.能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课文内容:《春天的边境》•教学重点:认读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常见词语的意思。
•教学安排:通过朗读课文、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学生学习生字和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课文内容:《小麻雀的学业》•教学重点:理解小麻雀的故事情节,学习课文中的句子。
•教学安排:学生朗读课文,分组讨论小麻雀的学习态度,学习关于小麻雀的词语。
第三课时•课文内容:《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2》》•教学重点:理解《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2》》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教学安排: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语文园地2》的内容,讨论课文的教育意义。
四、教学方法1.听读结合:让学生先听课文,然后朗读。
2.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互相讨论课文内容。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4.游戏活动:通过一些趣味游戏增加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朗读、讨论等。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如默写生字、背诵课文等。
3.考试评价:设置相关测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等。
4.学习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学习反馈,鼓励优点,批评不足,指导学习方向。
六、教学反思1.每节课教案安排是否合理。
2.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何,如何提高。
3.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教师如何激发。
七、教学延伸1.通过课外阅读扩展课文内容。
2.可以组织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实践活动,如野外郊游、手工制作等。
以上为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语文园地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书写生字,认识生字的意义。
3.能够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4.培养学生爱听、爱说、爱读、爱写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能够准确朗读。
2.认知和书写生字。
3.进行词语组句,初步进行语言表达。
三、教学难点1.生字的认识和书写。
2.语言表达的初步能力培养。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幻灯片、教学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课前准备1.讲解课文标题和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节导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听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跟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第三节生字识写1.将生字在黑板上展示,并讲解生字的意义和用法。
2.学生识记生字,通过多次书写来巩固记忆。
第四节语言表达练习1.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句子组合。
2.练习学生口头表达,鼓励学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五节课堂讨论1.分组进行课文内容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收集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六、课后作业1.课文朗读。
2.生字书写。
3.完成语言表达练习。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生字的识记和语言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下节课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加以重点训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可以有效辅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提升语文能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语文园地二》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根据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编写,重点讲解《语文园地二》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进一步拓展他们的语文知识面。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园地二》的课文内容和主题,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提高识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从课文中获取信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语文园地二》的课文内容和主题。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运用课文内容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难点1.识字生词与构词法的理解。
2.句子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3.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文、教学音频等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课文、笔记册等学习用品。
3.教室准备电子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听课文《语文园地二》录音,学生跟读。
3.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与探讨相关问题。
4.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第二课时1.复习课文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并理解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3.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体验课文情境。
4.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相关练习和任务。
六、教学反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施,教师及时进行课堂抽查、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七、课后作业根据课堂内容,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包括课文填空、词语解释等,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和技能。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语文园地二》一、教学背景分析1.1 教材内容概述《语文园地二》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之一,主要内容涵盖了汉字、词语、句子等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阅读理解与书写练习。
1.2 学生特点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动手能力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图画、声音等具体的感官刺激。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语文园地二》中提供的汉字、词语和句子内容,能够正确地朗读、书写,能够初步理解课文的意思。
•培养学生的汉字、词语和句子辨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在小组活动中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汉字、词语、句子的探索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朗读汉字、词语和句子;•通过图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书写、认读的能力。
3.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一些生字或难字的教学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四、教学准备4.1 教学资源•教科书《语文园地二》•课堂板书、图片、小道具等4.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课桌椅整齐排列,充足的自然光线和通风良好。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利用图片、游戏等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5.2 学习内容•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逐步讲解《语文园地二》中的汉字、词语和句子内容,引导学生正确书写、朗读。
5.3 活动设计•设计小组活动或互动游戏,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增强学习效果。
5.4 拓展延伸•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与课文相关的延伸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语文园地二》中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活动设计也使学生在参与中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语文园地二
参考答案:语文园地二
1.
2.
3.①⑥②③④⑤
4.晴明昨早过时守晴请清睛
5.不觉鸟风雨花多少
6.(1)小白兔彩虹姐姐(2)①
(3)七红、橙、黄、绿、青、蓝、紫
(4)彩虹
7.(1)明亮扔掉拐杖会说话善良、有爱心
(2)略。
附听读短文:
我希望
我希望盲人的眼睛都明亮,和我们一起看夕阳;有腿疾者都扔掉拐杖,和我们一起做早操;失语者都会说话,和我们一起唱歌谣。
我希望,世上没有悲伤,到处充满爱的阳光。
8.示例:春天来了,小华和小花一起去山上种树。
小华拿起铁锹先挖了个坑,然后把小树苗小心地放进坑里,小花双手扶好小树苗,小华赶紧给小树苗培土,小花又给小树苗浇了水。
小树种好了,小华和小花开心地笑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一、教案背景介绍《语文园地二》是人教部编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涉及儿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有趣的对话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语文的魅力。
本教案针对该课文内容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语文园地二》。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捕捉细节。
3.能够进行简单的语文运用,如复述、画画等。
4.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朗读《语文园地二》。
2.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
3. 进行简单的语文运用。
难点:1. 能够用简短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 能够画出课文中的所学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部分: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与学生讨论生活中的相似情节,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部分:学习内容1.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进行适当解释。
2.老师问答操练,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部分:活动设计1.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情节的理解。
2.练习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加强对汉字的掌握。
第四部分:课堂小结1.教师和学生一起复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完成一些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馈1.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六、扩展1.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类似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
2.开展相关主题的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园地二》,提高对语文的兴趣,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方式识记生字,并初步了解什么是量词,积累词语。
(重点)2.进一步熟记字母表中的大小写字母,并能一一对应。
(重点)3.初步学会通过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5.和大人一起朗读《阳光》这个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并知道阳光的无私和珍贵。
(难点)课前准备1.带有"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这些插图的课件。
(教师)2.了解阳光的作用。
(教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语文园地二学习,这个园地里有好多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想)我们不能只看,还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图片上画的是什么,你们有信心吗?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从图画入手,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的特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1.识字加油站。
(1)指名让学生说一句话,教师相机纠正。
(课件出示: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
)(2)出示量词词组,学生认读。
导学:句子大家说得不错,老师这还有几组词语,你们能读准吗?①根据拼音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匹""册""支"。
②说一说怎样识记这些字。
(3)知道什么是量词,并能自己说几组量词词组。
预设:一朵花、一块橡皮、一根跳绳……2.展示台。
(1)说一说你除了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了一些生字,还在什么地方认识了生字。
预设:电视上、商店里、大街上、课外书上……(2)识记新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