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301条款对中国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11
美国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基于行业的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美国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实施策略,以及对中国各行业产生的具体影响。
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不断演变,美国贸易政策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特别是在保护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其实施的一系列贸易措施对全球贸易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贸易大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紧密相连,因此,美国的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首先将对美国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内涵进行界定,梳理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动向。
接着,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不同行业的影响,包括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
通过数据和事实,揭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各行业发展的利弊得失,以及可能引发的中长期影响。
本文还将探讨中国在面对美国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时的应对策略,包括政策调整、行业自救、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综合分析,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以期在全球贸易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美国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美国的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在近年来呈现出了一系列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中国等贸易伙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行业针对性强:与过去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同,美国的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更多地针对特定行业或产品。
例如,针对中国的钢铁、铝、高科技产品等进行了加税措施,这些措施直接影响了相关行业的出口和全球竞争力。
手段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关税壁垒外,美国还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贸易保护,如投资限制、技术封锁、知识产权保护等。
这些手段更加隐蔽和复杂,使得贸易对手难以应对。
单边主义倾向:美国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往往采取单边行动,不顾及多边贸易体系的规则和协议。
这种单边主义倾向不仅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也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
政治与经济交织:美国的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往往与地缘政治、国家安全等因素紧密相关。
美国301条款对中国美国301条款对中国:影响与应对措施引言:美国301条款是美国贸易法案中的一项重要法规,旨在解决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争端。
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政府在多个贸易伙伴国家施加了301条款,其中对中国的影响最为显著。
本文将探讨美国301条款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中国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美国301条款对中国的主要影响1. 关税上涨:301条款授权美国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以应对其认为损害其利益的贸易做法。
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自然成为美国301条款的目标。
随着301贸易争端的升级,美国已经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了大量关税,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2. 技术转让:美国指责中国通过强制要求外国企业转让技术来进入中国市场,这也是美国301条款对中国的另一个主要影响。
美国对中国的技术转让进行调查并采取行动,限制中国公司进一步获取美国技术。
3. 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表现一直备受争议,这也成为美国301条款对中国的一个关键方面。
美国在对中国展开301调查时,经常将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控对象,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使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二、应对措施面对美国301条款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可以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来缓解负面影响。
1. 多边合作:中国可以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推动建立多边贸易体系。
与其他国家密切合作可以帮助中国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同时扩大市场份额,减少对美国301条款的影响。
2. 内部改革:对中国来说,加强内部改革是解决美国301条款对中国影响的关键。
中国可以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完善,以减少美国对中国的指责和调查。
3. 外交斡旋:中国可以通过外交渠道与美国进行对话和磋商,以寻求贸易和经济方面的合作。
通过外交努力,可以减少贸易摩擦和不必要的贸易争端,为解决双方的分歧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4. 多元化市场:中国可以通过多元化市场的策略来缓解美国301条款的影响。
301条款对中美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的影响林艾鑫发布时间:2021-11-28T10:57:27.060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7月上作者:林艾鑫[导读] 2018 年,美国将对 160 亿美元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征收 25%的关税。
林艾鑫 445201198902****98摘要:2018 年,美国将对 160 亿美元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征收 25%的关税。
2018 年 8 月 2 日,美方又宣布要把对中国2000 亿美元输美产品的征税税率由 10%提高到 25%。
美国步步紧逼,中方不得不反击。
8 月 3 日,中方决定,将依法对自美进口的约 600 亿美元产品按照四档不同税率加征关税。
美国对于关税的调整就是依据301条款进行制定和修改的,301条款影响了中美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的安全,破坏了中美电子信息产业供应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301条款;中美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一、301条款相关概述1.301条款划分美国“301条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301条款”仅指1974年修订的贸易法第301条,可称之为“一般301条款。
广义的“301条款”是指《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第1301-1310节的内容,包含“一般301条款”(关于不公平措施)、“特别301条款”(关于知识产权)、“超级301条款” (关于贸易自由化)和具体配套措施,以及“306条款监督制度”。
在这个意义上,美国“301条款”又称其为301条款制度。
一般301条款是美国贸易制裁措施的概括性表述,而“超级301条款”、“特别301条款”、配套条款等是针对贸易具体领域做出的具体规定,构成了美国“301条款”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适用体系。
具体说就是:“特别301条款”是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规定;“超级301条款”是针对外国贸易障碍和扩大美国对外贸易的规定;配套措施主要是针对电信贸易中市场障碍的“电信301条款”及针对外国政府机构对外采购中的歧视性和不公正做法的“外国政府采购办法”,而且其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H^nt2019年第8期.总第302期【国际经贸】美国贸易法“301条款”与中美贸易争端梁若楠(华侨大学法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摘要]自2017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简称USTR)宣布对中 国展开“301调查”至今,中美贸易争端历经缓和又走向极端,反反复复,摩擦持续升温。
此次调查成为2010 年之后美国依据“301条款”对中国展开的第六次调查,势必会对中美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虽然“301条款”被 国际社会诟病,但美国依然热衷于此,是“美国优先”以及逐渐凸显的单边主义思想所致。
因此,为了保护我 国国民利益,同时维护现有的良好国际经济秩序,对美国“301调查”制裁措施我国不能妥协也不能让步。
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中国在采取反制措施的同时更要密切关注国内的人民币汇率等金融领域,企业更要有 所准备,做好全面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301条款;中美贸易争端;单边主义[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3283(2019)08 -0012-05Section 301 of U. S. Trade Law and Trade Disput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Liang Ruonan(Law School,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Fujian 362021)Abstract:Ever since SUTR announced the w301 investigationM against China in August 2017, the sino - us trade dispute has gone from mild to extreme, and the friction continues to heat up. The investigation, the sixth against China under section 301 since 2010, is bound to have a severe impact on china - us trade. Although section 301 has been critic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United States is still keen on it because of the M America firstM and the increasingly unilateralism. Therefore, in order to protect our national interests and maintain the existing goo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China cannot compromise or give way to the aggressive American w301 investigationM sanctions. As trade conflic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 to escalate, China should pay closer attention to the domestic RMB exchange rate and other financial sectors while taking countermeasure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be more prepared to take comprehensive countermeasures.Keywords:Article 301 ;Sino - Us trade Disputes;Unilateralism一、美国301条款制度概述自W T〇成立以来,国际上对于美国“301条款”的质 疑从未中断过。
龙源期刊网
美国发布301调查结果将对中国采取限制措施
作者: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2018年第04期
3月23日,美国正式发布301调查结果,称将对中国部分输美产品加征关税、限制中国对美投资、对中国歧视性的技术许可政策提起WTO诉讼。
这份301调查报告的标题为“根据1974年301条款关于中国在科技转移、知识产权和创新方面的行为、政策和做法的调查发现”。
通观这份184页的调查报告,重点讨论了以《中国制造202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代表的中国产业政策。
从报告内容看,美国对中国不满的主要是两点:一是中国即将在产业和技术实力上赶上美国,且还在努力获取高技术;二是中国政府在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起了巨大作用。
报告提供了一个数据,在高技术制造业,美国在全球所占份额最高,为29%,中国仅次于美国,占比为27%,相差不多。
此外,301报告花了大量篇幅介绍中国的产业政策架构和目标,以及中国政府如何通过限制外商投资、投资审批、鼓励对外并购高技术资产等措施来帮助中国企业获取技术,提升中国产业的整体技术实力。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的巨大决心、战略规划和快速赶超的态势使美国非常不安。
摘要:2018年,美国将对160亿美元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
2018年8月2日,美方又宣布要把对中国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的征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
美国步步紧逼,中方不得不反击。
8月3日,中方决定,将依法对自美进口的约600亿美元产品按照四档不同税率加征关税。
美国确实很强势,斗争确实很激烈。
但种种迹象也显示,白宫执意加征关税的反对声浪越来越高,要求美国通过谈判解决分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就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16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问题的听证会上,来自化工、电子、光伏等行业的82位代表纷纷发言。
结果,只有6人赞同加征关税措施。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电子产品;信息技术;供应链一、电子产品(一)美方代表公司:A M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 M(A p p l i e d Ma t e r i a l s)在材料工程解决方案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几乎用于生产世界上每一个先进的半导体芯片。
A M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拉拉,主要生产工厂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马萨诸塞州的格洛斯特和蒙大拿州的卡利斯佩尔。
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成立于1967年,在硅谷的一个汽车修理厂,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重要的科技公司,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近2万名员工。
应用材料公司进口了许多产品,这些产品对于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复杂的高附加值工具的开发非常重要。
事实上,A M90%的收入来自美国以外的销售。
这些出口支持了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马萨诸塞和蒙大拿的大量研究和制造业务,对美国的贸易平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重要的是,他们还维持着由美国雇员和承包商代表的15000个高薪美国工作岗位。
自2016年以来,随着外国市场的增长,A M在美国迅速创造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
(二)A M对征收关税的看法A M的代表在301听证会上请求将属于H T S8486.90和8486.20的半导体供应链项目从受301条款关税限制的产品列表中删除。
论“条款”对中美关系影响作者:肖俊鹏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2期摘要:2017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备忘录,授权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针对所谓“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发起调查,仅一周后,据新华社19日消息,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宣布,美国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
时隔7年,美国再次对中国挥动“301大棒”。
本文聚焦于“301条款”是什么?中美间关于“301条款”纷争?以及对中美关系影响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301条款”;中美关系;新型大国关系1.“301条款”概括及美国对华“301”制裁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大幅提高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
美国希望通过扩大出口来缓解危机,决定以采用报复的方法给竞争国以压力,遂修改《1962年贸易扩大法》“252条款”。
“特别301条款”的目的是保障美国的知识产权在国外得到有效保护,保障依赖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美国人公平而有效地进入外国市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美之间关于知识产权争执逐渐拉开了帷幕并且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早在1989年,中国就因为知识产权市场准入问题被美国列入重点监督和打击对象,并且遭受了美国的“特别301条款”调查。
1991年,美国自行发起了对中国的“特别301条款”的调查,开启了美国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第一案。
1991年谅解备忘录的达成,但时隔两年美国再次将中国作为“特别301条款”调查的对象。
双方僵持不下,最后以美国的高报复性关税为威胁,中国做出了最大诚意的让步,签署了第二个谅解备忘录,至此避免了中美一场大幅度的关税战争。
美国的贸易代表一再以中国的做法没有履行贸易协定为由来发起调查。
1996年双方再次签署了第三个关于知识产权的协议。
2010年10月17日,针对中国清洁能源有关政策和措施的“301调查”,正式打响了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在能源领域的大战。
2017年,美国又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判断中国有关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及行為是否具有歧视性、限制了美国贸易。
301条款:美国贸易保护的“大杀器”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8年第11期美国时间2018年4月3日,美国政府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约5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
4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依据“301调查”,考虑对从中国进口的额外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
除了对中国实施“301调查”,美国其他贸易伙伴如俄罗斯、伊朗、欧盟也未能幸免。
那么,“301条款”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说“301条款”是美国人专为自己定制的“法外神器”?“301条款”到底是什么“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简称。
这一条款规定,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确认某贸易伙伴的某项政策违反贸易协定,或被美国单方认定为不公平、不公正或不合理时,即可启动单边性、强制性的报复措施。
一般而言,“301条款” 是一个超越世贸协定和任何第三方规则,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授权条款。
当美国启用“301条款”时,一般的流程要经过发起调查、双方谈判、施加惩罚措施等环节,报复手段包括中止贸易协定、关税等进口限制、取消免税待遇和强迫签订协议等,直到被调查方消除对美国有害的行为。
由于其威力巨大,“301条款”被认为是美国贸易保护的大杀器。
20世纪60年代末,西欧、日本经济实力高速增长,特别是在贸易方面,至1969年欧共体的出口量已经是美国的2倍。
日本的电子产品也在迅速吞噬着美国的国际市场。
这一时期,美国的进口增长速度超过出口增长速度。
在这个大背景下,《1974年贸易法》横空出世。
该法律要求在白宫设立总统下属的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直接负责美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处理与他国的谈判与协议。
随着近年来美国对《1974年贸易法》的不断修订,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权力越来越大。
资料显示,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88年综合贸易法》,对“301条款”修改后,增加了“超级301条款”和“特别301条款”。
中国诉美国对来自中国某些货物的关税措施(301条款)案评析龚柏华施时栩龚文娜(复旦大学法学院,上海200438)摘要:中国诉美国"301条款”关税措施案源起于美国根据其国内法出具的301调查结果而对中国采取的单边征税措施。
专家组在报告中鼓励平行于WTO争端解决机制开展的双边谈判,认定美国违反了最惠国待遇义务且不能援引"公共道德"例外免责。
作为中国诉美国关税系列案的第一案,本案对理解与适用GATT第20条的例外规定、DSU第12.7条和第23条的规定都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在单边主义大行其道、WTO上诉机构瘫痪的背景下,面对美国滥用其301条款发起的种种挑战,中国如何运用国际法规则、尽善尽美地维护自身权益仍任重道远。
关键词:301条款;最惠国待遇;公共道德例外;中美贸易争端中图分类号:D9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21)01-0097-12一、案情背景及裁决要点2017年8月,根据特朗普总统的指示,美国贸易代表(USTR)莱特希泽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2(b)(1)(A)节对中国发起调査,以决定中国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方面的法律、政策和做法是否存在不合理或歧视性并对美国商业造成阻碍和限制,即是否属于第301节(b)(1)项下可采取行动的行为,从而对华正式发起“301调查”。
①2018年3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其对华“301调查”报告中认定中国政府的相关法律、政策和做法不合理或者具有歧视性,并且已经给美国商业造成了负担或者限制,具体涉及强制技术转让、歧视性技术许可、对美投资收购、网络窃密等方面。
随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4月3日公布拟对约1,300个税号的中国产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紧跟着于4月4日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
2018年7月6日,美国正式对中国340亿美元的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并于作者简介:龚柏华,复旦大学法学皖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施时楓,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龚文娜,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2008年,美国爆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不仅影响了美国自身,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
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自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一、对中国出口行业的影响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以出口为主的经济体,而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
金融危机的爆发直接导致了美国经济的萎缩和需求的减少,这使得中国出口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出口商品的订单难以增加,企业面临订单萎缩、资金不足,甚至倒闭的问题。
由此也引发了中国就业形势的严峻,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稳定性降低。
二、对中国制造业调整的影响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也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国政府积极调整政策,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转型,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就业岗位和科技含量,强化服务型经济发展,削弱应对危机的冲击力。
中国制造业更加注重质量和品牌,提高附加值,尤其是通过落实“中国制造2025计划”,培育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制造业等,从而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三、对中国投资市场的影响2008年,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之后,一些外资企业的投资流向中国有所加速。
环顾中国资本市场,股票、基金、债券、期货等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积极引进外资,主动推动与海外机构合作,促进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和市场的稳定。
四、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让全球经济形势更趋久艰,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造成了严峻的挑战。
危机凸显了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工业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中国政府应对危机压力增大,继续推动政策,维护稳定增长,加强对就业的支持,为企业减负,鼓励创新,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五、对中国金融政策的应对2010年以后,中国财政部发布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刺激计划。
包括增加国内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投资,刺激国内消费需求等。
此外,中国监管部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改革,加强对债券市场的监管,保持严格的审查和评级机制。
美国单边贸易政策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及对策——以301条款为例摘要: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经济利益与其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相融合的产物,也是一国国家利益在对外交往中的具体体现。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美国奉行经济全球化战略的主要工具之一。
二战以后,在国际贸易领域,美国政府曾经是多边主义和自由主义贸易的倡导者。
然而,随着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崛起,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逐渐变为在公平贸易前提下,由多边贸易主义演变为多边主义与地区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并举的自由贸易与管理贸易。
美国贸易政策实施的单边主义,以及其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机制霸权”和中美贸易摩擦的逐渐升级,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障碍。
美国贸易法301条款对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推行美国所宣称的“公平贸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使得与美国进行贸易的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从维护中美贸易健康发展和维系自由、平等的多边贸易体制的目的出发,以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为基础,结合具体案例,特别是涉及中国的案例来分析、研究美国的301条款,从而分析美国贸易政策对我国的经济的影响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
关键词:贸易政策单边主义301条款对策Abstract: The foreign trade policy is the product of a country's economic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tatus and economic strength. And it is also the integration of a country's national interests in foreign exchanges.The U.S. foreign trade polic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S. global strategy, which is one of the main tool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pursu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trategy. After World War II,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U.S. government was once an advocate of multilateralism and liberal trade,.However, since the 1970s ,with the rise of Western capitalist countries, the U.S. government's trade policy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multilateral trade doctrine evolved to multilateralism and regionalism, unilateralism, protectionism, both free trade and managed trade.The unilateralism of U.S. trade policy, as well as in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in the mechanism of hegemony and upgraded contrad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U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port trade in a large extent.Section 301 of U.S. trade law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afeguarding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 also has a very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at "fair trad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declared.So that’s make us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it. 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for maintain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ino-US trade and the free and equitabl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with the regulation of WTO ,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ase,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impact of U.S. trade policy on China and fin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引言第二章 1.1研究的背景及现状1.2 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意义1.3 研究的方法1.4 研究的拟解决的问题第二章文献综述概要2.1 国外相关单边贸易政策文献研究2.2 国内相关单边贸易和我国应对单边贸易政策文献研究第三章美国单边贸易政策和301条款的介绍与分析3.1 美国单边贸易政策概述3.1.1美国单边贸易政策的由来3.1.2美国单边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3.2 美国301条款的分析3.2.1美国301条款的由来和历次修订3.2.2美国301条款的主要特征3.2.3美国301条款实施情况第四章美国贸易代表对针对我国发起的301调查申请与结局4.1 美国贸易代表对我国提起301调查申请的基本情况介绍4.2 浅析04~06年美国贸易代表对我国5次申请310调查第五章我国应对美国单边贸易政策的措施5.1从行业及国内政策角度,探讨应对措施5.1.1发挥行会作用5.1.2提高出口产业竞争力,建立对美出口专项监测和保护机制5.2 从国家角度,探讨应对措施5.2.1从国际法角度出发,以WTO基本准则探讨应对措施5.2.2从国际政治角度出发,制约美国单边贸易政策第六章结论6.1 全文总结6.2 本文的不足之处和未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致谢第一章引言1.1研究的背景及现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总量的不断攀升,遭遇各类贸易摩擦、反倾销调查和新型贸易壁垒也接踵而至。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301条款对中国的影响(仅是搜索的参考材料)美国动用第301条款调查中国新能源政策,“棒杀”中国新能源行业。
点睛语在新能源问题上,中美既有合作,也有竞争。
从布什时期的中美战略对话与经济对话,到奥巴马时期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新能源一直是两国对话的重要议题。
在该议题上,中美之间合作大于分歧,合作大于竞争。
——陶文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眼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活跃,特别是美国钢铁工业是无意自我奋斗、极度依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典型,这次作为主体起诉中国新能源产业政策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作为其中的一分子也不例外。
——梅新育(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新闻背景10月15日,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申请,美国正式按《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针对中国所制定的一系列清洁能源政策和措施展开调查。
对此,中国方面称,美国此举真正受损的是自己,只会将美国对本国新能源产业补助更多地暴露在世界面前,美国将打不赢这场贸易战。
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已多次对中国展开此类调查。
由于新能源发展关系到未来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如何解读美国的这种举动、中国应如何应对尤其值得关注。
记者采访到的两位专家均表示,美国此举可能会对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而对于美国此举是否受到中期选举的影响,专家有不同看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陶文钊认为,美国此举与中期选举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推动的结果。
而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不仅有钢铁工人的作用,也与奥巴马支持率不断下滑,政府寻求贸易保护支持的冲动增强有关。
本报记者党建军缘起美国对中国展开调查违背国际共识和常识按美国的说法,中国政府为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补贴和支持,是一种“不合理”、“不公平”的做法。
对此,陶文钊表示,美国的这种调查不得人心,也违背了国际共识和常识。
首先,发展新能源行业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共识,而现在,世界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任何国家的新能源行业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其中也离不开政府的投入。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之策作者:桑椹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9期【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崛起,而美国经济的放缓,使得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逐渐抬头,中美贸易纠纷愈演愈烈,本文对中美之间贸易纠纷严重的原因和特点进行了阐述,面对严峻的贸易纠纷当前对我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应该妥善应对,这对于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延缓世界经济衰退,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对策自从中国入世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量也在逐年增加,与之伴随的是不断增加的贸易摩擦,这种情况在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后达到顶峰,并升级为贸易战。
虽然我国在2013年9月就提出来一带一路战略,但不可否认,美国仍然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不能完全替代美国的作用。
所以,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我国不应该掉以轻心,要仔细研究中美贸易特点,分析纠纷对我国的影响,找到适合解决特朗普时代的贸易纠纷举措。
一、中美之间贸易发展特点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中美贸易持续向前发展,虽然中美贸易总体上有不断稳定增长的趋势,但却也面临着中美贸易逆差拉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增加等问题。
1.中美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增加,中美双方中国的地位在不断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美国一直有着双边贸易往来,尤其近十年来发展迅速,根据美国政府的统计,从06年到18年,双边贸易增长平均达到6.1个百分点,中国占美国贸易总额比重也由12个百分点上升到近17个百分点,当然由于两国统计口径不同,双方数据存在一定差异。
当前我国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美国则从原先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变成了第二大贸易伙伴。
我国在美国贸易当中的地位不断加强,而美国在我国的地位在不断减弱。
2.中美贸易顺差逐渐增大。
根据中国政府的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由2006年的1442.6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3233.2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创下了历史新高。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一、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及影响2008年9月,由于次贷危机爆发,美国的金融危机呈爆发状态。
美国三大股指暴跌,美国短期国债的利率飙升,民间投资面临巨大的损失。
不仅如此,此次危机也将其它国家的经济拉入深渊,从而导致全球的大萧条。
具体表现为:1. 全球市场崩盘: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美国,各国资本市场受到了广泛冲击。
全球金融市场遭受巨大打击,国际股市普遍报告暴跌,世界各地都在经历股市崩盘。
2. 金融体系瘫痪:这场金融危机让金融机构陷入破产风险,一系列重要的银行、保险和房屋贷款公司面临破产。
美国信贷市场几乎完全陷入了停顿状态,导致全球资金流动遇阻。
3. 全球就业市场遭受打击: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企业和金融机构破产,导致全球的就业机会大减,引发了全球性失业危机。
二、对中国经济的启示1. 建立完善的防控体系:美国金融危机反映了当时的防控机制之不力,后来一些金融管理机构也基于这个问题制定了一些改革计划。
中国应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监管和内部控制体系,以防范各种金融风险。
2. 增强市场竞争力:继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也继续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培育新动力等措施,以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3. 规避市场泡沫:金融危机因泡沫破灭而引起,全球的泡沫并没有完全消失。
中国应该规避当前的泡沫风险,防止过度拓张的泡沫产生。
4. 加强货币管理: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了货币流动性不足和失信行为增大,引起了通缩风险。
因此,在稳定和加强货币管理方面,政府应该更加密切地注视经济体的快速发展。
5. 加强跨国金融合作:由于金融危机的公共性,各国政府应加强跨国金融合作机制,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和风险。
6. 培育新兴产业:金融危机再次提醒我们必须培育新兴产业以增加经济多样性。
新型技术产业协作模式、智能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都有潜力成长。
三、总结以上是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危机的产生给全球经济带来影响,同时也给不同国家同事让人产生思考,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对其影响及其原因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总结。
海银财富独家点评:美国贸易核武器-301条款“中美贸易战又打响了?”研报摘要:上周五,美国贸易代表Robert Lighthizer公布,援引美国贸易保护“核武器”—“301条款”,开始调查中国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和政策,判断中国有关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的法律或政策是否对美国企业造成歧视。
特朗普为了在连任中赢取关键州的选民支持率,大概率将大力对贸易逆差国和原区域贸易协定施压。
此番贸易调查的开展,不失为转移国内注意力的一种手段。
但是,通过对历史中美301调查的结果整理来看,调查的结果几乎都是通过与美国磋商和谈判,最终达成协议或妥协。
而且,中国也是美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地。
打贸易战,结果一定是两败俱伤。
所以,我们认为双方在贸易方面还有很大的协商的余地,301条款的启动不意味着贸易战的全面爆发。
一、近期中美贸易摩擦事态发展1、近期具体发酵过程上周一,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指示美国贸易代表Lighthizer考虑调查中国知识产权的政策,授权其动用一切贸易工具。
特朗普表示:“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上周五,美国贸易代表Robert Lighthizer公布,援引美国贸易保护“核武器”—“301条款”,开始调查中国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和政策,判断中国有关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的法律或政策是否对美国企业造成歧视。
Lighthizer曾在里根政府任副贸易代表,曾参与推动日本签署《广场协议》。
2、全面解析301条款传统上,美国对外贸易的相关权力归属于国会,国会定期授予总统部分处理对外贸易事务的权力。
《1974年贸易法》及在白宫设立的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赋予贸易代表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更大的权力,负责制定美国的国际贸易政策,行使协调和谈判职能。
《1974年贸易法》中关于贸易保护的条款可以分成主动性条款和被动性条款两部分。
主动性条款为301条款。
图1:《1974年贸易法》中的301条款是美国采取主动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一般301条款超级301条款特殊301条款USTR确认外国某项政策违反贸易协定,或被美国单方认定为不公平、不公正或不合理USTR在提交年度报告后的30天,向国会提交报告确定贸易自由化重点国家黑名单USTR在提交年度报告后30天内,应认定对知识产权拒绝充分有效的保护的国家并确定重点国家名单USTR有权采取单边性,强制性的报复措施:中止贸易协定+关税等进口限制+取消免税待遇+强迫外国签协议USTR立即对有关重点国家发起调查,要求对方在发起调查后的3年内消除重点做法,或者作出赔偿。
目录引言一、美国对华301调查的违法性分析二、中国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的法律依据三、对中国今后应对美国贸易限制措施的建议四、结语引言2017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份行政备忘录,授权美国贸易代表依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对中国贸易行为进行调查。
同年8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立案公告,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
调查主要针对中国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有关的法律、政策和做法,涉及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双向投资、产业政策、创新政策、网络安全和政府采购等多个领域。
2018年4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价值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
4月4日,中国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25%关税措施,涉及进口金额约500亿美元。
为听取公众对征税措施的意见,5月15日至18日,USTR在华盛顿召开公开听证会,多数发言代表在听证会上反对美国对华采取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征税措施。
然而,经过一系列的艰难磋商,截至目前中美仍未最终达成共识。
7月6日,美国政府将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对原产于中国的340亿美元进口商品(500亿美元措施中的清单一)加征25%的进口关税,对其余约160亿美元进口商品(500亿美元措施中的清单二)将可能在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后采取征税措施。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国际多边规则的维护者和倡导者。
随着中美经贸摩擦紧张态势不断升级,在美国以301调查为由对中国出口产品提出单边征税措施时,为维护国家利益,中国也必须进行迅速和有效的反制还击。
中美双方在依据国内法进行激烈对峙时也引发国际法上的巨大争议,到底是谁对现有国际多边规则秩序发起挑战和冲击。
我们意识到,随着中美贸易结构之间的不断调整,中国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两国经贸关系的紧张状态很可能在未来几年间得以持续,我们应思考如何从国际规则层面拉住美国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的缰绳。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301条款对中国的影响(仅是搜索的参考材料)美国动用第301条款调查中国新能源政策,“棒杀”中国新能源行业。
点睛语在新能源问题上,中美既有合作,也有竞争。
从布什时期的中美战略对话与经济对话,到奥巴马时期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新能源一直是两国对话的重要议题。
在该议题上,中美之间合作大于分歧,合作大于竞争。
——陶文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眼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活跃,特别是美国钢铁工业是无意自我奋斗、极度依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典型,这次作为主体起诉中国新能源产业政策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作为其中的一分子也不例外。
——梅新育(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新闻背景10月15日,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申请,美国正式按《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针对中国所制定的一系列清洁能源政策和措施展开调查。
对此,中国方面称,美国此举真正受损的是自己,只会将美国对本国新能源产业补助更多地暴露在世界面前,美国将打不赢这场贸易战。
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已多次对中国展开此类调查。
由于新能源发展关系到未来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如何解读美国的这种举动、中国应如何应对尤其值得关注。
记者采访到的两位专家均表示,美国此举可能会对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而对于美国此举是否受到中期选举的影响,专家有不同看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陶文钊认为,美国此举与中期选举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推动的结果。
而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不仅有钢铁工人的作用,也与奥巴马支持率不断下滑,政府寻求贸易保护支持的冲动增强有关。
本报记者党建军缘起美国对中国展开调查违背国际共识和常识按美国的说法,中国政府为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补贴和支持,是一种“不合理”、“不公平”的做法。
对此,陶文钊表示,美国的这种调查不得人心,也违背了国际共识和常识。
首先,发展新能源行业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共识,而现在,世界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任何国家的新能源行业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其中也离不开政府的投入。
这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识,美国的调查显然违背了这一共识。
其次,就目前来说,使用传统矿物燃料发电的成本仍然远低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如果按所谓的“市场主导”,那么,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将成为空谈。
市场不会选择价格更贵的新能源,而是会选择更便宜的矿物能源。
考虑到这一现实情况,任何国家在发展新能源行业方面都给予了补助,可以说,补助新能源行业已经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第三,美国政府也为其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补助。
因此,美国对中国补贴本国新能源行业展开调查,是一种既违背国际共识又违背新能源行业发展常识的举动,是不得人心的。
况且,中国正积极寻求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对于中国发展新能源行业,美国和国际社会都应予以鼓励。
影响给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关于美国的调查举动会对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何种影响,陶文钊表示,如果美国调查最终演变为制裁,可能会影响到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他指出,美国此举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对中国出口,增加美国国内就业机会。
不过,所谓“301”调查一般时间较长,期间会经历即将举行的G20峰会、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会议以及中美两国明年的战略经济对话,因此,这项调查结果究竟如何仍然存在很多变数。
梅新育则表示,美国此举给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多不确定性。
因为中国新能源行业从一开始就是同时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而新能源在海外首先又只能是在发达国家打开市场,此举对中国新能源行业进入海外销售市场的前景投下了阴影。
同时,还给中国新能源行业在投资等方面带来了不确定性。
对策按照程序积极应诉对于美国的该举动,中国应该如何应对?陶文钊表示,中国应该提出正式交涉,同时,继续发展自身的新能源行业,继续加大新能源领域的投入。
在这一过程中,不拒绝外国设备。
他指出,中国正建设的一些新能源项目使用的是美国产品,中国也已进口了数十亿美元的美国风能设备,可以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不仅给美国新能源企业提供了机会,也给国际社会提供了机遇。
梅新育认为,面对美国的调查,中国应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按照程序来,积极应诉就是了。
中美不是全面竞争对手美国对中国新能源行业的调查,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两国在这一新兴领域的竞争。
对此,陶文钊表示,在新能源问题上,中美既有合作,也有竞争。
从布什时期的中美战略对话与经济对话,到奥巴马时期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新能源一直是两国对话的重要议题。
在这一议题上,中美之间合作大于分歧,合作大于竞争。
梅新育提出,在新能源行业,美国起步较早,占有研发等方面优势;中国起步晚,但投资力度强大,产能增长迅猛,某些新能源产品产能已是世界最大;但好些新能源产品中国仍缺乏核心技术。
所以,中美是对手,但还不是全面竞争的对手。
原因奥巴马支持率下降贸易保护冲动增强眼下正值美国中期选举,奥巴马和民主党选情紧急,因此,有分析称,美国在中期选举前宣布对中国新能源行业的调查有政治考虑。
对此,陶文钊表示,这项调查与中期选举并没有直接关系。
发起这项调查的是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该组织在美国势力很大,近两年来,曾推动发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多次反倾销调查,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对中国的第一项反倾销调查就是该组织发起的。
梅新育则认为,美国之所以提出这项调查,是因为眼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活跃,特别是美国钢铁工业是无意自我奋斗、极度依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典型,这次作为主体起诉中国新能源产业政策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也不例外。
梅新育指出,美国当下的政治气候也易致贸易保护主义泛滥。
他提到,早在2009年初,他就曾发文指出,“由于在执政的不同时期对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需求程度不一样,奥巴马在未来的保护主义冲动可能增强。
”梅新育说,随着奥巴马与美国公众的“蜜月”期流逝,其个人光环消失,他的支持率必将下滑。
“如果他的政治支持流失到一定程度,他寻求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支持的内在冲动就会大大增强。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个预见成为现实。
概述美国“301条款”的贸易保护性在国际贸易中,各国都希望扩大出口,使本国商品或服务抢占外国市场,同时设置贸易或技术壁垒限制进口。
因此,当本国的资源相对匮乏,分享世界资源就成为大国贸易的必然。
于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迫切需要消除种种壁垒,WTO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然而,美国却逐渐感到WTO不能有效的维护美国利益,尤其是通过互惠协定,各成员国做出让步,以换得相等的贸易利益,更让美国难以接受。
美国认为,自己在降低关税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做了相当让步,然而其他成员国并没有给美国相等的利益,甚至采取其他扭曲贸易关系的措施树立障碍,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协商不能解决,依靠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也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美国于1974年修改了《贸易法》,制订第301条,并历经修改,最终发展成为一种贸易保护制度。
这就是美国“301条款”的起源。
一、美国“301条款”的演变历史美国“301条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301条款只是美国1974年修订《贸易法》制定的第301条。
具体内容是一种非贸易壁垒性报复措施或者说是一种威胁措施。
当别国有“不公正”或“不公平”的贸易做法时,美国贸易代表可以决定实施撤回贸易减让或优惠条件等制裁措施,迫使该国改变其“不公正”或“不公平”的做法。
而广义的301条款包括一般301条款、特别301条款、超级301条款及其相关配套措施。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301条款”倾向于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
其中,一般301条款,即狭义的301条款,是美国贸易制裁措施的概括性表述。
然而超级301条款、特别301条款、配套条款等,是针对贸易具体领域做出的具体规定,构成了美国“301条款”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适用体系。
具体说就是:特别301条款是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规定;超级301条款是针对外国贸易障碍和扩大美国对外贸易的规定;配套措施主要是针对电信贸易中市场障碍的“电信301条款”及针对外国政府机构对外采购中的歧视性和不公正做法的“外国政府采购办法”。
狭义和广义的“301条款”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构成一个完全的体现美国法律文化的价值体系,为美国的利益发挥着作用。
一般301条款是其他301条款的基础,其他301条款是一般301条款的细化。
即使没有其他301条款,美国贸易代表一样可以适用一般301条款的规定解决贸易争端。
二、美国“301条款”的具体内容美国贸易法第301条的标题为“美国贸易代表所采取的措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般301条款”。
其内容包括强制措施、自由裁量措施、权力范围、定义与特别规则等。
(一)、强制措施。
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在何种情况下应当采取(c)款所规定的措施;二是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不采取(c)款所规定的措施。
当外国的法律、政策和做法违反了任一贸易协议的规定,或与贸易协议的规定不一致,或否定了美国贸易协议所享有的权力,并对美国商业造成负担和限制时,贸易代表应当实施强制性的制裁措施,迫使外国政府修改有关政策或做法。
如巴西药品案,1997年6月11日,美国只要协会提出申请,控告巴西缺乏对于药品的方法保护和专利保护,是对美国商业造成负担或限制的不合理做法,贸易代表就应当实施强制性的制裁措施,迫使外国政府修改有关政策或做法。
在下列情况下,贸易代表可以不采取贸易报复措施:一是争端解决机构已经采纳了依据任一贸易协议所规定的正式争端解决程序发布的报告或裁定,确定美国依据任一贸易协定所享有的权力,没有被否定或外国的法律政策或做法没有违反美国的权益,也没有与美国的权力不一致,也没有否定、取消或损害美国依据任一协议所享有的权力。
二是有关国家正在采取令人满意的措施,给予美国依据某一贸易协议所享有的权力,有关国家已经同意取消或逐步取消违反协议或否定了美国依据协议享有的权力的法律、政策或做法;有关国家立即解决了对美国商业所造成的限制;有关国家虽然不承认美国贸易协议所享有的权力或不能消除有关的法律、政策或做法,但同意向美国提供贸易权益补偿。
三是例外情况,若贸易代表确定在非常情况下,采取贸易制裁措施对美国经济负面影响远大与其所带来的利益或有可能危害美国的国家安全时,可以不采取制裁措施。
(二)、自由裁量措施。
如果某一外国的法律、政策或做法是不合理的或歧视性的,并且对美国商业造成了负担或限制且美国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的,贸易代表就可以采取报复性措施,对该国实施贸易制裁。
(三)、权力范围。
“301条款”详细规定了贸易代表可以采取的强制性制裁措施。
包括在设计与该条款所说的与外国有关的贸易协议时,中止、撤销或不适用为执行该协议而做出的贸易减让;在贸易代表认为适当的时间,对该外国的货物征收关税或采取其他进口限制措施;对该外国的服务征收费用和采取限制,而不论其他法律如何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