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 慢慢走欣赏啊 金岳霖先生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4
《慢慢走,欣赏啊》教参[苏教版]-教学教案第一篇:《慢慢走,欣赏啊》教参[苏教版]-教学教案一、专题内涵解说走进文学作品这片激情的森林、诗化的王国,我们忽聆泉听松,忽迷花倚石,不禁意荡心驰,目眩神迷。
文学鉴赏的核心就是美的探寻——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通过活泼流转的美的体验,将文学作品这块感情的结晶重新熔化,重新奔涌,汇进我们的生命之流;通过富于灵性的美的发现,使文学作品这抔“美的息壤”,焕发出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一花一世界”、“永远新的旧故事”和“总借黛玉一双俊眼”。
第一部分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散文的意境美或细节美,第二部分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小说的情节美或环境美,第三部分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美。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能使学生能概括提炼鉴赏方法,运用鉴赏方法参加鉴赏活动,在鉴赏活动中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开拓创新阅读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对文本后面链接的学习资料的研读,能够提炼概括出鉴赏意境美、细节美、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性格美的鉴赏方法。
2、学生运用提炼概括的鉴赏方法进行审美的活动体验,能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细节美、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性格美。
3、学生通过自主地、个性化地阅读鉴赏,能初步实现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三、专题内容解析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节选)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像密集、述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人生的感喟,历史的呢喃,文学的情致,浪漫的怀想,都深蓄着苍凉与感伤,一同流入读者的心灵深处。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感觉性的文章,“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柯灵语),需要读者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享受。
《慢慢走欣赏啊》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慢慢走欣赏啊》,让学生理解作者冰心的创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达能力,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3. 提高学生朗读、理解、分析散文的能力,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二、教学重点:1. 分析《慢慢走欣赏啊》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情感交融。
2. 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冰心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
2.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问题,提高理解能力。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慢慢走欣赏啊》中的精彩语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慢慢走欣赏啊》的文本,提前熟悉课文内容。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3. 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冰心及《慢慢走欣赏啊》的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3.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层次和主题。
4. 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七、课堂练习:1. 请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按照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模仿写作。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中“慢慢走,欣赏啊”的理解和体会。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去后,从生活中发现美好,拍摄一张照片,配以文字说明,表达自己的感受。
2. 阅读一篇关于冰心的其他作品,了解她的写作风格,下次上课分享。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程度如何,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十、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金岳霖先生》《金岳霖先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慢慢走, 欣赏啊”专题下“一花一世界”板块里的一篇课文。
在前面的学习提示中, 编者已经提到这一专题的整体学习目标是走进文学作品,“仔细地品位美, 品位情趣丰富的人生”。
这一板块中的《荷塘月色》旨在鉴赏写景散文的意境之美;《金岳霖先生》则意在鉴赏记人散文的细节之美。
【知识与能力目标】品读鉴赏文中的细节描写,把握金先生的形象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训练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通过回忆、讨论,口头表达的方式,来进一步熟悉写人记事类散文抓特点抓细节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金岳霖先生的人格魅力,学着做一个有知识、重感情、懂生活的人。
【教学重点】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在“形散”中表现人物的“神聚”。
【教学难点】抓人物身上的特点,如何用朴拙的漫画线条勾勒人物,突出人物的“神”。
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以及文章的背景。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个人。
有一天,他给朋友陶孟和打电话。
陶家的佣人问:“您哪位?”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又不好意思说忘记了。
只好说:“你不要管,请陶先生接电话就行了。
”但那个佣人说不行,他便又请求了两三次,还是不行。
于是他跑去问给他拉洋车的王喜。
谁想王喜也说不知道。
他急了,问:“你有没有听别人说过?”王喜这才想起:“我听见人家都叫你金博士。
”听完这个故事,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个人脑子里好像少了根弦儿?而正是这样一个人,向我们展示了精神的灿烂、人生的精彩。
“世界因我们脑子里少了的那根弦而精彩”(课件展示)那这个人是谁呢?课件展示金岳霖资料。
二、资料链接:(一)走近金岳霖先生。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字龙荪,湖南长沙人。
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金岳霖先生》最新同步教案《金岳霖先生》教案1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从教材看,《金岳霖先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慢慢走, 欣赏啊”专题下“一花一世界”板块里的一篇课文。
编者提到这一专题的整体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会通过反复的阅读,获得和养成文学鉴赏所需要的方法和趣味,达到“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要求。
另外, 就这一板块选取的四篇课文来看都是散文, 前两篇《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为一组, 旨在鉴赏写景散文的意境之美; 而后两篇《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为一组, 意在鉴赏记人散文的细节之美。
就《金岳霖先生》这篇课文来看, 是作者汪曾祺先生回忆早年在西南联大里的一位“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的一篇散文。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通过描写金先生在课堂内和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细节,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学问渊博、风趣幽默、感情真挚的真实的金先生。
由上面的分析, 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出发, 我将《金岳霖先生》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欣赏文中的细节描写, 并且能在自己作文时运用到细节描写;2.体会作者平实却饱含感染力的语言;3.透过文字探寻真实的金先生并感受他的人格美。
二、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 鉴赏本文的细节之美, 并通过细节感受人物美。
对于这篇课文,教科书安排的学习方式为活动体验,这里的活动无疑是鉴赏活动,品味活动。
其重点是鉴赏散文的细节美,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这需要学生能通过具体的品味活动和体验活动,于传神的细节描写中了解金岳霖先生情趣丰富的性情,感受其人格魅力。
认识其形象的普遍意义。
2.教学难点:冲淡隽永的鲜明风格,是这篇散文的特点,认识的这一点,并不难;但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品味出这样的风格,是一个难点。
体会本文平实自然却饱含感染力的文字。
品味这篇课文的语言, 需要学生有相当好的语感。
只是靠学生自己, 难以品味到本文语言的韵味和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 所以需要教师带着学生去欣赏、咀嚼, 慢慢研读。
苏教版必修二《金岳霖先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与实施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历史名人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和精神风貌;•理解金岳霖先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表达;•了解金岳霖先生对于文学艺术的贡献。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快速记忆、提高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人文素养。
2. 教学重难点•重点:生平事迹、精神风貌、文学艺术贡献;•难点:情感表达,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一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导入、讲述、分组演讲和整合结构。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发现孩子们生活中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现象,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人物:金岳霖先生。
讲述:教师用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金岳霖先生生平、精神风貌及其对于文学艺术的贡献。
分组演讲: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选择金岳霖先生的一段话,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感悟,让学生在组间交流中理解作者思想情感。
整合结构:教师与学生共同整合课堂中的内容,总结金岳霖先生的精神风貌,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立足本职岗位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二、教学反思1. 教学成功点•营造良好的班级教育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备课和组织演讲,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导入环节富有生活气息,引起学生对于金岳霖先生的注意,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度;•让学生在班级组织的活动中分享自己的感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归属感。
2. 教学失败点•教师在讲述环节内容过于丰富,时间安排不合理,让学生无法掌握核心知识点;•分组演讲环节组别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分工不明确,活动无法顺利开展;•整合结构环节没有对于学生的反馈进行系统整理总结,没有对于下一步的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
3. 教学改进措施•教师在讲述环节的内容要简明扼要,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核心知识点;•分组演讲要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分组,确定组长,明确任务,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整合结构中要让学生集中思考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梳理知识结构,提出问题和疑问,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金岳霖先生(教案)汪曾祺【教学目标】:1、体会金岳霖先生独特有趣的人格魅力。
2、掌握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重、难点】: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
2.体验细节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以及性格与人品、学问的的关系。
【教学方法】:“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风景迷人的阿尔卑斯山山谷中的一条公路边,插着一个标语牌,提醒驾车人:“慢慢走,欣赏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这篇激情的森林,来体味一花一世界的美!来品味丰富的人生。
来学习著名作家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
二、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三、走进作者: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湖南长沙人。
1926年在清华大学任教,创办了清华大学哲学系。
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
四、自学指导<基础过关>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列线字的注音,并解释成语意思。
呢帽(ní )麂皮(jǐ )演绎(yì )刘北汜(sì )荻(dí)释鳏(guān)林徽因(huī )熙熙攘攘(xī)熙熙攘攘:1、因为《金岳霖先生》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我们主要采取“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的方式进行学习。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是散文,许多散文都有文眼,如《荷塘月色》的文眼是(学生回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也有文眼。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下第一段的第一句。
(学生朗读)很明显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总领了全文。
这个核心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请大家把它念找出来。
——“有趣”。
(板书)“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金岳霖先生有趣的事例?(自学提示:从外貌、行为举止、生活、性情等方面考虑)【自学反馈】:明确:金岳霖先生的有趣表现:怪异滑稽的外貌1、讲课时戴帽,帽沿压得很低;2、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3、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烟草黄的夹克。
《金岳霖先生》教案《金岳霖先生》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独具魅力的真性情,努力做一个自然真实的人。
2.学习__抓特征、用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汪曾祺( 1920---1997 ),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1939 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等。
散文集有《蒲桥集》、《塔上随笔》等。
文学批评集有《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
其代表作也是其获奖小说是:短篇《受戒》、《大淖记事》,这些小说都是以散文笔调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属于民俗风情小说。
其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精致。
兼作小考证,亦可喜。
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
”文中始终贯注着互融相济的儒道文化思想,因此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位士大夫”。
(二)金岳霖(1895-1984)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
字龙荪,浙江诸暨人士,生于湖南长沙。
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
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
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
著有:《逻辑》、《论道》和《知识论》。
其中《论道》,其原创性思想之丰富,在中国现代哲学中罕见其匹,被贺麟称为“一本最有独创性的玄学著作”。
而《知识论》更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构建了完整的知识论体系。
2、基础知识:1汜水演绎脖颈呢帽不肖甘霖逻辑接触跳蚤兴奋麂皮夹克熙熙攘攘鳏寡孤独2、根据字音写出汉字:枯zào jiàn赏 xiàng貌深居jiǎn出nài心细jūn 屋yán 一fù镜片3、理解词语谈吐深居简出熙熙攘攘一时无二4、自主学习,整体把握文本,感知人物形象(1)请用一个词概括金岳霖先生给你的印象。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金岳霖先生》最新同步教案《金岳霖先生》教案6教学目标1、学习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2、评价感受人物,提高精神境界。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方法:主要是学生讨论,从而提高精神境界,提高生活情趣。
(讨论点播法)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说明该教案和以前人物学习的课程是一脉相承的,对于分析人物形象来说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主要是要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一节课主要是一堂思想教育课,是一堂启发学生心智的课。
教学过程一、解题介绍写作对象,重点强调“先生”二字,表现了作者对金老的尊敬。
教师阐明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的最后一篇。
写人记事的散文往往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那么读完本文我们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先生独特的人物性格。
二、金老的性格师:请同学们阅读本文5-8分钟,看看金老有何独特的性格特点。
(请学生举手示意,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或者进行补充。
师生共同探讨后抓住文中总结性的语言:一肚子学问、为人认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三、感悟金老师:金老终生单身,但他却独自享受着孤独,未有取妻生子,享受人间天伦之乐,这是为什么呢?(生活境界、精神境界非同一般,处处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与公鸡,小孩子为伴),在生活中绝对不是一个狭隘的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的人,相反他应该是一个具有博大胸怀的人。
(可以以生活中的例子为代表,强化金老的这种个人精神)问:一个人活着最重要的是什么?(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快乐”,这种快乐既是给予他人的又是给予自己的,这种快乐是和我们建立和谐社会是一致的)问:那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到快乐呢?(学生畅所欲言)学生探讨,最后由教师总结,送给学生一些类似这样的经典语言:如果你的心态达不到一定的境界,在生活过程中,你往往回产生急躁甚至会生气。
而带着急躁、生气的心情学习,你往往不容易体味到知识的精妙细微之处,因为你不得不去化解愤怒甚至气恨。
《金岳霖先生》精品示范课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文是自读课文,应借助教材表现的人物个性来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精神,并由学生根据行文的思路及人物的个性,探讨主人公的特殊所在。
设计注重于培养学生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在讨论、分析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时代背景,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
②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言行,突出人物个性的写法,激发学生对人物个性描写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品味本文平实而简练的语言,体会一个优秀的神奇人物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人物外貌、言行,突出人物个性。
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基础知识及有关文学常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对导学案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通过对文学常识的了解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认识人物的兴趣。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1.导入同学们,我们来猜一个谜:“尖嘴缩腮,金睛火眼,手举金棒,声响如钟,金棒身毛随心应变,刀枪斧剑无法伤身。
” 这个人物是谁,根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孙悟空。
”)写人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形象才鲜明、生动。
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下面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汪曾祺写的名篇《金岳霖先生》。
(板书课题)2.展示目标3.看课文左上角的这幅人物雕像,这就是金岳霖先生。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其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这一核心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然后找出来?【明确】“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金岳霖先生
学习目标:
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细节。
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学习方式:
文本研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
有位先生,他智商决不低于我们中的任何一位,而且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是有时他居然会把自己的名字忘记,有一回他给陶孟和打电话,陶家的佣人问:“您哪位?”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又不好意思说忘记了。
只好说:“你不要管,请陶先生接电话就行了.”但那个佣人说不行,他便又请求了两三次,还是不行,于是他跑去问给他拉洋车的王喜。
谁想王喜也说不知道。
他急了,问:“你有没有听别人说过?”王喜这才想起:“我听见人家都叫你金博士”。
阿弥托佛原来姓金,大家猜出这是谁来了吧。
二、介绍金岳霖及作者:
出示资料: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字龙荪,湖南长沙人。
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
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
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
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
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
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
1953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员、中央常委。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后历任全国政协第二、四、五、六届委员,还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金岳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
发表了几十篇哲学和逻辑论文,出版了《逻辑》《论道》《知识论》3部专著。
1949
年后开始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写过一些哲学和逻辑论文,但主要精力用在学术研究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方面。
他的三部论著反映了他的逻辑思想和前期哲学思想。
在哲学本体论方面,他提出了“道”“式”“能”三个基本哲学范畴,认为个别事物都具有许多殊相,而殊相表现共相。
个别事物还具有一种不是殊相和共相的因素,这就是能。
那些可以有能但不必有能的“样式”就是可能。
由所有可能构成的析取就是式。
他认为。
能出入于式中的可能是事物的变动生灭乃至整个现实世界的过程和规律,也就是道。
在认识论方面,金岳霖肯定有独立于认识主体的本然世界。
在其中,一方面有个别事物的变动生灭,另一方面有普遍共相的关联。
认识主体通过他的认识活动就可获得许多关于本然世界的意念、概念、意思和命题。
认识主体同时又应用他已获得的意念、概念、意思与命题去规范和指导他对本然世界的认识。
金岳霖
认为,认识有一发展过程,但本然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
他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今天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感性的金岳霖先生,不再崇高不再离我们那么遥远。
汪曾祺(192O~1997)现、当代作家。
江苏高邮人。
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
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
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
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
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
另有一些京剧剧本。
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
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
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三、在学课文之前,先扫清字词障碍(略)
四、文本研习:
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其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这核心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请读第一段找出来?
明确:
“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文眼是:有趣。
2、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体现先生有趣之处!
明确:
样子有点怪——让人莞尔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希奇古怪的问题回答希奇古怪的提问
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讲座时停下来捉跳蚤把玩——不拘小节大有六朝名士扪虱而谈的饿遗风。
他和云南斗鸡同桌用餐和教授的孩子比试水果的大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童心未泯。
小结:这个学术上聪明过人,在现实生活中,确是个让人发笑,率真可爱,不拘小节,自由随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的有趣的金先生。
3、“有趣”是金先生的主要特色,在其身上,还有重情的一面,试作分析。
明确:(1)给逝去的人林徽因过生日——重于情深于情。
其情也特别的深特别的纯粹特别的真挚特别的伟大。
第十段中说金先生是个单身汉,这缘于他对林徽因的真挚深沉的感情!
林徽因是个建筑学家,曾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还是个诗人、中国现代作家,风华绝代、聪明过人,她嫁给梁思成后,金先生为她终身未娶,将爱情转化为友情,与梁林夫妇结为友谊深厚的朋友,和他们一家始终比邻而居,给他们照顾孩子。
在林徽因死后还给她过生日,可见金先生重于情深于情。
《世说新语》上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如果这个我辈能囊括一些人的话,金先生算一个吧,我们也就算最下不及情的那一类吧。
(2)金先生重情不仅是对林徽因对其他人也是如此。
文中还有一个细节体现了金岳霖先生重情,是那个地方?
明确:在第五段中林国达溺水而亡后,一向有趣的金岳霖先生在叹惋林国达死了很不幸之余,竟然一节课都没有笑容。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在讲座时停下来,当着学生的面捉跳蚤把玩,也是一个在林徽因死后还给她过生日的人,让我们用什么话来评介他呢!也许我们无从说起,那么还是用汪曾祺的文字来概括吧!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可以用来概括金先生特点的那句话?
明确:谁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的老人是这样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就让我们借这来看作对金岳霖先生一生的特点的概括吧。
"一肚子学问”前文没有说明,在第十三段中作了说明,请同学们齐读第十三段!
4、通过以上有关金岳霖先生的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金岳霖具有特殊的性格、特殊的外貌、特殊的言行,他的性格较为复杂,在学术上聪明过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谙世故,头脑单纯;他待人真诚、坦荡,但学生觉得他很可笑。
他一心只想学问之事,以致对社会人事的感受理解与众不同,于是从内心到外表都特立独行,没有想到要从众从俗,也正是这种孤独精神和单纯心理,才使他静心做学问,成就了他的学问品格。
5、这种冲淡隽永同时还体现在字里行间,使本文的语言呈现什么特色?
明确:
本文语言平实而有韵味,自然而少做作,文字简练,不事夸张,只求辞达而已,但却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本来面目,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
读读课文第九——十一段体会一下。
也许老作家行文至此,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具有感染力的简洁而畅达的文风已凝聚在字里行间,使全文恬淡而有韵味克制而有神采。
五、链接
同学们上学多年,一定遇见过许多老师同学,他们一定有许多有趣的、有特点的、让人发笑的言行举止。
当堂讲讲。
六、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把有趣的老师同学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