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中东战略及其发展趋势
- 格式:pdf
- 大小:478.75 KB
- 文档页数:6
美国大中东战略以及中东局势综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辛格博士提出:“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美国与前苏联曾一度的进行以石油为主的军备竞赛,以目前世界上各国的发展来看,在人类还未发现新能源之前,石油将会一直是各国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
而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中东地区天然优厚的石油资源目前已成为了各国想要发展自身的综合国力所必须争夺的地区,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当然也不例外,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欧盟,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强国的崛起,使得美国应用强制手段控制或占领中东地区已经不可能了,所以美国不得不开始应用一些委婉地手段掌控中东地区。
中东地区不仅拥有优厚的石油资源,还有着巧妙地地理位置,在美苏冷战期间,中东地区是美国与前苏联之间的缓冲带,其地理位置无论是对于美国还是前苏联都是十分重要的,若美国掌控了中东地区,不仅可以限制中东地区对前苏联石油的出口,还可以在中东地区驻扎军事力量从而震慑且遏制苏联以及周围的中国等新兴国家,所以美国提出大中东战略的战略意义就当时而言是起着巩固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作用。
在美国经历过9·11事件之后,世界恐怖主义抬头,同时也将美国的注意力再一次的吸引到了中东地区,美国的中东战略应时而出,美国在中东战略中强调四个方面:“第一,在中东地区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打击恐怖主义,同时也遏制与美国敌对的国家,防止地区战略失衡;第二,防止大规模杀伤力武器扩散,防止出现地区霸权,维持海湾市场的稳定同时消除对美国的威胁;第三,保证中东地区美国传统盟友以色列和其他中东盟友的安全;第四,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保持石油的自由流通,同时对它具有绝对的领导权,以制约竞争对手。
“美国的大中东战略是为了用石油来保证自己的霸权地位。
可是,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以及两伊战争的爆发说明了中东地区并不是一片和平,想要控制中东地区,美国还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和挑战。
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中东政策及其发展趋势作者:李延长来源:《理论导刊》2009年第08期摘要: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中东政策主要包括:控制中东石油资源、以“大中东民主化”战略为核心改造中东、借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名、瓦解美国在中东最后一个公开对手伊朗并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尽管奥巴马政府的新中东政策尚未正式出台,但已初露端倪,主要是:改变前任政府的强硬作风,修复美国在阿拉伯人中的形象;一如既往地捍卫以色列的“自卫权”,对巴勒斯坦人的处境表示一定的同情,支持其建立国家;对伊朗和叙利亚等所谓的激进国家采取包括对话在内的综合战略。
关键词:后冷战时期;美国;中东政策;趋势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8-0112-03一、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中东地区素有“三洲五海”之地的称号,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特别是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随着中东石油的大发现,中东的战略地位更显突出,中东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东之于美国的重要表现于中东的战略地位、美国对中东石油资源的依赖、美国推行的反恐战略及美国之中东民主化战略、美国对以色列的安全承诺和美国在中东的经贸利益。
从地缘政治的现实看,中东的战略地位及石油资源使它成为了国际政治主角利益角逐的场所。
斯派克曼在其“边缘地带说”中曾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支配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
中东地区就是斯派克曼所指的“边缘地带”之一。
鉴于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地位,在二战中成长为世界新霸主的美国,自然不会放弃这一重要战略区域,也就把控制中东作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的支撑点。
所以,在中东就时常会看见美国人的身影。
从石油资源和经济安全战略角度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禀赋,中东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其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6.42%,达907.6亿吨[1]。
在世界石油消费量日增价格大幅波动的今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对中东的石油依赖日益严重。
462021.3中东变局下美国与土耳其关系变化及前景魏 敏【内容提要】“阿拉伯之春”引发中东剧变以来,美国和土耳其的关系因叙利亚问题、土耳其未遂军事政变、土耳其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等事件龃龉不断,美国中东政策的变化与土耳其内外政策变化的冲突面不断上升,双方分歧和盟友关系裂痕不断扩大。
库尔德问题、美国在东地中海问题上的立场、土耳其与俄罗斯走近以及美土在阿以问题上的立场分化等是影响美土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虽然拜登政府表示不会改变对土耳其的相关制裁立场,但应该看到,美土之间的相互需要和共同利益超过了双方的差异和分歧,两国在许多地区和全球问题上仍彼此依赖,双方的战略同盟关系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关键词】美土关系;拜登政府;土耳其;中东变局【DOI】10.19422/ki.ddsj.2021.03.007“阿拉伯之春”爆发十余年来,美国与土耳其之间龃龉不断,矛盾频发。
这不仅是美国中东战略调整的结果,也是土耳其国内政治变革和中东地区及全球格局变化的体现。
2013年土耳其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同居伦组织分裂后,土耳其面临中东剧变和国内政治生态变化的双重压力,其外交政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增强,并谋求取得地区乃至伊斯兰世界的领导地位。
2016年来,围绕土耳其未遂军事政变、引渡居伦问题、土俄关系走近特别是土耳其采购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等,美土矛盾日益公开化。
2020年12月,美国对土耳其实施制裁,双方关系呈现螺旋式下降的态势。
拜登政府上台后将“促进民主”作为外交政策的优先事项。
2021年2月9日,美国国会50名参议员联合要求拜登政府对土耳其采取强硬外交路线。
在中东变局下,美土关系的走向已经成为中东地区格局重塑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东变局后美土关系的演变“阿拉伯之春”引发中东剧变后,伴随美国对中东的战略收缩和中东局势的变化,土耳其也从美国标榜的中东地区民主化改造的“优等生”成为“麻烦制造者”。
在过去的20年中,土耳其一直是北约的问题之源,土耳其的地区战略目标与美国及北约其他国家的利益不断背离,使双方逐渐成为“不同路的盟友”。
特朗普时期美国中东战略回顾丁 工中东作为控三洲、连四海的战略要地,历来就是各种势力轮番登场、角力争斗的竞技场,世界大国也多以称雄中东来奠定强国伟业和宣示帝国霸业。
因此,自二战后美国势力开始染指中东以来,美国各届政府都高度重视中东事务。
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的首要战略关切虽然是亚太方向,但依然对中东地区投注大量精力和资源。
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中东战略的特点综合来说,特朗普时期美国在中东的战略举措既有延续又有调整,继续保有美国霸权,维护美国主导、对美有利地区秩序的基本目标没有变,并依循奥巴马时期削减部署美军整建制作战力量,注重发挥地区盟友和亲美势力的作用,加紧扶植库尔德武装等新崛起力量,以维持中东地区各方势力大致平衡的既有方针。
但同时,与奥巴马政府时期相比,特朗普中东政策中袒护以色列和遏制伊朗的成分则更加浓烈。
袒护以色列 巴以争端延宕70多年,是导致中东地区安全形势动荡不断的根源性问题之一。
对巴以争端,美国历任政府尽管具体措施各有侧重,但基本都是延续和奉行在压制巴方、袒护以色列前提下,促进双方建国的固有政策。
但特朗普政府却完全跳出美国在此问题上的既定框架,对以色列方面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包括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拥有主权、接受犹太人吞并定居点以及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等。
应该说,特朗普对巴以问题的政策,不仅与美国政府的传统立场相左,也偏离了国际社会以两国方案为基础,和平解决巴以争端的主流路线。
同时,在美国西方势力的介入,造成中东地区安全形势动荡不断的默许和配合下,以色列介入叙利亚局势的频次不断增加,多次对叙利亚境内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军火库和指挥所进行精确打击。
特朗普政府的袒护使以色列在地区格局中处于更加强势的地位,结果助长了以色列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矛盾时选取军事手段和武力解决的倾向。
遏制伊朗 2001和2003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推翻了伊朗的两大敌人——塔利班和萨达姆政权,伊朗战略环境获得极大改善,显露强势崛起罗与德黑兰-巴格达-大马士革两大阵营对峙博弈的格局。
冷战后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摘要自二战结束以后到冷战结束这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欧洲地区是美苏两超争霸世界的焦点和中心。
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和军事部署的重点理所当然的一直放在欧洲地区。
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与世界地缘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动,尤其是随着东亚政治、经济、战略地位的急剧提升,亚太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大为提高,其全球战略部署的重心正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
但是必须承认,美国的战略重心真正转移到东亚还需时间,现在美国的战略重心转移还处在一个刚开始的过程之中。
关键字:美国战略重心中美关系地缘政治经济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强的大国,其战略利益的重心必定是放在与其自身政治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区。
冷战期间美国的核心战略利益偏向于军事和政治,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利益逐渐成为各国的核心战略利益。
美国的战略重心也必然随着这种客观形势的变化而发生转移。
冷战期间的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欧洲是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二战结束以后,欧洲的经济军事实力被大大削弱,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同时,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大举介入西欧的经济复兴,帮助西欧重建,以增强资本主义阵容的实力。
同时在欧洲布置了大量的驻军和军事设施,开始与苏联进行冷战,以美国为首成立了“北约”军事同盟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展开对峙。
整个冷战期间,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同样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两者都是军事超级大国,视对方为自己的最大战略威胁。
①欧洲成为两个大国角力的主要阵地,两个国家都把最主要的海外军事力量放在了欧洲地区。
不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把欧洲视为自己的最重要的战略阵地,而在亚洲、非洲、中美洲这些地区的争夺相对来说是出于局部的战略利益。
两国的战略重心理所当然都放在了欧洲,这是由当时客观存在的世界政治经济地缘格局所决定的。
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一、美国战略重心的现状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已经失去了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但是其战略利益的重心仍然放在欧洲,美国同欧洲的经济政治联系是最密切的,其绝大部分的海外经济利益和军事存在依然放在欧洲。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摘要】美国近年来不断调整其全球战略,这种调整背景与意义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亚太地区,美国的战略调整将直接影响到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而在中东地区,美国的政策举措或许会改变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对于欧洲来说,美国的战略调整可能会重新塑造地区内部的联盟关系。
而在拉美和非洲地区,美国的战略调整也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趋势明显,将对全球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关注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对各个地区和全球的影响,对于世界各国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国全球战略、调整、背景、意义、亚太地区、中东地区、欧洲地区、拉美地区、非洲地区、趋势、全球格局、国际关系、影响1. 引言1.1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背景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冷战结束后的时期。
在冷战时期,美国主导了世界格局,通过军事力量、经济实力和外交手段影响着全球事务。
随着苏联解体、中国崛起以及其他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受到挑战。
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美国全球战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美国政府意识到,传统的霸权主义战略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世界,需要进行战略调整。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背景主要包括国际格局变化、全球化挑战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国际格局变化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重要背景。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传统的大国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崛起使得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受到挑战,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全球战略。
全球化挑战也使得美国不得不调整其全球战略。
全球化带来了世界各地安全、环保、经济等方面的挑战,美国需要通过调整其全球战略来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背景之一。
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和国内政治氛围的变化,也影响着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对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