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花的话》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2
第4课《花的话》教案(沪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
2、培奍谦虚的品行。
教学重点: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中的〝谦虚〞,品味文中的词语对反映花儿性格所起的作用。
一、导入:春天来了,百花齐放,万物复苏,一切都显得那样朝气蓬勃。
人们也出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小草扭动起了它那细嫩的腰肢,这时,花儿们也按捺不住了,纷纷讲起了话来,它们怎么讲都讲了些什么呢?带着那个咨询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宗璞的«花的话»。
二、教学过程:1、扫瞄课文,圈划出文中都有哪些花讲了话?2、分角色朗读文章第4─11节,品味花儿们都讲了些什么。
3、摸索:小男孩什么缘故最后单单挑了野生的二月兰送给他最敬爱的教师?假如是你,你会选择什么花送给你的老师,并讲明你送这种花的含义。
4、总结:这是宗璞的一篇童话,文章将可不能讲话的也不可能集合在一起的花儿安排在月下花园比美论贵,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以花喻人,实际上反映的是现实生活,教育读者要有谦虚纯朴、无私奉献的精神。
5、拓展:以你的家庭为背景,仿照«花的话»,写一篇小短文,把你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家具、厨具、文具等物体的对话表现出来。
6、作业:现在人们都给花儿给予了一些含义,试搜集一些〝花之物语〞。
教材分析:本文是二期课改新教材第一单元〝春天来了〞中的一篇童话,文中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花儿的口教育读者要有谦虚纯朴、无私奉献的精神。
因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为学习拟人的修辞方法和培养谦虚的品行。
学生分析:预初的学生差不多能够通过阅读差不多了解文章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等多种形式体会人物个性、语言、神态等描写的妙处,激发他们对生活、人一辈子的摸索。
教学设计讲明:1、导入部分联系本单元主题〝春天来了〞,并引入本单元第一篇文章朱自清的«春»中人、小草的活动来导入文章题目«花的话»,以〝花讲了什么话〞来引入对课文的阅读。
六年级语文下册《花的话》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花的特点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发挥想象,描绘出自己心中的花。
(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好,保护环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2)培养学生懂得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花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各种花,引导学生说出花的名称。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花,并简单介绍花的特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花的寓意。
3.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花。
(2)学生互相欣赏画作,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心中的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绘画作品的表现力。
4. 学生作文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情境教学: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花卉的图片和实物,用于直观展示。
2. 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教学。
六年级语文下册《花的话》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花的种类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花的兴趣。
(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通过观察、描述花朵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学会欣赏花的美丽,培养审美能力。
(3)懂得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花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会观察、描述花朵的方法。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花朵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花朵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花的美丽。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花的认识和喜爱。
3. 板书课文《花的话》,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的情感。
三、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学生上台展示生字词学习成果,巩固记忆。
四、了解课文内容(15分钟)1. 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完善。
2. 学生讨论:课文中有哪些花?它们有什么特点?3. 教师总结:课文描绘了多种花,通过花的话语传达了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主题。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花朵,培养审美能力。
3. 布置课后作业: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观察一种花并描述其特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花的美丽,学习生字词,并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六年级语文《花的话》教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花的话”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
2.掌握“花的话”这首诗的基本知识和意义。
3.能够读懂、朗读并背诵“花的话”这首诗。
4.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感受和爱护之心。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1. 引入(10分钟)通过放映图片和视频,介绍“花的话”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35分钟)(1)听课文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静心聆听老师朗读“花的话”。
(2)认读生词老师给出课文中比较生僻的生词,让学生识别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3)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诗歌整体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4)课文朗读分组轮流朗读课文,注意声音表情。
(5)默写让学生尝试默写课文部分内容,培养记忆力。
3. 拓展(20分钟)(1)感悟诗歌让学生就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出自己的感悟,培养想象和表达能力。
(2)写作引导学生根据花的特点,描述自己最喜欢的花,写出一篇短文。
4. 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几篇学生写的短文,对参与的学生进行表扬。
三、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考试测验、作业、课堂表现、口头表述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评价标准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主要包括基本知识掌握情况、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等方面。
四、教学资源1.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2.课本和笔记本等教学工具。
3.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合作。
五、教学后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花的话”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是教师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六年级语文下册《花的话》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花的各种形态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花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讨论不同种类的花,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花的美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不同种类的花的特点和形态。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描述,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花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图片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收集不同种类的花的图片或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的形态和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花的图片或资料,展示花的多样性。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练习运用。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述,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花的美丽。
3. 小组合作:(1)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不同种类的花的特点和形态。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花的知识。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如以花为主题的绘画、诗歌或故事。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花,描述其形态和特点。
2. 拓展作业:(1)收集更多关于花的知识,如花的生长过程、花的文化意义等。
(2)以花为主题,进行绘画、诗歌或故事的创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创作等,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六年级语文下册花的话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摘要:对语教师而言份优秀语教案是教师上堂课保障!下面编整理了六年级语下册花话教案欢迎!,沪教版六年级语下册花话教案,()出现几种花各有什么特?对语教师而言份优秀语教案是教师上堂课保障!下面编整理了六年级语下册花话教案欢迎!沪教版六年级语下册花话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童话特、学习拟人修辞方法3、积累有关语句能力目标设计几种花发言情感目标培养谦虚品质教学重了童话特教学难学习拟人修辞方法教学准备郭沫若《山茶花》、揭示课题质疑导媒体出示问题、板题、齐、了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3、归纳出示问题()出现几种花各有什么特? ()了课你受到哪些启示?、了作者及其作品()题()质疑问难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习惯二、主学习、深入理、由轻声课要准音把课通顺不添不漏、交流情况()通你了到什么?()你还有哪些不理容? (3)课主题是什么?3、由课、交流情况培养学生主学习能力三、研体悟合作探究相应出示媒体、上面问题由选择或两反复课我揣摩我感悟、合作学习相交流充分发表见3、分组汇报、积累语句指导感情朗()若按严格花说她们()白丁香正半开(3)男孩飞跑采摘着野生二月兰()月儿行到天都有不思5、分角色朗对话体会不花性特6、由选择己体会7、合作学习难题8、交流句子9、分角色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四、通全了特媒体出示特、由全思考这童话有什么特?、讨论交流3、由全、交流助学生了课特五、延伸拓展积累运用、如马蹄莲、天堂鸟等花也加入这场讨论他们会说什么?请设计它们发言、郭沫若《山茶花》山茶花花儿比美会上写份发言稿3、交流花儿发言、课外完成培养学生说话和写作能力六年级语下册花话原春天了,几阵清风,数番微雨,洗了冬日沉重地透出了嫩绿颜色,花儿们也陆续开放了若照严格花说,它们可能彼见不着面,但是既非真实也非虚妄它们聚集起了不红不黄以及洁白浅紫颜色绚丽;繁复新巧纤薄单弱式样各出新栽各色各式花朵铺展开片锦绣了花儿们刚刚睁开眼睛总要惊叹道"多么美世界多么明媚春天广阳光照着蜜蜂儿蝴蝶儿绕着花枝上下飞舞;片绚烂花颜色真叫人眼花镜乱忍不住赞赏生命浓艳花儿们带着新奇心清望着切慢慢地舒展着花瓣从红苞开成朵朵鲜丽花她们彼学习着怎样斜倚枝头怎样颤动着花蕊怎样散发出各种各样清雅、浓郁、幽甜芳香给世界更添几分优美了开着开着花儿们看惯了春天世界觉得也不是如却渐渐地觉得己十分重要己正是这美世界美了夜晚明月初上月光清幽缓缓流进花丛深处花儿们呼吸着夜晚清新空气都想谈谈心里话榆叶梅是急性子她首先开口道"春天花里就数我惹人了你们听人们说吗?远望着我简直像朵朵红云飘花背景上"听她把别人都算成了背景都有发愣玫瑰花听她这么不谦虚很生气马上提醒她?q;你虽然开得茂盛也不是极普通品种要取得突出位置还得出身名门玫瑰是珍贵品种这是人所共知"她说着骄傲地昂起头真她那鲜红、密密层层花瓣组成朵朵异常娇艳不太也不太花叫人忍不住想摸摸嗅嗅了要说出身名门芍药端庄地颔首①微笑当然都知道芍药古有花相②名其高贵不必说不这种门③观念花儿们也都知道是了有谁轻轻嘟嚷了句还讲什么门这是十八世纪话题广芍药听了不再开口仿佛她既重视门也觉得不能光看门似了花要开得还要开得早!"已将残桃花把话题了开我是冒着春寒开花这北方没有梅花花里我开得早是带头可是那些耍笔杆儿光是松啊竹啊说他们怎样坚贞就没人看见我这种突出品质广 "我开花也很早不比你稍几天我花色也很美呀片说话是杏花了迎春花连忙插话道"论美丽实没法子比有人喜欢这有人喜欢那难说难说倒是从有用讲整花里只有我和芍药姐姐能做药材治病养人"她得地摆动着柔长枝条长串黄花都微笑了玫瑰花略侧侧她那娇红脸轻轻笑道"你币知道玫瑰油贵重吧玫瑰花瓣儿用途也很多呢"了白丁香正半开满树如洒了微霜她是不爱说话这也被这番谈话吸引了慢慢地说"花么当然要比美依我看颜色态既清雅而又高贵谁都比不上玉兰她贵而不俗雅而不酸这样白这样美"丁香慢吞吞地想着适当措词微风摇动着她花散发出阵阵幽香了盛开玉兰也矜待地开口了她花朵显得十分凝重颜色白显得十分清丽又从高处向下说话然而然便有种屈尊纡贵神气"丁香花真像许多银星她也许不是美花但她是迷人花了她口气是这样有把握都想不出话说了忽然花角门开了男孩飞跑了进了他没有看那月光下万紫千红却直跑到松树背不受人墙角那如茵绿草采摘着野生二月兰了那些浅紫色二月兰是那样矮那样默默无闻她们从没有想到己有什么特殊招人喜爱地方只是默默地尽己微薄力量给世界加上滴欢乐了男孩预备把这束花插墨水瓶里送给他敬爱、终日辛勤劳碌老师老师定会从那充满着幻想颜色看出他心了月儿行到天花里始终没有再开始谈话花儿们沉默着不知怎么都有不思猜你感兴趣六年级下册语《花话》教案六年级下册语花话教案3六年级下册语《桃花心木》教案六年级下册语《学》教案5六年级下册语《青花》教案6六年级下册语送别诗别董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花的话教案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一份优秀的语文教案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保障!为此,下面整理了六年级语文下册花的话教案,欢迎大家的阅读!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花的话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童话的特点。
2、学习拟人的修辞方法。
3、积累有关语句。
能力目标设计几种花的发言。
情感目标培养谦虚的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准备:郭沫若的《山茶花》一、揭示课题,质疑导读媒体出示问题1、板题、齐读。
2、读了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3、归纳出示问题。
(1)文章出现的几种花各有什么特点?(2)读了课文,你受到哪些启示?4、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1)读题(2)质疑问难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二、自主学习、深入理解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交流读书情况。
(1)通过读书,你了解到什么?(2)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内容?(3)课文的主题是什么?3、自由读课文。
4、交流读书情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研读体悟,合作探究相应出示媒体1、在上面的问题中自由选择一个或两个,反复读课文,自我揣摩,自我感悟。
2、合作学习。
相互交流,充分发表意见。
3、分组汇报。
4、积累语句,指导感情朗读。
(1)“若按严格的花时来说,她们……”(2)“白丁香正在半开……”(3)“一个小男孩飞跑过来……采摘着野生的二月兰”(4)“月儿行到中天……都有点不好意思。
”5、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不同花的个性特点。
6、自由选择,自己体会。
7、合作学习,解决难题。
8、交流句子。
9、分角色朗读,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通读全文,了解特点媒体出示特点1、自由读全文,思考。
这篇童话有什么特点?2、讨论交流。
花的话(教案)教案:花的话教学内容:1. 课文《花的话》的阅读与理解,包括花朵的对话及其寓意。
2.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如“绽、蕾、ETC.”等。
3. 句式、语法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如拟人、比喻等。
4.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花朵的对话所表达的美好寓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句式、语法和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朗读,生字词的掌握。
难点:句式、语法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与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词、句式分析等。
2. 课文文本,每人一份。
3. 生字词卡片,每人一张。
4.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花朵,提问:“你们知道花朵什么时候开放吗?”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花朵的对话所表达的美好寓意。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花朵说了些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并解释寓意。
三、生字词学习与掌握(5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 学生互相交流,巩固生字词。
3. 教师挑选几个生字词,让学生造句。
四、句式、语法和修辞手法分析(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句式、语法和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2. 学生举例并解释这些手法的运用。
五、课文创编(5分钟)1. 教师提出创编任务:“请你们以花朵的口吻,写一段话,表达春天的美好。
”2. 学生动笔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小结(3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编作品。
板书设计:1. 课文《花的话》2. 花朵的对话及其寓意3. 生字词4. 句式、语法和修辞手法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写一段关于春天的话。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较为扎实,生字词掌握良好,但在句式、语法和修辞手法的应用上还有待提高。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花的话》教案沪教版六年级下册《花的话》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2、
3、
能力目标
设计几种花的发言。
情感目标
培养谦虚的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准备:
郭沫若的《山茶花》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读
媒体出示问题
1、
2、
3、
(1)文章出现的几种花各有什么特点?
(2)读了课文,你受到哪些启示?
4、
(1)读题
(2)质疑问难
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
二、自主学习、深入理解
1、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
(1)通过读书,你了解到什么?
(2)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内容?
(3)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3、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研读体悟,合作探究
相应出示媒体
1、
2、
相互交流,充分发表意见。
3、
(1)“若按严格的花时来说,她们……”
(2)“白丁香正在半开……”
(3)“一个小男孩飞跑过来……采摘着野生的二月兰”
(4)“月儿行到中天……都有点不好意思。
”
5、
6、
7、
8、
9、
四、通读全文,了解特点
媒体出示特点
1、
这篇童话有什么特点?
2、
3、
4、
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特点。
五、延伸拓展,积累运用
1、
2、
3、
培养学生说话和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
2、培奍谦虚的品格。
教学重点: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中的“谦虚”,品味文中的词语对反映花儿性格所起的作用。
一、导入:
春天来了,百花齐放,万物复苏,一切都显得那样生机勃勃。
人们也出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小草扭动起了它那细嫩的腰肢,这时,花儿们也按捺不住了,纷纷说起了话来,它们究竟都说了些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宗璞的《花的话》。
二、教学过程:
1、浏览课文,圈划出文中都有哪些花说了话?
2、分角色朗读文章第4─11节,品味花儿们都说了些什么。
3、思考:小男孩为什么最后单单挑了野生的二月兰送给他最敬爱的教师?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花送给你的老师,并讲明你送这种花的含义。
4、总结:这是宗璞的一篇童话,文章将不会说话的也不可能聚集在一起的花儿安排在月下花园比美论贵,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以花喻人,实际上反映的是现实生活,教育读者要有谦虚质朴、无私奉献的精神。
5、拓展:以你的家庭为背景,仿照《花的话》,写一篇小短文,把你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家具、厨具、文具等物体的对话表现出来。
6、作业:现在人们都给花儿赋予了一些含义,试搜集一些
“花之物语”。
教材分析:本文是二期课改新教材第一单元“春天来了”中的一篇童话,文中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花儿的口教育读者要有谦虚质朴、无私奉献的精神。
所以我把教学目标定为学习拟人的修辞方法和培养谦虚的品格。
学生分析:预初的学生已经能够通过阅读基本了解文章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等多种形式体会人物个性、语言、神态等描写的妙处,激发他们对生活、人生的思考。
教学设计说明:
1、导入部分联系本单元主题“春天来了”,并引入本单元第一篇文章朱自清的《春》中人、小草的活动来导入文章题目《花的话》,以“花说了什么话”来引入对课文的阅读。
2、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自己挑选角色,选择了哪个角色,那么他的朗读就应该符合那个角色的个性、特点。
首先让一个学生试读第4节前半部分,试读之后,大家评价,看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不足,榆叶梅应该是怎样的,他是不是把榆叶梅的那种急性子读出来了。
之后分角色朗读第4─11节,全班评价哪些读得好,好在哪里,学生在评价的时候也会说出他们是否读出了花儿的特点。
比如榆叶梅的急躁、玫瑰的自以为是、……但在说到白丁香和玉兰时,他们对这两种花的“假谦虚”理解不够,于是可以采取反复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帮助他们体会,再就是提出一些词语如“慢吞吞”、“措词”、“从高处向下”加以点拔,让他们认识到那是在互相吹捧,并不是真正的谦虚。
3、思考部分,学生一方面要弄清楚小男孩选择二月兰送给老师的含义,另一方面,花本身是没有什么寓意的,只是人凭自己的主观愿望赋予了它一定的意义,所以送什么花,就要给这种花赋予一定的含义。
这一环节既开阔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同时也可以加强他们对“谦虚”等优秀品质的理解。
4、拓展部分结合学生自己的实际完成教学目标2,除了领会文中的拟人手法,也要学着运用。
5、作业部分让学生对花能有更多的了解。
教学反思:
这次课结尾部分的“送花”、“赋意”比较吸引人,朗读也较充分,但“理”讲得太多,具体词语的分析却不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