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基础--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说课讲解
- 格式:pptx
- 大小:5.89 MB
- 文档页数:15
首先、说教材教材内容本节内容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美术教材课程的“平面构成点、线、面”一。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平面构成知识课程的重点之一。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了解平面构成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
是对平面构成基本元素知识的了解又是后面更深一步学习平面构成设计的基础。
这是因为在平面构成中点线面是三个基本要素巧妙地使用点线面于各种设计中能变化出很多不同的感情和视觉效果。
掌握和了解了平面构成点线面的知识可以更好地认识它在平面设计领域上的作用可以说了解点线面这三个设计基本元素就是我们打开设计大门的一把钥匙。
为学生通过对平面构成点线面的抽象形态组合建立新的思维方式。
也有利于学生审美上和设计应用上得到提升。
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二教学分析与教学设计...1. 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教材的特点我认为点线面在构成中的意义和重要地位作为本节的重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学生通过对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组合建立新的思维方式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2. 教学目标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职高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1)了解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他们之间的关系(2)点线面在平面构成中的意义和重要地位(3)通过对平面设计中点线面的组合建立新的思维方式。
2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提问、讨论和总结1 培养学生运用本节的知识明确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构成方法和学习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设计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3情感目标结合本节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平面构成点线面的基础意识同时开拓学生设计的思想。
理性设计观念,严谨、系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以及职业道德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师生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对本学科更加热爱。
平面构成教案课程内容:平面构成——点线面教学目的:分析讲解设计中的基本要素——点、线、面的构成及形式规律问题,培养同学们掌握和运用视觉语言的基本能力,开拓视野,丰富思维技巧。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范例讲解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2、学生能够对平面构成三要素进行正确地分析和思考从广义上来看,“构成”其实体现的就是一种创造行为。
它在本质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形成、造成:比如我们说眼镜由镜片和镜架构成的,或者我们说某个违法行为情节轻微,还没有构成犯罪。
那么,这里的构成就包含了形成、造成的意思;还有一个含义是结构:比如我们说研究所目前的人员构成不尽合理。
在这里,它就包含着结构的意思。
这个是从广义上来看的,那么,在艺术领域,构成应该如何来理解?它是指将一定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审美法则进行的创造性的组合。
说得通俗一点,艺术中的构成,就是对于艺术形式的创造。
不管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还是影视艺术中,都存在着构成的形式。
其实,所有的这些构成行为都是对已知要素的重构,这些要素也都是作为构成的基础材料而存在的。
我们今天所要讲的点、线、面就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三要素。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是可以把这个点线面,当然还有形状、色彩等等作为设计表现时的基础材料。
再把这个构成说得简单一点,主要就是掌握两点:第一,基本要素是什么?第二,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至于这个表现的好坏就看你有没有创造性了,刚才定义中也一直都在强调这个创造性。
好了,下面我们就给今天所要讲的平面构成来下一个定义?平面构成就是在二维平面内创造一个理想的形态,或者是将一个既有形态按照一定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一个新的理想形态的过程。
这样就很好理解了。
在平面构成中,有形态要素和构成要素两个方面。
最基本的形态要素就是件,将他们进行组合构成,就能够创造出各种不同的造型。
任何物体,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人工造物等,这些具体的形态,都有它的外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