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的朋友多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的朋友多》1. 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朋友”的概念;2.培养幼儿的沟通和交往能力;3.帮助幼儿学会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
2. 教学内容1.朋友的概念: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朋友”这一概念。
2.朋友的表现:让幼儿观察图片,了解朋友可能有哪些表现方式。
比如:笑容、互相帮助等。
3.如何交朋友:通过小组活动或情景模拟,让幼儿学会如何主动和别人交流,结交新朋友。
4.如何维护友谊: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解等方式,让幼儿学会如何维持和朋友的友谊。
3.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向幼儿介绍“朋友”的概念,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朋友,并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朋友。
第二步:探究(20分钟)1.朋友的表现: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中的人物表情、动作等,判断他们是朋友还是陌生人,了解朋友可能有哪些表现方式。
2.如何交朋友:教师以“小伙伴”为主题,为幼儿提供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学习方式,让幼儿感受和体验主动交朋友的乐趣和收获。
3.如何维护友谊:教师通过故事、动画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朋友之间容易发生的小矛盾及友谊的保护,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及情感支持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第三步:拓展(20分钟)1.幼儿自发组织群体,通过游戏、制作画册、DIY玩具等方式,结交新朋友,提高交流沟通技能;2.幼儿园班级合作、社区亲子合作,定期参加公益活动、文化体验活动等,为幼儿拓宽视野、增强社交能力等方面提供全面支持。
第四步:总结(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今天的学习过程,概括学习成果和本次活动的收获,并布置拓展性任务,继续深入实践社交交往技能。
4. 教学评估1.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学习表现,并进行总结;2.教师通过幼儿的表现、对话等方式,了解幼儿在课堂之外的实践情况。
5. 教学反思1.教师意识到金字塔理论的训练,以及树立良好的特质,是锻炼幼儿社交能力的重要途径;2.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提供实际互动的机会,帮助幼儿积累实际经验和技能,促进幼儿社交技能的全面提高。
幼儿园中班我的朋友多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朋友的含义,知道朋友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分享和合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朋友的关爱和珍惜,增强友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朋友的含义,知道朋友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分享和合作。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朋友主题的图片、故事书、玩具等。
2. 环境准备:轻松、温馨的活动室,有利于幼儿交流和互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进入活动主题。
2. 主题讲解:通过图片、故事书等,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朋友的含义,知道朋友的重要性。
3. 实例分析:通过讲述身边的朋友故事,让幼儿感受朋友之间的关爱和帮助。
4. 互动环节: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分享和合作。
5. 总结:通过回顾活动内容,让幼儿加深对朋友的认识和理解。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2. 延伸活动:组织家长参与的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共同关注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1. 教学内容:本章节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友谊的宝贵和如何维护友谊。
2. 活动安排:a. 教师讲述故事《永远的朋友》:一个关于小熊和小兔之间友谊的故事,强调了友谊在面对困难时的支持和重要性。
b. 幼儿讨论:故事中哪些地方让他们感到温暖和感动?他们自己和朋友之间有没有类似的经历?c. 情景模拟:教师创设一些情景,如朋友之间分享玩具、帮助对方解决问题等,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友谊的快乐。
七、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述、讨论、情景模拟等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和体验。
2. 教学策略:a. 利用生动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b. 通过讨论,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
中班社会教案《我的朋友多》中班社会教案《我的朋友多》精选3篇(一)课题:我的朋友多教学目标:1. 通过讨论认识到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朋友,朋友可以是同龄亲近的伙伴,也可以是年长或年幼的朋友;2. 学会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朋友;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到朋友可以有不同的年龄和身份;2. 培养幼儿的交流和分享能力。
教学准备:幼儿故事书《我的朋友多》、图片或卡片,让幼儿辨认朋友的不同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或卡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人物,并问:“这些人是谁?”2. 引导幼儿回答:“他们是我的朋友。
”给予肯定回答,并进一步提问:“我们的朋友可以有几个呢?他们可以有不同的年龄吗?”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讨论。
二、故事情境(10分钟)1. 出示故事书《我的朋友多》,向幼儿简单介绍内容: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有许多的朋友,有同龄的伙伴,也有年长或年幼的朋友。
2. 读一读故事,教师可以用互动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其中,例如请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动作,或让幼儿帮忙找到故事中出现的朋友。
三、交流讨论(15分钟)1. 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朋友,可以是同龄的伙伴,也可以是年长或年幼的朋友。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多说几个,并引导幼儿描述他们的特点和与他们相处的经历。
2.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哪个朋友和你一起玩得最开心?”、“有没有帮助过你的朋友?”等,帮助幼儿思考和回忆与朋友的互动情况。
四、游戏活动(15分钟)1. 分组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指定一个幼儿作为组长。
组长可以选择一个朋友的角色进行表演,其他组员要猜出是哪个朋友。
2. 合作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朋友的角色,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出与朋友的交流情况。
例如可以进行对话演示,或制作简单的小剧场表演。
五、总结与延伸(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课堂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故事,小女孩有很多个朋友。
示例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设计:我的朋友多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使幼儿了解和认识朋友,掌握合理与他人相处的方法,提高幼儿的情感与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习“我的朋友多”的歌曲,并理解其含义。
•培养幼儿对待不同性别、年龄、肤色、文化的人时的尊重和包容。
•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内容1. 唱歌学习让幼儿听一遍歌曲“我的朋友多”,让幼儿自由活动同时播放歌曲。
播放后请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分享一下自己最好的朋友是谁,并询问其他幼儿的感受。
为巩固歌曲内容,可以播放多次,让幼儿跟着唱。
2. 《我的朋友多》绘本教学选择一部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绘本,将幼儿分成小组,带领幼儿阅读绘本,并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故事情节。
教师可以在不同时间分别问不同的小组分享他们的见解,并不断倡导幼儿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的态度。
3. 团队合作实践设计互动游戏、合作小组,使幼儿在游戏和合作中更有效地发展社交能力。
例如,在野餐活动中,让几组小朋友一起搭建一张野餐桌和铺叠餐具,通过此项活动,协助幼儿建立合作与沟通的技能,培养集体意识。
四、教学流程第一节课:唱歌学习1.介绍歌曲,并放一遍让幼儿自由活动。
2.引导幼儿分享自己最好的朋友是谁,并让其他幼儿感受。
3.多次播放歌曲,让幼儿跟着唱歌。
第二节课:《我的朋友多》绘本教学1.安排好幼儿小组。
2.为幼儿讲解绘本内容,逐句解释绘本故事中一些不好理解或学习点。
3.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故事情节,鼓励幼儿阐述自己的观点。
4.分组让幼儿在不同时间内分享他们的见解。
第三节课:团队合作实践1.打预备活动,室内或校内场地寻找一个适当的地点。
2.引导幼儿理解、学习和开展行动,可以给幼儿配有相关的小道具,如桌椅、餐具等。
3.在适当的时候加入模拟情形、便捷、冒险等组合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以极高的敏感性、想象力和对新领域的好奇心积极参与,并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估1.安排家长在每节课后参与幼儿讨论和代码教学评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的朋友多(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的朋友多一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的生活我安排二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眼中的社区三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的朋友多一活动目标:1、在唱唱、看看、说说、玩玩中体验朋友多的乐趣,并乐意、大胆地和别人交朋友。
2、正确认识自己与朋友交往中和言行,知道怎样做才对,学习一些交往技能。
3、初步学会关心帮助同伴,增进爱同伴的情感。
活动过程:1、韵律活动:找朋友,感受找到朋友的愉快。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起来动起来,去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手拉手坐到位置上。
2、组织幼儿看电视讨论怎么样交朋友。
出示视频实录三段:(1) 一个小朋友玩玩具时和好朋友争抢玩具。
(2) 喝水时,一个小朋友在推挤其他小朋友,抢着先喝。
(3) 小朋友有了困难他也不去帮忙。
大家都不和他做好朋友。
问:为什么他找不到好朋友?怎么样做才能找到好朋友?(幼儿讨论)3、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喜欢他们做你的好朋友?4、引导幼儿共同讨论交朋友的乐趣。
师:交了这么多的朋友,你心里感到怎么样?5、师小结:朋友多了就会觉得觉得快乐,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礼貌地交朋友,有的和好朋友分享玩具,有的互相谦让,有的帮助别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许许多多的好朋友。
6、发散幼儿思维:那么除了人类是我们的好朋友,在大自然中还有谁是你的好朋友?7、听着音乐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跳舞,并和好朋友做一些抱一抱、亲一亲的动作,增进朋友间的友谊。
8、师:现在和你的朋友一起去外面找找看,还有什么也是你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的生活我安排二我的生活我安排活动目标(一)了解一日生活安排的顺序。
(二)交流和归纳生活事件,体验合理有序地安排时间的意义。
活动重难点重点:交流和归纳生活事件,体验合理有序地安排一日生活。
难点:尝试自己制定一日生活。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幼儿起床、洗漱、吃饭、阅读图书、看电视、睡觉等生活情景的图片,两个钟面。
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我朋友多》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和朋友》,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我朋友多”这一主题,通过实践活动、情景对话、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体验友谊温暖,学习与同伴交往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朋友重要性,学会珍惜友谊。
2. 培养幼儿与同伴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社交技巧。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主动与人交往,克服害羞、胆怯心理。
教学重点:让幼儿体验友谊温暖,认识到朋友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我朋友多主题挂图、情景卡片、友谊树贴纸。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与朋友相处快乐。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挂图和情景卡片,向幼儿讲解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表达对朋友喜爱。
3.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幼儿谈谈自己朋友,并分享与朋友之间趣事。
4. 团队协作游戏(10分钟)开展“友谊树”活动,让幼儿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一棵友谊树,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我朋友多2. 板书内容:朋友重要性与人交往技巧友谊树制作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朋友描述你一个好朋友,包括他外貌、性格、爱好等。
讲述一次与这位朋友之间趣事。
答案示例:我好朋友叫小明,他有一双大大眼睛,笑起来很好看。
他性格开朗,喜欢运动,我们经常一起玩。
有一次,我们在公园里玩捉迷藏,他躲在一个很隐蔽地方,我怎找都找不到。
他忍不住笑出声,我才找到他。
我们俩都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教学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幼儿们积极参与,互动良好。
在课后反思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在交往技巧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教学中继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也能感受到友谊温暖,培养他们人际交往能力。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朋友多》通用一、教学内容《我的朋友多》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是一家》,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朋友的特征,了解朋友的喜好,学会与朋友分享,培养友好相处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描述自己朋友的外貌特征和喜好。
2. 培养幼儿与朋友分享、互助合作的良好品质。
3. 增进幼儿对友好相处的认识,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描述朋友的特点,培养友好相处的能力。
重点:让幼儿了解朋友的喜好,学会与朋友分享、互助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玩具、水果、贴纸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PPT课件,呈现幼儿与朋友一起玩耍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和朋友之间的趣事。
(2)邀请幼儿上台,模拟与朋友分享玩具、食物等情景,让其他幼儿观看并学习。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如何描述朋友的外貌特征和喜好。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示范如何与朋友分享玩具、食物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的朋友,并描述朋友的特点。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画,互相介绍朋友。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猜猜画的是谁的朋友。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的朋友多》2. 内容:朋友的外貌特征朋友的喜好学会分享、互助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好朋友请幼儿画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描述好朋友的特点、喜好,以及与好朋友之间的趣事。
答案示例:我的好朋友是小明,他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笑起来很好看。
他喜欢玩汽车,我们经常一起分享玩具,一起玩得很开心。
2. 课后延伸(1)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交友情况,鼓励家长多陪伴幼儿与朋友互动。
中班社会活动:我的朋友多教案与反思
教案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儿童在社交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培养儿童对多样性和不同文化的尊重,提高其跨文化意识;
•帮助儿童学会分享和合作的习惯。
教案内容
活动准备
•班里的每个孩子姓名牌;
•一张大纸张;
•彩色笔;
•食物或玩具道具等,供孩子们分享使用。
活动步骤
1.教孩子制作自己的头像标识:在大纸张上,让孩子们画自己的头像,
再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2.给孩子分配小组,分组方式可以是按姓名首字母顺序或者随机分组。
3.要求小组内孩子们互相介绍,表达对彼此的尊重和好奇心。
例如:你
的名字是什么?你喜欢什么活动?你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4.要求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食物或玩具等拿出来,供小组内的孩子们分
享。
5.鼓励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寻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解
决小组内的问题和困难。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意识到孩子们对于分享和合作的习惯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培养。
当他们面对一些问题和挑战时,他们可能会变得沮丧和失望。
然而,当他们意识到彼此之间的相似之处或共同之处时,他们会产生愉悦的积极情绪。
因此,在活动中,我一直强调孩子们应该彼此尊重,尝试新事物,并且允许自己犯错误。
在之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更注重孩子们的感受和需求,引导他们自我组织和
合作,使之更加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
同时,我也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和互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在家庭和学校中进行社会交往,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我的朋友多社会教案第一章:认识朋友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并接纳新朋友,培养友好相处的品质。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兴趣爱好等基本信息。
2. 鼓励幼儿主动与他人交流,表达友好意愿。
教学活动:1. 游戏:找朋友。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围成圈,随着音乐走动。
音乐停止时,幼儿迅速找到一个朋友,双手交叉在胸前,组成一个“好朋友”。
2. 小组活动: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和兴趣爱好,其他组员倾听并给予回应。
第二章:学会分享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2.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引导幼儿认识到分享是一种美德,能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2. 教授幼儿分享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如《小猴子分香蕉》。
2. 实践活动:教师准备一些玩具或零食,引导幼儿轮流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第三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的意识,懂得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2. 提高幼儿的换位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幼儿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了解尊重他人的表现。
2. 教授幼儿如何尊重他人,如倾听、不打断别人说话等。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教师准备一些角色卡片,如医生、老师、警察等,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尊重他人,举例说明。
第四章:学会合作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学会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引导幼儿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合作的过程。
2. 教授幼儿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游戏:搭积木。
教师准备一些积木,幼儿分组进行搭积木比赛,看哪组搭得又快又好。
2. 小组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在合作过程中如何分工、如何协调,以及合作的重要性。
第五章:培养友谊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建立深厚的友谊,体验友谊的美好。
中班社会教案:我的朋友多教学目标1.了解朋友是什么,朋友的特点。
2.提高幼儿对待朋友的态度,培养友爱、互助、信任的良好品质。
3.学会与他人相处,共同发展合作意识。
4.增强幼儿的自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内容1.什么是朋友?2.朋友有哪些特点?3.怎样与朋友相处?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好朋友?教学步骤及方法第一步:引导幼儿认识朋友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说出朋友的特点并简单解释。
鼓励幼儿自由交流,提高说话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让幼儿看看身边有哪些朋友,从自身经验出发,进一步认识朋友。
同时,教师可以借助音乐、游戏、小故事等手段,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感受。
第二步:了解朋友的特点1.教师呈现不同的小组活动,让幼儿发挥自己的特点。
例如:一个人站在一个圆圈中间,用口吹动气球不让它落地,旁边的朋友可以吹风帮助他实现目标;或者进行简单的记忆力游戏,让幼儿彼此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2.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认识到:朋友之间要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步:学习与他人相处1.教师以朋友沟通为主题,从“请”、“谢谢”、“对不起”、“好习惯”等方面入手,让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培养友谊、互助精神。
2.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自己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游戏,演示在不同场合下正常的交流方式,强化情感交流能力。
第四步:巩固与拓展1.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些相关的绘画、手工等活动,鼓励幼儿用心感受“朋友之间”关系,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朋友之情,并加深对友谊的认识。
2.鼓励幼儿在外居、游戏、亲子活动等环境下多结交朋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际关系。
同时,教师可以和家长积极联系,加强家庭教育。
总结1.本节课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了解了朋友之间的关系,并学会了如何与朋友相处。
2.通过与他人协作,幼儿强化了合作意识,并培养了团队精神,为日后真正的团队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要把这样的互动带到日常生活中,在与朋友相处中积累更多的人际经验,不断提升自我,助于成为一个更加优秀、更加完整的人。
中班社会活动精品教案《我的朋友多》通用一、教学内容《我的朋友多》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内容包括:认识新朋友的重要性、如何与朋友交往、朋友间的相互帮助和分享等。
本章通过生动的故事、实践情景和互动游戏,帮助幼儿认识到朋友是生活中的宝贵财富,学会与朋友和谐相处。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交朋友的重要性,愿意主动与同伴交往。
2. 培养幼儿与朋友相互帮助、分享的品质。
3. 提高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主动交朋友,与朋友相互帮助、分享。
难点:如何在集体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书《我的朋友多》、互动游戏道具、卡片、挂图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交朋友的乐趣。
2. 故事分享(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我的朋友多》,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交朋友的过程和经验。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互动游戏,让幼儿学会如何主动与同伴交流,培养沟通能力。
教师举例讲解朋友间的相互帮助和分享,引导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朋友多》2. 内容:交朋友的重要性如何与朋友交往朋友间的相互帮助和分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的好朋友请幼儿画一幅与好朋友一起玩耍的场景,并用文字描述画面。
2. 答案示例:画面描述: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在公园玩耍,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文字描述:我和我的好朋友在公园玩耍,我们相互帮助、分享快乐,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交友活动。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的朋友多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乐于与他人相处的兴趣和意愿;2.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友善相待的品质;3.认识多样化的朋友,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4.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他人分享。
教学准备:图片、幼儿园抱团日照片、大卡片、小卡片、棋盘、棋子、厚纸板、颜色笔、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图片,让幼儿猜猜图片上有什么。
然后引导他们快乐地转向同伴。
二、自我认识(15分钟)1.让幼儿坐在同桌,相互介绍自己。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优点(身体敏捷、爱笑、聪明等),并让他们在大卡片上画出自己的形象。
三、激发想象(15分钟)1.老师讲述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小兔子,它非常孤独,没有朋友。
小兔子每天都希望有朋友能和自己一起玩。
有一天,小兔子遇到了一只小鸟,他们成为了好朋友,一起玩耍、学习。
2.请幼儿围坐在一起,装扮成不同的动物角色,通过假设场景,让幼儿想象与不同的朋友一起玩的情景,并由幼儿讲述这个故事。
四、分享经验(10分钟)1.引导幼儿讲述最近与朋友一起做的有趣的事情。
2.以幼儿园抱团日照片为例,让幼儿观察照片上的朋友,谈论他们是怎么在一起玩的,展示幼儿园中班的友谊和集体活动。
五、认识多样化的朋友(15分钟)1.老师采用教师释义法,给幼儿解释朋友的概念,让他们明白朋友可以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和兴趣。
2.搭建思维框架,让幼儿列举一些他们的朋友并描述他们的特点。
使用小卡片写下他们的朋友的名字,然后将小卡片黏贴在厚纸板上,形成一个“朋友墙”。
六、合作游戏(15分钟)1.准备好棋盘和棋子。
2.让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两名成员,一人执黑棋,一人执白棋。
并让幼儿按照规则进行游戏。
七、总结(10分钟)1.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让幼儿讲述他们学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总结合作游戏中需要友谊、团队合作的品质。
教学延伸:1.让幼儿与不同年龄段的朋友互动,观察与其他年龄段的朋友相处的不同之处。
2.引导幼儿进行情感渗透,鼓励他们主动帮助他人,与别人一起分享快乐。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朋友多一、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幼儿展示个人特长和能力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学习认识新朋友,并介绍自己给新朋友认识;•学习欣赏和接受不同朋友的特长和能力;•学习与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学习分享自己的特长和能力给朋友。
三、教学准备•朋友介绍卡片;•合作任务卡片;•自我介绍卡片;•学习资料和故事书籍。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活动(5分钟)•教师拿出朋友介绍卡片,介绍几个自己的朋友并简单介绍他们的特长和能力。
•引导幼儿讨论朋友的不同特长,让幼儿思考自己是否有特长和能力。
步骤二:认识新朋友(1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组,每组给一个新朋友介绍卡片。
•幼儿拿到卡片后,互相介绍自己,分享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接受对方的特长和能力,培养友好合作的态度。
步骤三:合作任务(20分钟)•教师发放合作任务卡片给每个小组。
•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任务,鼓励互相帮助和支持,通过合作来加深彼此的友谊和信任。
•引导幼儿在任务完成后,互相表扬并分享完成任务的喜悦。
步骤四:展示特长(10分钟)•教师鼓励幼儿主动展示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幼儿可以选择唱歌、舞蹈、画画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特长。
•教师及其他幼儿给予积极的赞赏和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五、活动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学会了认识新朋友、接受和欣赏不同朋友的特长和能力,培养了友好合作的态度和能力。
同时,幼儿也通过展示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这些都是幼儿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六、拓展延伸•带幼儿参观社区中的公园或图书馆,让幼儿与更多的朋友接触和交流。
•引导幼儿参加社区中的小型活动和集体游戏,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鼓励幼儿参加社区中的义务活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我的朋友多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主动与同伴交流,增进彼此了解。
2. 培养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互相帮助、合作的意识。
3. 培养孩子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与朋友相处的快乐,增强互相帮助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卡片、玩具、音乐播放器。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唱《找朋友》歌曲,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趣事,引导他们认识到与朋友相处的快乐。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故事卡片,讲述《我的朋友多》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中主人公与朋友们的互动。
针对故事内容设置问题,让孩子们回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孩子们用画笔、彩纸等材料制作礼物,准备送给自己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孩子们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作品。
邀请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礼物,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朋友多》2. 板书内容:故事梗概交往技巧:主动交流、互相帮助、合作分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我和我的朋友们答案: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画出与朋友一起玩耍、学习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多陪伴孩子,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
4. 作业设计。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唱歌、分享趣事等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与朋友相处的快乐,从而自然引入主题。
补充说明:可邀请孩子们提前准备与朋友之间的照片或小故事,以便在课堂上分享。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的朋友多》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我的朋友多》,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朋友的重要性,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分享合作的意识,提高表达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友谊。
2. 培养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分享合作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增进彼此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分享合作,提高表达与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友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书《我的朋友多》、卡片、贴纸、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故事书《我的朋友多》,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引发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和朋友们的相处之道。
2. 讲解与讨论(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很多朋友?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卡片,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表情,如开心、生气、难过等。
(2)教师讲解如何用表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与同伴进行互动。
4.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张表情卡片,用表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2)同伴之间相互模仿,增进彼此了解。
5. 互动游戏(10分钟)(1)教师组织“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2)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教师强调分享合作的意义,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同伴交流、互动。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我的朋友多》2. 教学重点:朋友的重要性、友好相处、分享合作3. 表情卡片:开心、生气、难过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的样子。
2. 答案:幼儿发挥想象,画出与好朋友在一起的场景,如一起玩耍、分享食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培养了友好相处、分享合作的意识。
*——幼教精品资源——*
我的朋友多
活动目标:1、在唱唱、看看、说说、玩玩中体验朋友多的乐趣,并乐意、大胆地和别人交朋友。
2、正确认识自己与朋友交往中和言行,知道怎样做才对,学习一些交往技能。
3、初步学会关心帮助同伴,增进爱同伴的情感。
活动过程:1、韵律活动:找朋友,感受找到朋友的愉快。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起来动起来,去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手拉手坐到位置上。
2、组织幼儿看电视讨论怎么样交朋友。
出示视频实录三段:
(1)一个小朋友玩玩具时和好朋友争抢玩具。
(2)喝水时,一个小朋友在推挤其他小朋友,抢着先喝。
(3)小朋友有了困难他也不去帮忙。
大家都不和他做好朋友。
问:为什么他找不到好朋友?怎么样做才能找到好朋友?(幼儿讨论)
3、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喜欢他们做你的好朋友?
4、引导幼儿共同讨论交朋友的乐趣。
师:交了这么多的朋友,你心里感到怎么样?
5、师小结:朋友多了就会觉得觉得快乐,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礼貌地交朋友,有的和好朋友分享玩具,有的互相谦让,有的帮助别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许许多多的好朋友。
6、发散幼儿思维:那么除了人类是我们的好朋友,在大自然中还有谁是你的好朋友?
7、听着音乐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跳舞,并和好朋友做一些抱一抱、亲一亲的动作,增进朋友间的友谊。
8、师:现在和你的朋友一起去外面找找看,还有什么也是你们的好朋友。
*——幼教精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