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平面控制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44
平面控制测量平差报告
1. 项目概述,报告应该包括对测量项目的概述,包括测量的目的、范围和所涉及的地理区域。
2. 测量方法,报告应该详细描述所使用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包括测量设备、测量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3. 测量结果,报告应该给出测量结果的详细描述,包括测量点的坐标、高程等信息。
这些结果通常以表格、图表或地图的形式呈现,以便清晰展示测量数据。
4. 数据分析,报告应该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误差分析、精度评定等内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 结论与建议,报告应该对测量结果进行总结,提出结论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包括可能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等。
6. 建议使用范围,报告应该明确指出测量结果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以便用户正确理解和使用测量数据。
总的来说,平面控制测量平差报告是对平面控制测量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的文件,旨在为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清晰的测量数据和建议,以支持工程设计、土地规划、地图制作等相关工作的进行。
平面控制测量步骤介绍平面控制测量是地质调查和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确定某个点在给定平面坐标系下的坐标位置。
本文将详细介绍平面控制测量的步骤,并提供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步骤一:确定控制测点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前,首先需要确定控制测点。
控制测点是已知坐标的点,用于建立平面坐标系。
通常选择基准点作为控制测点,基准点坐标可以通过全站仪、GPS等测量设备获取。
步骤二:建立平面坐标系根据确定的控制测点,在测区内建立平面坐标系。
平面坐标系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投影方式,常见的有高斯投影、UTM投影等。
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步骤三:设置测量仪器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前,需要设置测量仪器。
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设备,并进行仪器校准和参数设置。
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步骤四:测量控制点根据控制点坐标和仪器参数设置,在测区内进行控制点的测量。
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仪器稳定、准星对准和读数准确。
记录每个控制点的测量数据,包括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信息。
测量控制点的具体操作方法1.将测量设备安放在合适的位置,并进行准星对准和调整。
2.通过仪器的观测功能,获取每个控制点的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数据。
3.确保每次测量的数据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进行多次观测并取平均值。
步骤五:计算测量结果根据测量数据和控制点坐标,计算出其他待测点在平面坐标系下的坐标位置。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三角测量法、坐标转换法等。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坐标计算的具体步骤1.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测量数据,建立测量方程组。
2.对测量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其他待测点的坐标结果。
3.对计算结果进行精度评定,判断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步骤六:检查和验证在完成测量计算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查和验证。
可以选择测量点的回测方法,即重新测量已知控制点,比较测量结果和已知坐标的差异。
如果差异较大,则需要重新检查和调整测量数据。
第七章 控制测量1、测绘地形图和施工放样时,为什么要先建立控制网?控制网分为哪几种?答: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所以要先建立控制网。
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哪些?选择导线点应注意哪些事项?导线的外业工作包括哪些内容?答:导线点布设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选择导线点应该注意:(1)相邻点间必须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3)视野开阔,便于测图或放样;(4)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导线点外业工作包括:(1)踏勘选点(2)测角(3)量边(4)联测3、已知A 点坐标x A =437.620,y A =721.324;B 点坐标x B =239.460,y B =196.450。
求AB 之方位角及边长。
m D X Y X m Y AB AB AB AB AB AB 035.5616.59812496.59816918016.198874.524arctan 1800,016.198620.437460.239,874.524324.721450.196='''='''+=--+=<∆<∆-=-=∆-=-=∆o o α4、闭合导线1-2-3-4-5-1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列入表7-30,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999.499,001.500,569.372,251.315,628.521,433.215,163.615,189.369198.586198.86500593.435407.64500,430.127,750.184,059.149,818.99,535.93,756.153,965.28,404.66198.8661.10785.763174.0223.86407.6461.10785.76315.0386.64200013300185.763230.01230.0174.015.0174.0481.127018.149494.93982.28223.8615.0794.184853.99721.153390.66386.64481.127sin ,794.184cos 018.149sin ,853.99cos 494.93sin ,721.153cos 982.28sin ,390.66cos 223.86sin ,386.64cos 00541260015871800063341800063340331891800394303180039430300928718003812111800381211036012518000521561800052156000215018000541261800054126033189212431890092872121928703601252124601250002150212102150001587212115871180)25(2431892192872460125210215021158711554433121212125151454534342323121212121212222251515151515145454545454534343434343423232323232312121212121215112545514344532334212231254321=========+='∆+==-='∆+=='∆='∆-='∆='∆-='∆--='∆='∆-='∆=⨯-=⨯∑-+∆='∆-=⨯--=⨯∑-+∆='∆<==∑==+=+==+--+==++---===∆==∆-==∆==∆-==∆-==∆==∆-==∆==∆-==∆'''='''-+'''='-+='''='''-+'''='-+='''='''-+'''='-+='''='''-+'''='-+='''='''-+'''='-+='''='''=''-'''=''''=''-'''=''''=''-'''=''''=''-'''=''''=''-'''=''=⨯--'''+'''+'''+'''+'''=Y X Y X Y X Y X Y Y Y X X X Y X Y X Y X Y X D D f Y Y D D f X X D f K f f f f f D Y D X D Y D X D Y D X D Y D X D Y D X f y x y x y x ααααααααααβααβααβααβααβαααββββββ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5、附合导线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列入表7-31,计算附合导线各点的坐标。
测量爆炸!平面控制测量你必须知道的十大注意事项平面控制测量是现代工程测量中的重要环节,负责控制建筑物或结构的水平、垂直、平整度等重要指标。
但是,如果在实施过程中不遵循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测量误差,甚至会对整个工程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以下是平面控制测量中你必须知道的十大注意事项:1. 确定测量区域: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前,必须先确定测量区域,并在现场进行标记,避免造成误差。
2. 操作前核对仪器:在进行测量前,必须核对仪器,确保精度满足要求。
3. 测量前检查测量点:对于测量点所在的墙面或地面,要先检查其平整度和垂直度,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整改。
4. 避免干扰:如净空高度不够、周围有大型设备或钢筋等不良环境,应进行合理的防护,避免对测量产生影响。
5. 测量前准备工具:要先准备好相应的测量工具及辅助设备,如水平仪、经纬仪等。
6. 细节标注:在完成测量后,要对每个测量点进行细节标注,并在文档中详细记录。
7. 避免操作失误:在进行测量时要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如震动或晃动,避免对结果造成干扰。
8. 测量时注意方向: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时,要注意测量的方向,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9. 测量间隔时间:在连续进行测量时,应留出一定时间间隔,避免过度疲劳产生测量误差。
10. 重复测量验证:在完成测量后,应重复进行验证测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总之,平面控制测量是复杂的工程测量,要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遵守一系列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掌握建筑物或结构的水平、垂直、平整度等重要指标,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平面控制测量措施1. 引言在制造业领域中,平面控制是一项重要的质量管理措施。
通过控制平面度,可以确保产品在表面平整度方面符合设计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平面控制测量措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对平面度进行准确和有效的测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一些常用的工具与设备。
2.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平面度是指表面在一个平面上的各点与一个完全平面之间的距离差异。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表面上的点与一个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判断表面的平整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2.1 接触测量接触测量是使用接触式测量仪器与表面物体直接接触并测量其高度差异的方法。
常用的接触式测量仪器包括游标卡尺、百分表、高度规等。
接触测量的优点是精度高,测量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平面度的测量。
然而,由于接触测量需要直接接触被测表面,可能对表面造成划痕或损伤。
2.2 非接触测量非接触测量是使用光学或激光等技术,通过测量光束的反射或散射来获取被测表面的高度差异信息的方法。
常用的非接触测量仪器包括激光扫描仪、光学投影仪等。
非接触测量的优点是可以非破坏性地对表面进行测量,适用于对脆性或易受损的材料进行测量。
但是,非接触测量的精度受到环境光线的干扰,测量范围也相对较窄。
3. 平面控制测量的常用工具与设备3.1 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一种常见的接触测量工具。
它由一根刻度尺和一个可滑动的游标组成。
通过将游标逐渐与被测表面接触并记录刻度尺上的数值,可以测量出表面的高度差异。
游标卡尺常用于测量较小的平面度差异,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3.2 激光扫描仪激光扫描仪是一种常用的非接触测量设备。
它通过激光束扫描被测表面,并使用传感器记录激光与表面的交互信息,从而获取表面的高度差异数据。
激光扫描仪具有高精度、测量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对大面积、复杂形状的表面进行测量。
3.3 光学投影仪光学投影仪是一种基于投影原理的测量设备。
判断1、测量工作必须遵守“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 V )2、平面控制测量分为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
( X )3、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的特性相同。
( V )4、观测竖直角时经纬仪不需要对中。
( X )5、水准仪能测出高差和平距。
( V )6、等高线可以通过各种地物。
( X )7、地形图是采用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表示的。
( V )8、视距测量不能测定仪器至立尺点间的平距和高差。
( X )9、直线定线和直线定向方法是不相同。
( V )10、采用经纬仪重转法(正倒镜取中法)来延长直线可以消除仪器的竖轴倾斜误差和横轴倾斜误差的影响。
( X )1.直线定线和直线定向是不同的。
(V )2.用经纬仪照准在同一竖直面内的两点,水平度盘读数、竖直度盘的读数是相同的( X ).3. 用经纬仪照准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点,水平度盘和竖盘读数都不相同(X )4.水平角测量时照准目标就可以读数,而竖直角测量时照准目标后,还要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才能读数.(V )5.直线AB的方位角为256°16'48”,则其反方位角是 76°16'48”.( V )6.在水平角测量中采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测量水平角的精度。
(X )7.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状态。
(V )8.地物和地貌统称地形。
(V )9.小于1:10000 的比例尺地形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X )10.水平角测量中要求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以减少目标偏心误差的影响。
(V )1.平面直角测量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象限规定是相同的 .(X )2.水准测量能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和平距(V )3.我国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面是采用19521979年的观测资料,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
(V)4.直线定向即确定直线方位角的工作。
(V )5.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调整的方法是以闭合差相反的符号,按测段的测站数或测段的长度成正比例的方法分配到各反高差上去 .(V )7 .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使水平度盘的中心和测站点在一铅垂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