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结课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6.05 MB
- 文档页数:21
文献检索课实践报告姓名学号完成日期学科专业(含专项)导师姓名检索课题题目:中文:身体锻炼对不同年龄群的主观幸福感改善研究综述英文: A review of Improvement in Subjective Well-beings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Exercises in Various Age Groups选题基本要求:1.结合所学专业及当前学科热点,自拟与专业有关的检索课题,注意选题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2. 根据检索需求,选择本馆3—5种中、外文相关数据库完成。
检索实践一. 分析检索需求1.对课题主题进行分析,写出课题所属领域、背景、拟查找解决问题等相关内容;2.明确课题所需的文献类型:期刊论文、图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3.确定所需文献地域、时间及语种等范围:(根据课题具体情况和要求分析选择)地域范围:中国、美国时间范围: 2005年—2016年语种范围:中文、英文二、数据库的选择1.检索期刊论文:EBSCOhost2.检索图书:读秀3.检索学位论文:中国知网4.检索会议论文:万方三. 确定检索词:给出与课题相关的中、外文检索词,限10个以上中文:情感,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焦虑,抑郁,心境,身体锻炼,身体活动,运动,太极,瑜伽英文:subjective well-being,quality of life,life satisfaction, affect,mood,anxiety,depression,happiness,sport,exercise,fitness, training,Tai-Chi,yoga.四.自拟检索式:(请注明检索途径和使用的检索策略)1.身体锻炼 * 主观幸福感 * Date:2005-20162.TI exercise AND TI subjective well-being Date:2005-2016例如:EBSCOhost(1)选择相关的数据库SPORTDiscus with Full Text, Academic Search Complete, ERIC, European Views of the Americas(2)输入检索字段,字段限定标题,字段间使用AND检索。
中国矿业大学文献检索与利用选修课期末结课作业文献检索期末作业土地09-1班越智07093290CNKI,万方数据库1、题名:基于变差函数纹理和BP人工神经网络的QuickBird影像分类研究作者:马友平;机构: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出处:遥感技术与应用,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10年04期中文关键词:变差函数; 纹理; BP人工神经网络; QuickBird; 分类英文关键词:Variogram; Texture;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QuickBird; Classification文献类型:期刊馆藏情况:矿大有馆藏中科院有馆藏2、题名: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研究作者:刘钦龙; 焦斌亮; 刘立;机构: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出处:电光与控制, Electronics Optics & Control, 编辑部邮箱2009年08期中文关键词:遥感图像; 灰度值; BP神经网络; Matlab;英文关键词:remote sensing image; gray value; BP neural network; Matlab;文献类型:期刊馆藏情况:矿大无馆藏中科院有馆藏3、题名:人工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分析与处理中的应作者:李艳玲;机构:大庆驻哈尔滨办事处大庆宾馆;出处:黑龙江科技信息,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编辑部邮箱2009年23期中文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遥感影像; 图像分析与处理;英文关键词:remote sensing image; BP neural network;文献类型:期刊馆藏情况:矿大无馆藏中科院无馆藏4、题名:遥感影像的神经网络分类及遗传算法优化作者:童小华; 张学; 刘妙龙;机构: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出处: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T 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编辑部邮箱2008年07期中文关键词:遥感分类; 人工神经网络; 反向传播学习; 遗传算法; 精度评价;英文关键词:remote sensing classific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ack propagation; genetic algorithm; accuracy assessment文献类型:期刊馆藏情况:矿大有馆藏中科院有馆藏5、题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遥感数据土地覆盖分类作者:骆成凤; 刘正军; 王长耀; 牛铮;机构: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摄影测量与遥感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出处:农业工程学报,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编辑部邮箱2006年12期中文关键词:BP算法; 遗传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 土地覆盖分类; 遥感数据;英文关键词:BP algorithm; genetic algorithm;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remotely-sensed data;文献类型:期刊馆藏情况:矿大有馆藏中科院有馆藏英文提问式:((remote sensing classification)and (genetic algorithm))or(RS and classification and(genetic algorithm))EI、SCI数据库1、英文题名:A Boosted Genetic Fuzzy Classifier for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ry中文题名:基于遗传驱动的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覆盖模糊分类方法作者:Stavrakoudis, D.G.1 ; Theocharis, J.B.1 ; Zalidis, G.C.2机构:1、Aristotle University of Thessaloniki,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Division of 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Eng., 54124 Thessaloniki, Greece2、Aristotle University of Thessaloniki, Faculty of Agronomy, Lab. of AppliedSoil Science, 54124 Thessaloniki, Greece出处: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关键词:Adaptive boosting - Fuzzy rules - Fuzzy systems - Image classification - Landforms - Remote sensing - Space optics 文献类型:期刊馆藏情况:矿大有馆藏中科院有馆藏2、英文题名:Classification of Satellite Images by means of Fuzzy Rules generated by a Genetic Algorithm中文题名:基于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卫星影像分类方法作者:Gordo, O (Gordo, O.)1; Martinez, E (Martinez, E.)2; Gonzalo, C (Gonzalo, C.);Arquero, A (Arquero, A.)2机构:1. Univ Politecn Madrid, Grp T eledetecc, Fac Informat, Madrid, Spain2. Univ Politecn Madrid, Dpto Arquitectura & Tecnol Sist Informat, FacInformat, Madrid, Spain出处:IEEE LATIN AMERICA TRANSACTIONS 卷:9 期:1页: 743-748 DOI:10.1109/TLA.2011.5876414 出版年: MAR 2011关键词:Fuzzy thematic classifier; fuzzy rules; genetic algorithm; remotely sensed images文献类型:期刊馆藏情况:矿大无馆藏中科院无馆藏3、英文题名:An effective feature selection method for hyperspectral imag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中文题名:基于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卫星影像分类方法作者:Li, SJ (Li, Shijin)1; Wu, H (Wu, Hao)1; Wan, DS (Wan, Dingsheng)1; Zhu, JL (Zhu, Jiali)1机构:1. HoHai Univ, Sch Comp & Informat Engn, Nanjing 210098, Peoples R China 出处:KNOWLEDGE-BASED SYSTEMS 卷:24期:1页:40-48 DOI:10.1016/j.knosys.2010.07.003出版年: FEB 2011关键词: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Band selection; Conditional mutual informa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Genetic algorithm; Branch andbound algorithm文献类型:期刊馆藏情况:矿大有馆藏中科院有馆藏我与文献检索上学期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在查资料文献的感觉自己的能力特别匮乏,除了会用一下CNKI数据库以外就是百度谷歌了,查出来的文献也是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给我们的科研进行制造了障碍,那时候就觉得有时间这文献检索的的技能必需得提高一下。
《文献检索》结课作业《标题************************》姓名:****学号:*****专业:******计算机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三号、宋体)(The calculator is applicated in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课题分析:(宋体、小四号)人工智能是用计算机来探索和模拟人类的某些智力活动,使计算机具有智能化的功能,具有听、看、说和思想的能力,能模拟人脑进行推理、规划、设计、思考、学习等活动,达到模拟人类某些智能化行为的目的。
人工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计算机科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数学和哲学等多种学科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相互渗透的结果,也是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的结果。
人工智能的应用包括自然语言理解、专家系统和机器人等许多领域,其应用和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
本课题主要了解人工智能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二、中图分类号:TP18(工程技术类);(宋体、小四号)三、关键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机器人(Robot)(宋体、小四号)检索式:人工智能*机器人检索式: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四、检索步骤和结果:(宋体、小四号)3、选择中文数据库检出相关文献:A、《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按关键词进行检索得相关文献:5篇(1)、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1 02………………………………………………….B、选用数据库:《博硕士论文-万方数据库》按关键词进行检索得相关文献:5篇(1)……………………………………………C、选用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按关键词进行检索得相关文献:5篇D、根据所选课题,运用追溯法查找与课题相关的文献:5篇(1)……………………………………………5、利用搜索引擎:A、“百度”/查找相关网页:查找到相关网页数约:49,000篇。
1、如何理解“信息、知识、文献、情报”的定义及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答:一、信息信息是一种十分广泛的概念,它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
不同事物有着不同的特征。
这些特征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如声波、电滋波、图像等)给人带来某种信息。
例如,人的大脑通过感觉器官所接收到的有关外界及其变化的消息,就是一种信息。
因此,信息可以定义为:生物以及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系统,通过感觉器官和相应的设备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切内容。
也可以定义为:人对客观事物属性以及运动状态的感知二、知识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和认识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
知识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加工、重新组合的系统化信息的集合。
因此,人类不仅要通过信息感知世界,认识和改造世界,而且要将所获得的部分信息升华为知识。
也就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信息认知的那部分内容就是知识,可见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
三、情报关于情报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众说纷坛,至今还没有定论,但大家的基本共识为:情报是指传递着有特定效用的知识。
因此,情报的三个基本属性是:知识性、传递性和效用性。
1.情报的知识性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通过各种媒介手段(书刊、广播、会议、参观等),随时都在接收、传递和利用大量的感性和理性知识。
这些知识中就包含着人们所需要的情报。
情报的本质必须是知识,没有一定的知识内容,就不能成为情报。
2.情报的传递性情报的传递性是说知识要变成情报,还必须经过运动。
人们的脑海中或任何文献上无论贮存或记载着多少丰富的知识,如果不进行传递交流,人们无法知道其是否存在,就不能成为情报。
情报的传递性表明情报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形式才能传递和利用。
如声波、电波、印刷物等都是传递情报的物质形式。
情报必须通过一定的传递手段把情报源的有关情报传递给情报的接收者,才能被利用,才能发挥其价值。
2012 年秋季学期文献检索课综合作业_3110415140 许春良班级:高分子 11‐1 班学号:3110415140 姓名:成绩:课题名称:查找有关“计算机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方面的相关资料。
第一部分:文献检索步骤1、课题分析:学科范围:计算机应用和建筑管理、文献类型:(11种文献类型:图书、期刊、论文、专利、标准、科技成果等)、主题(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与(建筑项目管理)、时间:2000-2006、语种:中文、地域:国内外2、确定检索方法:直接法.3、制定检索策略1)检索工具的选择(要求3----4种)利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查找期刊论文。
利用“超星数字图书馆”检索专利文献。
利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查找学位论文。
利用“中国标准全文数据”查找标准等。
2)构建检索式:计算机在项目管理中应用、数字化对建筑市场的影响、建筑与信息化、计算机应用与建筑4、输入检索式,检索结果输出:利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查找 1 篇期刊论文。
浅谈计算机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白素萍山西建筑-2000年1期利用“ 超星数字图书馆”检索专利文献 3 条。
1 建筑行业政府管理信息化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博士;同济大学。
2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硕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 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硕士;东北师范大学。
5、获取原文资料本文在全面介绍国际国内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建筑业领域和建筑行业行政管理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综合的建筑行业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将“建筑行业电子政务环境评价、建筑行业电子政务形式评价、建筑行业电子政务内容评价”三者有机融为一体,利用该指标体系,作者对中国内陆31个省级建筑行业政府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的排序,从评价结果来看,本论文提出的建筑行业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完整,系统性好,可操作性强,与其他评价指标体系相比,更加简洁明了,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
人工智能【摘要】: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但也是一门边沿学科。
它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
涉及的学科主要有哲学、认知科学、数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不定性论、仿生学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1。
【关键词】: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发展方向;人工检索。
1.人工智能描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2。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
从那以后,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1.蔡自兴,徐光祐.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元慧·议当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与发展状态〖J〗.2008扩展。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
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例如繁重的科学和工程计算本来是要人脑来承担的,现在计算机不但能完成这种计算,而且能够比人脑做得更快、更准确,因之当代人已不再把这种计算看作是“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可见复杂工作的定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变化的,人工智能这门科学的具体目标也自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小型播种施肥机设计1、检索最新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相关论文三篇,写出题名、作者、出处(期刊名称及刊期),并选择其中一篇复制部分内容;(1)第3期总第213期2012年3月农业科技与装备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EquipmentNo.3 Total No.213Mar_ 20122BLM-3型留茬免耕播种施肥机的研制魏玉文(抚顺市农机技术推)‘一中心,辽宁抚顺113123)摘要:以垄作与保护性耕作相结合为特点,在总结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研制2BLM-3型留茬免耕播种施肥机、)介绍该机的应用意义、总体设计思路及重要部件的设计方法,分析使用该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改善东北地区的上壤肥力提供参考、)关键词:播种施肥机;留茬免耕;设计;保护性耕作;高效;效益中图分类号:S2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61(2012)03-0025-02实施保护性耕作可以有效保留耕作层的水分和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具有保护生态和节本增效的作用。
多年的试验数据表明,保护性耕作可以有效减少风蚀50% }70%,减少水蚀80%,降低地表径流60%,年均增加土壤有机质0.045%世界各地都有各自独特的土壤条件、气候及种植制度,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作业模式差异也较大。
我国东北地区垄作的主要作用是抵御春旱和增加地温。
国内外实行垄作地区的产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发研制留茬免耕播种施肥机,以更好地满足免耕播种的作业要求。
1研制留茬免耕播种施肥机的意义高留茬垄侧掏墒栽培技术是抚顺地区实施保护r}耕作的主要模式之一。
研制留茬免耕播种施肥机的意义在于:既能实现免耕的保护性耕作作业,又能实现高留茬固土和精量播种肥作业,从而达到增加土壤肥力、蓄水保墒、减轻环境污染、减低能耗的目的,为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在实现小型联合作业的同时,充分利用农村现有中小动力保有量大的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使其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其他产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报告课题名称电机故障诊断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班级信电08—13班姓名何宁学号 04081923E-mail heningning.good@ 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制课程报告一、课题分析1.课题名称:电机故障诊断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2.中英文主题词: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电机故障诊断不确定性理论论文不确定性方法一般化融合诊断基础故障诊断技术不确定性测度诊断问题诊断过程诊断方法相互关系系统设计系统结构系统工程体系结构算法实现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故障信息故障诊断技术早期故障诊断方法电动机故障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试验方法故障特征等效模型导条电机设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电动机模型轴承故障诊断数据处理试验结果故障特点故障监测测量直流电机故障诊断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故障机理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故障信息故障诊断技术早期故障诊断方法电动机故障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试验方法故障特征等效模型导条电机设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电动机模型轴承故障诊断数据处理试验结果故障特点故障监测测量二、文献检索1.课题背景知识、名称释义:电机及其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电机故障诊断也非常复杂,尽管随着检测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智能技术的进步,故障诊断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目前的故障诊断技术仍因为各种原因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诊断技术依然是基于单个参数,如电流、振动、温度、润滑油成分所能携带的故障特征来进行诊断,但是因为模型或者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这些诊断结果模糊不清甚至错误。
分析了传统故障诊断方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并介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方法来处理由于单个参数带来的诊断的不确定性,同时介绍一个数据融合故障诊断系统(fusion diagnosis system,FDS)的结构模型,并分析这个结构在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2.数据库:万方数据库。
3.检索目录1.题名:电机故障诊断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作者:陈理渊黄进 CHEN Li-yuan HUANG Jin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杭州,310027刊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PROCEEDINGS OF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AND AUTOMATION年,卷(期): 2005 17(1)分类号: TP212 TM307关键词:电机故障诊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机标分类号: TP2 TM3机标关键词:电机故障诊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融合方法Multisensor Data Fusion环境的不确定性故障诊断技术diagnosissystem信号处理技术故障诊断系统润滑油成分智能技术诊断结果诊断方法运行环境结构模型检测技术故障特征参数振动2.题名:基于证据理论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作者:朱大奇徐振斌于盛林作者单位:朱大奇,徐振斌(安徽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系)于盛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工程系)刊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 2001 29(12)分类号: TP277 TH137.3关键词:电机故障诊断信度函数数据融合机标分类号: TP2 TM3机标关键词:证据理论电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Electric Machines 数据融合诊断结果多传感器一般化方法模糊集合论单传感器准确率应用基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题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及其在电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陈理渊学科专业:电气工程授予学位: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导师姓名:黄进学位年度: 2005语种: chi分类号: TM346 TM307.1关键词:数据融合多传感器感应电机故障诊断电机故障机标关键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电机故障诊断不确定性理论论文不确定性方法一般化融合诊断基础故障诊断技术不确定性测度诊断问题诊断过程诊断方法相互关系系统设计系统结构系统工程体系结构算法实现4.题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电机故障诊断作者: SUN Xiang-zuo 潘宏侠 SUN Xiang-zuo PAN Hong-xia 作者单位:山西太原,中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030051 刊名:微计算机信息 PKU英文刊名: CONTROL & AUTOMATION年,卷(期): 2008 24(25)分类号: TM307关键词:电机故障诊断数据融合证据理论机标分类号: TP2 TP3机标关键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电机故障诊断Multisensor Data Fusion不确定性故障诊断系统诊断方法异步电动机融合方法结构模型应用实验断带处理参数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题名:基于D-S证据理论和BP算法的直流电机故障诊断研作者:嵇斗王向军 Ji Dou Wang Xiangjun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武汉,430033刊名:船电技术英文刊名: MARINE ELECTRIC & ELECTRONIC ENGINEERING年,卷(期): 2007 27(4)分类号: TM33关键词:电机故障诊断 BP算法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机标分类号: TF8 R54机标关键词:证据理论算法直流电机电机故障诊断研究BP Network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诊断方法信号特征特征信息神经网络故障情况故障机理多源信息冗余性灵敏度可靠性互补性提取6.题名:异步电动机的故障信息综合测量与分析作者:李昕涛学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授予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导师姓名:熊诗波学位年度: 2006语种: chi分类号: TM343关键词:异步电动机故障诊断等效模型多传感器融合机标关键词: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故障信息故障诊断技术早期故障诊断方法电动机故障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试验方法故障特征等效模型导条电机设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电动机模型轴承故障诊断数据处理试验结果故障特点故障监测测量7.题名:基于D-S证据理论的直流电机故障诊断研究作者:嵇斗王向军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430033母体文献: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会议名称: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会议时间: 2007年10月01日会议地点:合肥主办单位:合肥工业大学语种: chi关键词:直流电机故障诊断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故障机理8.题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发电机参数的在线估计作者:吕锋孙杨韩提文作者单位:吕锋,韩提文(河北师范大学电子系(河北石家庄))孙杨(河北省电力公司(河北石家庄))母体文献:中南工业大学学报会议名称:第14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暨第3届全国技术过程故障诊断与安全学术会议会议时间: 2003年07月01日会议地点:张家界主办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语种: chi关键词:传感器数据融合发电机参数估计三、文献分析:针对传统电机故障诊断方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提出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方法来处理传统电机故障诊断基于单个参数诊断带来的不确定性,介绍数据融合故障诊断系统的结构模型,并应用于某异步电动机的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方法可以减少传统故障诊断中的不确定性..四、综述电机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电机故障诊断技术在电机制造和应用行业也变得举足轻重。
文献检索结业考试暨网上信息检索实习试题(大全五篇)第一篇:文献检索结业考试暨网上信息检索实习试题文献检索结业考试暨网上信息检索实习试题第一部分:文献检索基础知识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信息素质2.一次文献3.二次文献4.源数据库二.简答题:1.社会科学文献按其出版形式划分,可分为哪几种类型?2.举例说明信息检索的步骤3.查找本专业的中文期刊论文常用的手工检索工具有哪些?它们各能提供哪几种检索途径?在收录特点上有何不同?4.何为参考工具书,包括哪几种类型。
5.数据库检索时,我们经常使用布尔逻辑检索,请指出常用的三种布尔逻辑算符的名称及其作用。
并各一举例说明其显示的检索结果。
6.编制检索式有哪些要求?7.试述网络信息资源的定义及分类。
8.何为截词检索,有哪几种形式?9.说明下列项目的含义A.《全国报刊索引》中:(1)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刘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10(5/6).---38 ~39,52(2)论素质教育/ 吴平// 中国教育报.---1997.7.18----2第二部分:网络信息检索检索操作题1、用我校的“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一篇与你所学专业相关的文章,且作者是齐齐哈尔大学的,记录文章的外部特征,检索过程与步骤。
2.利用“超星数字图书馆”分别从初级和高级检索有关“ 工业设计”方面的最新图书一本,并写出本书的外部特征和检索步骤。
3.查出一篇“关于绿色设计方面”的文章。
(写出所用工具或检索系统、检索步骤和结果)。
4.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写出所用工具书或检索系统、检索步骤和答案)5.你所学专业领域一篇研究论文为例,说明我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主要的检索使用方法。
(写出检索系统、操作过程、检索步骤和答案)6.希腊三大悲剧作家是谁?谁被誉为“悲剧之父”?(写出所用工具书或检索系统、检索操作过程、步骤和答案)7.用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一篇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论文。
《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论文题目:聚丙烯腈的吸湿发热改性研究班级:化工1104姓名:李建刚学号:201108010420授课教师:李金灵目录一课题名称 (1)二课题概述 (1)三读秀 (2)四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8)五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中文数据库 (10)六美国工程索引 (12)七Springlink数据库 (14)八一篇专利、一篇文献 (18)一、课题名称中文题名:聚丙烯腈的吸湿发热改性研究英文题名:Moisture-absorption and heat-generating properties of polyacrylonitrile中文关键词:聚丙烯腈纤维;;正交实验;;化学改性;;碱法水解;;吸湿发热英文关键词:Polyacrylonitrile fiber; orthogonal experiment;;; chemical modification;; alkaline hydrolysis; fever; moisture absorption二、课题概述综述了国内外吸湿性聚丙烯腈(PAN)纤维的研究现状;阐述了PAN纤维的吸湿机理及影响吸湿性的因素;详细介绍了改善PAN纤维的吸湿性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PAN纤维吸湿改性化学方法有通过聚合和共聚引进亲水基团、与亲水物质接枝共聚、对纤维表面进行碱减量处理、纤维表面的亲水整理、等离子体处理等;PAN纤维吸湿改性物理方法有与亲水性物质共混、纤维结构微孔化、纤维截面异形化和表面粗燥化等;指出开发吸湿性能好、服用舒适的PAN纤维是今后PAN纤维的主要发展方向。
三、读秀碱法水解聚丙烯腈的吸湿发热性研究四、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 聚丙烯腈(PAN)/TiO2超细纤维的制备与表征Polyacrylonitrile (PAN)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iO2 ultrafine fibers2. 聚丙烯腈纤维的蛋白质表面接枝改性研究Study on modification of protein surface grafting of polyacrylonitrile fiber【作者】贾曌;【导师】杜善义;【作者基本信息】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2008,博士【摘要】近年来,运用生物技术用天然蛋白对合成纤维进行改性或修饰,开发研制多种差别化新型纤维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聚丙烯腈纤维是合成纤维的一种,外观蓬松、柔软,有良好的弹性与保暖性。
但由于它是疏水性纤维,吸湿性差、易起静电,其穿着舒适性远远不及羊毛,从而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本论文首次提出用蛋白质对聚丙烯腈纤维进行表面接枝改性的机制:聚丙烯腈纤维的蛋白质表面接枝改性由聚丙烯腈纤维的水解、酰氯化及与蛋白质的接枝反应三部分组成。
通过水解将聚丙烯腈纤维表面的氰基极性基团(–CN)转化为成羧基基团(–COOH),从而为酰氯化提供条件。
通过羧基与氯化亚砜之间的酰氯化反应,赋予纤维以酰氯强极性基团(–COCl),这是实现聚丙烯腈纤维与蛋白质接枝的基础。
接枝是通过酰氯基团与蛋白质中的氨基(–NH2 )和羟基(–OH)发生不可逆氮酰化和酯化反应实现的。
首次用大豆分离蛋白和豆浆实现了聚丙烯腈纤维的蛋白质表面接枝改性,揭示了各工艺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接枝纤维的结构和形态,并对其回潮率、吸水率、抗静电性、力学性质、热稳定性等性能等进行了研究。
以豆粕为原料,通过碱提酸沉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浸... 更多【关键词】聚丙烯腈纤维;大豆分离蛋白;豆浆;水解;酰氯化;接枝;五、国家科技图书馆文献中心[2篇文献]1.化学改性对聚丙烯腈纤维及预氧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The chemical effects of modification on polyacrylonitrile fiber and peroxidized fiber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刘杰;杜大艳;梁杰英;马兆昆;【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9【刊名】:高科技纤维与应用【出版年】:2009【卷】:034【期】:005【起页】:21【止页】:55【总页数】:7【馆藏号】:0120111202098535【分类号】:TQ342.31;TQ342.74【关键词】:聚丙烯腈纤维;预氧纤维;化学改性;结构性能;碳纤维;【语种】:汉语【文摘】:对聚丙烯腈纤维进行了化学改性,借助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定量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平衡含水率、密度、力学性能等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改性纤维、预氧化纤维,碳纤维与未改性纤维的结构性能的变化.研究表明:化学改性可促使聚丙烯腈纤维较未改性纤维初始环化反应温度前移,终止温度后移,从而有效缓解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的集中放热,有利于纤维结构和质量的控制;经硫酸羟胺改性后的纤维较未改性纤维制得的碳纤维抗拉伸强度提高16.3%.【馆藏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0篇2.聚丙烯腈纤维的发展:特性与应用Development of polyacrylonitrile fibers: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T.Gries;【刊名】:国外纺织技术【ISSN】:1007-6840【出版年】:2004【卷】:000【期】:001【起页】:9【止页】:18【总页数】:10【馆藏号】:0120100379022386【分类号】:TS102.523【关键词】:聚丙烯腈纤维;X射线图;显微特性;化学改性;可染色性;纤维结构;纺丝工艺;【语种】:汉语【文摘】:传统的聚丙烯腈(PAN)纤维具有清晰显著的结晶结构。
X射线图显示出轮廓明显的半圆形晶体反射,这主要是因为与分子链方向平行的不间断晶格面所致。
另外,由于明显地缺乏与分子链方向成横向关系的确定的晶格面,因此只有弥散“非晶态”的光强度贡献才可以观察到。
PAN纤维的X射线图如图1所示,聚丙烯腈纤维结构模型图如图2所示。
【馆藏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0篇六、EI[2篇检索]1.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pinning poly(acrylonitrile-co-silk fibroin peptide)sKeywords:copolymerization;core–shell polymers;fibers;viscosity;FTIR2.Study on polyacrylonitrile fibers modified by blending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Diao, Cai Hong1; Xiao, Chang Fa1; Hu, Xiao Yu1; Hu, Xuemin1Source:Fibers and Polymers, v 11, n 7, p 947-951, October 2010; ISSN:12299197; DOI: 10.1007/s12221-010-0947-2; Publisher: Korean Fiber SocietyAuthor affiliation:1Tianjin Municipal Key Laboratory of Fiber Mod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Fiber,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0, ChinaAbstract:A series of water absorbent porous modified polyacrylonitrile (PAN) fibers were prepared using the blends of PAN and various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by wet-spinning process and water bath post-treatment. The chemical structure and morphologies of the modified PAN fibers were studied. The water transportation, water retention,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bers were discussed.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residual PEG in modified PAN fibers after drawing process in hot water bath and post-treatment. With the increase in PEG molecular weight, the fiber surface grooves become deeper, the inner pore size increases, whil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decrease. The water absorbing and transferring capabilities of the modified PAN fibers can be improved in varying degrees due to the different pore structures left by series molecular weight of PEGremoving. © 2010 The Korean Fiber Society and Springer Netherlands.(11 refs)Main heading:Spinning (fibers)Controlled terms:Blending - Fibers- Mechanical properties - Molecular weight - Polyacrylonitriles- Polyethylene glycols - Polyethylene oxides - Polyethylenes - Textile blends - Thermoplastics - Water absorption- Water treatmentUncontrolled terms:Chemical structure - Drawing process - Fiber surface - Hot water - Moisture absorption - PAN fiber- Polyacrylonitrile fiber- Porous fibers- Post treatment - Water baths - Water retention - Water transport - Water transportation - Wet-spinningClassification Code:951 Materials Science - 819.5 Textile Products and Processing - 819.3 Fiber Chemistry and Processing - 817 Plastics and Other Polymers: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 815.1.1 Organic Polymers - 812 Ceramics, Refractories and Glass - 802.3 Chemical Operations - 801 Chemistry - 445.1 Water Treatment TechniquesDatabase:Compendex七、Springlink1.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Volume 283, January 2015, Pages 321–328Adsorption of anionic MO or cationic MB from MO/MB mixture using polyacrylonitrile fiber hydrothermally treated with hyperbranched polyethylenimineYou Fan, Hua-Ji Liu, Yao Zhang, Yu ChenDOI: 10.1016/j.jhazmat.2014.09.042Get rights and contentHighlights•Zwitterionic PANF-g-HPEIs are suitable for dye adsorption.•PANF-g-HPEIs can selectively adsorb anionic or cationic dyes through pretreatment.•PANF-g-HPEIs can be recycled efficiently in the dye adsorption/desorption cycles.AbstractOne-step hydrothermal treatment of polyacrylonitrile fiber (PANF) with hyperbranched polyethylenimine (HPEI) resulted in zwitterionic PANF-g-HPEI that contained not only the grafted HPEI moieties but also many COOH groups generated in situ. Increasing the weight gain of PANF-g-HPEI from 10% to 90% resulted in the increase of its COOH, amino and amide groups from 0.12 to 1.86 mmol/g, 1.44 to 8.90 mmol/g, and 0.67 to 2.12 mmol/g, respectively. Dye adsorption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1) such PANF-g-HPEIs could effectively adsorb anionic Methyl Orange (MO) or cationic Methylene Blue (MB), through the pretreatment with acidic or basic solution, respectively; (2) PANF-g-HPEIs could selectively adsorb the anionic MO or the cationic MB from MO/MB mixture through the pretreatment with solution of pH = 5 or 10, respectively; (3) the cationic or anionic dyes adsorbed by PANF-g-HPEIs could be reversibly desorbed by the aqueous solution of pH = 1 or 10, respectively; (4) PANF-g-HPEI could be recycled efficiently, and its dye adsorption performances did not show pronounced loss even after 10 adsorption/desorption cycles, superior to PANF treated with the low molar-mass polyamines.Graphical abstractKeywordsPolyacrylonitrile fiber; Hyperbranched polyethylenimine; Recyclable; Selective adsorption; DyeCorresponding author. Tel.: +86 22 27403475; fax: +86 22 27403475.Copyright © 2014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2.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Volume 94, January 2014, Pages 9–13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Meeting of the Ionizing Radiation and Polymers Symposium (IRAP 2012) Radiation oxidation and subsequent thermal curing of polyacrylonitrile fiberWeihua Liu a, Mouhua Wang a, Zhe Xing a, b, Guozhong Wu a, DOI:10.1016/j.radphyschem.2013.06.015Get rights and contentHighlights•PAN fiber was irradiated in the presence of oxygen to induce oxi d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Oxidation degradation occurred at the fiber surface.•Oxidation thickness increased with oxygen pressure.•The oxidized region can be converted to a gel by the thermal treatment.AbstractPolyacrylonitrile (PAN) fibers were exposed to gamma-ray irradi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under vacuum, air and oxygen to investigate the radiation oxidation effects on PAN fibers. Radiation-induced oxidation degradation and crosslinking was evaluated by measuring the gel fraction. It was found that radiation oxidation took place mainly on the fiber surface due to the limited penetration of oxygen into PAN fibers from the surface, and the oxidation thickness increased with the oxygen pressure. Chain scission was dominant in the oxidized area, and crosslinking occurr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fibers. However, the oxidized regions of the fibers can be converted to gel via crosslinking by thermal curing at 160 °C in a N2 atmosphere. Higher extents of radiation oxidation degradation led to a greater increase in the gel frac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adiation treatment of PAN fibers prior to thermal oxidation may be useful for manufacturing carbon fibers.KeywordsPolyacrylonitrile fiber; Radiation oxidation; Thermal curingCorresponding author. Tel./fax: +86 21 39194526/+86 21 5955 8905.Copyright © 2013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八、一篇专利、一篇学术论文1.专利[发明公布] 一种聚丙烯腈纤维生产污水的处理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2936077A申请公布日:2013.02.20申请号:2011102334380申请日:2011.08.15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人:李本高; 侯钰地址:100728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分类号:C02F9/14(2006.01)I; 全部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腈纤维生产污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在pH 值为8-12、压力为0.5-3MPa、温度为100-260℃的条件下,将聚丙烯腈纤维的生产过程中的聚合工序产生的废水A 进行水解,将得到的水解产物与聚丙烯腈纤维的生产过程中除聚合工序之外的其它工序中的至少一个工序产生的废水B混合,并将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沉降分离,然后将分离出的上层清液进行生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