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读齿轮油泵装配图并拆画泵体零件图复习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8
10-7 板图作业(十三)装配体测绘№13 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1.熟悉装配体测绘的方法和步骤。
2.全面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系统训练图形表达、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注,以及绘图技能等综合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二、内容与要求1.选择5-15个零件左右(不包括标准件)的装配体进行测绘。
2.通过对装配体的观察、分析和拆卸,全面了解其用途、性能、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画出装配示意图。
3.画出所有非标准零件的零件草图。
4.根据零件草图绘制装配草图。
5.根据装配草图和零件草图绘制装配图。
6.根据装配图和零件草图绘制零件图。
三、作业步骤1.分析了解测绘对象。
2.拆卸零件、画装配示意图。
3.测绘零件、徒手画零件草图。
4.对零件草图进行整理;根据装配示意图结合零件草图,徒手画零件装配草图,以确定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5.根据零件草图和装配草图画装配图。
6.根据零件草图和装配图画零件图。
四、注意事项1.分析装配体时,注意搞懂其工作原理、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2.拆卸零件时注意妥善保管零件,尤其注意小零件、垫片等的保管,并注意爱护工具及装配体。
3.画装配图时,视图选择主要考虑工作原理、零件之间装配关系及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
零件上工艺结构可以省略不画,但画零件图时,必须画出。
4.编写技术要求时,要参考有关资料或在教师的指导下拟定。
5.标准件不画零件图,但应测量有关尺寸,查表确定其标记。
6.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时,应注意相关零件的协调一致。
7.可以相互讨论,但不得盲目抄袭。
8.以小组为单位(3-4人)进行测绘。
五、选题根据本校现有模型或实物,由指导教师指定。
建议结合后续课程,选择合适的选题,如减速器、模具、夹具等。
齿轮油泵的测绘装配图的画法画装配图的过程及步骤在第二章中已作叙述,这一节从表达方案、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三个方面作以下讲述。
一、确定齿轮泵装配图的表达方案根据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原则,主视图采用其工作位置,表达方案主要采用三个视图。
主视图采用外形,重点表达齿轮泵各零件的结构外形及进油口和出油口位置。
对泵体底板上的安装孔,可采用局部剖视来表达。
俯视图采用沿装配轴线剖开的画法,将内部的装配关系以及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清晰地表达出来,同时也表达出齿轮的啮合情况、密封填料及压盖与泵体间的连接关系、皮带轮与轴通过键连接的情况。
此外,还能表达出泵体安装底板上孔的分布情况。
左视图(或右视图)沿结合面剖切,表达齿轮啮合及齿顶圆与泵体内腔配合情况。
同时还可表达出连接泵体与泵盖的螺钉分布位置和定位销的位置。
对泵体上进油口和出油口的结构,可采用局部剖视来表达。
另外,还可用局部视图表达出泵体上凸台的形状。
建议用A2图幅,1:1比例绘制。
图3-4为齿轮泵装配图,可参考。
图3-3 齿轮泵装配图二、齿轮泵装配图上应注的尺寸装配图上应考虑注出以下五类尺寸:1、性能规格尺寸两轴线中心距±0.08进出口螺孔尺寸 G2、装配尺寸齿轮轴与泵体、泵盖孔φ H8/f7齿轮齿顶圆与泵体内腔φ H8/f7齿轮轴与皮带轮孔φ H7/k63、外形尺寸长:宽:两轴端距高:通过计算或从图中量取4、安装尺寸孔的定位尺寸:x和y 孔径4-φ5、其它重要尺寸如齿轮轴高度、进油口高度等。
三、齿轮泵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1、用垫片调整齿轮端面与泵盖的间隙,使其在0.10±0.15范围内;2、装配后要求转动灵活,无异常响声;3、各连接与密封处不应有漏油现象。
零件图的数量以及画哪几张零件图由指导教师指定。
本节主要说明泵体和齿轮轴的有关测绘问题。
一、泵体的测绘泵体是齿轮泵的主要零件,由它将齿轮轴、盖、密封结构等零件组装在一起,使它们具有正确的相互位置,从而达到所要求的运动关系和工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