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基因工程的重要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3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大突破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涵盖了农业、药用、工业等领域,不仅能够提高植物的品质和产量,还可以开发出新型农药、生物制品、生物材料和绿色能源等,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就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相关概念、技术发展、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
一、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植物基因工程指的是在植物细胞内对基因进行改造,从而获得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一种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利用植物细胞自身的遗传物质修饰目标基因或创造新的功能基因,并通过细胞培养和选育等手段使成果得以表现出来。
该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的支持和贡献。
二、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也得以不断发展完善。
其中,早期的相关成果主要以菌株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和基于农杆菌的转瞬间法(Biolistic or particle bombardment)为主。
1983年首次将生长激素合成基因导入一种植物模式(烟草)成功表达,并证实基因转移能在工业作物中成功。
1986年由丹尼斯·H·维达(Dennis H. Vaida)在科罗拉多州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雏菊从褐色变为紫色。
9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植物工程技术实现了从基因拷贝到化学合成等多领域的迅速发展,并且逐步转变为整合化的技术系统。
例如,基因组学、基因编辑技术以及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加入,更大程度地推动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三、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1.农业在农业领域,应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作物的产量和改善作物的品质,提高抗病性。
例如,现在已经实现了多种作物的抗虫、抗草甘膦、抗病毒等优化特性,从而使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增加了农业的生产效益。
基因工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生产部门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现代农业已经进入科技化、精细化生产的阶段。
而基因工程作为21世纪人类科技的一种重要分支,对于提高作物生产效率和改进品种品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探讨基因工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把体细胞或细胞间质遗传信息中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基因,通过DNA重组技术从一种器官发育种或生理机制复制到另一种器官发育种或生理机制的过程。
基因工程主要包括基因克隆、DNA操作、基因传递等方面,其应用范围涵盖多个领域。
二、植物作为人类的主要农作物,一直是农业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传统的育种方法需要长时间的筛选和交叉杂交,其效率很低。
借鉴基因工程的技术,科学家可以加快植物品种的繁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1. 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引入植物中,使植物具有抗病虫害、耐旱、耐高盐等特性的技术。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使植物表达或不表达特定基因,从而达到改良植物性状的目的。
例如,在玉米中引入抗虫基因可以使其在生长季节中遭受害虫的攻击而免受损害,从而提高产量。
2.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将特定基因的序列直接修改或删除,从而改变种植物的性状。
例如,利用CRISPR/Cas9等编辑技术可以对植物基因进行编辑,使植物产生更高的产量和更高的病虫抵抗力。
三、基因工程的优劣势1. 优势A. 加快了植物育种进程。
传统的育种方法需要长时间的筛选和交叉杂交,且效率很低,而基因工程可以快速实现指定基因的特定操作,提高植物的繁殖速度和品质。
B. 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进行优化,可以使植物容忍恶劣环境的生长,提高抗病虫害效果,从而大幅度增加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C. 更为精准和可控。
传统的育种方法主要是靠交配来进行,而基因工程可以直接对基因进行操作,发挥更为精准和可控的效果。
是否应该允许使用基因工程作物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允许使用基因工程作物。
基因工程作物是一种经过科学改良的农作物,可以提高产量、抗病虫害、耐逆境等优点。
因此,我们应该允许使用基因工程作物。
首先,基因工程作物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因饥饿而死亡,而基因工程作物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缓解全球粮食危机。
比如,转基因水稻可以提高产量30%以上,这对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基因工程作物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传统农作物需要大量的农药来防治病虫害,而基因工程作物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具有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再者,基因工程作物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气候变化导致了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而基因工程作物可以使作物具有抗旱、抗涝等能力,保证农作物的稳定产量,从而保障粮食安全。
因此,基因工程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意义,我们应该允许使用基因工程作物,以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反方观点,不应该允许使用基因工程作物。
基因工程作物是一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风险的农作物,我们不应该允许使用基因工程作物。
首先,基因工程作物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基因工程作物的种植可能会导致转基因物质对野生植物和昆虫产生影响,破坏生态平衡,引发生态灾难。
其次,基因工程作物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一些研究表明,基因工程作物中的转基因物质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引发过敏反应、免疫系统紊乱等健康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慎重对待基因工程作物的使用。
再者,基因工程作物可能会导致农业生产的单一化。
大规模种植基因工程作物可能会导致农业生产的单一化,减少了品种的多样性,使农作物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从而增加了农药的使用量。
因此,基因工程作物存在着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我们不应该允许使用基因工程作物,而应该注重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
植物基因工程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它通过对植物基因进行改造,
可以让植物拥有更好的性状和更强的抗性,从而提高植物的产量、品
质和适应性,对于解决人类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植物基因工程已经应用于多种植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
其中最为成功的应用之一是转基因水稻。
通过将大量
的GMO技术引入水稻中,可以让水稻获得更加强大的免疫力,抵抗抗
虫害、病毒等各种病害,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适应性。
此外,转基因作物不仅在食品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更在农业生产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转基因棉花可以产生更多棉花,抗虫害,
减少农民使用农药,同时提高棉花的质量;转基因玉米的抗寒性更加
强健,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更强,大大提高了玉米的收成。
然而,转基因作物还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如基因漂流、生态影
响等。
因此,在开发和推广转基因作物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其对
生态环境和人员健康的影响,同时加强监管和规范,确保其在推广过
程中不会造成悔之不及的后果。
总之,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生态环
境和更高产量的生产工具,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挑战和危机。
因此,我们需要全力支持和推广这一技术,同时全面考虑其影响和规范
化管理,以确保其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益处。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应用于作物育种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作物育种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可以用来改良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增强其抗逆性和适应性,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从而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质量。
一、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是指将人工合成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体内,使它们成为植物遗传物质的一部分,从而产生新的生物学特性。
这项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转移和基因表达三个方面。
基因克隆是指从某个生物体中提取出一个特定基因,并且将它在细胞层面上扩增成大量的复制品。
基因转移是指将克隆好的基因导入到一个新的寄主体(如人工合成的细菌或植物细胞)中,然后将其整合到寄主体染色体上,使其成为寄主体遗传物质的一部分。
基因表达是指导入的外源基因在寄主体的内部蛋白质合成机制中被转录成RNA和翻译成蛋白质,并且与寄主体的代谢和生长的相应环节相互作用。
相应地,基因工程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了A中的基因工程农业、基因工程药品、基因工程纺织品、基因工程能源和基因工程环境这五个方面。
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基因工程农业中的作物育种。
二、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克隆和改造某些植物的基因,改变它们的遗传物质,因此以生成新的演化路径,从而增强它们的生长和生殖能力,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作物的品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案例:(一)抗虫昆虫作物农民在大规模种植一些农作物时,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昆虫害虫的侵袭,研究表明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的方式再植物体中注入相应的基因也可以使得作物拥有相应的抗虫的能力。
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成功地将一种有毒菌物用于改良玉米,这种菌物可以杀灭玉米螟,从而提高玉米收成。
另外,使用基因工程技术也在其他农作物(如玉米、棉花、大豆和水稻等)中注入抗虫基因的方法,也被研究出来。
(二)耐旱作物由于有许多地方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十分的复杂其给作物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而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最需要保证的就是足够的水分供应,但是在强旱的气候条件下,很容易让土壤水分十分的紧缺,而植物将不能得到足够的水分使得作物难以正常生长。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成为人类探索自然界和改造生命的重要方式。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引入,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在改良农作物品质、抗病虫害、提高产量等方面,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核心原理、应用前景及其发展趋势。
一、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主要基于重组DNA技术、基因克隆技术、基因转移技术等。
首先,将感兴趣的基因分离出来,然后使用重组DNA技术将其插入到植物的基因组中。
通过基因克隆技术构建转录和转录后水平控制的机制,并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转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最终获得一个或多个转基因植物。
这些转基因植物可以表达一种或多种新的性状,从而在改良植物的产量、品质、抗病虫害等方面带来独特的效果。
二、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许多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促进农作物品质的改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可以插入一些对农作物品质有积极影响的基因,例如产生更好口感、更高的营养价值、更长的保鲜期等。
其次,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植物具备抗病虫害的能力。
插入某些与病虫害相关的基因,使得植物能够在病虫害威胁下保持健康生长。
最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增加植物的产量。
插入与生长、开花、结实有关的基因,可改善植物的生长状况,促进花期的延长,增加果实数量和质量,从而提高产量和减少资源浪费。
在农业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下,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三、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
从基因转移的角度来看,目前人们主要通过生物化学技术或微生物基因转移技术进行转移,但这两种技术存在一系列限制,例如高费用、不稳定性等。
未来,人们将研究开发更多的基因转移策略和技术,以促进更广泛、更可靠的植物转基因实验和应用。
此外,随着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将对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深入探索,并发现更多崭新的植物基因与制造新药和农作物改良密不可分的关系。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基因工程技术也不断发展,其中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应用的广泛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那么,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到底有哪些应用呢?一、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1.耐旱性、耐盐碱性和抗病能力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植物的基因结构,使其拥有更强的耐旱性、耐盐碱性和抗病能力,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水稻基因工程,可以提高水稻的耐旱性和抗病能力,从而增加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2.多重抗性和抗除草剂能力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不同植物的基因组合,使单个植物同时具备多重抗性和抗除草剂能力,从而达到节约劳动力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
3.提高营养价值一些膳食补充品和食品添加剂是可以从植物中提取的,而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植物的基因序列,使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例如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等。
这些植物可以作为膳食补充品或食品添加剂,提高人间的健康水平。
二、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工业方面的应用1.制作生物燃料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结构,使其含有更丰富的淀粉、纤维素和糖,从而使得植物成为一种理想的生物燃料。
通过这种方法,除了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之外,也可以减少因化石燃料造成的污染等环境问题。
2.提取化学物质植物中含有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工业领域。
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植物的基因结构,加强植物产生化学物质的能力,从而有效地简化和加速化学制品的制造过程。
三、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方面的应用1.改善土壤质量一些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根系的生长方式,并让根系更加深入地扎根土壤,以吸收更多的营养和水分。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改善土壤的质量和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从而减少对当地水源的依赖。
2.稳定生态系统一些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稳定当地的生态系统。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结构,使其能够吸收有毒物质,从而在当地的环境中除去有毒物质和污染物。
基因工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一个特别酷的东西——基因工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别急,别被这个“基因工程”吓到,它其实很神奇,也很有趣。
想象一下,如果你能通过某种方法让植物长得更好、更快、更强,那是不是觉得很棒?这就是基因工程的魅力所在啦。
首先,我们得搞明白什么是基因工程。
简单说,就是一种高科技手段,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组来改善它们的特性。
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它的核心就是把植物的“说明书”给“重写”一下,让植物变得更厉害。
比如,给植物加点“超级”基因,让它们在恶劣环境下也能活得好好的。
这种技术就像是在给植物打了一剂“强心针”,让它们在风雨中依然傲然挺立。
那么,这基因工程到底在植物育种中有啥大用处呢?别急,咱们一个个来看看。
1. 提高作物产量首先是提高作物的产量。
你想啊,现代农业中,农民朋友们可是“拼了命”地种地,费尽心思地照料作物,结果却总是收成不如人意。
基因工程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
科学家们通过基因改造,可以让作物更加高产、更能适应各种气候条件。
比如,有些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玉米就特别能抗旱,即使没有水,它们也能长得非常好。
这样一来,农民就不用担心天公不作美了,粮食生产也会更加稳定。
1.1 抗病虫害接下来,抗病虫害也是基因工程的一大亮点。
大家知道,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可大了去了。
原本,这些虫子和病菌就像是作物的“天敌”,没点好办法简直没法对付。
但是,通过基因工程,科学家可以把一些抗病虫的基因“植入”到作物里,让它们自带“护身符”。
这样,作物就能抵御更多的病虫侵袭,减少农药的使用,也有助于保护环境。
是不是感觉基因工程就像是植物的“超级英雄”?1.2 改善营养价值再来说说改善营养价值。
你有没有想过,咱们吃的水果蔬菜,有时候不够营养,或者不够好吃。
基因工程能帮忙改进这些问题。
比如,有些改良过的番茄,含有更多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对我们的健康特别有好处。
简直就是把“营养强化剂”直接加到植物身上,让我们的饮食更加健康美味。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基因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基因工程技术的意义基因工程技术是指根据基因的信息,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手段,对目标基因进行操作、转移和改变,以获得期望的生物体或其他重要物质的一种科学技术。
它能够实现精准的遗传操控,使得植物的性状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领域。
然而,其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便是农业领域。
在农业领域中,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更加稳定、产生更好的产量和质量、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等等,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作物的耐旱性和抗病性作为大豆生产大国,我国也面临着很多种类的病虫害威胁,而这些威胁往往会对大豆的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大豆的生产效率,人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对大豆进行改良。
例如,在基因工程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将拥有强烈的抗旱性的基因,转化到大豆的基因组中,从而提高了大豆的耐旱性,减少了大豆生产受到干旱等灾害的影响。
同时,对于另一种重要的作物小麦,科学家们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开发了一种能够抵抗条锈病的新小麦品种。
这种新品种可以通过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来减少小麦产量因病害而导致的损失。
2、提高作物的营养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重视和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日益增加,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也开始在提高作物的营养价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在基因工程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将自然中一些富含营养的元素通过基因转移的方式,添加到了作物的基因组中,从而提高了作物本身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同时,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通过提高植物的蛋白质含量、维生素含量、矿物质含量等,使得食品更加丰富多样,营养更加全面。
3、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农业生产中非常关键的问题。
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植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科学家们也开始探索着如何改善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植物基因工程方面,人们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现状植物基因工程是利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方面的技术来改变植物的基因,以达到改善其生长和发育的目的。
在发展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主要利用转基因技术和基因剪接技术来实现对植物基因的改变。
转基因技术是指将目标基因从一种生物体中剪切出来,然后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将其插入到另一种生物体的基因组中。
利用转基因技术,人们可以向植物中添加或删除特定的基因。
比如,利用这一技术可以为植物增加自身抵抗病毒、害虫等的能力,以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
基因剪接技术则是指通过改变基因内部的结构,对基因的表达进行改变。
通过基因剪接技术,人们可以改变植物基因的表达方式,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比如,可以利用基因剪接技术改变植物的花期、种子大小等,从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在研究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该技术既有好处,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考虑到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和环境风险,以及人们对转基因产品的疑虑和担忧,相关部门对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和生产都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和监管。
应用前景尽管植物基因工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但其应用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未来,植物基因工程将有望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一、改良植物品种。
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研发出更具抗性、产量更高的植物品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人们可以通过将特定的基因转入到植物中,让其吸收和分解有害物质,从而改善城市环境的质量和空气质量。
三、研究生命科学基础问题。
通过研究植物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人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生命物质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基因工程提高植物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基因工程是一项前沿科技,它在改良植物品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对植物的基因进行精确编辑,以提高植物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还可以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做出贡献。
首先,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提高植物的营养价值。
在传统育种中,科学家们通过选择具有理想特征的植物进行交配,以获得更好的品种。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植物的遗传变异范围有限。
相比之下,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直接编辑植物的基因,使其具备更丰富的营养成分。
例如,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富含维生素A的基因导入到作物中,从而提高其维生素A含量。
这对于解决一些发展中国家中维生素A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善植物的口感。
食物的口感是人们选择食物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调控植物中的相关基因,改变其口感特征。
例如,一些水果在成熟过程中会变得过于软烂,影响口感。
通过编辑相关基因,科学家们可以延缓水果的腐烂速度,使其保持更好的口感。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改善植物的香味和口感,使其更加符合人们的口味需求。
然而,基因工程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需要严格的安全评估和监管,以确保转基因植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是可控的。
另一方面,一些人对转基因食品持怀疑态度,担心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因此,科学家们需要加强对转基因技术的科普宣传,增加公众对该技术的了解和认同。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还受到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的制约。
例如,一些人担心转基因技术可能会导致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减少,从而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在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时,科学家们需要权衡食物改良的效益与风险,确保技术的可持续性和可行性。
综上所述,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的营养价值和口感是一项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做出贡献。
基因工程植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自从基因工程技术发明以来,人们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就十分关注。
近年来,基因工程植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农业领域中。
这一技术的出现,为传统的食品加工方式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基因工程植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一、基因工程植物的定义及优势基因工程植物指的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工合成的基因或目标基因导入植物的染色体中,使其在生物学特性上发生变异,以达到一定的生产或生态目的的植物。
基因工程植物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生产的一些难题,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了作物种植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加强了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和生命力,提高了种植的产量和品质。
2. 增加了抗病性:基因工程进行了抗病基因的插入,使作物更加抗病。
3. 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用量:通过基因工程增强了作物的自身免疫能力,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二、基因工程植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植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鲜:传统食品保存方法主要是靠添加剂的方法来延长保质期,而基因工程植物则可以通过提高抗性、降解速度、发酵及脱水处理等方式,达到保鲜的目的。
例如,美国的农业科学家就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发酵菌的基因转移到番茄及其他果蔬中,成功的制造出抗腐烂的果蔬制品。
2. 调味剂:传统的调味剂多用化学方法合成,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然而,基因工程植物中的调味剂则可以通过改变植物基因,来激活或抑制某些物质的产生,并取得相应的效果。
比如,已有基因工程植物开发出可代替豆腐、酱油等传统调味品的大豆自嗨颗粒,成为了可以替代传统调味品的食材。
3. 添加剂:传统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一定不良影响,基因工程植物则可以通过基因改造,在植物内部合成出多种有益物质来代替传统的添加剂。
例如,基因工程植物通过必需氨基酸的合成,制造出类似凤仙花中花青素成分的天然着色剂。
三、基因工程植物的前景展望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前景都十分广阔,基因工程植物在食品加工行业的应用属于其中之一。
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及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植物基因工程得到了高度的关注。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植物的遗传组成,从而改善其性状。
在农业和医药领域,植物基因工程已经被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多成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一、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1. 农业领域在农业领域,植物基因工程已成为提高农作物生产力和减少害虫、病害侵害的重要手段。
例如,通过基因技术,植物可以抵抗不同的病虫害和环境胁迫,如干旱、高温等,以提高植物生长的适应性。
同时也可用基因技术改善作物品质和品种特性,例如提高作物营养价值、耐贮藏性和产量等。
2. 医药领域除了农业应用外,植物基因工程在医药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植物可以被利用为生产药品的工厂,例如革兰氏阴性菌外膜蛋白表达系统,生产一系列各种药品。
此外,利用植物细胞表达蛋白,生物制药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更低的成本生产更多的药物,并改善药物生产的质量。
3. 环境污染的治理植物基因工程的另一应用是在环境污染的治理上。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被广泛用于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污染以及空气中有害气体污染。
这些污染会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以及给人类健康和居住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因此这些治理办法受到热切关注。
通过植物基因工程,可以将污染物直接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从而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二、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1.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在基因编辑技术方面,研究人员们已经成功地应用了CRISPR/Cas9技术进行基因编辑。
CRISPR/Cas9技术可选择性地打断或粘接一段DNA序列,从而实现对基因组的精准编辑。
这种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到包括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在内的许多农作物的育种中,使其产生更高产、高品质和抗逆性更好的表现。
2. 植物载体的高效表达在基因表达方面,植物基因工程已经创造了许多新的载体表达系统,其中基于冠状病毒的载体系统最为成功。
这种系统提供了高效表达基因的平台,被广泛用于一系列药品的生产中,包括疫苗和各种单克隆抗体等。
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生物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植物生长中,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不仅使植物的生长周期得到了缩短,还能够通过对某些基因的改变来提高植物的耐逆性、抵抗病虫害等。
本文将就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植物生长的缩短普通的植物生长周期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让植物在短时间内完成生长过程。
在植物生物技术中,基因转化被广泛应用。
针对特定目的基因,经过改造后,可以被转移到待生产的植物中,以取得高产额的产品。
基因转化的方案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基因的来源、其可行性、转化效率等。
转移基因后,需要检测目标基因是否得到了成功地转移和表达。
利用转化完成的植物,将可用于制药、食品加工等许多领域,从而提供人类健康和生产的帮助,如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
二、提高植物抗逆性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一些逆境的打击,例如干旱、温度变化、盐度增加等。
通过对植物基因的改变,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比如,在某些植物中加入耐干旱基因,就能够使植物在干旱环境下仍能生长。
对于素有“守望者”的橡树来说,增加橡树的抗病性和抗虫害能力将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目前的研究,橡树有许多耐逆抗性的基因,通过转移这些基因在其他植物上尝试,也会达到较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通过改变植物的气孔大小、光合酶等途径,也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三、抵御病虫害基因改造也可以使植物能够抵御病虫害。
例如,通过转移某些特定基因,可以使植物具有抗病或者抗虫的能力。
通过对松树而言,由于松材线虫的危害严重,以至于得到广泛认可的基因转化方案,是将来防治这种害虫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其他植物如水稻、油菜等也都可以通过基因转化,以使它们更具有抗病、抗虫恶的能力。
同时,在保证植物的产量和质量的情况下,加强植物本身的免疫能力,将是未来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向之一。
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气候的变化,全球对粮食和农作物的需求越来越大。
传统的植物育种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面对这样的需求,需要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育种方法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育种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首先,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干旱、盐碱等不良环境条件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向农作物中导入抗逆相关基因,使得作物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长,提高抗逆性和适应性。
比如,通过引入拥有抗旱基因的遗传材料,植物可以在干旱地区更好地生长和发展,增加产量。
其次,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提高植物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传统的育种方法往往只能追求产量和耐性,而忽视植物的口感、风味和营养价值。
而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精确地定制植物的特性,改善植物的品质特点。
比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水果的口感和香味,改善谷物的脂肪酸组成,使得植物更加适合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缩短育种周期。
传统的育种方法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来繁殖和筛选,而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快速地利用外源基因和转基因技术来改造植物的基因组,实现种质创新。
这种快速的育种方法可以缩短育种周期,以更快速地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另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导致大量的损失和减产。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向农作物中导入抗病基因,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这不仅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除了以上几点,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改良植物的农艺性状,比如株高、抽穗期等,使得植物更易种植和管理。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实现特定功能的植物的研发,比如生物降解植物、医药植物等,进一步丰富和拓宽了农作物的应用范围。
然而,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育种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引言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物技术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植物育种中,基因工程技术不仅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研究植物的基因构成,并且可以通过调控和改变植物基因序列,培育出更好的、更高产的植物品种。
这篇文章将依次介绍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基本原理、基因工程技术与植物遗传改良、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前景。
一、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基本原理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在分子水平上改变生物体的基因信息并且达到目的的技术。
在植物育种中,基因工程技术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DNA序列的克隆与重组:DNA序列的克隆与重组是基因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
在植物育种中,科学家可以通过将哺乳动物、细菌或者其他植物的DNA序列克隆到目标植物体内,实现植物的基因重组和基因转移。
2、体细胞和胚胎组织的转化:体细胞和胚胎组织的转化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另一个基础。
通过将外来的DNA序列导入到目标植物组织中,科学家可以实现对植物的基因操作。
目前转化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植物育种中。
二、基因工程技术与植物遗传改良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快速地获得常规育种方法很难或者无法达到的改良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基因工程育种:多基因工程育种是指在一个植物体内同时转移、改良多个基因,从而获得更好的农作物品种。
例如,转移一个水稻抗病基因和一个提高水稻产量的基因,可以获得同时具有抗病性和高产性的水稻品种。
2、基因沉默和转录因子介导的基因调控: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特定基因的沉默或者调节,从而影响植物的性状。
例如,科学家可以使用RNAi技术实现对植物特定基因的沉默,达到改善植物抗病性的效果。
3、抗逆性育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实现植物对气候、病虫害等环境压力的抵抗力增强。
例如,转移一个耐高温基因到植物体内,可以使植物更好地适应高温条件下生长。
基因工程在园林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基因工程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园林领域。
基因工程能够对园林植物进行深度优化和改造,使其更加适应各种环境,同时也能够提高植物的观赏性和经济价值。
一、抗逆性的提高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植物的逆境抗力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在植物中引入抗逆基因,使植物能够在干旱、高温等恶劣环境下生长,提高植物的生存率和景观价值。
例如,用基因改造技术将芥菜中的CBL基因转导到紫叶李中,能够显著提高紫叶李的耐旱性。
二、色彩的增强植物的颜色对于园林的美观度十分重要,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可以调控植物的色彩,使其更加鲜艳、美丽。
例如,经过基因改造的玫瑰可以产生更加鲜艳的色彩,同时还可以延长花期,提高观赏价值。
三、形态的改良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植物形态更加美观和优化。
如通过调控植物生长激素合成的基因来调节植物的枝干和叶片的生长方向,使其更加整齐美观。
而且还可以通过改变植物花瓣的数量、形状以及大小来增加花卉的观赏价值。
四、生产力的提高园林中的部分植物同时也具有经济价值,通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这些植物进行优化改良,可以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例如,对经济作物如水稻、小麦等进行基因改造,使其抗病能力更强、生长更健壮,产量也能够提高。
将这些经济作物更广泛地运用于园林中,同样也可以提高园林的经济价值。
总的来说,基因工程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可能性和创造力。
基因工程可以让园林更为生机勃勃、更加美丽,也可以让园林更为可持续,适应各种复杂环境。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基因工程技术一定会在园林中发挥更多的应用价值。
基因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科学技术,它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改良植物和动物的基因,使其具有更好的抗病性、耐旱性、耐盐性和产量等优良特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植物的改良上。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将具有耐旱、抗病或高产性等优良基因导入作物中,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比如,在水稻中导入抗虱虫基因,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作物的生长成本;在玉米中导入耐干旱基因,可以增加玉米的耐旱性,提高玉米的产量。
这些基因改良使得作物更加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基因工程技术也在畜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家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家畜的基因,使其具有更好的生长速度、肉质和抗病能力。
通过基因改良,家畜的生长周期可以缩短,肉质可以提高,从而提高了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在畜牧业中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科学家们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具有抗病毒、抗菌素等特性的动物,以减少家畜养殖过程中的疾病传染风险,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除了作物和家畜的改良以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其他重要的作用。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生产出具有抗除草剂和杀虫剂特性的作物品种,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生产出具有更高营养价值的作物品种,满足人们对于营养需求的多样性。
然而,尽管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中有着诸多的应用前景,但也要正视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首先,基因工程技术可能会引起基因的外溢和转基因植物的繁殖,这可能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其次,基因工程技术可能会引发一些公众伦理和安全问题,比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引发了公众的担忧。
因此,在推广基因工程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其安全性和伦理性的研究,加强对其风险的评估和管理,保证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是安全可持续的。
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基因工程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育种中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
本文将从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基因编辑工具的发展以及现有的基因工程植物品种等方面来论述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一、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农业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植物育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植物的遗传信息进行修改,从而获得更好的品种。
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植物具有更强的抗病能力、抗旱能力或抗虫能力等。
对于粮食作物的育种更是意义重大,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让植物产生更多的粮食而减少浪费。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改善果蔬的口感和品质等。
二、基因编辑工具的发展基因工程技术中的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
在过去的几年中,基因编辑技术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基因编辑工具,其中最广泛使用的是CRISPR/Cas9系统。
CRISPR/Cas9是一种基于细菌天然免疫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它能够准确地定位并修改植物基因组序列。
通过CRISPR/Cas9系统,我们可以将目标基因的DNA序列进行精细编辑,以创造出更好的植物品种。
三、现有的基因工程植物品种目前,已经有许多基因工程技术应用在植物育种中,例如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棉花、转基因水稻等,这些植物种类都具有更强的抗病能力、抗虫能力、抗草害能力等。
除了这些优点之外,这些基因工程植物品种在提高产量、改变植物生长习性等方面也有明显优势。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让植物更有效地利用养分,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
同时,这些基因工程植物品种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讨论,其中比较有争议的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但无论如何,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依然是十分重要的。
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工具。
在植物领域中,基因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改良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如今,已有许多种植物被成功地改良,从而提高了产量、抗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
本文将就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影响进行探讨。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广泛,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通过向植物细胞中引入外源基因来进行遗传改良。
目前主要的技术包括转基因和基因编辑。
转基因是将外源的基因,例如来自其他物种的基因,通过病毒载体等手段导入到目标植物细胞内,从而改变植物的基因组。
常见的转基因植物包括具有抗虫性、抗草甘膦等性状的作物。
基因编辑是指通过引入DNA修饰酶,例如CRISPR-Cas9系统,直接编辑目标基因,从而改变植物的性状。
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生长发育领域的应用相对较新,但已经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植物生长发育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复杂过程。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改善营养吸收和利用效率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然后通过根系和叶片进行转运。
转基因技术可以被用来改变根系的分布和形态,从而提高植物对土壤中营养的吸收能力。
例如,在拟南芥中增强了根系的生长和分枝,可以显著提高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同时,转基因植物也可以提高对营养的利用效率。
例如,在水稻中导入了甲烷酸的生产途径,提高了光合作用产生的甲烷酸的利用效率,因此更能适应低氮环境。
提高抗性和适应性转基因技术可以被用来提高植物对疾病、虫害和环境胁迫等因素的抗性。
例如,在马铃薯中引入棉花杂交Bt毒素的基因可以提高越冬成虫的抵抗力,从而改善了其产量。
此外,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许多植物都难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通过转基因技术,植物可以被设计为更适合不断变化的环境。
例如,在拟南芥中通过引入SRK8基因使其增强了耐旱性。
辅助研究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目前虽然应用广泛领域尚不多,但在研究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植物基因工程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植物基因工程技术,转基因
正文:
作为21世纪科技的重要发展项目,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方面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实现超远缘育种,克服不亲和障碍
我们知道,在作物育种中最早应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种技术已在花卉、药材、森林和农作物育苗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已在甘蔗、人参和马铃薯等方面收到显著经济效益。
此外,还可从培养细胞或再生植株选择所需要的突变体。
如Shepard(1983)从马铃薯培养物中选出一种能抗腹疫病(Phytophthorainfectans)的抗性植株以及利用培养细胞生产诸如喜树碱等化合物。
但以上方法只是同类植株的基因改变。
此外人们还对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进行了研究。
但是植物细胞融合后性状的表达,取决于它在以后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是否发生交换或丢失情况。
[1]但到目前为止,由融合的细胞而能培养成植株者容寥寥无几,这可以说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的最早例子。
如果说细胞融合可以克服种属之间不亲和性,而基因重组则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了。
动物基因如萤火虫的发光蛋白基因,寒带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蛇、蝎的毒液基因等也已转移给作物,分别获得能发光的转基因烟草,抗寒的转基因甜菜、转基因番茄和抗虫的转基因棉花等。
[2]由此可见,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后引发的改变是巨大的。
2.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增强作物改良力度,促进品种更新换代
作物改良基本有两方面,其中提高作物品种的光合与养分效率、病害与虫害抗性正在成为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重点,促使作物品种适应低温、干旱、雨涝、土壤瘠薄和盐碱以及温室效应等新旧灾害从而提高作物产量,也已成为基因工程育种的主要内容。
农业生产中,增加粮食产量无非依靠两种途径:一是提高作物品种的生产能力;二是减轻环境因素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据报道,全世界每年因虫害、病害、草害以及寒冷、干旱、盐碱等灾害对粮食生产所造成的损失令人惊叹:全球每年因虫害与病害所造成的作物减产达30%以上,因杂草所损失的粮食至少在10%以上,再加上低温、干旱和盐碱等各种因素,全世界每年至少要损失粮食产量的一半以上。
[3~5]
同时,为了防治病虫害及杂草等,还要施用大量的化学农药,这不仅消耗大量的能源,更严重的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甚至是不可逆的破坏。
为了摆脱上述困境,从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开始研究和利用转基因抗性植物来预防病虫害和杂草等,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与传统作物育种技术相比,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遗传育种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方面由于它可以将特定的抗性基因定向转移,因而成功率较高,可大大提高选择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育种工作的盲目性;另一方面是其基因来源打破了种属的界限,除了植物基因以外,动物和微生物的抗性基因都可以作为外源基因转人植物基因组中,并获得表达。
[6] 3.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拓宽应用研究,扩大生产领域
随着转基因植物技术日益成熟,利用植物的生物反应器作用,进行贵重药品、人畜疫苗和精细化工等的生产,因具有成本低,竞争力强的吸引力,正在成为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新兴热门领域。
现已成功地将干扰素、胰岛素、多肽抗体、人血清白蛋白等基因转给植物进行这些药物的生产。
美国现已得到多肽抗体转基因烟草,美国还在通过转基因植物研制麻疹、乙肝、艾滋病等疫苗,甚至成功地获得了口服植物疫苗。
现国际上正在出现研制营养药物的新思路。
此外,现还大量进行用于塑料、染料、涂料、洗涤、香料、润滑剂等的转基因植物研究。
据
美国能源部报告,通用的50多种化工原料已有19种可以由植物生产。
美国甚至建立“分子农场”,种植转基因油菜,提供用于制造肥皂等的月桂酸。
这些成功的应用不但拓宽了生产范围、降低了成本,而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是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意义的又一重要方面。
4.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作为能源开发的新途径
现在社会高速发展,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面临能源危机。
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以成为各国政府无法回避的事实。
因此寻找一种可以代替化石燃料而且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新能源已迫在眉睫。
非粮生物质能的高效应用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而要将生物质能高效、低廉、方便的转化为燃料,与基因工程技术是密不可分的。
在不损害粮食作物生产的前提下,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寻求新能源,而且发展生物质新能源非常适合中国国情:中国的国土面积大,土地可以充分利用,非粮生物质能并不存在争耕地的顾虑。
目前,中国非粮生物质能源原料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类是农林有机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林业剩余物等,这部分非但不影响粮食安全,而且能“变废为宝”;第二类是利用边际性土地种植能源植物,这些土地主要包括现有林地中的薪炭林、木本油料林和灌木林,可利用而尚未利用的土地中的宜林地和宜农地,在现有非粮低产农田中可以通过种植结构调整用于种植能源作物的土地。
中国工程院的一份重大咨询项目研究表明,中国可用的农林有机废弃物产能相当于4.74×108t/a标准煤,利用边际性土地种植能源植物的产能相当于4.25×108t/a标准煤,两项合计产能潜力为8.99×108t/a标准煤[7],可见生物质能在能源开发上潜力是巨大的。
研究表明,每年所有植物形成的生物量可折合1 000亿吨石油,相当于世界总能耗的50倍。
试想若运用基因技术培育出一种高效酵母,把秸秆、废纸的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进而转变成酒精,就可实现生物质向燃料的转化,进而解决能源危机。
5.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导致新产业革命,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模拟生命过程的生物反应器在酶工程和发酵中应运而生。
近年来,化学工业有20%被生物反应器所取代,其设备投资减少80%,能耗降低50%。
[8]植物基因工程在花卉育种中的应用导致了现代花卉产业的一场革命。
通过这项技术,培育出了大量观赏植物的新品种。
传统育种有其局限性,在改变某一目标性状的目标育种中,难免伴随着其他性状的改变,从而使育种周期较长,效率较低。
而基因工程克服了上述缺点,可以定向地改变和修饰植物的某一性状,因而在近10年来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
许多农作物的转基因研究有了重大突破,获得了一系列品质优良、抗除草剂、抗病虫的转基因植株,观赏植物基因工程也随之迅速发展。
[9]例如Florigene Australia公司将ACC合成酶基因反向导入香石竹,转基因的香石竹比正常香石竹延长了2倍的观赏寿命。
[10]由此可见,植物基因工程不但本身具有重要科研价值,而且有带动其他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总结: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文明在升华。
基因工程技术是科学的进步,是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产物。
当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改良农作物方面己取得重大进展,一场新的绿色革命近在眼前。
我们要经过严肃认真的科学实验和全面细致的论证使植物工程技术健康快速的发展,为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梁施有,生物工程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生物学杂志, Journal of Biology, 1987-02-006,15
[2]陆国权,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与问题世界农业, WORLD AGRICULTURE, 2000-07-016,36
[3]GathehouseA,Hilder V,Boulrer D. Plant Genetic Manipulation for Crop Protection[J].CAB international,1992,155~181.
[4]郝转芳,毛雪,李润植,转基因改良植物抗真菌病害的策略及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01(6),9~11.
[5]瞿礼嘉,顾红雅,胡苹,等,现代生物技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程焉平,植物抗性转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安全性问题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5-03-033 ,82 [7] 石元春,非粮生物质新能源最适合中国国情,山西能源与节能,Shanxi Energy and Conservation,2010-02-004,2
[8]陆国权,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与问题世界农业, WORLD AGRICULTURE, 2000-07-016,37
[9]刘晓红,植物基因工程及其在观赏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太原科技,Taiyuan Science & Technology,2005-12-030,66
[10] Aanhane T. First rDNA flower to debut in.Australia this summe[J].Biotechnology News,1995,15(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