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发射天线的种类及其技术特点
- 格式:pdf
- 大小:12.63 KB
- 文档页数:1
中波自立天线的多业务共塔发射研究中波自立天线是一种能够用于多业务共塔发射的设备,其研究和制作对于无线通信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中波自立天线的特点、发射研究的意义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
一、中波自立天线的特点中波自立天线是指一种能够自主立于较高高度而能够独立传播电波的设备。
其主要特点如下:1.多业务共塔发射中波自立天线能够支持多种业务的发射,包括广播、电视、无线电通信等。
由于其特殊的设计,使得在同一塔上可以容纳多种业务的发射,有效提高了塔的利用率。
2.通信范围广泛中波自立天线具有较大的覆盖范围,能够满足不同地区的通信需求。
其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适用于各种地形和环境。
这也使得中波自立天线成为中波通信的重要设备之一。
3.抗干扰能力强考虑到中波自立天线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受到各种干扰,所以在设计上注重了抗干扰能力的提升。
这使得中波自立天线在通信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信号传输,提高了通信质量。
4.高效节能中波自立天线在发射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能源消耗,使得其能够高效节能。
这一特点符合当前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多业务共塔发射研究的意义2.降低建设成本中波自立天线的采用使得原本需要建设多个发射塔的地区,可以仅需一座多业务共塔来满足多种业务的需求,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
这对于资源有限的地区和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通信覆盖多业务共塔发射技术的采用能够有效提高通信的覆盖面,使得通信服务能够覆盖更广的地区,服务更多的用户。
这对于改善通信基础设施、推动信息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促进通信产业发展多业务共塔发射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会促进通信产业的发展,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中波自立天线作为多业务共塔发射技术的一种应用方式,将会在通信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中波自立天线发射研究的未来发展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波自立天线的研究也将会有所进步。
未来中波自立天线发射研究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技术创新中波自立天线在发射技术上还有许多待改进之处,例如抗干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能耗的降低、传输速率的提高等。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与维护作者:李樾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第09期【关键词】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原理与维护中波的广播技术具有较大优点,如信号较为稳定、信号覆盖面广、较强的绕射功能等都是中波广播所具备的优点,由于收音机的价格较为低廉且体积小便于携带,在中低收入的人群中受到广泛欢迎,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中波收音机成为了连接外界信息与人们的重要纽带。
1 分析中波广播的发射天线原理1.1 分析中波天线的分类在我国,带顶负荷天线以及单塔天线是最为常见的中波发射天线,其中T型和倒L型的天线被应用最为广泛,随着近年来发射天线的发展,出现了新型的自立式并馈天线以及新型的小天线,并开始投入使用。
单塔天线:中波广播的技术通常是将垂直的极化波发射出来,因此单塔天线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垂直振子,在底部馈电,构成单塔天线的主要部件有钢桅杆、绝缘的拉绳、地网、底座绝缘和放电球。
辐射体在水平面的范围内呈现出无方向性,当与面的垂直内部角度为0°时,此时的辐射值为最大值,若受到外部的其他条件影响如经济条件或时间限制,这时在建设小功率的中波台天线时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建设轻型拉线塔,塔的高度通常为76米。
斜拉线型的顶负荷天线:在实际的实践和应用中,多数的小功率的中波电台其台频通常都在900千赫以下,并且天线塔的自身盖度也在λ/5之下,拥有较低的输入阻抗,因此这种发射天线的工作效率都普遍较低。
并馈式的中波天线:铁塔与其周围的导线构成了并馈式的中波天线,导线的上部会与铁塔相接,棒形的绝缘子与导线的下部相连,这种类型的天线的工作原理与单塔天线是相同的,但是并馈式的天线并不能够馈电,另外,相比之下并馈式中波天线并不需要简形的绝缘,其塔身接地本身就已经具备了绝缘的作用,因此其防雷的功效十分显著。
新型的小天线:占地面积较大、资金投入较大等都是传统桅杆型天线的弊端,这些弊端对于电台的维护和上地利用等工作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困扰,基于此背景,新型的小天线被开发出来并投入使用。
锥面顶负荷自立塔式宽频带中波发射天线应用分析锥面顶负荷自立塔式宽频带中波发射天线是一种用于中波频段广播发射的天线。
它采用了较新的锥面顶负荷技术和自立塔式结构,具有宽频带特性,适用于广播发射系统的不同频率段。
中波广播频段通常被用于大范围广播覆盖,如城市与乡村地区的广播。
中波频段的特点是传播距离较远,传播损耗较小。
中波发射天线需要具备高效的辐射特性和较大的发射功率。
锥面顶负荷技术是一种在天线顶端设置一个负荷,通过改变负荷与主辐射体之间的电磁耦合关系,实现天线增益、方向性和阻抗匹配的调整。
锥面顶负荷技术可以使天线的辐射特性更加均匀和稳定,提高辐射效率。
自立塔式结构是指天线支撑结构采用塔式结构,而不是传统的自行支撑。
自立塔式结构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可适应各种复杂环境。
自立塔式结构可以减小天线与支撑结构之间的互调干扰,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
宽频带是指天线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好的辐射特性。
对于中波发射天线来说,宽频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波广播频段通常涵盖了多个频率。
宽频带中波发射天线可以适应不同频率的广播发射需求,减少天线的调整和更换。
锥面顶负荷自立塔式宽频带中波发射天线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它可以用于广播电台的发射系统,提供稳定且高效的广播信号覆盖。
它也可以用于大型活动场所的临时广播发射,如体育场馆、展览中心等。
它还可以用于应急广播系统,提供广播通信服务。
在实际应用中,锥面顶负荷自立塔式宽频带中波发射天线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和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
一方面,需要考虑天线的高度和辐射特性,以满足广播覆盖的要求;需要考虑支撑结构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天线的正常运行。
天线和微波技术中的天线类型介绍天线是通信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设备,用于收发无线电波信号。
在微波技术中,天线的类型多种多样,每一种天线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天线类型,在简要介绍其原理和特点的同时,还将探讨其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的应用。
一、偶极天线偶极天线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天线类型之一。
其结构简单,通常由一对互相对称的导体构成。
偶极天线主要用于接收和发射无线电波,其工作频率范围广泛,从几千赫兹到数百吉赫兹不等。
偶极天线的优点是易于制造,而且天线本身不需要进行特殊的解耦设计。
这使得它成为了无线通信和广播领域的理想选择。
二、方向性天线方向性天线是一种具有明确辐射方向的天线类型。
它主要通过限制天线在特定方向上的辐射能量,以便更好地集中信号。
方向性天线常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增加信号传输的距离和强度。
基于不同的设计原理,方向性天线可以分为常见的两种类型:定向天线和定向性天线。
定向天线通过定向辐射辐射能量,以便将信号集中在特定区域内。
而定向性天线则可以通过电子调谐和信号处理技术,自动跟踪信号源的方向。
三、扩束天线扩束天线是一种通过集中信号辐射以提高天线增益的天线类型。
它主要通过在发射和接收器之间添加反射器和透镜等装置来实现辐束。
扩束天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雷达系统中用于提高目标探测和跟踪的准确性,或者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用于增加信号传输的距离和质量。
四、天线阵列天线阵列是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成的天线系统。
它通过联合操作单个天线单元,以实现更大的增益、更高的信噪比和更好的指向性。
天线阵列的设计复杂度相对较高,但是其在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和航空导航等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巨大。
五、微带天线微带天线是一种以微带线和介质基片作为支撑结构的天线。
其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廉,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无线电频段标签系统和手机通信等领域。
微带天线具有宽带性能、较好的辐射特性和方便的制造工艺,是当今天线设计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
锥面顶负荷自立塔式宽频带中波发射天线应用分析锥面顶负荷自立塔式宽频带中波发射天线是一种常用于长波、中波和短波广播发射的天线系统。
它的特点是频率范围广、发射效率高,适用于远距离传播和广播覆盖。
锥面顶负荷自立塔式宽频带中波发射天线由天线塔、馈电系统和发射系统组成。
天线塔是天线系统的支撑结构,一般由高强度的钢材制成,能够承受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如风力、冰雪等。
馈电系统负责将发射设备产生的电波传送到天线上进行发射。
发射系统包括功率放大器、调制器等设备,用于调制信号、放大信号,并将信号发送到馈电系统上。
锥面顶负荷自立塔式宽频带中波发射天线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实现广播信号的远距离传播。
由于中波频段的电波具有较好的穿透力和抗干扰能力,所以它可以传播到相对比较远的地方,如农村地区、山区等人口稀少的地方。
它可以实现广播信号的全方位覆盖。
通过合理设计天线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实现360度的辐射,可以覆盖一个较大的地理范围。
它可以实现多频段的广播服务。
中波频段广播有着较好的覆盖范围和传播距离,在一些地区,它是唯一的广播信号来源,锥面顶负荷自立塔式宽频带中波发射天线可以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广播节目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锥面顶负荷自立塔式宽频带中波发射天线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地理环境因素需充分考虑。
选择适当的天线塔的高度和位置,以及天线系统的参数设置,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天线系统的发射效率和覆盖范围。
天线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需考虑。
由于中波频段的频率范围较宽,因此需要确保天线系统在该频率范围内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天线系统的接收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也需要得到充分的提高,以保证广播覆盖质量和信号的稳定性。
总结而言,锥面顶负荷自立塔式宽频带中波发射天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广播发射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调整,可以实现信号的远距离传播和全方位覆盖,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广播服务。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广播技术的发展,锥面顶负荷自立塔式宽频带中波发射天线将会在广播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数字传媒研究·Researchon Digital Media中波发射天线的原理及相关维护技术分析作者简介:柳贤子内蒙古新闻出版广电局扎赉特775台工程师柳贤子内蒙古新闻出版广电局扎赉特775台内蒙古兴安盟137600中波广播技术具备多种先决条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无线通信行业。
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中波广播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从最早的电子管发射机,逐渐发展为固态发射机、数字发射机,现在多数广播电视发射都是应用固态发射机和数字发射机,表明我国广播技术开始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1中波发射天线的工作原理与分类1.1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原理在中波广播发射技术中,核心技术在于垂直极化波转化与覆盖,极化现象主要是在电场作用下,电磁波会朝着固定方向发射。
当电磁波发生极化现象后,会出现与垂直面平行的极化波,被称为垂直极化波。
当形成垂直极化波后,会产生电流,此时电流方向与地面垂直,可以和中波广播电流汇合,以此提升广播传播效率。
1.2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类型为了更好地掌握广播发射天线技术,必须对中波广播进行分类处理。
目前,天线分类包括新【摘要】无线广播技术是广播覆盖的主要手段,中波广播节目发射传播具有效率高、稳定性强的特点,且信号覆盖范围广,可以通过地波方式传播广播信号,确保中波信号的稳定性。
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中波发射天线的原理及相关维护技术。
【关键词】中波发射天线运行原理维护技术【中图分类号】TN8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751(2020)09-0003-0312型式天线、顶负荷型单塔天线和单塔型天线。
在上述天线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单塔型天线与顶负荷型单塔天线,也属于常见的中波天线。
新型天线属于先进天线类别,可以有效满足无线广播技术的需求。
第一,单塔型天线。
在中波广播中,垂直极化波属于鲜明特征,中波广播发射的电磁波就是垂直极化波。
单塔型天线的组成包括:绝缘拉线、钢桅杆、地网、放电球与绝缘底座,与地面相互垂直,所以单塔型天线属于垂直振子,在应用该天线发射电磁波时,此电磁波就为垂直极化波,垂直于地面,通过该天线发送中波电磁波,可以发挥出以下优势:首先,在发射天线上,中波电磁波沿着地面发射,损耗比较小,所以电磁波传播距离比较远;其次,天线与地面垂直,中波电磁波也与地面垂直,此时所发送的电磁波为垂直极化波,与水平极化波相比,垂直极化波的损耗比较小,能够延长传播距离。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浅谈摘要: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是电视广播信号发射与传播的关键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直接影响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效果。
本文对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目的是了解这项技术的运行原理,了解中波广播发射系统运行原理,从而更好地开展技术运行的维护管理工作,为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稳定高效传输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中波;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的应用,主要就是根据地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信号传播,通过让信号在地面传播促使其呈现垂直化的极化形态,产生垂直极化电波,从而提升传播电视信号的中波质量,获取良好传输效果。
现如今,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应用程度逐渐深化,如何加强技术运行维护与管理,确保技术运行稳定,是应当重点探索的问题[1]。
一、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的基本运行原理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其本质就是基于中波的广播电视天线信号发射与传输。
从介质波角度来理解,其传输功能受限于地波,而垂直线可以有效作用于介质波的发射,因此,将垂直线作为介质波的发射天线,是一种提升介质波传输稳定性的有效手段。
为了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尽可能降低地面传输电流的损失,技术人员选择在天线末端采取一定措施改善电流分布情况,适当拓展辐射范围、增加辐射频率。
天线发射机的使用可以提高天线的节地容量,提高其抗辐射能力[2]。
按照这些原理,技术人员在地面安装中波天线,在天线最底部放置底部网格,利用电源将天线的下部与天空网络隔离连接,此时馈线波线为不对称馈线。
在中波广播发射天线装置运行过程中,辐射线之间的中波长形成电流环,同时地球地面网格起到辐射呼叫中心的作用,以聚焦的形式围绕其形成辐射。
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土壤导电性能较弱,很容易造成电流流失,因此,通常会选择直径2m的铜导线和铜板线,尽可能减少中波天线运行效益的流失。
在不同地区使用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应当充分考虑地区土壤的成分分布与地质结构情况,分析土壤阻力大小,分析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情况,科学利用中波田,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从而提高电信号传输高效性和稳定性,为广播电视的稳定传输提供支持。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与维护探析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广播事业发展,中波广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着重要影响。
中波发射是广播组成部分,发射电波质量关系着广播电视行业发展。
为提高传播效果还应立足于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与维护,重视对技术原理的分析与日常维护。
关键词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原理;维护中波发射技术具有传播迅速、信号覆盖范围广的特点,有助于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带给观众更高的观看、收听效果。
中波广播发射技术主要利用电磁波实现信号输送,对波长有明确要求,以地面传播形式降低衰弱,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在广播电视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1 中波广播类型第一,单塔天线。
这种类型的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应用较多,通常单塔发射的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多为垂直发射形式,与底面垂直。
单塔天线的中波广播发射天线传播是依靠电塔底端饋电的垂直振子实现发射源,在水平面内达到大范围天线辐射,确保中波广播发射天线辐射效果。
第二,斜拉线顶负荷单塔天线。
该种类型天线是专门为频率较小的中波发射天线提供,在输入阻抗设计时想要确保发射线多会选择较小的发射电阻,才能提高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发射频率。
另一方面,三根斜拉线有助于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发射塔工作角度控制,确保高效传播。
第三,并馈式中波天线,其中包含铁塔与导线,利用其组件确保中波广播发射天线下端与绝缘位置的连接。
现实应用时设计的发射天线应利用塔身接地的中波广播发射天线防雷保护,确保顺利运行。
第四,中波小天线,该种发射天线具有成本投入少、占地面积小的优势。
在其设计时应重视锥面顶负荷曲面性特征,才能有效减小设计高度,提高电阻[1]。
2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原理分析第一,相对于天线有功功率,天线辐射功率比率是恒小于1.天线效率有助于提升天线发射效果,是中波广播发射天线主要依据,能够确保天线设计科学合理。
想要提高工作效率还需要各单位与技术人员加大对功率与效率的研究,要求天线高效率应有良好的地网为支撑。
第二,地网作为垂直单桅杆天线核心,与中波天线辐射的电流生辰一个回路。
三种中波天线的使用与性能比较庄涛潢川中波转播台卢光辉信阳中波转播台冀晓鸽潢川中波转播台摘要:中波发射天线作为广播信号发射的重要载体,给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新型数字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全面普及,与之配套的新型天线也在逐步问世,中波天线的小型化解决了土地资源紧张、建设费用巨大、日常维护费用高、电磁波污染、高架塔体易遭雷击及塔体自身安全等诸多问题。
本文结合我台实际情况,对三种中波天线的结构特点、电气性能、使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论证。
关键词:中波天线结构特点电气性能优劣论证近几年,我台在原有一座120米桅杆式拉线天线的基础上,新增120米自立天线、33米锥面顶负荷小天线各一座,两座天线投入使用都超过一年以上,发射效果良好,性能稳定,现就三种天线(参看三种天线实物照片)的使用情况和性能、特点作一比较。
(桅杆式天线)(自立塔天线)(锥面顶负荷小天线)一、天线的结构特点与使用条件1、桅杆式中波天线这种天线为传统的中波天线,根据使用频率其高度一般在60 ~150m 左右。
边宽为0.5~1.5 m,主体由若干节的正三角椎体组成,120米桅杆式天线上下共有9根拉线,每三根与另外三根的夹角为120°,底部是桶形高频瓷质绝缘体,在保证能承受上百吨的压力外,绝缘体每厘米还要能承受1KV以上的电压,为保证辐射效果、提高辐射效率,必须以天线塔体为中心铺设直径约0.3~0.5 λ的辐射状地网,如果要达到理想的天线效率,这种天线需占地70~150亩,由于这种天线受传统设计理念所限,再加上宽松的土地政策,结构相对简单,线性好,容易与输入网络匹配等优点,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大部分中波台站都在使用这种天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天线与土地资源的紧缺矛盾日益凸显。
在摈弃传统天线占地面积大,打破传统天线设计理论束缚的基础上,人们采用新的设计理念,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相继研制并开发了几种新型中波天线。
• 38•本文通过介绍76m 锥面顶负荷自立塔式宽频带中波发射天线的基本情况,说明了其技术性能与特点,对比原桅杆拉线塔,自身的防雷效果好,安装维护方便,结构稳固,节约土地资源,覆盖效果好,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技术特性新型锥面顶负荷中波发射天线,天线地网占地面积小,无需拉线,可有效节约土地资源。
频带宽便于频段内各频率的天调网络阻抗配谐,天线辐射效率高,可明显提升发射效率,易实现多频共塔和数字化广播。
结构稳固,抗雷电及自然灾害能力强,便于安全使用。
1.1 总体技术指标(1)天线高度:≤76m (2)占地面积:4000m 2(3)功率等级:≤200Kw(4)频率范围:531KHz ~1602KHz (5)匹配阻抗:50Ω、75Ω、150Ω(6)驻波比:载频点VSWR <1.1(7)带宽531KHz ~1602KHz VSWR≤ 1.25 Δf≥18KHz (8)极化方式:垂直极化(9)电磁传输方式:以地波传输为主,天波传输为辅(10)电磁波辐射方向性:水平面内全方向(11)抗风及重量:风压≤0.3Kpa ,重量≤36t 1.2 对比原有桅杆拉线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稳定。
天线地座为钢筋混凝土浇筑,采用镀锌角钢架、长变细自立塔式加顶立体化锥体结构。
防锈抗腐蚀、可免漆维护,抗震抗风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便于安全使用维护。
(2)节约土地资源。
地网最小半径30m ,占地面积小,节约投资和大量土地资源(解决了令人头疼的土地纠纷问题),原有76m 桅杆式天线占耕地67市亩,现安装的新式天线仅占地6市亩,占地比率提升达90%,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3)技术性能优越。
频带宽,效率高,有效谐振高度提升(相当于120m ),工作稳定,易实现多频共塔和数字化广播。
该天线内发射体下端接地,可提升并联天线自身的防雷效果,并且通过调节内发射体和外发射体连接的高度,可使天线的输入阻抗达到一个较理想的状态,因此天线的辐射效率得到较大改善。
中波发射天线的种类及其技术特点胡丽英杨娜摘要:中波发射天线作为厂播信号发射的重要载体,给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中波天线的钢结构工程设计人员,笔者就目前我国中波天线的种类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介绍了国际上比较先进的中波天线技术。
关键词:中波天线;桅杆式天线;自立中波天线;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锥面顶负荷中波发射小型天线建国60年来,我国的广播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广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广播天线的革新换代。
中波发射天线作为广播信号发射的重要载体,给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中波天线的钢结构工程设计人员,笔者就目前我国中波天线的种类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介绍一些国际上比较先进的中波天线技术。
1传统中波天线我们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天线称为传统中波天线。
传统中波天线有两种:一种是桅杆式天线,另一种是自立式中波天线。
1.1桅杆式天线20世纪30年代,桅杆式天线是中波广播的唯一天线。
桅杆式天线一般采用三角形截面,考虑运输和架设的方便,塔节长度一般为4m~6m。
塔节之间采用法兰盘和螺栓连接。
桅杆拉绳采用三方拉绳。
拉绳采用镀锌钢丝绳,为避免钢丝绳上感应电流的二次辐射对发射方向的影响,拉绳需用绝缘子分开。
桅杆式天线结构造型简单,塔节形式规则、易于加工,整体造价较低,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桅杆天线具有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的优点,但在发射低频、大功率信号时,由于桅杆较高,还需在塔身外加装天线笼,使得底部压力很大,而增加了底座绝缘子的费用。
另外,拉线与地面呈45度左右受力较好,因此三方拉绳的占地面积也大。
随着我国广播覆盖面的增加,土地使用费用增高造成了征地困难,这种桅杆天线在国内的应用己经越来越少了。
它逐渐被自立中波天线所代替。
1.2自立中波天线自立中波天线的塔型采用抛物线型,这样的结构形式能够最好地利用材料的性能。
它的每个塔脚底部用一带有绝缘子的特制底座与塔架和地基基础相连,塔旁配有调配箱或调配室。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对获取信息的质量及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广播电视作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在信息交互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新媒体的崛起以及移动端的快速发展,使得广播电视的传统地位受到了挑战。
如何提高广播电视传输效率,并使信息的展示渠道更加多样化以稳定广播电视在信息交互领域的地位是广电部门应当要考虑的。
前言:广播信号传输过程中,领先的是电磁波传输原理,而电磁波传输对电场方向有一定的规律要求,需要严格根据规律保证方向的确定性,使电磁方向能够实现旋转,满足电磁波极化要求。
电磁波极化形式形式多样,主要有平面极化和圆极化两种形态,其中平面极化又分为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两种形式。
中波电磁波旋转的方向主要是根据地面情况进行传播的,通过在地面传播,使极化方式呈现出垂直极化形态,只有全面保证中波发射天线产生垂直极化电波,才能提升中波质量,保证传输整体效果。
关键词: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1.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类型1.1单塔型中波广播发射天线中波广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垂直极化波,在垂直极化波的基础上产生了单塔型中波广播发射天线。
从本质上来说,单塔型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其实就是一种垂直振子,通常情况下在灯塔底部的电流分布区域开展工作,所以也可以将灯塔看做一个振子。
灯塔主要是由底座以及绳拉等是组件构成,所以说底座以及绳拉对于中波传播来说非常重要。
单塔型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辐射范围不是固定的,而且辐射也没有规律。
通常情况下,灯塔的斜拉塔会安装单塔型中波广播发射天线。
1.2顶负荷型单塔天线通常情况下,在比规定高度低的灯塔上面会应用顶负荷型单塔天线。
顶负荷型单塔天线的发射频率通常都低于900kHz,所以说顶负荷型单塔天线传播电流比较小。
想要克服这一缺点,增大顶负荷型单塔天线的发射功率,可以将很多根顶负荷型单塔天线绑扎在一起,然后再节能性安装,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灯塔电流的传播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