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 识字三
- 格式:ppt
- 大小:7.11 MB
- 文档页数:37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三》教学实录及点评教学内容1.学习汉字——夸、跨、挎;蓝、篮;磨、蘑、魔;冒、帽。
2.学习儿歌《蘑菇出来戴草帽》。
教学过程一、复习基本部首,为识字搭建桥梁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继续遨游汉字王国,和新的汉字伙伴做游戏,大家高兴吗?生:高兴!师:听到小朋友们响亮的回答,有几个大家熟悉的部首跳出来,抢着和你们打招呼了。
快看!(教师用幻灯出示不同的部首。
)生1:足字旁。
师:带“足字旁”的字常常和什么有关呢?生1:和脚有关。
生2:草字头。
“草字头”的字和草有关。
生3:不对,带“草字头”的字表示和植物有关。
生4:提手旁。
带“提手旁”的字和手的动作有关。
生5:竹字头。
带“竹字头”的字一般和竹子有关。
生6:巾字旁。
带“巾字旁”的字一般和布有关。
……点评:汉字多为形声字。
形声字的特点是“部首表义”。
因此,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复习部首,从而为后面的生字学习及形近字辨析打下基础。
二、把握构字特点,轻轻松松学生字1.学习第一组字。
夸师(教师出示字卡:夸):谁能读读这个字?生:k-u-ā-kuā。
师:还记得三拼音的拼读特点吗?生(齐):声轻介快韵母响。
师:大家看,“夸”字的最后一笔是什么?生:竖折折钩。
师:它的形状像什么呢?(教师竖起大拇指,作提示。
)生:有点像竖起的大拇指。
师:请你也竖起大拇指来夸夸身边的同学吧!生1:倪鹏涛的日记写得很有趣,那篇《李老师照镜子》我最喜欢读了!生2:汤家铭是个勇敢的小男生!他磕破了膝盖都没哭。
生3:蔡燕同学每天坚持读课外书,我要向她学习。
……师:小朋友们都能看到别人的优点,真不错!下面,让我们来写写这个“夸”字吧,先写一个“大”字,“大”字的撇、捺要舒展一些,接着写两横,像个小“二”,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学生书空,临写。
)跨挎(教师出示字卡,学生读拼音认字:跨、挎。
)师:下面,有两位小演员要出场啦。
你们仔细观察,看看他们的表演,猜猜分别表示的是哪个字?(一学生表演跨栏的动作;一学生挎着篮子像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走来。
《识字三》教学反思西夏一小刘海玲“识字3”是以对对子的形式识字,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的景物有关。
教学这篇课文既要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识字,引发学生喜欢对对子的兴趣,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我看来,一节好的识字课,应该具有以下特点:这学期,我上的一年级识字公开课—《识字三》,就充分体现了以上3个特点。
在“认字”目标的落实上,采用了以下方法:一是读准字音。
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书来识字,对于字音的准确性,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进行了检测。
二是分辨字形。
在理解课文时,着重比较了“雾”和“霜”,“蜂”和“蝶”这两组形近字。
三是借助偏旁记字,理解字义。
学习“蜂”和“蝶”时,问学生:为什么是虫字旁?学习“桃、李、柳、杨”时,问学生:为什么都有木字旁?是词语积累,巩固识字。
在学习“雾”时引出了词语“晨雾”,学习“霜”时引出了词语“秋霜”,学习“朝霞”“夕阳”时引出了词语“晚霞”“朝阳”。
当发现“和风”和“细雨”这两个词合在一起是一个词的时候,又引出了“和风细雨”,后来引出了“万紫千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这些词。
通过出示这些词,学生读词语,学生对生字加深了印象,同时积累了词汇。
在写字目标的落实上,本节课主要学习“和、秀、千”三个生字字,采用“学生读字音--边看课件边用手书空--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哪一笔要注意--书中描红--书中临摹”的方式学习。
本节课的亮点有:一、利用大量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前老师搜集了“雾、霜、朝霞、夕阳、碧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等10多张图片,借助图片帮助学生来理解其意思。
学生在欣赏心悦目的图片时,学习是轻松而愉悦的,这样大大的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二、从“对子歌”导入新课,学完课文再次回到对“对子”上来,做到了首尾照应,学有所得。
为了激发学生“对对子”的兴趣,导入新课时就告诉学生这是一首有趣的对子歌,学完课文后,由此进行了学生“对对子”的思维拓展,将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