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饲料的制作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5
832023年40卷第6期 SWINE INDUSTRY SCIENCE 猪业科学营养与饲料NUTRITION AND FEED不同粒度的颗粒饲料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张清楠 1,蔡锋隆 2,张 伟 1,洪 亮 1,杨 华 1,蒲 蕾 1,张建斌 1 * (1.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市农业动物繁育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0;2.天津市广源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天津 301824)饲料粉碎在饲料工业中处于重要的一环,饲喂颗粒饲料可以在促进动物消化的同时提升其生产性能。
本文从饲料粉碎粒度对不同动物的生长性能方面进行阐述,最大程度发挥饲料的营养价值,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在实际生产中不断改进颗粒饲料制备工艺,寻找最适宜的粉碎粒度大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饲料质量对于畜产品的成功生产起着关键作用。
饲料营养直接影响动物生理机能和生理状态,最大程度地发挥饲料营养价值对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饲料加工和动物营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人们在配制日粮配方时常选择增加一种新的饲料原料或者更换日粮配方,以改善畜禽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
但是研究发现,在相同饲粮配方下,不同饲料粉碎粒度也能对畜禽增重和肠道健康产生不同影响,在不改变日粮配比和添加剂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21ZYCGSN00510);天津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ITTPRS2021006);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20JCQNJC00650);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18KJ188);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科技援青合作专项(2021-QY -204)作者简介:张清楠,女,硕士,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饲料,E-mail :178*****************通信作者:张建斌,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 :**************;蒲蕾,讲师,硕士生导师。
饲料颗粒制作方法1. 引言饲料颗粒是一种方便携带和储存的饲料形式,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和养殖业。
制作饲料颗粒可以使饲料更易消化,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饲料颗粒制作方法。
2. 制作工艺概述饲料颗粒的制作工艺一般包括原料处理、颗粒机加工和后处理等步骤。
原料处理包括清理、破碎和调配等步骤,颗粒机加工是将原料制成颗粒的关键步骤,后处理包括冷却、筛分和包装等环节。
3. 饲料颗粒制作方法3.1 干燥制粒法干燥制粒法是最常见的饲料颗粒制作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原料处理:选用质量好的饲料原料,对其进行清理,去除杂质。
然后,使用破碎机将原料粉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
2.制粒:将粉碎后的原料送入颗粒机进行制粒。
颗粒机通过挤压和切割的作用,将原料制成颗粒状。
3.干燥:将刚制成颗粒的饲料进行干燥,以减少水分含量。
常用的干燥设备有干燥器和风干等方法。
4.冷却和包装:将干燥后的饲料颗粒进行冷却,然后进行筛分和包装。
3.2 湿磨制粒法湿磨制粒法是另一种常见的饲料颗粒制作方法,适用于原料含有较高水分的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1.原料处理:同样,选用质量好的饲料原料,对其进行清理和粉碎。
2.调配:将粉碎后的原料进行配比调配,根据饲料配方的要求,添加适量的水分和其它添加剂。
3.磨碎:将调配好的料浆送入湿磨机进行磨碎。
湿磨机通过磨擦和挤压的作用,将料浆制成颗粒状。
4.干燥、筛分和包装:将制成的颗粒进行干燥、筛分和包装等后处理。
4. 饲料颗粒制作工艺选择在选择饲料颗粒的制作工艺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原料特性、生产规模、设备投入等。
干燥制粒法适用于原料含水率较低的情况,工艺相对简单,适用于小规模生产。
湿磨制粒法适用于原料含水率较高的情况,需要较复杂的设备和工艺,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5. 结论饲料颗粒制作方法有干燥制粒法和湿磨制粒法两种常见方法。
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制作方法可以提高饲料的质量、增加其可储存性并提高动物饲料利用率。
粗饲料是一种含有高质量纤维素或者木素的饲料。
粗饲料口感较硬,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其营养物质含量少,猪对其利用率低。
在粗饲料当中含有大量的木素,木素使得猪消化道当中的消化酶不易与这些纤维、半纤维等物质发生反应,从而使猪对这些粗饲料的消化吸收变得缓慢。
部分经营者在给猪喂食时,会加大粗饲料的投入量,以节省饲养费用,同时促进猪肠道内的蛋白、脂肪等物质可以有更多积累,从而提高猪肉质量。
在粗饲料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真菌,能够调整猪肠道微生物系统加速其生长发育,极大地提升猪对食物的利用率。
经营者要认识到粗饲料的功能,并在养猪生产中正确使用粗饲料。
在现实的养殖过程中,对粗饲料应进行合理的利用,这样既能保证猪的生长,又能节约一笔可观的饲养费用,从而为养殖场带来更高的效益。
一、生猪饲养过程粗饲料的作用猪在饲养的过程中要按照不同的成长时期选择不同的饲料,以适应猪机体的生长发育。
由于精饲料的体积较小,并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所以在猪采食后,精饲料较易于被消化吸收。
然而,含有一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精饲料如果存放很长的一段时间,会导致这些营养物质流失,从而会对猪健康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而粗饲料具有很高的纤维素或者木素,用粗饲料喂养可以让猪有一种饱腹感,使其得到充分的睡眠,同时也能减小互相撕咬的概率。
此外,粗饲料还能促进猪肠道的生长,促进饲料中其它养分的消化与吸收。
由于粗饲料中的纤维素含量较高,所以在被食用之后,猪很少会出现便秘的情况,特别是在妊娠母猪在生产之前,如果出现便秘将会导致难以生产和乳腺炎等情况,对仔猪的健康成长不利。
因此,在母猪生产之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加大粗饲料饲喂,让母猪更好地进行生产。
此外,有些粗饲料中,还包含了很多的维生素,它们的适口性好,易于被消化和吸收,特别适用于仔猪和泌乳母猪。
粗饲料还能够促进仔猪消化系统成长和发育,在母乳喂养期间,饲喂粗饲料,能提高母猪的产奶率,为小猪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二、生猪养殖过程粗饲料的科学应用1、粗饲料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由于高营养饲料喂食,怀孕的母猪常出现分娩困难和哺乳功能下降的现象。
颗粒饲料的制作方法颗粒饲料是一种常见的动物饲料,它由各种原料通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制成。
颗粒饲料可以提供均衡的营养成分,方便动物食用,并有利于它们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介绍颗粒饲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原料准备、颗粒化处理和成品包装等。
1. 原料准备颗粒饲料的原料通常包括谷物、豆类、鱼粉、蛋白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在制作颗粒饲料之前,需要将这些原料准备好,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
首先,将谷物和豆类进行清洗和破碎处理。
清洗可以去除杂质和沉积物,破碎可以增加原料的表面积,有利于后续的加工。
其次,将鱼粉和蛋白粉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可以减少原料水分含量,提高颗粒饲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最后,将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辅助原料按照需要的配方进行称量和混合。
这些辅助原料可以提供动物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饲料的全面营养。
2. 颗粒化处理颗粒化是将原料混合后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成颗粒状的过程。
颗粒化处理可以提高饲料的可食性和可储存性,方便动物的摄食和消化吸收。
颗粒化处理主要包括研磨、混合、调控水分和造粒等步骤。
首先,将原料进行研磨。
研磨可以将原料粉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有利于后续的加工和混合。
其次,将研磨后的原料进行混合。
混合可以将不同原料均匀地混合在一起,确保颗粒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布均匀。
然后,调控原料的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对于颗粒化处理具有重要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影响颗粒的形成和质量。
因此,需要根据原料的特性和加工设备的要求,对水分进行调控。
最后,将混合后的原料通过造粒机进行颗粒化处理。
造粒机将原料经过挤压和剪切等作用,形成颗粒状的饲料。
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硬度可以通过调整机器参数进行控制。
3. 成品包装颗粒饲料经过颗粒化处理后,需要进行成品包装。
包装的目的是保护颗粒饲料,防止其受潮、变质和污染。
成品包装可以选择使用编织袋、塑料袋或纸箱等不透气材料。
包装时需要注意严密性和耐压性,以保证颗粒饲料的品质。
在包装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适当的防霉剂和防虫剂等保鲜剂,延长颗粒饲料的保存期限。
颗粒饲料的加工工艺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颗粒饲料加工工艺是将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序,将其加工成粒状的饲料。
颗粒饲料具有饲料成分均匀、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吸收等优点,因此在养殖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颗粒饲料的加工过程需要进行自动化控制。
颗粒饲料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原料的预处理是将其去除一些杂质、污染物和非营养物质的过程。
这包括除尘、筛分、破碎等处理。
2. 破碎:将原料进行粉碎,使其成为适合制备颗粒饲料的粉末。
通常采用破碎机进行破碎。
3. 混合: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以保证饲料中各种成分的均匀性。
混合器是常用的设备。
4. 调整水分含量:根据不同的饲料配方和加工需要,调整饲料中的水分含量。
这可以通过蒸汽加湿、加水等方式实现。
5. 颗粒化:将混合好的饲料料在颗粒机中进行压制和挤出,形成颗粒状饲料。
颗粒机通常采用双辊压制机或平模压制机。
6. 干燥和冷却:将刚制得的颗粒饲料进行干燥和冷却,以保证颗粒饲料的质量稳定。
常用的设备有干燥机和冷却器。
7. 筛选和包装:对干燥和冷却后的颗粒饲料进行筛选和包装,以便于销售和使用。
为了提高颗粒饲料加工工艺的效率和质量,并减少人工操作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可以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技术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系统等组成的系统,可以实现对颗粒饲料加工过程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传感器可以用于对原料、饲料料和产品等重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如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
通过传感器获取到的数据,可以实时反馈给控制系统,对加工过程进行自动调整和控制。
执行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执行部分,用于实现对加工设备的控制。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马达、阀门、传动装置等。
控制系统通过接收传感器的数据,对执行器进行控制,实现对加工设备的启停、调速等操作。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对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加工参数,对设备进行自动调整,保证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猪颗粒料的制作作者:黄选洋邵建忠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6年第11期1 猪颗粒饲料原料及制料要求谷物类:玉米、麦麸、米糠、高粱、小米、酒糟等。
蛋白质和脂肪:鱼粉、骨肉粉、大豆粕、花生粕、棉籽粕、油菜粕等。
添加剂:香味剂、甜味剂、糖蜜、脂肪、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
猪颗粒料粒径大小:3.5 mm。
压缩比:7~8。
2 猪饲料制粒车间的必要设备锤片式粉碎机、饲料混合机、制粒机、饲料颗粒冷却器、饲料颗粒压碎&筛选机、颗粒包装机。
3 为何要将猪饲料制粒猪饲料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粉料,一种为颗粒料。
粉料由粉碎的饲料原料组成,而颗粒料由制粒机将饲料原料经调质、压缩后形成。
在制粒过程中经过100 ℃~120 ℃热蒸汽的作用,颗粒料很快就会发生糊化,形成更好地味道。
颗粒料对于猪而言更易消化和吸收,通过高温加工的颗粒料对猪更健康(图1)。
由于有很好的流动性,颗粒料也能很好地进行存储和运输。
4 猪颗粒料的制作工艺不同生长阶段的猪有不同的营养需求。
应该根据配方组成正确的原料比例来粉碎饲料原料。
通过这种方式,最后的颗粒料将能满足猪生长的需求。
在我们出售猪颗粒料的生产机器时,我们会向客户免费提供不同生长阶段猪的猪颗粒料配方(表1)。
根据配方称重饲料原料,然后将其混合,并用饲料粉碎机进行粉碎;或者,单独粉碎各种日粮原料,最后进行混合。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可根据加工厂的情况选择其中一种。
5 猪颗粒料的制粒过程对于生产猪颗粒料,制粒是核心的步骤。
因为在制粒过程中,水分调节和温度控制会极大影响颗粒料的质量。
通常对于用于颗粒料生产的原料,在水分调节后,最适的含水量为16%~17%。
对于原料,最低的糊化温度为 82 ℃。
为了生产高质量的猪颗粒料,在制粒过程中需要注意生产的量。
对于颗粒料的大小,不同生长阶段的猪有不同的需求。
一般来说,大小为直径1.587 5 mm(3/32 in)的颗粒料适合于哺乳阶段的仔猪。
然而,直径3.968 75 mm (5/32 in)大小的颗粒料对于育肥猪和商品猪有最好的增重效率。
猪饲料的加工工艺在多种猪饲料原料的冷加工工艺中,锤片机粉碎处理也许是应用最广泛的。
多数常规的原料,如大麦、玉米、小麦、高梁和燕麦在生产中几乎都是利用锤片式粉碎机进行加工。
但在上述原料中,特别是对于小麦和燕麦,选择何种筛片进行粉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如果将小麦粉碎的过细,饲料黏性就能增加,采食过程原核细胞中所极易引起糊嘴现象,从而导致适口性降低;如果粉碎的过粗,小麦的利用率就使用效率会变得很低,但用对辊式粉碎处理可有效逐步解决柱塞上述问题。
对于燕麦的粉碎,目前有限的资料表明,较小的粉碎粒度对于提高其利用率是必要的。
粉碎燕麦时,筛孔直径小于5.25mm,不会对其利用效率产生明品的影响;但当筛孔直径等于或大于9mm时,就会降低燕麦的利用效率。
与此相对的是,对燕麦进行对辊式粉碎处理,如原料的很均匀且很扁时,其利用效率与用筛孔直径小于5.25mm的其他任何粉碎方式的承载力方式相同。
另外,粉碎工艺对玉米和高粱利用率的影响与燕麦相似。
专业术语“压片”一般而言表示谷物在式辊对粉碎处理之前所进行的加热或润湿的过程。
因此,压片玉米在进入蒸气仓前首先需要进行破碎处理,之后将其浸泡l~2d,使水分含量达到共约20%。
然后将蒸煮后的玉米通过重型对辊式粉碎机进行加工,并使最终的水分含量降至约14%。
目前,这种加工过程这类对玉米的调制主要包括:1)去除玉米胚芽,仅留下无胚芽的部分进行压片处理。
2)在蒸气仓内,使玉米水分增加,同时进行蒸煮加工。
前两天日粮中压片玉米的比例较低前一天,其适口性很好。
但当压片玉米比例极好(如85%),特别是在湿料饲喂或玉米粉碎即饲喂的情况下,适口性变得非常奇差。
关于蒸气压片加工过程结论玉米营养价值影响的研究对还存在分歧,其原因也许可部分归结于不同压片工艺间的差异。
膨化纯粹处理是一种干热形式的加工新工艺,通常指谷物的加热或加压的情况下突然减压而或使之膨胀在加工方法。
虽然,目前关于膨化饲料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资料较少,但至少有一篇古文献指出,饲料的猪皮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饲料营养价值。
饲草饲料饲料占养殖业生产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所以,提高饲料中营养成分利用率对节省开支、增加利润具有重大意义。
影响饲料产品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饲料配方是否科学合理及其加工处理环节,是影响饲料产品最终质量的关键。
在饲料配方完善的基础上,如何通过饲料加工处理进一步提高饲料营养利用率,进而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是降低成本、确保饲料工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坚强支柱。
粉碎工艺饲料原料只有粉碎到一定的粒度,才能混合均匀,并减少混合后的自动分级,同时可提高饲料的调质效果,使颗粒饲料的制作便于进行,从而提高制粒的效率与质量。
粉碎粒度粉碎的粒度应根据不同家畜种类、年龄、生理状态及工艺要求而定。
每一种畜禽在不同的生理阶段或不同的种畜禽都有其最适粒度,如肉鸡饲料的粒度可大些,15~20目即可;鱼虾饲料的粒度要求细度高,一般40~60目;特殊饲料的粒度要求更高,80~120目。
日粮中谷物的种类也决定饲料的颗粒度。
含纤维素高的饲料,如大麦等,粉碎后会大幅度地改善其饲喂价值,细粉碎的大麦对猪的增长速度高于粉碎中度的大麦;小麦面筋较黏糊,粉碎过细会减少猪的采食量,所以加工小麦时宜采用挤压粉碎机。
粉碎与饲料营养利用率的关系①粉碎可以促进淀粉的煳化,有利于畜禽的消化吸收。
②粉碎对饲料活性成分基本没有影响,提高了饲料养分的消化率。
③饲料原料经适当粉碎便于畜禽摄入,提高采食量,进而提高畜禽生产性能。
④粉碎粒度过粗或过细都会对畜禽消化产生不利影响。
过粗会影响畜禽采食及采食后的物理性消化;粉碎过细,则过细的微尘易引起畜禽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障碍,导致畜禽消化道溃疡、降低采食量等营养上的不良后果。
同时,过度粉碎会使饲料增加由于水分损失造成的重量损耗,增加饲料的加工成本。
粉碎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粉碎或挤压破碎都能改善饲料的利用效率。
据报道,玉米、高粱颗粒粒径小时未能改善7~28日龄肉鸡的生产性能,将粉碎粒度由1000微米减为400微米时,产蛋鸡产蛋率、蛋重及饲料转化率有所提高。
颗粒饲料的制作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日期:2006-4-18 15:29:00 来源:不详主题:颗粒饲料的制作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1.颗粒饲料的概念颗粒饲料是配合饲料生产产品中的一种,是一种由全价混合料或单一饲料(牧草、饼粕等),经挤压作用制成型的粒状饲料。
通常是圆柱形,根据饲喂动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各种尺寸。
2.颗粒饲料的优缺点2.1颗粒饲料的优点2.1.1便于贮藏、包装、运输饲料成型后,颗粒饲料比粉状饲料体积缩小约1/3,便于贮藏、包装、运输;在贮藏过程中,粉状饲料容易吸湿结块、发霉变质,而颗粒饲料的散落性好,吸湿性小,贮藏稳定性高;成品运输过程中避免了自动分级现象;在包装过程中降低了粉尘及微量成分的损失。
2.1.2杀菌消毒在制粒过程中,饲料中某些有毒物质或抑制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球凝集素等)因热作用而被破坏。
同时可杀灭90%的沙门氏杆菌。
2.1.3提高畜禽适口性,增加采食量由于颗粒饲料密度大,体积减少,营养浓度高,从而使动物的采食量也相应增加。
2.1.4便于动物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通过制粒,改善了饲料中某些营养成分的理化性质,提高了饲料利用率,营养物质利用率也相应提高。
2.1.5防止畜禽挑食,减少饲料浪费由于颗粒饲料的大小均匀,营养全面,从而保证了日粮组分的一体性和全价性,避免了畜禽按其适口性挑选饲料,减少向空中、水中到处飞散粉尘而造成的损失。
而且颗粒饲料便于识别,如仔猪、生长猪、肥育猪的颗粒饲料大小是由小到大的。
2.1.6经济合算颗粒饲料的加工是在粉料的基础上又增加的一道工序,饲料加工费用明显提高。
但使用颗粒饲料是否有利,如何估测颗粒饲料的经济效益,国内外资料众法不一。
中国农业大学熊易强教授提出了一套简单的估算方式。
如果只考虑颗粒饲料在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上的直接效益,而降其在贮藏、包装、运输等方面的有利因素作为决定采用制粒工艺的“安全因子”,那么,只要制粒工艺所增加的成本不超过因颗粒饲料所提高的饲养效果而增加的畜产品产值,颗粒饲料是具有经济效益的,可以推广使用。
估算公式如下:单位畜产品价格×(饲料转化率?粉料转化率)>单位粒料增加的成本式中转化效率指单位饲料所生产出的畜产品数量,用畜产品数量/饲料用量×100%表示。
由公式可得,加工费用的提高远远低于颗粒饲料增加的产值,所以说颗粒饲料可以明显提高动物的增重和转化效率,从而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2颗粒饲料的缺点2.2.1成本增加,电耗大制造颗粒饲料会使成本明显增加,而且每吨饲料至少需要耗电10度,外加其他消耗,如蒸汽、机器磨损等。
2.2.2饲料成分损失在制粒过程中,由于湿、热处理及机械压力作用的影响,一部分不稳定的物料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但由于受热时间不长,还不至于太严重。
据研究,会使维生素A损失6%~14%,抗菌素损失10%左右,赖氨酸效价有所降低。
3.颗粒饲料的成型原理颗粒饲料的成型原理即颗粒饲料使怎样加工制造的。
关于颗粒饲料的制粒方法,用的最多的使干挤法和蒸汽调质制粒。
3.1干挤法制造颗粒饲料这种方法是一般小型饲料厂使用的一种方法,它即是用一台制粒机将粉料在压力的作用下挤压成颗粒,不加水,不加蒸汽。
制成的也算是一种颗粒饲料,但只是由机器外压制成,没有发生任何化学变化。
3.2蒸汽调质法制造颗粒饲料这种方法包括几道工序,如压粒、冷却、粉碎、分级等工序。
3.2.1制粒工艺调质工艺是制粒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调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颗粒饲料的质量。
调质目的即将配合好的粉料用饱和蒸汽调质成为具有一定水分、一定温度、有利于制粒的粉状饲料。
制粒工艺是物料在供料区基本不受外力作用,处于原粉料的固结状态。
随着模辊的转动,物料进入压紧区。
在此区域内,物料受到模辊的挤压作用,粉料间产生相对运动,随着物料向前推进,挤压力逐渐增大,移动速度加快,物料间产生了一定的连接。
物料进入挤压区后,挤压力急剧加大,粉料进一步排紧,接触面进一步增大,产生了好的连接。
当挤压力继续增加,超过模孔内料栓的摩擦力时,具有一定密度和连接力的物料则被挤压进入模孔。
在模孔内,经过一定时间挤压后,形成颗粒饲料。
3.2.2冷却工艺在制粒过程中由于通入了高温、高湿的蒸汽,同时物料被挤压产生大量的热,使得颗粒饲料刚从制粒机出来时,含水量达16%~18%,温度高达75~85℃。
在这种条件下,颗粒饲料容易变形破碎,贮藏时也会产生粘结和霉变现象,必须使其水分降至14%以下,温度降低到比空气温度高8℃以下,这就需要冷却。
不同的冷却工艺,颗粒饲料的冷却过程不同,但颗粒饲料的冷却过程都既是蒸发冷却过程,也是湿热传递过程。
3.2.3破碎工艺在颗粒机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节省电力,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往往是将物料先制成一定大小的颗粒,然后再根据畜禽饲用时的粒度用破碎机破碎成合格的产品。
冷却后的物料经活门进入破碎机,这时物料稳定均匀地流入一对转速不同、向内反向旋转、齿行不同地轧辊间,受到轧辊的剪切和挤压作用而破碎。
3.2.4分级工艺颗粒饲料经破碎工艺处理后,会产生一部分粉末凝块等不符合要求的物料,因而破碎后的颗粒饲料需要筛分成颗粒整齐、大小均匀的产品。
物料进入分级筛,分级筛不停地振动,符合要求的产品进入料仓称重打包,不符合要求的产品重新返回制粒机制粒。
4.颗粒饲料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4.1国外应用情况在国外,颗粒饲料最早出现在欧洲。
近十多年来,在许多国家都有较大的发展,在美、日、西德等国颗粒饲料越占配合饲料总量的60%~70%,世界平均水平为60%。
颗粒饲料已经在仔猪、断奶猪、育肥猪及肉鸡、蛋鸡和牛羊鱼类等畜禽中广泛应用。
仔猪全价颗粒饲料在发达国家已进入商品生产,为仔猪早期断奶、提高母猪繁殖率和促进仔猪生长发育起到了显著作用。
堪萨斯州立大学研究人员C.R.Stark等测定了颗粒和粉末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在哺乳仔猪试验中,研究人员使用126头平均体重为5.7kg的断奶仔猪。
断奶后7天,所有试猪都饲喂相同的颗粒饲料。
此后,试猪分为3个试验处理组,试验饲料为粉料、过筛颗粒饲料和含25%粉末的颗粒饲料。
这些颗粒饲料是用配备一台5/32×11/2(4.0×38.1mm)压模的CPM1000制粒机压制而成,颗粒耐久指数为94%。
粉末是通过破碎机的过程中产生的,通过的筛孔为3360μm。
试猪自由采食试验饲料21天。
这三种饲料的玉米?豆饼?血浆?乳清的成分基本相同。
采食颗粒饲料的试猪比采食粉料的试猪体重明显提高。
饲料效率因制成颗粒而提高102%。
但是,在颗粒饲料中添加25%粉末,饲料效率显著降低。
表1 颗粒饲料和粉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粉料过筛颗粒颗粒+25%粉末增重(kg/日)10.4680.4860.491采食量0.7820.7320.759饲料/增重21.671.501.54注:1.断奶后7~35天。
2.粉料对颗粒:P<0.01;颗粒对含25%粉末的颗粒:P<0.01。
4.2国内应用情况在我国,只在部分肉鸡、仔猪上用颗粒饲料,而牛、羊、蛋鸡、肥育猪等都不用颗粒饲料。
推广不开的原因是我国饲料工业起步较晚,饲养规模小,动力费用高。
但最近几年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用颗粒饲料也发展较快,其他如牧草压块在牧区也有一定的发展,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以预计,制粒或压块等成型饲料的生产必将有更多的发展。
5.猪饲料的饲喂方法传统猪饲料的饲喂方法有粉状饲料干喂、拌料湿喂、发酵加热煮熟饲喂等。
5.1粉状饲料干喂在这种方法中,如果粉料比较细,则会使猪的进食量受到影响,而且细的饲料会消化不好。
如果粉料比较粗,则会使饲料的利用率受到影响。
5.2粉状饲料湿喂这种方法是水和料搅拌在一起,从表面上看,猪的采食量增加,但是干物质进食量却有所减少,不适用于科学养殖。
5.3发酵加热煮熟饲喂例如一些饲料如棉仔饼、菜仔饼因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必须经过加热煮熟除去。
在发酵加热煮熟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或抗营养因子被除去了,但同时也破坏了营养物质的效价,使营养物质利用率降低。
而且此过程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劳动强度。
5.4颗粒饲料由以上几项可以看出,颗粒饲料才是最佳选择。
颗粒饲料营养浓度高,营养全面,从而保证了日粮组分的一体性和全价性,避免了猪的挑食。
而且在加工、调质过程中,由于破坏了谷粒糊粉层的细胞壁,有效成分释放出来,更便于猪的消化吸收,淀粉的糊化,提高了饲料中的能量利用率,其次饲料转化率、日增重、经济效益高,特别是在断奶仔猪的消化道疾病防治上起到重要作用。
因而颗粒饲料食最有前途的一种成型饲料,尤适于猪、鸡。
6.颗粒饲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6.1颗粒饲料是全价料,主要是直接饲用,不用加其他料,而且全价料加其他料会使营养物质不平衡。
6.2颗粒饲料不能加水稀释,更不能加热。
加热、加水会使已经成型的颗粒饲料软化,从而会失去一部分营养物质。
6.3颗粒饲料已经消毒,所以饲喂要注意畜舍卫生,防止再度感染。
6.4饲喂颗粒饲料时使用药物受到限制。
在配制饲料时,虽然厂家都添加了某些药物,但添加的量较少,由于各个养殖户管理水平、卫生防疫情况不同,仅靠这些药物有时难以保证猪的健康,需要另外使用药物。
但颗粒饲料内加药难以混匀,常发生向颗粒饲料内添加药物后发生中毒的例子。
因此只能选择易溶于水的药物添加,但由于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的猪饮水量不同,因此,添加量难以掌握,往往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或中毒。
参考文献1.杨凤.《动物营养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梁培庆.颗粒饲料的制粒工艺.粮食与饲料工业.1991(1)38-403.张子亮.哺乳仔猪颗粒饲料研究.中国饲料.1992(1).21-244.刘玉山.提高颗粒饲料质量的工艺要求.粮食与饲料工业.1992(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