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实验小学校百年校史
- 格式:ppt
- 大小:20.42 MB
- 文档页数:57
教师精彩学生出彩校园多姿多彩鑛閲r 廳割、:黯乡土文化,£5P i £it 5 打造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品牌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位于“吴头越尾”的吴江西南部,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
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杨嘉墀,曾在这里求学。
学校以“尊重为本,多元发展”为办学理念,秉承“爱智•崇德”的校训,努力追求“教师精彩,学生出彩,校园多姿多彩”的办学愿景。
近几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国家级“丝绸特色小镇”的地域资源,以水乡文化、蚕丝文化、农耕文 化等为依托,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项目 课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从蚕丝文化中抽离出“蚕茧”的意象,并据之设计学校的L O G O :上、下两片 “桑叶”和“蚕丝”构筑出一幅生动雅致的破茧而出、化蝶飞天“蚕茧图”,预示着生命之 梦的无边灿烂与教育视野的无限开阔。
此外,学校建设有“丝路风情廊”“陌上青桑园” 和“湖丝细语堂”等具有蚕丝文化元素的景点;创建“蚕丝文化创客学堂”;编印校本教材 《桑》《蚕》《丝》《被》;在“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开设“蚕桑创客”社团活动……鼓 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学习栽桑育蚕、扎染拓染、制作茧艺永生花等传统技 艺,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积极整合震泽地域文化特色,先后开展 “水乡大宅门一一师俭堂”“震泽清明话风俗”“蚕丝被制作的调查与研究”“品味震泽四碗茶”“探寻家乡的风俗”“学做定胜糕”“蚕桑文化体验一一苗子画/苗艺花”等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力求让学生在感受独特地域文化的同时,延续和传承震泽乡土文化。
学校在苏州市中小学生“看《苏州史纪》,走读苏州”主题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案例评 比中,荣获一等奖;学校的蚕丝文化课程获评苏州市特色文化建设项目,“蚕丝文化背景 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获2018年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品味震 泽四碗茶”活动获2018年苏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果展评一等奖。
秉承优良办学传统谱写崭新教育篇章<实验小学建校100年>序一百年栉风沐雨,一个世纪桃李芬芳。
创办于***年的****实验小学,迄今走过了100年的风雨历程。
这100年,是****实验小学在艰难中诞生,在改革中发展,并正在走向辉煌的100年!值此100华诞来临之际,谨向在实验小学发展中做出贡献的创造者致以崇高敬意!****历史原点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原是战祸滋扰,蛮荒之地,直到光绪拓边,才有人烟涌入。
先民们来此寂寞最盛之地,远离教化,拓荒留史。
然而,任何缺席了文化传承意义的拓荒,都只能是蒙昧的跋涉。
***年,第一所小学的建立,才使得****这片土地,有了精神的照拂,恰似一江渔火,温暖了率水两岸多少心灵的皈依。
实验小学的代代俊彦,从此担负起了传承人文衣钵的重任。
茅庐庄严,四方书城,支撑起了家与国的思想天空,赋予了继来者一种不屈服于苦难和落后的人格精神,演绎了青春激荡,行走刀锋、改天换地,啸马秋风之传奇。
一百年来,大批建设者,其中不乏巨子名流,在这里留下雪泥鸿爪。
他们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面推动了****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
近年,****实验小学坚持“以德治校,管理立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奋力超越,经年拼搏,实现了办学多次跨越,先后获得“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优秀单位”、“省绿色学校”、“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省读书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日益提高,受到全社会及家长的信赖和赞许。
“云帆风正足,高唱起新航”。
如今,****实小人传承百年精髓,弘扬创新精神,革故鼎新,乘课改之风,不断超越,展翼远翔,正谱写着无愧于前人、无负于时代的新篇章。
是为序。
《迎接百年校庆,做一实验小主人》主题活动设计一、主题背景2008年9月20日,我们学校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
在迎接百年华诞倒计时的特别日子里,学生都兴奋异常,总是互相谈论着这个话题,还不时地问我,还有多长时间才能校庆,校庆都能做些什么呀?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以学生为核心,并尊重学生的兴趣。
面对学校“百年校庆”的契机,我校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一)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走近同学,走入社会亲身实践,尝试收集信息、策划活动和了解开展活动的过程。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以更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
(三)知识与技能:了解学校的历史、发展、师资队伍等,从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活动流程(一)活动准备阶段在确定主题之后,学生都为能经历母校100年华诞而感到幸运和自豪,他们筹备校庆的热情空前高涨,都想为校庆出一份力,最后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了研究内容和小组名称。
分别是:校史调查组、校庆征集组、校史竞赛组、校庆宣传组。
小组成立以后,各组根据实际情况,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
(二)活动实施阶段学生经历了从策划活动到收集信息再到开展活动这样一系列完整的活动过程,下面我就对校史调查组开展的活动进行介绍:资料的获取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是重要的前提,学生准备分成4个小分队分别从互联网、学校档案室、退休老教师,吉林市档案馆中寻找相关资料。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注重了对学生访问调查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指导的目标定为学生能完成基本的访问或活动,然后能得到一些信息。
1.帮助学生确定采访对象。
小学生在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很容易想到周围的人,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
但是,当身边的人不能帮他们解决问题时,他们往往就不知所措了。
所以要指导学生根据研究的问题找到相关的专业部门或相关人员,获得更详实、更准确的资料。
例如查找学校的历史可以去档案局;查找早餐吃什么健康可以去医院找营养师咨询;查找有关近视形成的原因可以去找医院眼科的医生咨询。
2016.10名校探访老树春深更著花——记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百年历程江苏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陈惠琴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是一所有着111年历史的老校。
培本的历程是光辉的历程,是昆山教育的一个典范。
书香不绝文脉绵延三百年多前,望山桥畔,即现在的培本小学所在地,这里曾是清代贤人朱柏庐讲经授学的玉山书院。
清道光末年,新阳县学训导韩印将玉山书院东部福济道院基前堂改建“顾亭林先生专祠”,供后人参拜祭祀。
之后,邑人又在祠内设震川先生、柏庐先生“享堂”,与亭林先生一道接受后人祭祀,故又名“三贤堂”。
今亭林园昆石馆内两块巨型未经雕琢加工过的昆石“春云出岫”、“秋水横波”原来就安放在柏庐先生“享堂”之前。
时值共和肇始,一代乡贤——昆山首任县长方还,仰慕顾炎武和朱柏庐的浩然正气,在玉山书院的旧址(今培本小学)建立了亭林祠和新教育学会。
学校首任校长徐梦鹰(1873—1943)先生响应康有为、梁启超等倡导的“维新”运动,1905年首创女子新学,建培本女学堂。
1929年,方还先生为学校题碑:昆山县培本小学校。
这块题于民国十八年的石碑至今仍然屹立在学校一隅,几度桃李春风,多少栋梁英才。
福泽乡亲,绵延八方。
斑驳的石碑,见证着校园里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的故事和记忆;守候着梦鹰先生遗落的一缕书香,看朝起暮至,浸润校园。
百十年间,薪火代传。
栉风沐雨,淑质英才。
三尺讲台,书写春秋;沧桑砥砺,风雨兼程。
培本小学校出了很多杰出人才,外交家、联合国原副秘书长金永健;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周锡荣;“昆山三徐”后裔、著名画家、书法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名誉教授徐振玉;国家一级演员、表演艺术家《济公》的扮演者游本昌;江苏省昆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昆曲演员李鸿良等都曾就读于该校。
体育特色成绩斐然为了发展学校体育,学校于1984年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县一级“体育班”。
培本的体育班至今已经办班三十多年,在全省也是极少。
先后为上一级学校培养输送了亚运会举重冠军施文、蝉联两届全运会柔道冠军徐志明,在2012年世青赛举重冠军黄文文等一大批体育人才。
校史长廊讲解稿尊敬的来宾,各位老师,大家好!(敬礼)我是高淳区实验小学班的学生志愿者,学校校史长廊的学山讲解员。
欢迎各位随我一起追溯历史,领略学山文化。
学山古称魁山,其北有竹林树丛,南有泮池荷花,两侧小溪潺潺,山水相映,景色宜人。
学山书院就坐落于此。
我们实验小学的前身就是学山书院,清光绪三十一年改设为高淳县学堂,解元王嘉宾任首任堂长。
(简介王嘉宾)实小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历任校长勤勉克尽,带领师生员工创造出光辉业绩。
现任校长孙小青,是南京市名校长,江苏省学校心理教育名校长。
1998年高淳县城区小学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全县首家省级实验小学。
2011年彰显现代与传统理念设计的新校园落成使用,教学楼三座,综合楼一座,各种专用教室一应俱全。
校园环境优美,书香宜人,是江苏省园林式校园。
学校现有学生 2220人,教职员工148人,这里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大家庭。
明清时期,学山书院设在文昌宫,学宫前有五亩多面积的半月形泮池,池堤上垂柳成荫,池内有荷莲、鲜菱、锦鲤,现在我们学校大门正对的就是当年的泮池,这儿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开放式市民公园了。
学山书院人才辈出。
有清乾隆五十九年中举,嘉庆十二年成进士的陈淇;有为官清正,体恤民情的陈悦旦;还有民国初期为民办了许多实事的吴宽寿。
这位是吴建东,他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兼陆军军法司司长,1940年返乡,带领故乡兵民投身抗日。
请各位继续参观!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校史长廊讲解员,我来自班。
请各位尊敬的来宾注意我们的脚下。
这是一条学校发展变化的星光大道,镌刻着高淳区实验小学深厚的历史底蕴,璀璨、耀眼。
随着时代的更替,我们的学校也在不断发展变化,1905年高淳县学堂到1949年高淳县城区小学再到1998年高淳县实验小学,每个时期都是高淳区基础教育的缩影。
这些或黑白或彩色,或模糊或清晰地图片,静止着高淳县实验小学109年的办学历史。
图片虽然是静止的,但历史却因为图片而显得十分灵动鲜活。
实验小学百年校庆作文你知道吗?我们实验小学迎来了百年校庆啦,那场面,就像一场超级盛大的狂欢派对!走进校园,我都差点认不出来了。
平常熟悉的校园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变得更加漂亮了。
到处都挂着彩色的气球和横幅,那些横幅上写着对学校的祝福,风一吹,就像在欢快地跳舞。
校园里到处都是人,有白发苍苍的老校友,他们的脸上满是皱纹,可眼睛里却闪着亮晶晶的光。
我想,他们一定是在回忆自己小时候在学校的点点滴滴吧。
还有好多年轻的校友,他们穿着时尚,带着自信的笑容。
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打着招呼,分享着自己和学校的故事。
我看到一群老校友站在那棵老槐树下,那棵树可是我们学校的“老古董”了。
他们指着树,激动地说着什么,我凑过去一听,原来是在讲他们小时候在树下玩耍、读书的事情呢。
一个老爷爷说:“当年我还在这树上刻了我的名字呢,现在都找不到了,这树长得太粗啦!”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校庆活动开始了,操场上搭起了一个大大的舞台。
校长上台讲话的时候,那声音特别响亮,就像在宣布一件超级了不起的大事。
他讲了学校这一百年来的风风雨雨,从一个小小的学堂发展到现在这么大的规模,有多少老师付出了心血,又有多少学生从这里走向了世界各地。
我听着听着,心里充满了自豪,我也是实验小学的一员呢!然后就是各种表演啦。
有小弟弟小妹妹们表演的舞蹈,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就像一群可爱的小蝴蝶在舞台上飞来飞去。
还有大哥哥大姐姐们的武术表演,那一招一式,虎虎生威,看得大家不停地鼓掌叫好。
我也参加了一个合唱节目呢,站在舞台上,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人群,我的心里有点紧张,但是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我就完全投入进去了。
我们的歌声在校园里回荡,感觉整个校园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
校庆这一天,学校还准备了好多好吃的。
有各种小点心、水果,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美食派对。
我和同学们在课间的时候,像小馋猫一样,在美食区跑来跑去,品尝着各种美味。
百年校庆,就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聚会。
它让我看到了学校的过去,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苏州教育源远流长,至今仍保存并发展着近200所百年老校,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时光的流转。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以下简称“蠡口实验小学”)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一所百年老校而言,“老”一方面意味着具有历史、文化、品质等资源优势,但也往往会因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而故步自封,形成发展的“天花板”。
那么,传统老校应该如何紧跟时代、把握契机、创新突破,为自身发展寻找新的生长点,实现内涵提升?在我看来,须向下沉潜,挖掘历史资源,赓续文化精神;须向上飞扬,坚持立德树人,丰富课程设置,着力素养培育。
一、文化的坚守与延展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学校的发展,必然不能舍弃其历史的积累。
所以,百年老校要树立文化自信,梳理发展过程中深厚的文化积淀、灵动的思想创造、宝贵的实践经验,秉持坚守与创新的原则,用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一)坚守学校文化传统对学校发展历史、文化脉络的厘清,不仅是传承学校文化的基础,也是创新学校文化建设的起点和依据。
办学者需要全面、理性地认识校史资源及其价值,充分了解学校的发展脉络, 总结学校发展演变的规律和趋向,准确解读自身的文化图谱,把握学校发展的内在依据。
[1]百年历史长河,蠡口实验小学几经变迁。
1916年,在相城区蠡口三官塘创办学堂,先后经历蠡口小学、蠡口中心小学,直至2005年创建成江苏省实验小学。
一代代校领导和教师献身教育、励精图治,他们赓续文化,课程育人——百年老校内涵提升的实践探索曹志国百年老校具有历史、文化、品质等资源优势,也往往会因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而使发展受困,这就需要学校紧跟时代、把握契机、创新突破,为自身发展寻找新的生长点。
在办学实践中,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向下沉潜,向上飞扬,着力文化的坚守与延展、课程的深化与拓展、教师的激活与赋能,坚持立德树人,激发办学活力,实现百年老校的内涵提升。
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灌云实验小学,为海属兴学首善之一,其校史溯源到公元一七九六年,海州知州卫哲洽创立的“卫公书院”。
一九0九年,伊山秀才方小兰创学,以“卫公书院”基址建立的“伊山镇三育小学堂”,一九一三年,前清廪生、民国省议员、白蚬人陈百川与方合作,推行新学,校名易为“大伊山市立三育小学校”。
“五四”运动唤醒民族志士,朱仲琴等校长,熟谙自强之道,端在教育,自誓力矫时弊,以教救国,抗战期间,校名更为“伊山中心小学校”。
在民族危亡之秋,学校顽强坚挺,奋然前行。
一九四九年后,学校昌盛发展,曾先后被命名为“师范附小”、“实验小学”,治校经验,示范一方。
千禧之年,学校乔迁新址,规模空前,气势恢宏,设施完善,景色怡人。
学校始建至今,校风卓荦,严规世传,名师相继,英才辈出,三育并重,成绩斐然,前驱后继,革故鼎新。
而今而后,学校将依托灌云深厚的人文底蕴,树立人本、科研理念,秉承善教,乐学校训,弘扬求真、务实校风,以德立校,师魂育人,为国求知,为国务能,为国修身,此乃吾侪之天职,祈望共勉之。
如今,灌云实验小学分东、西、南三个校区和郑庄校区。
校园共占地一百余亩,校舍总面积三万平方米。
91个教学班,6200名学生,二百多名教师。
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81%。
学校拥有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劳技室、卫生室、音乐室、舞蹈房、电视演播室等专用馆室。
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比较完善,仅去年一年,就为校园网建设投入30余万元,新置电脑70余台,并着力提高电子设备的利用率,先后开发教学软件200余件,制作了校本课程光盘,运用多媒体手段对全县开课或送教下乡近三十节,校园网经市考核获“十佳网络”称号。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指导思想,努力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
确立了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编印了“奇思妙想”校本课程教材,开展了一系列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活动,先后有五十七篇学生科学小论文在市以上报刊发表,学校获全县小学生科技创新竞赛集体一等奖。
苏州小学排名前十名苏州小学排行榜1.苏州市实验小学苏州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05年,是中国近代采用现代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的示范实验小学。
2010年9月1日,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区。
学校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被列为中国名校之一。
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质量深受社会推崇,全国范围享有极高知名度。
2.苏州外国语学校小学部苏州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实验班创办于1994年,多年来践行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并重的理念,倡导中西文化融合的校园精神,突出外语教学,注重个性培养,发展学生国际理解力和国际对话力,培养儒雅自信、富有朝气、具有华夏根基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公民。
英语教学生活化,双语教学学科化。
英语教学贯穿学生生活,提倡校园交流英语化。
3.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创办于2000年9月,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位于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毗邻美丽的金鸡湖,是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直属的公立学校。
星海小学以“适合教育”为教育追求,秉承“适合的教育,让师生焕发生命的活力”这一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努力追求“人人成功、人人成星”的教育理想。
是苏州地区具有较高声誉的小学之一。
4.苏州市沧浪区实验小学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系由苏州市天赐庄小学和苏州市振华小学于1958年2月合并而成。
天赐庄小学创办于1902年,振华小学创办于1906年,两所学校合并,改办为实验小学后,该校继承优良的办学传统。
是苏州老牌名校,苏州地区具有较高声誉的小学之一。
学校的另一前身振华小学是1906年由爱国人士王谢长达、王季玉母女创办、主持的振华女子中学的附属小学。
王氏母女创办学校,旨在培养有用人才,振兴中华。
5.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到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年)迁至新学前今址,其规模仅次于苏州府学。
学校地处区域文化的核心位置,浸润于吴文化之中,是数百年文脉传承之地。
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德为先的精神在学校代代相传。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在我小学阶段,我有幸进入了一所非常优秀的实验小学,这对我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
回想起来,我对实验小学的印象非常深刻。
本文将主要讲述这所小学的历史、教育理念、师资力量和教学特色等方面。
一、历史我们的实验小学成立于1985年,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
最初,这所学校只是一间简单的教学楼,仅有几间教室。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小学逐渐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如今,整个校园占地面积几乎达到了3万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食堂、宿舍等多个建筑,设备齐全,环境舒适,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小学。
二、教育理念实验小学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倡导“全人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多元智能的培养,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在不同领域得到充分发展。
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和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师资力量实验小学的师资力量是非常雄厚的。
学校引入了许多高级教育人才,配备了极为专业和优秀的教师队伍。
教师们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无论是教学能力还是治学能力都非常突出。
他们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特色实验小学的教学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与艺术并重,坚持“全人教育”学校并不只是在教授常规科目,而是通过不同的课程布局,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生活技能方面,学校注重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实践技能培训,如美团点餐、DIY制作、插画绘画、音乐舞蹈等,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增强他们的艺术素养。
(2)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学校的教师们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建立了个性化教学的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设计不同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使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充分发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压力过大,而是变得更加投入和积极。
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位于闻名遐迩的姑苏盘门三景之畔,现为江苏省实验小学。
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
地图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创办于1913年10月13日,初名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附属小学校,校舍租用新桥巷民房,主事杨鄂联。
翌年,校舍迁入小仓口原江苏省农业学校旧舍(今苏州胥门内小仓口10号)。
1929年,改名为江苏省立女子中学实验小学。
1932年江苏省师范教育独立,又改称江苏省苏州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
1937年秋,日本侵略军占领苏州,学校停办。
1945年12月复校。
1949年12月,苏州女子师范改名苏南新苏师范,本校随之改名苏南新苏师范附属小学,接受市教育局和新苏师范双重领导。
1953年江苏省成立时再改称江苏省新苏师范附属小学。
1968年,因新苏师范停办,学校改由区属,并入胥江辅导区,更名红旗区抗大小学,1973年成立独立支部,改名为苏州市新苏小学。
1978年改称苏州市新苏中心小学校。
1981年,新苏师范重返原址,学校恢复附小,定名为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1]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继承并发扬“校风教风学风淳,学生基础实、习惯好”的办学传统,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宗旨,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一推动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开展系统的管理与改革研究,致力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着力培养健全人格。
倡导“和谐奋发、求实创新”的校风,“乐教善教、科学民主”的教风,“勤学善思、合作自信”的学风。
面向廿一世纪,学校确立了“为每一个孩子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础”的办学理想,以“建成一所与苏州的人文环境和现代化气息相吻合的,传统和现代和谐统一的优质精品学校”为办学目标,以“诚、健、智、礼、和、勤”六字校训为基点,以“阳光校园行动、历史文化名城中绿色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校园环境管理体系、家校合作教育社区”为校园生活四大支柱,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文明守纪的小公民,健康乐学的好学生”;使老师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谐的人格修养、精湛的教育技艺”。
百年辉煌再现未来小学校庆作文
**年10月18日,**第一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迎来了一个喜庆的日子。
今天,我们一同迎来母校的百岁生日!这年老校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都将在今天展英姿。
现在的**第一中心小学始创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911年改名为吴县县立初等小学阊区二校,民国12年(1923年)改名为吴县苏州市市立第二十七初级小学,1927年改名为吴县**初等小学,到了2000年才改名为**第一中心小学校。
一百年来它是历史的见证,从清朝的衰弱到灭亡。
见证了8年抗战和三年国内革命战争,它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它的生命有了新的转机,新的文化,向着生机勃勃的方向发展。
从建校时的两名老师,四十个学生发展到现在16个班600多名学生,47位老师。
现在学校有电脑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电化室、语音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园林式小学。
今天,来参加校庆的来宾有
苏州市副市长、金阊区的领导和老校友、老教师。
当金阊区陈清副区长宣布庆典开始时,礼花哄鸣,师生欢呼,欢声笑语,气球彩带,整个会场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接下来是同学们精彩的演出。
中午11点,领导们前往陶家祠举行校史陈列室揭牌仪式。
我相信这所学校会越办越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