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工作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重症监护室规章制度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中专门用于救治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区域,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规章制度:一、人员管理1、医护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和技能,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岗。
认真执行医嘱,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等。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2、患者及家属患者入住 ICU 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 ICU 的环境、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
患者家属应遵守探视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内探视患者,不得随意进入病房。
患者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不得干扰医疗秩序。
二、医疗护理管理1、病情评估患者入住 ICU 后,医护人员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护理方案。
病情评估应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器官功能、营养状况等方面。
2、医嘱执行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医嘱,不得擅自更改医嘱。
如对医嘱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确认无误后再执行。
3、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效果。
护理记录应字迹清晰、书写规范,不得涂改。
4、管道护理对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如气管插管、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应妥善固定,保持通畅,防止扭曲、堵塞和脱落。
定期观察管道周围的皮肤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压疮预防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
如发现患者有压疮的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6、疼痛管理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疼痛情况,采用合适的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
镇痛措施应遵循个体化原则,确保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三、感染控制管理1、环境消毒ICU 病房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医院ICU工作制度医院ICU工作制度(通用5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那么。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以下是精心的医院ICU工作制度(通用5篇),欢送大家提供。
1.ICU作为病重病人的监测声场所,必须保持整洁、安静、舒适、防止噪声,工作人员应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移物轻、操作轻。
十不准:上班不准会客、不准在办公室吃东西、不准带小孩、不准看小说、不准打瞌睡、不准打私人、不准闲聊、不准做私事、不准化浓妆、不准放私人用品。
2.进入ICU室应衣帽整洁、换ICU专用鞋。
3.非本室的工作人员及病人的管床医师不得随意进入ICU室,外来参观人员必须经医务科或护理部批准前方可入内。
4.统一病室的陈设,保持床单位及床边桌等用物的清洁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得批准,不得随意搬动。
5.做好病室医疗文件的保管工作,病人和陪人不得翻阅病历和医疗文件。
6.任何病人不得留陪护,探视的时间进展探视,病人的一切治疗护理由护理人员承当。
7.ICU各类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各班岗位责任制,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随时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准备工作。
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发生过失事故。
8.随时做好接收新病人的准备工作和平稳病人的转出工作,病情及药品等其他物品交接清楚,病人的贵重物品不得带入ICU室。
9.切实做好病室的消毒隔离及清洁卫生工作,防止医院感染,经常保持病室的清洁,每日清扫,每周一次大扫除。
10.医务人员工作时,穿好工作服,注意仪表仪容,讲究文明和清洁卫生。
11.做好平安保卫,节约用水电。
1.ICU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医疗组长负责制。
由医疗组长分管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详细工作。
科内重要决策均由管理小组会议讨论科主任集中意见后再做决定。
2.ICU对住院医师实行严格且正规的5年临床培训。
3.严格执行医院感染。
icu各项规章制度ICU 各项规章制度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是医院中救治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效率,特制定以下各项规章制度。
一、患者收治与转出制度1、收治标准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 ICU 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 ICU 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ICU 的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2、收治程序由主管医师提出申请,ICU 医师会诊评估患者病情,认为符合收治标准后,通知 ICU 护士做好接收准备。
患者转入 ICU 时,原科室医护人员应与 ICU 医护人员进行详细的床边交接,包括患者的病情、治疗经过、目前的用药等。
3、转出标准患者病情稳定,脱离生命危险,重要器官功能恢复到可以在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的水平。
患者病情恶化,无法继续治疗,或患者及家属要求放弃治疗。
4、转出程序ICU 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评估决定转出,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收准备。
ICU 护士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物品,与接收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详细的床边交接。
二、医疗护理工作制度1、医疗团队工作制度每日进行早交班,由夜班医师汇报患者病情变化及处理情况,上级医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定期进行病例讨论,对疑难、危重病例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的诊疗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护理团队工作制度实行 24 小时连续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工作。
认真落实护理记录制度,如实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
3、医疗护理联合查房制度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医疗护理联合查房,共同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护理方案。
医生和护士在查房过程中及时沟通患者的情况,协调治疗和护理工作。
icu各项规章制度ICU(International Cybersecurity Union)作为一家专注于网络安全的国际组织,为了确保组织内部的秩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涵盖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工作纪律、安全保密、信息管理和纠纷解决等方面。
一、工作纪律ICU要求所有成员必须遵守以下工作纪律,以保持高效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团队合作:1. 准时上班:每个成员都应按时出勤,且不得擅自离岗。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应提前向上级领导请示并填写请假申请表。
2. 服从管理:所有成员应遵守ICU领导层的命令和安排,且不得私自行动,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异议应向上级汇报。
3. 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所有成员应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卫生,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整理桌面并归还工具和文档。
二、安全保密网络安全领域的工作涉及到大量的敏感信息,为了保护ICU以及客户的隐私和利益,ICU制定了严格的安全保密规定:1. 信息保护:成员不得泄露任何与工作相关的机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细节、客户资料和技术文档等。
2. 数据存储:所有敏感数据必须以加密方式存储,并妥善保管密钥和访问权限。
在离岗时,必须关闭电脑并锁定文件柜。
3. 网络安全:成员应定期更改密码,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个人电脑和工作设备的安全,严禁随意插入未经批准的外部存储设备。
三、信息管理ICU注重信息管理的科学和规范,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以下是ICU的信息管理规定:1. 文件归档:所有与工作相关的文件和数据应按规定的分类和编号进行归档,方便快速定位和检索。
2. 数据备份:每位成员应定期对工作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地方,确保数据不会丢失或遭受损害。
3. 信息共享:成员之间可以共享必要的信息,但必须确保分享的信息符合ICU的保密要求,并在获得相关人员授权的情况下进行。
四、纠纷解决如在工作中出现纠纷或者合作中产生争议,ICU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以确保公平和合理:1. 内部协商:首先,涉事双方应当通过内部协商的方式尽力解决争议,寻找共识,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icu工作制度ICU工作制度ICU,即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医疗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ICU工作的医务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制定一套严格而完善的工作制度,以保证ICU的高效运转和患者的安全。
以下是一份基本的ICU工作制度,以供参考。
一、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1.工作时间:ICU工作是一项需要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因此需要按照班次制度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
常见的班次制度包括三班倒和四班倒,医务人员一般每班工作8-12小时,根据需要可能会有24小时直接值班的情况。
2.休假制度:由于ICU需要长时间连续工作,为了保证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制定合理的休假制度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医务人员可以根据工作强度和个人情况,申请年假、事假和病假等休假,但要提前向主管医生提出申请,并经过批准方能享受。
二、医务人员岗位职责1.主治医师:负责ICU的日常管理和患者的治疗计划制定,对重症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2.护士长:负责ICU护士团队的管理和协调,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护士:负责病情评估、监护设备的使用和专业护理操作,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治疗。
4.呼吸治疗师:负责ICU患者的呼吸支持和康复治疗,掌握呼吸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三、病人管理1.入院评估:患者进入ICU后,医务人员需进行全面的入院评估,包括病情评估、生命体征监测和辅助检查等。
2.治疗计划:医务人员根据入院评估结果制定治疗计划,并将其详细记录在病历中,确保治疗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交班记录:医务人员进行交班时,应详细记录病人的状况和治疗进展,确保信息的传递和连续性。
四、高风险工作操作和安全措施1.防控感染:ICU是感染风险较高的区域,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洗手和穿戴防护设备等措施,确保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2.急救操作:ICU经常需要进行急救操作,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设备操作和维护:医务人员应掌握ICU中的各种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准确的数据。
ICU核心制度一、危重患者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危重患者的入、出科标准,确保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2.建立危重患者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
3.定期对危重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二、监护与评估制度1.对危重患者进行持续监护,包括生命体征、心电、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监测。
2.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皮肤情况等,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状态。
三、护理与治疗制度1.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和治疗计划,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治疗。
2.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3.及时记录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情况,为患者的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四、患者转运与交接制度1.制定患者转运和交接流程,确保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2.转运前对患者进行评估,确保患者病情稳定,避免转运过程中的风险。
3.转运过程中保持与接收科室的密切沟通,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五、感染控制与消毒隔离制度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和消毒隔离制度,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2.对ICU环境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对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洁和安全使用。
六、交接班与值班制度1.制定交接班和值班流程,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2.值班期间保持对患者的密切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病情变化。
3.交接班时详细交接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医疗废物处理制度1.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2.对医疗废物进行定期清运和处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3.对医疗废物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监控,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和管理。
八、医护人员培训与准入制度1.对ICU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2.建立医护人员准入制度,确保医护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ICU工作制度
一、ICU护士实行24小时连续监测护理,值班人员应加强急救观念,接班时要认真检查急救物品、器械、仪器性能及有效期,及时修补、补充、消毒。
二、病人一进入监护室即建立监护记录,连接监护导联,常规描记心电图1次,详细记录生命体征,由当班护士制定监护和抢救计划。
三、值班人员进入岗位,应高度负责,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变化,不允许会客、闲谈或大声喧哗等,以免影响观察和监护。
四、负责所有病人的治疗、护理、病情观察及特殊处置,准确记录监护结果及病情变化。
五、室内贵重抢救仪器、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保养,使之处于完好状态。
护士应经有关专业知识的岗前培训并能熟练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及监测方法。
六、病人入室24小时内应完成卫生整顿工作,做好晨、晚间基础护理。
七、保持病室安静,病人床单位整洁、有序,各治疗管道通畅,无滑脱,无堵塞,无污染。
八、负责各种辅助检查的准备及标本的采集送检。
九、进入ICU必须衣着整齐,戴好工作帽、口罩,换鞋。
十、室内物品定位、定量、定人保管,未经护士长允许不得外借或移出监护室。
十一、各种护理文书书写正规,记录完整、整洁。
十二、做好病人及家属的管理,限制探视及陪护,危重抢救时,家属在指定位置等候。
十三、病情稳定出室后,对床单位进行终末处理、消毒、补充、清扫常规按普通病室统一要求。
重症监护室(ICU)工作制度一、病人的管理(一) ICU职责: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生命体征稳定、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营养支持、感染防治、各种检测、监护等。
(二) 专科情况专科决策、专科处理,每天实行专科查房。
(三) 临床科室ICU之间须相互理解通力协作。
严重复合伤、跨科病人、重大治疗方案的更改、实施、病人进出ICU适应症的选择等问题,原则上由ICU与各科共同协商,ICU 须充分尊重专科处理意见。
当治疗方案出现分歧时,可通过院内会诊。
当进适应症及转出方向发生分歧无法解决时,由ICU主任决定,权力与责任同在。
(四) ICU须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加快周转,提高使用率。
(五) 与医疗管理有关的各项制度,如:疑难病人讨论,死亡讨论等按统一规定执行,必要时ICU与相关科室共同参与。
(六) ICU与临床科室实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原则二、ICU收治原则及疾病范围ICU是收治危重病人的地方,凡生命体征不稳或目前虽稳定但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者,可入ICU。
具体疾病:(一)各种严重休克;(二)严重心力衰竭;(三)严重心肌梗塞;(四)严重心律失常;(五)急性肺损伤,ARDS;(六)严重呼吸衰竭;(七)严重急性肾功能不全;(八)严重肝功能不全;(九)MODS(MOF) ;(十)DIC;(十一)严重代谢功能障碍;(十二)昏迷;(十三)严重体液;(十四)各种严重中毒;(十五)严重中暑;(十六)严重创伤及多发伤;(十七)挤压综合征;(十八)脂肪栓塞综合征;(十九)严重产科并发征;(二十)心肺脑复苏术后;(二十一)重大手术、操作、全麻等术后(心脏手术后、肺切除术后、缩窄性心包炎术后、食道、纵膈、横膈等疾病术后、颅内肿瘤术后、颅内血管疾病开颅术后、腹部肿瘤根治疗术后、布加氏综合征术后、肝脏切除术后、胰十二指肠术后、复杂胆道术后;全胃切除+淋巴清扫术后、大动脉瘤术后、脏器移植术后、颈胸椎术后、肾功除术后、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子宫全切盆腔清扫术后、高龄、高危患者术后、其他手术后出现生命体征不稳者等)。
ICU工作制度和要求ICU,即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内最为重要的科室之一、在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医护人员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程度的疾病以及危急情况,因此有着严格的工作制度和职业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ICU工作制度和要求。
1.工作制度:(1)工作时间:ICU属于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区域,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按照轮班制度来进行工作。
一般来说,每个班次的工作时间为12小时,既保证了连续性,又能避免疲劳导致的错误。
(2)班次安排:ICU通常分为白班和夜班,白班一般从早上7点开始,夜班从晚上7点开始。
为了保证工作连续性和团队稳定性,医院往往会将同一班次的医护人员固定在同一个团队中,以确保彼此之间的熟悉和配合度。
(3)休假制度:由于ICU的工作本身十分繁忙和紧张,医护人员的休假相对较少。
通常情况下,医护人员会按照工作量和需要进行轮流休假,以保证ICU的正常运转。
2.岗位要求:(1)专业背景:ICU的医护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知识。
通常情况下,医生需要具备相关的专科背景,如重症医学、麻醉学等,并且需要持有医生资格证书。
护士则需要具备相关护理专业的学历背景,并且需要持有合法的护士执业证书。
(2)技能要求:ICU的医护人员需要熟悉各种急救技术和器械的使用,例如心电监护、机械通气、静脉穿刺等。
对于医生而言,还需要进行相应的驰援工作,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
在这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熟练掌握各种技能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
(3)承受能力:ICU的工作环境紧张繁忙,需要医护人员能够承受工作压力,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决策。
此外,由于ICU中患者病情较重、危急情况较多,医护人员需要时刻保持冷静和专注,并具备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4)团队合作:ICU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之间的紧密配合和团队合作,因为在危急情况下,每一秒钟都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之间需要紧密沟通,及时共享信息,并且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做出快速响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生命。
ICU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ICU护士准入制,ICU护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并有强烈责任心、熟练的抢救技能、敏锐的观察力、快速的应急能力。
2、进入ICU前需按要求更衣换鞋,室内应做到“四轻”(说话轻、操作轻、走路轻、关门轻)。
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ICU。
3、保持病房清洁,整齐,规范,物品用毕需放回原处,仪器每班清点、登记。
4、病室财产、药品定位、定量放置,定期检查、专人清点,每日交班。
如有遗失和损坏,应查明原因,及时修理和补充,保证危重病人的正常治疗和抢救工作。
5、护理人员要熟悉药品的作用和副作用,掌握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及保养,交接班时要详细交接病人用药及仪器使用情况。
6、护理人员要详细掌握患者的整体情况、客观资料、针对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实施有效护理措施。
7、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按要求书写危重患者监护记录,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病情动态变化。
8、加强安全管理,尤其是对水、电、氧气、负压吸引的保养及维修管理,所有仪器设备均应保持正常备用状态。
9、加强与病人家属的沟通联系,及时将病人的病情发展、转归及治疗、护理效果告知家属,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10、在家属接待时间内,由管床医生在家属接待室向家属告知病情进展状况。
如有特殊情况,家属需进入病房,必须换鞋、穿隔离衣后方可进入。
11、向ICU陪伴及家属告知探视制度、探视时间、并留下家属的联系方式,如电话号码、详细地址,以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