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渠道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3
灌溉渠道工程施工方案1. 项目背景和目的灌溉是农田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提供农田所需的水源,并保持土壤湿润,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
而灌溉渠道就是输送水源到农田的重要通道。
本文档将介绍灌溉渠道工程施工方案。
本项目的目的是设计和施工一个高效可靠的灌溉渠道系统,确保持续供水,提高农田的灌溉效果,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2. 施工范围和内容本次灌溉渠道工程施工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渠道设计:根据农田的布局和需要,确定渠道的走向、宽度、深度等参数。
2.渠道开挖:使用适当的机械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渠道的挖掘和规整。
3.渠道衬砌:根据土壤特性和渠道的水流速度,选择合适的衬砌材料进行渠道的内壁保护。
流结构,确保水流平稳均匀。
5.防渗措施:根据地质条件,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减少水源的损失。
6.渠道维护设施:设置必要的维护设施,包括清淤出水口、泄洪装置等,确保渠道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3. 施工方法和工艺本次施工将采用以下方法和工艺:1.设计工艺:首先进行对农田的现场勘察和测量,在满足农田需水量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渠道走向、宽度和深度。
2.开挖工艺:采用土方开挖机械设备进行渠道挖掘,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渠道的整形和清理。
3.衬砌工艺:选择适合的衬砌材料,对渠道的内壁进行保护。
常见的衬砌材料有混凝土、砖石等。
流结构,确保水流分配均匀。
5.防渗工艺:根据地质条件,采用适当的防渗措施,如地下防渗带等。
6.维护设施工艺:设置清淤出水口、泄洪装置等维护设施,便于对渠道进行清理和维护。
4. 施工进度和计划本次工程预计的施工进度如下:1.设计工艺:预计耗时1周,包括现场勘察、数据分析和设计方案的编制。
2.开挖工艺:预计耗时2周,包括机械设备的调配、挖掘和整形处理。
3.衬砌工艺:预计耗时1周,包括衬砌材料的采购和施工。
4.连接与分流工艺:预计耗时1周,包括水管和连接设施的安装。
5.防渗工艺:视地质条件而定,预计耗时2周。
灌溉渠道维护管理制度灌溉渠道是农田灌溉的重要设施,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灌溉渠道的使用和老化程度的加剧,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泥沙淤积、渠底塌陷等,这对农田灌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证灌溉渠道的正常运行和农田的灌溉需求,制定一套合理的灌溉渠道维护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灌溉渠道维护管理制度应明确相关责任。
在制度中应规定相关部门的职责,并明确责任人员。
例如,对于灌溉渠道的巡查和清理,可以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明确他们的巡查频率和具体工作内容。
此外,在制度中还应包含相应的考核机制,以确保责任人履行职责。
其次,灌溉渠道维护管理制度应注重预防为主。
在制定制度时,应考虑到灌溉渠道维护所面临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可以定期进行渠道清淤、修复渠壁,防止泥沙淤积和渠底塌陷问题的发生。
此外,要加强对灌溉渠道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以避免问题加剧。
第三,灌溉渠道维护管理制度应健全相关机制。
在制定制度时,需要建立健全的渠道维护管理机制。
例如,可以建立专门的维修队伍,负责渠道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工作。
同时,可以设立渠道维护专项资金,用于渠道的维修和改造。
此外,还可以建立与农民的沟通机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制度。
最后,灌溉渠道维护管理制度应加强宣传和培训。
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和配合。
因此,在制定制度的同时,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宣传和培训,使他们充分理解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
只有全体人员形成共识,才能确保灌溉渠道维护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总而言之,灌溉渠道维护管理制度对于确保灌溉渠道的正常运行和农田的灌溉需求至关重要。
制定的制度应明确责任、注重预防、健全机制,并加强宣传和培训。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灌溉渠道的持续发展和农田的良好灌溉效果。
这对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五章灌溉渠道系统灌溉渠道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础设施。
本章主要介绍灌溉渠道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设计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概念灌溉渠道系统是指用于输送灌溉水的一系列设施和设备的总称。
灌溉渠道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收集、输送和分配灌溉水。
其他组成部分还包括水库、泵站、引水渠、过水渠、溢洪道、防渗墙等。
二、分类根据渠道结构和设计方式的不同,灌溉渠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需水渠道需水渠道是指依靠自然水流,在无需抽水的情况下输送灌溉水的渠道。
其设计通常以降低水流速为主,使水能够有效地渗透到土壤中。
2. 抽水灌溉系统抽水灌溉系统是指通过水泵将地下水或地表水提升到需要的高度,再通过灌溉渠道输送到灌溉区。
其设计通常以提高输送能力和节约能源为主。
3. 间歇式灌溉渠道间歇式灌溉渠道是指通过控制和调节水流的时间和流量,使渠道交替进水和断水,从而实现节水、省电的灌溉渠道系统。
三、特点灌溉渠道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灌溉管道一般较长,需要考虑管道摩阻、压力损失等因素的影响。
2.灌溉渠道需要经常清淤、清洗等维护工作,以保证其正常的输送能力和使用寿命。
3.灌溉渠道需要考虑保持一定的水流速度和水面高度,以保证清水的积累和灌溉效果的达到。
4.灌溉渠道的设计应考虑水文地理和土壤条件等因素,以减少对环境和土地的影响。
四、设计灌溉渠道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实际灌溉需要和灌区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考虑。
一般需要确定以下参数:1.渠道截面形式和尺寸,以确定渠道流量和流速等参数。
2.渠道与灌区配合,以满足需要灌溉的地块的水分需要和使用水量等要求。
3.灌溉渠道与水源和水库配合,以确定灌溉需水量、抽水高度和输送水量等参数。
4.灌溉渠道的施工和管理,以确保灌溉渠道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五、管理灌溉渠道系统的管理应该从设计之初开始考虑,注重用坚强的灌溉维护队伍进行日常管理和长期维护。
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灌区管理制度和规范化操作流程,加强对灌区的监管和管理。
浅析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及管理关键信息项:1、灌溉渠道的类型明渠暗渠管道2、灌溉渠道的设计标准流量流速坡度3、灌溉渠道的维护责任政府部门农民合作社个体农户4、灌溉渠道的管理措施定期巡查维修保养用水调度5、违规使用灌溉渠道的处罚规定罚款金额其他处罚方式11 引言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对于保障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灌溉渠道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特制定本协议。
111 灌溉渠道的类型1111 明渠是常见的灌溉渠道形式,其特点是渠道敞开,便于施工和维护,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杂草生长、水土流失等。
1112 暗渠通常埋在地下,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节省土地资源,但建设成本较高,维护难度较大。
1113 管道灌溉具有高效、节水的优点,但需要较高的投资和专业的安装技术。
112 灌溉渠道的设计标准1121 流量设计应根据灌溉区域的面积、农作物的需水量以及灌溉时间等因素确定,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1122 流速的合理选择有助于减少渠道淤积和冲刷,保证渠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1123 坡度的设计要兼顾水流速度和渠道稳定性,避免出现水流过急或过缓的情况。
12 灌溉渠道的维护责任121 政府部门应负责制定灌溉渠道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标准,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监督维护工作的执行情况。
122 农民合作社应组织社员参与灌溉渠道的日常维护,协调用水分配,解决农户之间的用水纠纷。
123 个体农户有义务保护自家农田附近的灌溉渠道,及时报告渠道损坏情况,遵守用水规定。
13 灌溉渠道的管理措施131 定期巡查是及时发现渠道问题的重要手段,巡查内容包括渠道的完整性、水位情况、是否有堵塞等。
132 维修保养工作应根据巡查结果及时进行,包括清理渠道杂物、修复损坏部位、加固渠道结构等。
133 用水调度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水情况,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灌溉的公平和高效。
14 违规使用灌溉渠道的处罚规定141 对于擅自破坏灌溉渠道、私自改变渠道用途的行为,将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
灌溉渠道工程的施工方法灌溉渠道工程的施工方法本工程采用U型槽灌溉渠,渠道结构为预制砼U型槽,槽底铺设砂垫层,槽顶为C20预制封顶板。
施工流程包括施工准备、土方开挖、验槽、断面欠方回填土、渠道U形槽底砂垫层铺设、厂家订购砼U型槽、进场检验、砂垫层铺筑高程复核、安放U型槽调整纵坡、高程、U型槽接缝处理、封顶板砼敷设、渠道U型槽外观检测、放水检验和交工验收。
土方开挖是灌溉渠道工程的第一步,由于U型槽灌溉渠开挖断面较小,拟分段在按设计高程放样后采用人工开挖,一次性开挖到底。
每个施工作业段以50米左右为宜。
断面土方回填是为了补填土方,使灌溉渠U型槽安装高程局部比两侧田地高。
XXX回填时拟采用人工运土木夯夯实,填土施工先按设计填土断面制作一可装卸的钢模,然后在填土现场按设计高程安放钢模板,再由人工把土料填到模板内,然后用人工木夯夯实,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度后即可拆除模板,进入下一层土回填。
砂垫层回填是在基槽验收及断面补填土后,按设计断面用回填5cm砂垫层,回填时应摊铺均匀,并用小板夯拍打密实即可。
U型槽安装前需进行检验,其材料控制要求:⑴U型槽成品需有出厂合格证及质量证明材料;⑵U型槽现场预制应有砼标号及拌和配合比并按标准取样试压,在预制过程中应符合规范有关规定;⑶U型槽内外侧表面应平直圆滑,不得出现蜂窝、麻面现象;⑷U型槽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⑸U型槽强度和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U型槽外观应避免出现破损、裂缝、蜂窝及麻面等现象。
砂浆需有配合比,其强度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槽底砂垫层铺筑完成后,即着手进行U型槽安装。
U型槽采用厂家加工定做,按设计图纸要求的尺寸进行加工,分上口尺寸的规格,槽壁厚度4cm,按2m一节进行加工。
安装时,采用人力运输轻拿轻放,防止碰坏棱角。
U型槽座放在砂垫层上,要注意槽底高程符合设计高程,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接缝处理时,应采用专用胶带密封,保证接缝处不渗水。
封顶板砼敷设完成后,进行渠道U型槽外观检测、放水检验,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灌溉的形式
灌溉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渠道防渗:通过在渠道外侧修建保护层,防止水在传输过程中渗透,这种灌溉方式具有输水快、节省土地等优点,是当前中国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
2. 管道灌溉:通过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可以减少水在明渠输送过程中的渗透和蒸发损失。
3. 喷灌:通过管道传输,并利用有压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喷洒到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
4. 微喷灌:新型灌溉方式,与喷灌方式类似,只是在喷灌方式上,换成了微喷头。
5. 滴灌:管道传输+10mm孔口或滴头的灌溉方式,直接灌溉在作物根部。
6. 覆膜灌溉:多用于蔬菜种植上,首先用地膜覆盖,水通过地膜上的小孔渗入作物根部,实现灌溉。
除此之外还有坐水种、平整改造等灌溉形式。
在选择灌溉形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灌溉渠道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地区灌溉渠道工程,主要包括新建和改造渠道共计10公里,渠道设计流量为2立方米/秒,主要用于解决周边农田的灌溉需求。
工程内容包括土方开挖、渠道衬砌、管道铺设、排水设施建设等。
二、施工目标1.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满足农田灌溉需求。
2. 确保施工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按时完成工程。
4. 保护环境,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方案1. 土方开挖(1)采用机械开挖,挖掘机挖斗尺寸为0.35立方米。
(2)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渠道断面尺寸,预留一定的土层厚度,以便后续衬砌施工。
(3)土方开挖过程中,注意出土路线规划,避免对周边道路和农田的破坏。
2. 渠道衬砌(1)渠道衬砌采用现浇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2)渠道衬砌厚度为150mm,衬砌宽度为渠道底部宽度。
(3)渠道衬砌施工前,先进行渠道清底,清除杂物和松散土层。
(4)衬砌施工采用模板支撑,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3. 管道铺设(1)管道铺设采用PE管道,管道直径根据设计流量和渠道横截面积确定。
(2)管道铺设前,对管道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管道无破损、裂缝等现象。
(3)管道铺设过程中,注意管道的走向和埋深,避免对周边农田和设施的破坏。
(4)管道连接采用热熔焊接,确保焊接质量。
4. 排水设施建设(1)在渠道两侧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深度和宽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2)排水沟衬砌采用与渠道衬砌相同的材料和厚度。
(3)排水设施施工过程中,注意排水沟的坡度和连接,确保排水畅通。
四、施工组织与管理1. 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的组织和管理。
2. 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3.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目标。
4.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检查。
5. 落实环保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五、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确保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常见灌溉方式
常见的灌溉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 地面灌溉:通过渠道、水沟或水管将水引到农田中,让水在地面上流动,湿润土壤。
这是最传统和常见的灌溉方式,适用于平坦的土地。
2. 喷灌:利用喷头将水喷射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洒在农田上。
喷灌可以控制水的分布和量,适用于不规则地形和需要均匀湿润的作物。
3. 滴灌:通过管道和滴头将水直接滴到作物的根部附近。
这种方式可以精确控制水的用量,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浪费,适用于干旱地区和高效用水的需求。
4. 微喷灌:结合了喷灌和滴灌的优点,使用微小的喷头将水喷射成雾状或细小的水滴,既能覆盖较大的面积,又能实现局部湿润。
5. 地下灌溉:通过埋设在地下的管道或渗水管,将水直接引入土壤中,使水分在土壤中均匀分布。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表面径流,适用于草坪、花园和果园等。
6. 雨水收集灌溉:利用屋顶、道路等收集雨水,存储在蓄水池中,然后用于灌溉农作物或花园。
这种方式可以节约水资源,尤其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
7. 智能灌溉:利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因素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时间。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灌溉工程渠道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及概述灌溉工程是指通过渠道、管道等方式将水资源引入农田,以满足农作物的灌溉需求。
渠道作为灌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引水、输水、分水等功能,对农田的灌溉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拟就某灌溉工程渠道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旨在确保该工程的高效运行、节约用水、提高农田产量等目标。
二、工程规划1.工程位置该灌溉工程位于某省XX市XX县农村地区,总占地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该地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但受限于自然条件,该地区的水资源供应较为匮乏,加之缺乏有效的灌溉工程支持,农田的灌溉情况十分不容乐观。
2.工程目标本次工程的目标在于解决该地区农田灌溉问题,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具体来说,工程的目标包括:提升灌溉水利用率,减少用水量;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解决农民的灌溉难题,提高农田经济效益等。
三、工程方案1.渠道设计根据该地区的地形条件,本次工程渠道设计主要包括主渠道和支渠道两部分。
主渠道负责引水和输水,将水资源从远处引入农田;支渠道则负责将主渠道的水资源分输到各个农田细分区域。
(1)主渠道设计主渠道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起伏、水源地位置等因素,保证水流畅通、稳定。
在此基础上,应采取合理的弯道设计、过水桥梁设计等手段,确保主渠道的顺利输水。
此外,还需进行合理的渠道断面设计,以确保输水效率。
(2)支渠道设计支渠道的设计应根据农田的分布情况和灌溉需求,将主渠道的水资源合理分配到各农田细分区域。
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地利用状况、灌溉需求等因素合理设计支渠道的长度、宽度等,并采取适当的分水结构,保证水资源的有效运输和利用。
2.渠道工程建设渠道的工程建设包括开挖、加固、排水等工作。
在实际工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确保渠道的稳固和持久。
另外,还需充分考虑当地的农民生产生活情况,尽量减少对当地农田和农民的干扰和影响。
灌溉渠道管理养护措施灌溉渠道是农田灌溉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灌溉渠道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养护措施。
对于灌溉渠道的管理,关键是要做好渠道的清淤工作。
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渠道内积聚了大量的泥沙和杂质,阻塞了水流的通畅。
因此,定期对渠道进行清淤是必要的。
清淤时,可以采用人工或机械清淤的方法,将淤泥和杂质清除干净,以保证水流的畅通。
渠道的防渗漏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渠道的渗漏会导致水源的浪费和渠道结构的破坏。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渠道的渗漏。
可以采用铺设防渗膜、加固渠道底部和侧壁的方法来减少渗漏。
渠道的护坡和护岸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护坡和护岸可以有效地防止渠道的侧壁坍塌和冲刷,保护渠道的稳定性。
可以采用种植草坪、植被覆盖或加固渠道侧壁的方法来实施护坡和护岸工作。
渠道的定期巡视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巡视可以及时发现渠道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修复。
维护工作包括渠道的修补、加固和涂刷防腐涂料等,以延长渠道的使用寿命。
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设施来增强渠道的管理和养护效果。
例如,可以安装水流监测仪器来实时监测渠道的水流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还可以设置渠道的自动清洗装置,定期清洗渠道,减少人工清理的工作量。
灌溉渠道的管理养护措施是保证农田灌溉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通过做好渠道的清淤、防渗漏、护坡护岸、定期巡视和维护等工作,可以保证渠道的畅通和稳定,延长渠道的使用寿命,提高农田灌溉效果。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灌溉渠道的管理和养护工作,确保农田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田间水利用系数
1、渠道的组成
完整的输配水灌溉渠道包括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
渠系水是农渠及以上输配水量
田间水是农渠以下(毛渠、输水垄沟、畦田、格田及小型量水设备)输配水量
2、渠道水利用系数
某渠道的出口流量(净流量)与入口流量(毛流量)的比值,称为渠道水利用系数。
也就是说,渠道水利用系数反映的是单一的某级渠道的输水损失,公式表示如下:
η渠道=Q净/Q毛
3、渠系水利用系数
渠系水利用系数反映了从渠道到农渠的各级输配水渠道的输水损失,表示了整个渠系的水的利用率,其值等于同时工作的各级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的乘积,公式表示如下:
η渠系=η干渠×η支渠×η斗系×η农系
4、田间水利用系数
田间有效利用的水量(计划湿润层内实际灌入的水量,即净灌溉水量)与从渠系末端进入田间水量的比值。
田间水利用系数是衡量田间工程质量和灌水技术水平的指标。
农田的水分主要消耗:植株蒸腾、棵间蒸发、深层渗漏、地表径流和组成植株体的一部分。
田间水利用系数的大小主要受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的影响,降低深层渗漏损失和控制地表径流能显著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
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的大小又和灌溉系统(灌溉方法、灌溉系统设计、施工、安装)、管理系统(灌溉计划设计、灌溉系统的维修与保护)、土壤特性(入渗特性、空间变异性)、气象条件、作物种类、间距和密度、地形(沟畦规格、地面坡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5、灌溉水利用系数
全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η灌溉水)为田间所需的净水量与渠首引入水量之比,或等于渠系水利用系数与田间水利用系数的乘积。
公式表示如下:
η灌溉水=Q田间净/Q渠首引=η渠系水×η田间水。
灌溉渠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1. 引言:说说灌溉渠道的重要性灌溉渠道,听起来可能不像是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东西,但要知道,它们可是农业生产中的“超级英雄”啊!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渠道,我们的田地就像没有水的花朵,干巴巴地无从开花结果。
灌溉渠道就像是农业的生命之水,把水源源不断地送到田地里。
现在,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渠道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搞清楚这些,就像给我们的“超级英雄”穿上最好的盔甲,让它们在为我们服务的时候不至于受伤。
2. 管理范围:渠道的“大管家”2.1 日常管理的重要性说到渠道的管理范围,咱们得先明确一点,那就是这个“管理”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日常管理就像是给渠道做体检,得定期检查,看看有没有堵塞、破损的地方。
比如,夏天的时候,水位较低,得注意看看有没有杂草或者泥沙阻碍水流。
而在冬天,渠道又得防冻,确保水流畅通无阻。
总之,管理就是保持渠道状态良好,让它时刻准备好为田地服务。
2.2 维护和修理的必要性管理不光是做日常的检查,还包括维护和修理。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渠道的某个地方出现了裂缝,那可不是小事,得赶紧修补。
要是任其发展,那水流就会被浪费掉,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而维护呢,就是定期给渠道清理一下,去除那些可能阻碍水流的杂物。
这样,渠道才能保持最佳状态,让我们的农田一片丰收。
3. 保护范围:渠道的“护身符”3.1 保护措施的实施说到保护范围,那就像是给渠道戴上了一层保护膜。
要知道,灌溉渠道可不是放在那儿就行了,它们还需要我们精心照料。
保护措施的实施,首先就是得确保渠道周边环境的整洁,比如不随意丢弃垃圾,也不让牲畜随意进入渠道附近。
这样做不仅是保护渠道本身,也是对水资源的珍惜。
3.2 法律法规的遵守不得不提的是,国家和地方对于渠道的保护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咱们可不能忽视。
这些法律规定了很多细节,比如渠道的建设标准、使用规范等等。
遵守这些规定,就像是在为渠道做最严格的保养,确保它们不会因为人类的不当行为而受到伤害。
根据提供的资料,设计灌溉渠道。
(1)基本资料:本灌区为我国北方黄土区某一中型灌区,系统由河流有坝取水自流灌溉系统组成,净灌溉面积共计4.86万亩。
灌溉渠道系统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灌溉渠道系统中有长度为0.4千米的总干渠一条,干渠二条,支渠四条,支渠以下有各级配水渠道及田间工程,各支渠自干渠取水地点,控制面积等如表1所示,干渠支渠实行续灌,斗渠以下为轮灌。
表1
其中北二支渠包括六条斗渠,分两组(斗1-3和斗4-6)轮灌,其中2、3、4、5条斗渠各分两块轮灌田块,每个轮灌田块内有三条农渠同时工作,每条农渠控制面积相等,η农=0.90。
η田=0.98,如上图所示,基本数据见表2。
全灌区各条支渠控制面积内,作物种植种类及其各种种植组成百分比均相同,在灌水高峰期内,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占净灌溉面积的百分比α=50%,灌水定额m1=60m3/亩;棉花的种植百分比α=30%,灌水定额m2=50m3/亩;玉米的种植面积百分比α=20%,灌水定额m3=40m3/亩,该次灌水延续时间T=12天(t=22小时)。
根据灌区土壤调查分析得知灌区土壤为中等密实、透水性中等的粘壤土(A=1.9,m=0.4)。
渠首为有坝取水枢纽,河床底部高程为88.0m,进水闸前设计正常水位高程92.5m,水源含沙量不大。
地面高程坐标如表3。
表3
(2)设计要求
渠道中设计流量推算,其中包括取水口、北一支渠、北二支渠、南干渠各设计断面的设计流量;
纵横断面设计;
计算桩号0+000到5+100的各设计断面的水力要素;
绘制0+000到5+100的纵剖面图和典型横断面图;
用图例表示建筑物形式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