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河南中考试题分析及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24.98 KB
- 文档页数:8
河南省近五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一、试卷特点1、2007年试卷特点(1)通过增加历史图片量,考查学生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选择题有6道题中都引入图片(第2题、7题、10题、12题、17题、20题),其中第2、10、17题引入的是单幅图,第7、12、20题引入的是双幅图。
(2)非选择题考查学生从具体的文字叙述中提取历史事件的能力。
例如:22题材料题中给出四则材料让学生从这些文学叙述中提取历史事件,并从中筛选出哪些事件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
23题通过三小道文字叙述题,让学生从中提取它们所反映的的重大历史事件:俄国的十月革命,八一南昌起义,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3)非选择题考查学生从表格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25题给出美国的发展壮大简表让学生从中提取信息并让学换角度思维设计表格美国发展壮大的过程,这又考查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26题给出欧美与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对比年代尺表格,让学生从中提取信息并进一步自已动手完成表格2、2008年试卷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重要人物的重大贡献。
例如:试题涉及到的重要人物有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建国后工人阶级的代表铁人王进喜;有功勋卓著、品德高尚、用巨大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周恩来总理;还有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改革英雄罗斯福。
(2)贴近现实,不避热点。
08年发生在国内的热点一是改革开放30周年,二是百年奥运会,还有一个就是周恩来庭辰110周年,还有另外一个当前社会重大问题即抗震救灾这一热点问题。
这四大热点问题,在中考试卷中涉及到了三大热点问题。
如第23题涉及改革开放30周年;选择题第8题,非选择题第21题涉及到奥运会。
第22题要学生写出周恩来的主要功绩。
(3)突出专题性。
例如:第24题以一系列国际会议为线索,考查国际会议对世界局势产生的重大影响。
第25题把中外思想家的重要理论及产生作用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考察。
(4)以知识为依托,联系河南文化,贴近学生的生活。
近五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分析鹤壁市兰苑中学曹伟伟从2012年到2016年,历史试卷的总体特点是越来越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为学生的结题能力没有相应提高,所以,试卷总体难度是越来越难。
一个明显表现就是:前几年我市历史中考上线分数在42分左右,自市高中扩招以来,上线分在35分左右,虽然有扩招的原因,但高分段学生较少。
2012年我带初三时,中考历史47分、46分等45分以上也有一些学生,但最近两年,我带的班级45分以上几乎没有,年级里45分以上的也是屈指可数。
虽然有生源的因素,但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来历史题难度的提高。
根据这个总体变化,结合近五年的试卷题目,我主要从以下十个方面分析试卷及备考时应该主要的问题。
1、越来越注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答案并不难,但学生如果读不懂题目中的逻辑关系,则河南选出正确答案。
比如2012年第19题:下面哪一国际组织的出现反映了欧洲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影响了其他地区的发展方向()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C北约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这个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但是,学生绝大多数会选择B世界贸易组织。
这是因为学生都题目时,只分析出欧洲发展的方式是联合,但却没有读出题目考查的是经济联合这种方式对“其他地区的发展方向”的影响,既然是“其他地区”,所以全球性的组织便不能选。
类似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题目,每年都有,比如:2014年第3题、2015年第16题等等。
2、对历史细节的考查。
学生如果复习时不注意课本上的细节,在碰到这类题目时,就找不到突破点。
这类题的特点是:知识点在书上,如果复习到了,答案很简单,几乎不用思考,但是如果学生依赖于开卷,平时复习不到位,就算做题多,也会事倍功半。
比如2013年第7题: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的人是做不出来的。
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正确答案是A辽沈战役。
河南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阅读2016年、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二)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注: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2>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
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
④志:记述。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名之者谁名:(2)欧阳修谪滁州谪: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有亭冀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8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
(2分)19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
(4分)在滁州时:在颍州时: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20-21题。
(共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河南省中招考试数学试卷分析一、试卷命题分析这次期中考试检测的范围都在孩子们所学范围之内,难易很适中,把锁学的知识都融入在内,面面俱到,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孩子们从实际生活中来体会数学的有趣,让孩子在考试的过程中将知识又经历了一次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梳理的过程。
从卷面上看基本分为两大类:一、基础知识,(图画一图画、填空题、挑选、推论、排序)二、应用解决。
二、学生答题分析画一画,主要考察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和认识,问题是有些孩子不用尺子画,我会对这一点再对孩子加以强调。
填空题,推论,挑选,考查的非常全面,从每个角度去检测自己的自学质量。
整体来说,搞的都还可以,但有的同学还是在个别的题上不深入细致读题,粗心大意。
“余数一定必须比除数大”其实每个孩子都已经回忆起很甜,但还是可以发生错误,不深入细致读题而导致的;“长方形就是xx等距图形,它存有xx条对称轴”。
第二个空绝大部分没问题,问题是第一个空,这种形式的孩子可能将没有见过,如果改成“长方形就是图形”,可能会不好一些;“平行四边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推论,这道题,较好的把不能听课认真听讲的孩子的毛病表示。
计算,孩子做的效果很好,都能按要求完成,出错的地方是忘记写得数,在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我会在以后的时间里,多加练习,多讲解。
我能够化解,存有5个小题,实地考察的就是孩子对实际问题的认知和如何化解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思想,体现了孩子的思索的能力。
总的来说题不是很难,孩子们都在平时见过,但有的题搞的不是较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贪玩,不深入细致。
比如:把48张画片平均值让给小红和她的3个同学,每人可以分给多少张画片?从这道题中很显著的窥见在实地考察孩子们的读题能力和认真思考的能力。
总的来说,整张试卷从实际生活出发,重点考察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把上半学期的内容很好的融入试卷中,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孩子们的思考融入生活中,发挥孩子们的优势。
河南省近五年中招数学试题分析近五年的中招数学试题题型结构总体稳定,核心知识点覆盖全面。
部分题目灵活性加强,中档题2016年与2015年相比稍微简单,整体难度稍微下降;中招试题除了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实践与操作,综合与探究,创新与应用"的命题特点.一、知识点分布1. 有理数或实数计算一般只体现在选择题的第一题或填空题的第一题,很容易。
有的是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有些是求有理数的倒数和平方根、立方根,分值一般在6分左右.2. 科学计数法一般每年都要出一个填空或选择,只有3分的分值。
3. 概率在近五年的选择题中,有相关概率计算,众数和中位数等,只有3分的分值。
每年的第17或18题,总会出一个补全频数直方图和统计表的题目,分值是9分.4.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有关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在选择题中有一题,2014年和2016年选择题中没有涉及,最后在第20题或21题有利用不等式组选择方案的应用题。
不等式组的分值大约有12分左右。
5. 轴对称和中心对称设计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内容的小题的记录不多,只有2012年有一道分值为3分的选择。
最近几年几乎没有,有也是体现在大题内容中.6. 视图视图每年都有一道题体现,基本都在选择题中,分值一般是3分。
近五年来基本都是有实物辨别三视图.7. 函数近五年的中招数学试题,函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有一到两题,再多没有,是利用坐标求函数的解析式或待定系数。
有时让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一次函数或反比例函数式子。
考点主要体现在最后一题或其他基本运算题。
整个函数的分数指也在14分,最多不超过23分。
8. 圆每年有关圆的知识在选择题或填空题里都有体现,以计算圆周角度数居多。
9. 三角函数每年三角函数的题也很少,近几年总以三角函数的应用题为主,但也有时给出一个图形,利用角的三角函数求值。
分值不超过12分。
10. 分式的化简和求值总会在第16题中出现,有可能二次根式的化简,整式的化简和有理数的计算替代。
中考试题反思一、中考数学近五年考点评析1、遵循课标,体现理念 五年来中考试题遵循课标,整体较平和,试题注重考查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注重考查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层次分明,难度适中。
2、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如2015年测树高,2016年求国旗上升时间,2017年海监船航行救援等,试卷突出考查了学生要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突出思想,体验活动五年来中考题在考查数学规律、数学技能的同时,更突出考查了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的探究过程。
4、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中考试题几年来起点低,常规题型占主体,梯形、反比例函数减少,圆与方程比重加大,探究性、开放性、运动性、应用性问题等成为亮点。
二、试卷结构 2012年以来,我省中招数学考试试卷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类型,共23道题(八七八结构),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闭卷笔试形式.题型及所占分值为: 第一大题:选择题(1—8)共24分; 第二大题:填空题(9-15)共21分;第三大题:解答题(16-23)8小题共75分(其中:第16题8分,第17、18、19、20小题每题9分,第21、22小题每题10分,第23小题11分).但2017年选择题改为10道,填空题改为5道,分值不变.三、试题比例1、从各能力层次上看,了解约占10%,理解约占20%,掌握约占60%,灵活运用约占10%,分值分别为:12分、24分、72分、12分,总体上易中难所占比例为7:2:12、从各知识板块上看,数与代数约38%(46分),几何与图形约占49%(59分),统计与概率约占13%(15分),其中函数占30分以上,图形变化占20分以上。
3、从学段上看,六年级知识占10%,七年级知识约占10%,八年级约占30%,九年级占50%.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数与代数45分占37.5%48分占40%44分占36.7%45分占37.5%48分占40%空间与图形49分占40.8%46分占38.3%50分占41。
近五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分析【1】一、总体概述从整体上来看,试卷结构稳定、分值稳定、覆盖适中、题量适中,总之,要求重视双基、强化运用、鼓励创新。
二、具体分析(一)试卷内容1、积累与运用2、现代文阅读3、古诗文阅读4、作文(二)详情分析1、注重双基,字词和默写是必考点。
2、从上表可以看出,句子衔接的考查不少,形式多样,但重点都是考查上下句的衔接,注意整体感知语段的意思。
3、名著阅读作为中考的必考题,模式都是二选其一,在一定程度上给考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降低了考试的难度,并且从近五年的考试中可以看出《西游记》《水浒》的出现频率最高,几乎每年都会涉及,是名著中的重点。
4、其实信息提取和综合性题目的考查综合起来就是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考查,这类题越来越受到出题人的青睐,其特点就是综合性强。
题目不再是单一的考查,而是给出一则或多则材料,下设不同的考点。
另外,这类题也一定会越来越多地贴近生活,关注国计民生,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时效性强。
1.记叙文阅读是河南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必考题型,且考查点较为固定。
2. 所选文章主题多反映美好品质和情感,启示人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3. 近五年均为四道小题,每小题2~4分,总分值为16分,在现代文阅读中所占分值最大;考查方式以简答分析为主。
4.近五年来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是必考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信息的筛查能力。
说明文的考查点相对较少,并且比较固定,基本考查说明文的常考点常考题型主要有下面几点:1.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总结:议论文的考查一般从论点、论据、论证三个方面设题,考查点相对固定,议论文文章选材侧重于人格修养、读书求知、哲理思辨等人文性较强,对学习生活、人格修养等有引导意义的文章,从近五年的中考中体现的很明显。
现代文阅读的总结河南中考试卷一直采用记叙文为必考题,说明文和议论文任考其一的搭配方案。
从近五年的考情来看,近三年来均是议论文,对于2021年中考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都是我们要把握的重1.模式均为课内加课外的考题模式,分数均为10分)。
中考试题反思一、中考数学近五年考点评析1、遵循课标,体现理念五年来中考试题遵循课标,整体较平和,试题注重考查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注重考查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层次分明,难度适中。
2、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如2015 年测树高, 2016 年求国旗上升时间, 2017 年海监船航行救援等,试卷突出考查了学生要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突出思想,体验活动五年来中考题在考查数学规律、数学技能的同时,更突出考查了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的探究过程。
4、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中考试题几年来起点低,常规题型占主体,梯形、反比例函数减少,圆与方程比重加大,探究性、开放性、运动性、应用性问题等成为亮点。
二、试卷结构2012 年以来,我省中招数学考试试卷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类型,共 23 道题(八七八结构),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闭卷笔试形式 .题型及所占分值为 :第一大题:选择题 (1-8)共 24 分;第二大题:填空题 (9-15)共 21 分;第三大题:解答题 (16-23)8 小题共 75 分(其中 :第 16 题 8 分,第 17、18、19、20小题每题 9 分,第 21、 22 小题每题 10 分,第 23 小题 11 分) .但2017 年选择题改为 10 道,填空题改为 5 道,分值不变。
三、试题比例1、从各能力层次上看,了解约占10%,理解约占 20%,掌握约占 60%,灵活运用约占10%,分值分别为: 12 分、 24 分、 72 分、 12 分,总体上易中难所占比例为7:2:12、从各知识板块上看,数与代数约 38%(46 分),几何与图形约占 49%(59 分),统计与概率约占 13%(15 分),其中函数占 30 分以上,图形变化占 20 分以上。
3、从学段上看,六年级知识占10%,七年级知识约占10%,八年级约占 30%,九年级占50%。
近4年河南中考试卷分年份题号1 2 3 4 5 6 7 8 910112014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科学计数法垂直、对顶角、邻补角整式的乘方随机事件;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概率视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段函数实数的计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作图-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01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视图科学计数法(大数“亿”)平行线(、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不等式组解集的数轴表示加权平均数作图-基本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规律题(点平移后求坐标)实数的计算A型相似三角形求线段长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小综合题121314151617181920 二次函数的性质随机事件与概率阴影面积(扇形面积、菱形、全等三角形、旋转折叠(矩形、角平分线、方程思想、分类讨论)计算题、分式的化简求值圆(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应用题(条形图、扇形图、样本估计总体)以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为背景直角三角形与实际问题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求潜艇下潜深度)反比例函数与四边形(面积)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增减性)随机事件与概率阴影面积(扇形面积、直角三角形)折叠(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分类讨论)计算题、分式的化简求值复合题(证三角形全等,圆、中位线)特殊四边形的计算(菱形的计算)统计类应用题(条形图、扇形图、样本估计总体)以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为背景根的判别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直角三角形与实际问题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求大树的高度)21方程组、一次函数、最优方 一次函数、方程组、最优方 案(分类讨论) 案(函数图像、分类讨论)圆的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 运动型探究题,三角形中位 2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 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正方形 的性质线、三角形相似、勾股定理 、旋转二次函数综合探究题,一次二次函数综合探究题,一次 23函数二次函数与轴对称、相 似结合 函数二次函数与三角形正方 形(面积、周长)结合试卷分析2016有理数中的相反数科学计数法视图整式的乘方反比例函数求k值(面积不变性)A型相似三角形求线段长平均数、方差的应用规律题(菱形旋转后求坐标)实数的计算平行四边形、垂直、求角度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017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科学计数法(大数“万亿”)视图分式方程求一组数据众数、中位数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断根的情况菱形的判定概率以转盘为背景点平移后求坐标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实数的计算随机事件与概率二次函数的性质阴影面积(扇形面积、等边三角形)折叠(直角三角形、相似、分类讨论)计算题、分式的化简求值、解不等式组统计类应用题(频数分布直方图、统计表、样本估计总体)以健步走步数为背景圆(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比例线段、菱形性质)直角三角形与实际问题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求旗杆的高度)方程组、一次函数、最优方案求不等式组解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数形结合求图形面积折叠(直角三角形、相似、分类讨论)计算题:整式的化简、求值统计类应用题(统计表、扇形统计图、样本估计总体)以学生每月零花钱数额为背景圆(切线性质、平行线性质、三角形全等、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与实际问题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方位角问题)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函数的表示、图像、性质、方程组、一次函数、最优方案关系(分类讨论)探究题:三角形全等、特殊三角形的性质、点的坐标运动型探究题,三角形全等,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三角形中位线、圆二次函数综合探究题,一次二次函数综合探究题,一次函数函数二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二次函数与直角三角形、新定义、旋转结合相结合。
中考试题反思一、中考数学近五年考点评析1、遵循课标,体现理念五年来中考试题遵循课标,整体较平和,试题注重考查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注重考查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层次分明,难度适中。
2、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如2015年测树高,2016年求国旗上升时间,2017年海监船航行救援等,试卷突出考查了学生要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突出思想,体验活动五年来中考题在考查数学规律、数学技能的同时,更突出考查了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的探究过程。
4、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中考试题几年来起点低,常规题型占主体,梯形、反比例函数减少,圆与方程比重加大,探究性、开放性、运动性、应用性问题等成为亮点。
二、试卷结构2012年以来,我省中招数学考试试卷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类型,共23道题(八七八结构),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闭卷笔试形式.题型及所占分值为:第一大题:选择题(1-8)共24分;第二大题:填空题(9-15)共21分;第三大题:解答题(16-23)8小题共75分(其中:第16题8分,第17、18、19、20小题每题9分,第21、22小题每题10分,第23小题11分) .但2017年选择题改为10道,填空题改为5道,分值不变。
三、试题比例1、从各能力层次上看,了解约占10%,理解约占20%,掌握约占60%,灵活运用约占10%,分值分别为:12分、24分、72分、12分,总体上易中难所占比例为7:2:12、从各知识板块上看,数与代数约38%(46分),几何与图形约占49%(59分),统计与概率约占13%(15分),其中函数占30分以上,图形变化占20分以上。
3、从学段上看,六年级知识占10%,七年级知识约占10%,八年级约占30%,九年级占50%。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从知识领域看数与代数45分占37.5%48分占40%44分占36.7%45分占37.5%48分占40%空间与图形49分占40.8%46分占38.3%50分占41.7%49分占40.8%46分占38.3%统计与概率15分占12.5%15分占12.5%15分占12.5%15分占12.5%15分占12.5% 综合能力11分占9.2%11分占9.2%11分占9.2%11分占9.2%11分占9.2%四、近五年中招试题比较及2018年考题预测题号201320142015201620172018(预测)1相反数实数大小实数大小相反数实数大小实数大小2对称图形科学计数法三视图科学计数法科学计数法对称图形3方程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角度求解科学计数法三视图三视图科学计数法4中位数指数幂运算角度求解整式运算分式方程化解整式运算5展开图概率不等式组求解反比例函数众数中位数概率6不等式组求解三视图数据分析中位线定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的关系7圆切线定理平行四边形性质平行四边形性质方差菱形判定矩形判定8二次函数对称轴动点问题动点问题旋转问题概率展开图(中位数)9实数计算实数计算实数计算实数计算旋转问题动点问题10平行线性质不等式组求解比例线段平行线性质阴影面积问题旋转问题11分式化简中垂线性质反比例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的关系实数计算实数计算12扇形弧长二次函数对称轴二次函数比大小概率不等式组求解比例线段13概率概率概率二次函数顶点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14阴影面积阴影面积阴影面积阴影面积阴影面积阴影面积15翻折问题翻折问题翻折问题翻折问题翻折问题翻折问题16化简求值化简求值化简求值化简求值化简求值化简求值17数据分析圆与特殊四边形圆与特殊四边形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圆与特殊四边形18特殊四边形证明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圆与特殊四边形圆与三角形数据分析19三角函数应用三角函数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的关系三角函数应用三角函数应用三角函数应用20函数综合应用函数综合应用三角函数应用方案设计(方程应用)函数综合应用函数综合应用21方程应用(二元)方程应用(二元)方程应用(二元)函数图象规律方程应用(二元)方程应用22探究题探究题探究题探究题探究题探究题23二次函数综合应用二次函数综合应用二次函数综合应用二次函数综合应用二次函数综合应用二次函数综合应用【一】、选择题特点:1、五年中选择题三年ABCD各选两个,且第1题三年选择A。
(除14、16年)2、第1题一定是有理数的比较与计算。
3、三视图一定有一题,统计一定有题。
4、五年内科学计数法、函数图象运动问题找规律求坐标考查四年。
5、圆知识小题不再考查,但出现反比例函数.6、第1---8题属基础题,第9、10题难度稍大。
【二】、填空题特点1、填空第1题为实数的运算(根式、绝对值、0、负指数)。
2、第15题为图形折叠,综合性强难度大且一题双解。
一题多解、双解题每年只一题。
3、第14题为三角形、四边形、扇形、抛物线组合求阴影部分面积。
4、概率、二次函数、角度计算每年必有一题。
5、第11--13为基础题,第14题为提高拓展题,第15题为综合应用题(翻折问题),失分很严重。
6、填空题是学生失分严重的“重灾区”。
【三】、解答题特点1、第16题化简求值,第22题几何探究,第23题二次函数综合题每年固定不变。
2、统计题(扇形图、条形图是重点),解直角三角形每年出一题,位置不定。
3、第21题是方程(组)、不等式(组)、一次函数等方案设计多年不变,但2016年不同。
4、概率、反比例函数比重减少,圆、特殊四边形结合及一元二次方程有所增加。
5、除第16题化简求值和解直角三形外,其他六题一题2--3小问,统计题除2013、2017年外全四小问。
五、数学试卷失分点失分点一:错位答题考生答的是第一题,但答题卡上却做在第二题的位置上,由于中考实行网上分题阅卷,阅卷老师只能看到他所评试题区域内的答案,所以答错位的题评卷老师无法正常阅评,建议考生在答题之前一定要对准答题卡的位置。
失分点二:答题字迹不清晰考生答题时,字迹不清晰或者涂选择题的时候涂得太轻,都容易造成答案扫描后不清楚,影响老师判卷。
另外,考生万一答错只需要在错误答案上划条斜线即可,并在指定位置写上正确答案。
失分点三:不按题目要求答题考生在看到自己熟悉的题目时容易疏忽,如数学考试中要求写理由和运算,而考生只写了结果而不写简要的过程和依据。
失分点四:不按解题格式答题考生解题格式一定要按课本要求,否则会因不规范答题失分。
老师建议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学会用数学语言答题,按照中考答题的标准答案进行作答。
不能随心所欲地用口语作答。
失分点五:省略步骤,失得分点解答题给分方式是“踩点给分”,建议考生根据分值多回答一个要点,因为中考阅卷是“不写不得分,多写不扣分”,所以三分的题目最好能回答四点,这样避免出现“踩分点”不全。
题目再难,每个题目中的条件总是可以推导出结论,实在不行,写出题中应该用到的公式,也可能有得分点。
数学考试中,很多大题是按照步骤给分,而且大题的前一、两个问题都比较容易,看到不擅长的内容就放弃,这样不可取。
失分点六:答题卡涂写不规范按照要求,答题卡只能用2B铅笔涂写,有些考生不按照答题卡要求涂写,涂得过重过轻都有可能影响得分。
在填涂答题卡时,最好轻重大小都能一致。
另外,建议考生在选择题全部做完以后首先将答题卡涂完。
六、从五年中招试题看2018中考数学复习要点<数与代数部分>1.选择题第1题基本上考查实数的相关概念,多为相反数、绝对值或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考查;2.对科学记数法的考查近几年每年必考一次;3.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或统计量的判断在每年的选择题中都会考查;4.填空题第1题多为实数的运算5.对概率的考查每年都在填空的12题或13题中考查,一般为简单概率或放回与不放回模型概率计算;6.对不等式组的考查与一次函数图象与不等式结合的考查在近三年中选择题也比较常见;7.对函数的考查中必有一个为二次函数的考查,填空题中为反比例函数与几何或二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类型.<图形与几何部分>1. 三视图的考查一般多在选择题中每年出现一道试题;2. 每年必会进行平行线或作图相关的角度计算问题考查;3. 对圆部分一般考查在选择题与填空中考查一道,选择题中考查对切线、圆周角定理的运用、填空题中考查弧长或圆锥展开图及扇形面积相关的计算;最近两年在18题考查一道以圆为背景的结合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知识的大题。
4. 对阴影面积的计算是每年填空题必考内容;5. 填空题的压轴题多以几何图形的折叠或旋转相关,涉及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解答题·知识点分布】【一】从2013年---2017年对16、17、18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三道题的题型变化不大,保持了较强的继承性,其中重点分别为分式的化简求值、统计图的理解与简单事件概率的计算以及三角全等或圆的证明计算。
从2014年新增了“圆”的元素,第二问联系了三角形全等,相似以及特殊四边形的判断等内容。
2017年基本保持这三道题的稳定题型。
所以预测2018年这三道题题型变化不大。
1. 16题基本几乎每年都是分式的化简求值,13 年,17年有所改变,改为整式的化简求值,14年、15年、16年仍为分式的化简求值,此题慢慢会向实数运算与分式的化简求值两道组合题转化,兼顾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或不等式组的解集;2. 17题基本上是以数据分析中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为主,或统计图表与扇形统计图;3. 18题主要是以三角形、特殊四边形或圆为背景的证明三角形全等及特殊四边形的判定为主. 2014年是以两条直线与圆相切为背景考查特殊四边形的判定,2015年是以半圆与三角形为背景考查特殊四边形的判定。
2016年以圆形为背景考查特殊四边形的动态探究题。
2017年以圆形为背景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二】、从近五年河南中考19-21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三道题慢慢趋于稳定,分别为:19题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因为从2013~2017年连续5年都在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预计2018年仍会延续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仰角、俯角的考查。
20题函数的应用。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实际应用是必考点,考查的形式有:①一次方程、不等式的实际应用;②单纯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③反比例、不等式、一次函数综合应用。
由于该命题点是河南中招考试的必考点,预计2018年考查反比例函数、不等式、一次函数综合应用题的几率较大。
21题方程组及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但在2015年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2016年考查了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这三道问题的设置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应用,往往与现实生活实际相联系。
【三】、河南中考22题题型分析河南中考22题主要以图形变换的动态几何为主,并对问题进行猜想论证、尝试探究、类比延伸、拓展迁移等过程,命题原则往往以猜想为起始,进行尝试探究,重在以类比的思想方法进行拓展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