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她的眼睛》教案(优质)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3课《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带上她的眼睛》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选自毕淑敏的同名小说。
本文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位男青年与一位盲女之间的感人故事。
通过讲述男青年如何关爱、帮助盲女,以及盲女在男青年的关爱下逐渐走出心理阴影、勇敢面对生活的过程,揭示了人性的美好与善良。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丰富,容易受到感动。
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正逐步深入。
但同时,他们对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通过文学作品来引导和培养。
本文的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引起他们的共鸣,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中美好的人性,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词语的解释与运用。
2.课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分析。
3.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3.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课堂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情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作品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带上她的眼睛优秀教案
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带有动词短语"带上她的眼睛",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此短语进行交流。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新知
1. 教师出示一张照片,照片上有一个女孩没有戴眼镜。
2. 教师问学生:“假设这个女孩带上了一双眼睛,那她会变得怎样?”
3. 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女孩带上眼睛后的样子和感觉。
4. 教师提供关键词"带上她的眼睛",并解释其意义为“看事物的方式和角度发生改变”。
步骤二:学习与运用
1.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小故事,描述其中的人物或情景。
2.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用“带上她的眼睛”来描述人物带上眼镜后的视角变化。
例如:“她带上她的眼睛,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
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带上她的眼睛”这个短语进行表达。
步骤三:拓展练习
1. 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幅图片或自带一件物品。
2. 小组成员轮流假设自己带上了“眼镜”,通过描述他们所看到
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其他小组成员根据描述猜测出原物品或图片。
步骤四:小结与反思
1.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巩固学生对“带上她的眼睛”这一短语的
理解。
2. 引导学生反思这一短语对他们的启示和影响,促进他们对多样性和不同观点的尊重与理解。
教学延伸:学生可在生活中多次运用“带上她的眼睛”这个短语,来发现和理解不同人的观点,并培养自己开放包容的心态。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文中设置悬念的写作方法,体会其作用。
2、分析小姑娘的形象,学习她的献身精神。
3、感受科幻小说的魅力,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重点:分析小姑娘的形象,学习她的献身精神。
难点:学习文中设置悬念的写作方法,体会其作用。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品读鉴赏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曾说科幻电影属于美国,未来属于美国,中国人只有历史,所以他们只会穿越到过去,但是今年过年档的贺岁片中有两部来自中国的科幻电影均在全球获得较高的票房,他们分别是《流浪地球》和《疯狂外星人》,尤其是《流浪地球》让西方人对我们中国人的科幻小说有了新的认识,这两部电影均是来自于同一个作家,那就是我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
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另一篇短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感受科幻小说的魅力。
二、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1、学习文中设置悬念的写作方法,体会其作用。
2、分析小姑娘的形象,学习她的献身精神。
3、感受科幻小说的魅力,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三、资料链接:(一)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代表作《海底两万里》。
(二)刘慈欣,科幻作家,主要作品包括7部长篇小说,16篇中篇小说,18篇短篇小说,以及部分评论文章。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等。
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2015年《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
2017年《三体Ⅲ·死神永生》获得轨迹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
2018年11月8日,他本人获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带上她的眼睛》优质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及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学生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3.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线索,体会人物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关爱他人、珍惜生命。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观察身边的社会现象,思考如何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带上她的眼睛》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想象力,创作与课文相关的短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水平。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运用想象力,创作与课文相关的短文。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4. 创作实践法: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与课文相关的短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带上她的眼睛》。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相关参考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作品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与分析(1)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5. 创作实践(1)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与课文相关的短文。
(2)分享创作成果,进行评价与反馈。
6. 课堂小结(2)强调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7. 作业布置(1)复习课文内容,整理学习笔记。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邀请学生找出其他类似主题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自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顺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亲情、友情的真挚描绘,体会人间真情。
(2)学会关爱他人,珍惜身边的人。
(3)增强责任意识,关爱自然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顺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查阅资料,解决生字词和语句理解问题。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2)教师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写一篇短文进行赏析。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和体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短文赏析和个人体会。
《带上她的眼睛》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幻小说的艺术魅力。
1.2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1.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概括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析,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2.2通过朗读、感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3.2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幻小说的艺术魅力。
1.2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教学难点2.1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和现实意义。
2.2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描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1.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引发兴趣。
2.阅读课文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逐个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书写。
3.2学生自主练习生字词,巩固记忆。
4.分析课文内容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科幻元素。
4.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现实意义。
第二课时1.回顾课文内容1.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2.分析人物形象2.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
2.2学生讨论人物的心理描写。
3.课堂讨论3.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发表意见。
3.2学生分组讨论,形成共识。
4.小组活动4.1教师布置小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合作完成。
4.2学生分组合作,展示成果。
第三课时1.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课堂练习2.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批改并反馈。
3.课后作业3.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3.2学生按时提交作业,教师批改并指导。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语文下册《带上她的眼睛》优秀教案带上她的眼睛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理解并背诵《带上她的眼睛》这篇诗歌;- 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内涵;- 运用适当的语调、语速和情感朗读这首诗歌;- 进一步提升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2. 教学重点- 对《带上她的眼睛》这篇诗歌进行深入理解;- 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3. 教学准备- 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复印件;-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朗读录音和配乐。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 (预计时长:5分钟)- 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对视觉传达的思考。
例如,展示一幅优美的图片,询问学生对这幅图片的感受和联想。
- 通过师生对话,引出标题词组:“带上她的眼睛”。
第二步:朗读诗歌 (预计时长:10分钟)- 先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倾听整首诗歌的朗读。
- 请全班学生一起朗读诗歌,并注意语调、语速和情感的表达。
第三步:理解诗歌 (预计时长:15分钟)- 教师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寓意。
-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作者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 作者通过哪些描写手法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象?- 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第四步:诗歌欣赏 (预计时长:20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品味诗歌中的每个意象和比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分组活动: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联想,设计一个小组朗读表演。
鼓励他们选择合适的语调、节奏和情感表达方式。
第五步:朗读展示 (预计时长:15分钟)- 各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朗读表演。
-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更多地展示对诗歌的情感理解,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第六步:课堂小结 (预计时长:5分钟)- 教师对这堂课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用心感受并欣赏美的事物。
5. 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教学方式,包括师生互动、朗读、思维导图、小组表演等,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
《带上她的眼睛》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亲情、友情的思考和感悟。
(2)能够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3)能够领悟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学会感恩的心态。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亲情、友情的思考和感悟。
2. 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3. 领悟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带上她的眼睛》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及背景。
(2)引发学生对亲情、友情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历,谈谈对亲情、友情的感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5. 道理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2)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运用课文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带上她的眼睛》优质教案《带上她的眼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
2、理解小姑娘的人物形象和小说的主旨。
3、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刘慈欣及其作品的资料,结合“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看过法国著名的科幻作家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吗?《地心游记》讲述李登布洛克教授到地心旅行,经历迷路、缺水、史前生物等种种险情,最后回到了地面。
我们国家也有一位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描写了人类到地心探险的情形。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板书课题“带上她的眼睛”。
21cnjy二、展示自学,夯实基础1、介绍作者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
《带上她的眼睛》荣获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
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2015年8月23日,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成为亚洲首次荣获此奖的人。
2、科幻小说全称科学幻想小说,其定义是,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非妄想)而创作出的文艺。
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
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3、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点缀(zhuì)迟钝(dùn)蔚蓝(wèi)闲暇(xiá)凸现(tū)吟唱(yín)合拢(lǒng)硅酸盐(guī)铁镍(niè)拍摄(shè)心有灵犀(xī)漫步(màn)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带上她的眼睛》学案共3篇《带上她的眼睛》学案1《带上她的眼睛》学案《带上她的眼睛》是一部由刘震云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张建明如何在意外中失去了视力之后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经历了心理上、生活上的磨合,在帮助他的女友丁丁找到自我之后,最终找回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信念。
这本书描绘了一个生动、真实的失明人的生活状态,以张建明的视角挖掘了我们身边很多常常被我们忽视的普通场景,让读者学会用双手去感受生命的另一面。
一、文本解读1.男主角张建明的情感体验张建明在失去视力后,由于怀念过去的美好生活和渐渐地失去的人际关系,整个人陷入了沉重的心理困境之中。
他对生活感到绝望,对人际关系也变得疏离和敏感,尤其是在和丁丁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情感矛盾和心理障碍。
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张建明通过自身努力和他人的帮助,逐渐克服了心理困境,重建起了对生命的信念和自信心。
2.女主角丁丁的形象塑造在小说中,丁丁的出现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她虽然是个相对陌生的人,但却成为了张建明这个失明人的主要支持和鼓励者,恰当地进行着引导和关注。
丁丁的形象塑造比较生动,她的性格个性鲜明,有着阳光、开朗的居委会工作人员的特点,同时她也是一个热衷于艺术的人,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作为张建明的女友,她在给予张建明心灵上的支持和关注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美好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享受。
二、生活教育1.用心感受生命的奇妙在小说中,张建明失去视力后整个人的情感体验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他学会用手去触摸、去听、去闻,从而感受到生命的另一面,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进而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生活的态度。
2.积极应对逆境张建明虽然失去了视力,但他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努力调整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他不仅学会了独立生活,还在创作写作上找到了新的方向,在行文中不断倾注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展现了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生命力。
3.关注他人,分享快乐小说中,丁丁是给张建明带来快乐的关键人物,她始终关注着张建明的情感体验,在生活中不断地给予他鼓励和帮助,最终也收获了自己的生活价值与精神世界的升华。
七年级下册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优秀5篇)《带上她的眼睛》优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本文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人性伟大。
教学重点: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并借助电脑的便利,在Word文档中做旁批。
教学难点: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教法学法:复述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回眸20xx,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
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谁啊?刘慈欣二、介绍作者请大家根据上网查阅到的资料,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刘慈欣。
刘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还有《超新星纪元》。
20xx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来感受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
三、检查预习读准字音可怜兮兮xī庞大páng辐射fú闪烁shuò人迹罕至hǎn吝啬lìn sè抽泣qì罐头guàn点缀zhuì一缕lǚ挑剔tī心有灵犀xī迄今为止qì镍niè四、解读标题,概括情节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过课文,现在请看标题——《带上她的眼睛》,你能设计几个怎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1、带上她的眼睛去干嘛?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2、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带上小女孩的眼睛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
3、为什么是最后一次呢?因为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飞船在地心出了事故,所以她被困在了地心。
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因为“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小姑娘被困地心。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带上她的眼睛》(1)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用浏览的方法整体感知故事,绘制游踪示意图。
2.能找出文中的伏笔和悬念,并分析其对行文构思的作用。
3.分析和把握小姑娘热爱生活、献身科学的人物形象。
【课前预习任务】
自读课文,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并把字音和意思写在书上。
【课上学习任务】
1.浏览全篇内容,从文中圈画出老师提出的五个疑问的答案,完成浏览任务。
2.浏览6—24段,绘制游踪示意图,并能将主人公小姑娘所说的话标注在图中相应位置上,完成浏览任务。
3.找出文中的悬念和伏笔,并了解其对于作品构思的作用。
4.分析小姑娘的形象特点。
【课后作业】
从刘慈欣的《朝闻道》、阿瑟•克拉克的《星》、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中任选其一进行阅读,并借助阅读的作品,进一步丰富对科幻作品的感知。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无。
七年级下册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5篇《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的一篇科幻小说,故事不复杂,可是构思巧妙意蕴深刻,这是一篇披着科幻外衣的现实小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内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科幻小说的魅力2、把握小说主要情节,了解小说主要写作手法,悬念的设置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领略小姑娘的崇高精神,感悟文章主旨。
教学重难点:领略小姑娘的崇高精神,感悟文章主旨。
一、导入:上周六,我们班组织了一次旅游——文成九溪一日游,大家都说说看,我们都带了什么去旅游?(防晒用品、零食、相机、钱等)可是有人去旅游却带了别人的眼睛,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大家翻开课文23课《带上她的眼睛》,一探究竟。
二、概括大意,梳理情节,了解悬念技法。
1、谁能解答老师刚才的问题。
2、刚才我们将故事大概说了一遍,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条理很清晰。
作者有没有按照这个顺序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明确: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阅读时充满期待。
3课文作者刘慈欣,乃悬念大师,文章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小姑娘言行举止上种下悬念,请找到一处,揭晓谜底。
三、了解小姑娘的精神品质,感受人物的伟大1、过渡:当所有谜底都揭晓,悬念都解决后,再来回顾这个故事,此时涌上你心头的是什么感受?并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例如:沉重压抑,如此年轻美好的生命,被永久地禁闭在地心,一辈子无法与外界联系。
孤独到极致,也残忍到极致。
感动敬佩,最后的留言没有诉苦,没有绝望的嚎啕,只有平静的叙述,勇敢的承担。
这份坚强,勇敢,和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鲁迅: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小结: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正是这份勇敢坚强乐观,愿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才铸就了小姑娘的崇高。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4.带上她的眼睛——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
2.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重点】小说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
【学习难点】理解文中人物的探险精神与牺牲精神,理解作者表达的主旨。
【学习课时】1课时【活动方案】“眼睛"还能被人单独带走,跟着别人去旅行?没错!这个独特的想法来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个故事。
活动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字词积累。
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闲暇"心有灵犀”“天涯海角"等重点字词。
2.作者简介刘慈欣,生于1963年,科幻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三体》《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朝闻道》《乡村教师》等。
3.文体知识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又称科学幻想小说,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
科幻小说有“软"和“硬”之分。
硬科幻更具科学依据,软科幻则回避小说中的科技原理,更具人文关怀。
刘慈欣的小说,可谓兼两者之长,作品中既有依据科学原理的大胆猜想和假设,又有充盈丰沛的人文关怀精神。
活动二:浏览课文,理清情节。
1.小说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人公是谁?小说中的人物有:“我"、她(小姑娘)和主任;主要人物是“我”和她(小姑娘);主人公是她(小姑娘)——“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2.把握线索。
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小说讲述了“我”带上一位因“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而被困在地心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领航员的“传感眼镜”——相当于她的眼睛去旅行,带领她最后一次欣赏地表风光,而她则永远留在了地心的故事。
23 带上她的眼睛
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
2.感受文本中善用悬念,巧设伏笔的巧妙构思。
3.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导入新课
《三体》系列长篇科幻小说大家读过吗?
回眸2015年,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
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刘慈欣。
今天就让我们一道走进他的另一篇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来感受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 1.刘慈欣简介。
刘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
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2.科幻小说。
全称科学幻想小说,其定义是,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非妄想)而创作出的文艺作品。
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
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3.《带上她的眼睛》发表于《科幻世界》杂志1999年10月刊,并荣获该年度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
小说的视角独特,把充满创
意的科学幻想以唯美的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用清新而充满诗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说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人公是谁?
明确:小说中的人物:“我”、她(小姑娘)、主任。
主要人物:“我”、她(小姑娘)。
主人公:她(小姑娘)——“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2)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我”是小说的叙事者,起着串联情节的作用。
小说以“我”的经历见闻(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明确:“我”带着一副“传感眼镜”去度假,感到小姑娘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后来才知道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我”带着她的眼睛让她最后一次见到、感受到地面上的美好事物,最终她被永远留在了地底下。
(4)小说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明确: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中间插叙了“落日六号”失事的情况。
(5)理清这篇小说的结构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开端):主任让“我”带上小姑娘的“眼睛”去度假。
第二部分(发展):“我”来到小姑娘起航前的地方,在草原上度假。
第三部分(高潮):“我”发现了小姑娘的真实身份,插叙地航飞船“落日六号”失事的情况。
第四部分(结局):“我”挂念小姑娘,带
有无限的伤感和咏叹。
目标导学二:反复阅读,理解构思的巧妙
这篇小说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请大家找出文中的“悬念”“伏笔”及“照应”。
明确:“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开头就设下悬念,为什么要带“眼睛”?她是谁呢?直到“落日六号”失事的插叙,才明白“她”的身份,豁然开朗。
“我问她想去哪里。
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
”设置悬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她在什么地方呢?此处设置了悬念。
“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她在什么地方?她是谁?为什么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设置了悬念。
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
照应:“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
伏笔:“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
照应:“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
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
照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伏笔:“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照应:“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总结:作者用简朴的语言,轻易地操控着读者的阅读体验。
通过大量的伏笔与照应,使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当谜团揭开后,人们会在恍然大悟之余,陷入深深的回味与反思。
目标导学三:对比探究,科幻小说的特点
同学们,我们将本文和科学探险纪实性作品《伟大的悲剧》进行对比阅读,说一说科学幻想小说有什么特点。
明确:1.科学探险纪实性作品,必须保证探险事实的客观与科学,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起始、发展、经过、结果,都应是真实的。
而作为科学幻想小说,则必须进行大胆的虚构,以唤起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们,在科学领域里无拘无束地去异想天开。
虽然科幻小说需要丰富的想象,但是在故事情节乃至细节方面,仍然应该符合一般人的思维习惯和生活真实。
2.科学探险纪实性作品语言表述科学、严谨、精准,科学幻想小说在很多地方是根据科学常识进行的联想与想象类型的虚构。
三、板书设计
带上她的眼睛
开篇设置悬念→“我”带上她的眼睛在草原旅行→“落日六号”解开疑团(科学与幻想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