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 格式:doc
- 大小:122.00 KB
- 文档页数:7
【生物知识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因此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内最重要、最普遍的质体,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利用其叶绿素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CO2与水转变为糖。
叶绿体是世界上成本最低、创造物质财富最多的生物工厂。
几乎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光能)。
绿色植物是主要的能量转换者是因为它们均含有叶绿体这一完成能量转换的细胞器,它能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同时产生氧。
所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有机体生存、繁殖和发展的根本源泉。
叶绿体的大小变化很大,高等植物叶绿体通常宽2-5μm,长5-10μm,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对于特定的细胞类型来说,叶绿体的大小相对稳定,但是会受到遗传或环境的影响。
例如多倍体细胞内的叶绿体就比单倍体细胞的要大些,生长在阴影处的植物的叶绿体也会比生长在阳光下的大。
所以,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其叶绿体大小也不一定相同。
叶绿体由外至内可划分为叶绿体外膜、叶绿体膜间隙、叶绿体内膜和叶绿体基质、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腔六个功能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光合作用反应位置
光合作用是一种基本的生物化学反应,在其中植物利用太阳能将水分解开和二
氧化碳进行光解水而释放出氧气,而在这种过程中,光合作用反应位置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光合作用反应位置位于植物叶腔内。
具体而言,光合作用反应位置指的
是太阳辐射落对叶片的某一部位,一般是绿色的叶的背面,里面有微小的钝叶细胞以及一种叫做叶绿素的物质。
叶绿素具有很高的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是光合作用的核心反应位置。
其次,光合作用反应位置除叶片外,还可能出现在其他部位,如植物枝条内部
的细胞或鳞片,以及其他无色或单色植物亲和性细胞内,这些位置也可以作为有效吸收太阳光而引起反应的地方。
此外,光合作用反应位置也可能出现在植物发芽过程中。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
会有一些植物发生光合作用,但其发生过程是不完全一致的,并且可能依赖于发芽植物的特定特性。
一般来说,发芽植物也有一个叫做“发生孢子”的特殊的细胞核,他具有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就像其他植物细胞一样,能够促使光合作用反应发生。
最后,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光合作用反应可能不仅仅发生在叶片、枝条或发芽
植物的细胞内,还可以发生在叶外面的杂质物上,如微小的灰尘或细菌等,这也是一种光合作用反应位置。
总之,光合作用反应位置并不单一,它可能出现在植物叶片、枝条、发芽植物
外表等不同的地方,可以有效地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因此,我们不应只关注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反应位置,而应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其他的部分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以获得更高的植物生长效率。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脂类、色素、RNA和少量的DNA。
叶绿体中大部分蛋白质是以酶分子的形式出现的,还有一部分与RNA结合成核糖体颗粒。
叶绿体的DNA在遗传上有相对的独立性,使一些叶绿体不受细胞核的控制而进行自我繁殖。
在光学显微镜下,叶绿体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典型的叶绿体长5~10微米,宽2~4微米,厚1~2微米,其大小和形状可随光、暗及其活性而有一定的改变。
在电子显微镜下,叶绿体为双层膜,内膜在几处地方延伸而横过叶绿体呈片层结构。
有的地方,几乎相同的片层结构叠成一叠如硬币的叠膜,把它叫做基粒,成熟的叶绿体一般含有40~60个基粒。
基粒与基粒间的片层膜称为基粒间膜,基粒与基粒间膜沉浸在无色的水溶性基质中,基质中含有固定二氧化碳的各种酶类。
基粒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场所,暗反应则在基质中进行。
基粒膜中结合着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
叶绿体中具有叶绿素酸酯结构的有机色素,是重要的光合色素,光能只有通过叶绿素才能启动光化学反应。
叶绿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c1、叶绿素c2和叶绿素d五种。
高等植物的叶绿素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胡萝卜素可能将光能有效的传递给叶绿素a。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使植物能够进行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包括叶片和茎的绿色组织。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之一。
在叶片的表皮下层和肉眼可见的叶脉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叶绿体内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能够吸收太阳光的能量。
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叶绿体膜中,称为光反应。
在光反应中,太阳光的能量被捕获并转化为能够驱动化学反应的化学能。
除了叶绿体,光合作用还发生在植物的茎的绿色组织中。
茎内的叶绿体数量较少,但同样能进行光合作用。
茎的绿色组织主要分布在幼嫩的茎皮和叶柄上,能够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场所主要集中在植物的叶绿组织中,而且不同部位的叶绿组织对光合作用的贡献程度也有所差异。
叶片是植物最主要的光合器官,拥有大量的叶绿体,因此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茎的绿色组织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相对较小,但仍然能够为植物提供一部分能量。
总之,光合作用的场所主要是植物的叶绿体,包括叶片和茎的绿色组织。
这些地方通过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提供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植物光合作用场所植物光合作用场所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有机生物体积累能量的主要方式。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生成了葡萄糖和氧气。
因此,光合作用场所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生地点除了光线的作用外,还与植物体内的生理器官和分子组织有关。
这里我们将分别从光线、叶片以及叶绿素和细胞器等方面来详细探讨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一、光线光线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只有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光线照射的强度和时间对光合作用的速率有着绝对的影响。
太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佳光源,但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也是不同的。
研究表明,当光照强度在1500μmol m^-2 s^-1左右时,植物的光合效率最高,而当光照强度超过2000μmol m^-2 s^-1时,光合作用速率基本上停滞。
除了光照强度以外,光照时间和光谱也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
长时间的光照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但是过度光照也会对植物产生危害。
光照的光谱也会影响植物的光合速率,因为不同波长的光线对光合作用的效率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红光和蓝光波长的光线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有效的光线,绿光波长的光线对光合作用的效率相对较低。
二、叶片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场所,因为叶片内含有充满叶绿素和光捕获复合体的叶绿体。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内的一种细胞器,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中充满着各种类型的叶绿素和其他类似分子。
这些叶绿体负责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并参与从光合作用中生成的各种化合物的合成。
在叶子组织中,不同部位的光合速率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叶片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是不同的。
叶片表面的表皮细胞主要用于保护叶子和控制水汽的透过。
叶中层的肉质部分主要用于储存养分。
而在叶子中部的叶绿体层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核心。
叶绿体位于叶绿细胞内,共同组成光合作用体系。
叶绿体的外层叶绿体膜与膜内系列体的平板和肢状突起组成的叶绿体膜组成了受光反应和成像器件的结构。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内最重要、最普遍的质体,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利用其叶绿素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二氧化碳与水转变为糖类。
叶绿体是世界上成本最低、创造物质财富最多的生物工厂。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其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涉及光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等重要反应步骤,对实现自然界的能量转换、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是光合作用过程中需要光的阶段。
在光反应阶段中,叶绿素分子利用所吸收的光能。
首先将水分解成氧和氢。
其中的氧,以分子状态释放出去。
其中的氢,是活泼的还原剂,能够参与暗反应中的化学反应。
在光反应阶段中,叶绿素分子所吸收的光能还被转变为化学能,并将这些化学能储存在三磷酸腺苷中。
光合作用专题训练20题一、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场所相关题目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解析: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光合色素,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是光反应的场所;叶绿体的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在那里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等过程。
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解析:叶片的结构特点使其适合进行光合作用。
叶片有表皮,能够保护内部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脉可以运输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等物质。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相关题目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二氧化碳是暗反应的原料,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参与卡尔文循环,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进而合成糖类等有机物。
水是光反应的原料,在光下分解为氧气、氢离子和电子,氧气释放出去,氢离子和电子参与后续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合成过程。
4.植物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碳。
-解析:气孔是植物叶表皮上的小孔,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
保卫细胞可以调节气孔的开闭。
当气孔开放时,外界的二氧化碳可以扩散进入叶肉细胞间隙,进而进入细胞参与光合作用。
三、光合作用的产物相关题目5.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
-解析: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等糖类。
葡萄糖可以进一步合成淀粉等多糖储存起来,或者用于细胞呼吸等其他生理过程提供能量。
6.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解析:在光反应阶段,水在光和光合色素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
氧气通过叶片表面扩散到大气中,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对维持地球上的有氧呼吸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四、光合作用的过程相关题目7.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
-解析:光反应中,水光解产生的氢离子和电子在光合色素和酶的作用下形成[H](还原型辅酶Ⅱ),同时在光合磷酸化过程中合成ATP。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2. 掌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即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 能够运用光合作用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叶绿体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学会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2. 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1.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
2. 叶绿体的结构及其功能。
三、教学准备:教师:1.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实验器材。
2. 提前学习光合作用和叶绿体的相关知识。
学生:1. 提前预习光合作用和叶绿体的相关知识。
2. 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光合作用的谜语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反应过程,以及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 实验演示:进行观察叶绿体实验,让学生亲眼看到叶绿体的存在和分布。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观察到的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讨论光合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绘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图。
2. 写一篇关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短文。
3. 观察周围的植物,记录下它们的叶绿体分布情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叶绿体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检查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更有效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调查,记录不同植物叶绿体的分布情况。
植物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化过程之一,不仅能为植物提供能量,还能产生氧气供动物呼吸使用。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主要有叶片的叶绿体和茎的部分地方。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叶绿体是什么。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非常重要的器官,它呈囊状结构,内含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
叶绿体具有光合作用的功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位于叶片的细胞内,而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片的表面凹凸不平,有许多细小的结构,这些结构可以增加叶片的表面积,进而增加光合作用的效率。
例如,叶片上有许多细长的细胞,称为叶肉细胞,它们负责储存和运输光合作用所需的物质。
此外,叶片还有细小的气孔,称为气孔,它们负责气体的交换,包括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氧气的释放。
所以,叶片的结构非常适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除了叶片,植物的茎部分也能参与光合作用。
茎通常被用于支撑和输送水分和养分,但在一些植物中,茎的表面也含有叶绿素和光合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一些多年生植物的茎上,如仙人掌和一些攀援植物。
这些茎通常暴露在阳光下,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足够的能量来支持它们的生长。
总结起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主要是叶片和茎的部分地方。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表面积大、结构复杂,有利于光的吸收和光合作用的进行。
茎部分在一些多年生植物中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通常只能提供一部分能量支持植物的生长。
植物光合作用不仅对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还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净化空气的重要过程。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学习和理解,加强对植物保护的意识,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光合作用的部位
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植物的叶子。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
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30%左右。
2、叶绿体是质体的一种,是高等植物和一些藻类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其双层膜结构使其与胞质分开,内有片层膜,含叶绿素,故名为叶绿体。
叶绿体是含有绿色色素(主要为叶绿素a、b)的质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存在于高等植物叶肉、幼茎的一些细胞内,藻类细胞中也含有。
3、光合作用保证了整个生物界生命活动的进行和生命的延续。
由于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含量长期以来保持基本稳定。
另外,光合作用对生物进化也有重要意义。
地球上原始大气中几乎没有游离的氧,约在30亿年前,出现了最早具有光合能力的蓝藻,地球上开始有了氧气的积累,为需氧生物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作者: ————————————————————————————————日期:
第3单元第6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二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别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说出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2、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3、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有物场所
4、举例说出光合作用需要光
(二)能力目标
1、练习徒手切片
2、观察叶片的结构,观察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
1、观察叶片的结构
2、识别叶片的各部分结构
3、观察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教学难点
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课前准备
(一)学生准备
1、预习本节课内容
2、准备新鲜的叶片——天门冬、菠菜叶
(二)教师准备
1、根据教科书,准备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的材料用具
2、叶片的结构模型。
3、FLASH: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
4、视频文件:(1)叶的生长;(2)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观察实验:叶片的结构
[引言]:通过前面的学习,
我们已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离不
开光和叶绿体。
你知道光合作用
是在植物体的哪个器官中进行
的呢?
[提出问题]:参天大树拔地
而起,枝繁叶茂;纤纤小草茁壮
成长,生生不息。
无论是参在大
树,还是纤纤小草,一般都具有
叶,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的主要器官,叶片是叶的主要部
分。
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器
官,它具有哪些结构及其结构相
适应的功能?
[讲述]:让我们通过实验
观察并认识叶片的结构。
[实验]:叶片的结构。
[步骤]:(1)练习徒手切片,
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玻片标
本。
(2)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
片横切面的临时玻片,再观察叶
片的永久横切片,根据《叶片结
构》认识叶片各部分的名称,了
解其功能。
都能回答出:叶
激发探究的兴趣
2人一小组进行实验,先
制作并观察徒手切片,然后
再观察叶片结构的永久切
片,对照图6-5的“叶片结构
示意图”认识叶片各部分名
称。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观察实验: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想一想]:
(1)叶片的背面与正面的绿
色一样深吗?为什么?
(2)怎样区分上表皮与下
表皮?
(3)气孔的开关受什么控
制?
[小结]:叶片的结构
表皮——保护作用
气孔——叶片与外界环境
进行气体交换的
门户
栅栏层——细胞排列紧密且
整齐,细胞里含
有较多的叶绿体
海绵层——细胞排列较疏
松,细胞内含有
较少的叶绿体。
叶脉——具有输导水、无
机盐和有机
物及支持叶
片的功能
[提问]:(1)叶片呈现绿
色的原因是什么?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
么?
(3)你是否能解释叶为什
么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讲述]:叶片的叶肉细胞和
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
中又含有绿色的叶绿素。
叶绿素
能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
量,因此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
官。
[观察]:让我们动手亲自观
察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讨论、交流。
(1)叶片正面颜色深,
栅栏层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
绿体。
(2)上表皮的气孔少,下
表皮较多;上表皮靠近栅栏
层,下表皮靠近海绵层。
(3)气孔的开关受保卫
细胞控制。
尝试回答:叶片中含有
叶绿体,使叶片呈现绿色。
叶
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认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
的场所。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指导]:学生2人一组,用镊
子取下天门冬植物的小枝,制作
成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注
意细胞中的绿色部分。
[讲述]:叶绿体中的叶绿
素,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
因。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
作用的场所。
没有叶绿体,绿色
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讲解]: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很好,其实植物叶绿体中含有的
色素即叶绿体色素一般由叶绿
素a、b,叶黄素,胡萝卜素组成,
表现出绿色、蓝绿色、橙色、黄
色。
[提问]:叶是植物进行光合
作用的主要器官,其他器官是不
是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小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
的场所。
[讲述]:绿色植物进行光合
作用也需要光。
只有在一定强度
的光照下,植物才有进行光合作
用,制造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
发育的需要。
[出示]:在光下和黑暗处培
养的小麦苗。
[提问]:你知道两盆小麦苗
的叶色为什么不同吗?
[讲述]:叶绿素只有在光下
才能形成,因此,在生产实践中,
可以利用“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光”的原理生产韭黄。
直观地观察到叶绿体使
叶片呈现出绿色。
提出疑问,有的植物叶
片不是绿色的,如枫叶,是不
是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补充小知识。
全班交流,一致认为叶
是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是
因为叶片中含有叶绿体,因
此植物体的其他绿色部分,
如幼嫩的绿色的茎,也可以
进行光合作用。
在做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外界条件实验中,有的同学
已探究过光对种子萌发的影
响,能解释出光照下叶片呈
现出绿色。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总结]:
含有含有叶片叶绿体
吸收进行叶绿素光能
制造
光合作用有机物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理清思路。
作业
请学生课后观察所见到的各种树叶的生长排列状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叶片的排列有利于它进行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