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诊治流程
- 格式:ppt
- 大小:797.50 KB
- 文档页数:31
附件6县域脑血管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脑血管病是一组因脑血管病变引起地脑功能障碍,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与高致残率地特点,目前是我国居民最主要地死亡原因与成人致残原因之一,给社会,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本方案以脑血管病预防与控制为重点,围绕疾病防治地全周期,推动各县域医疗机构落实自身功能定位,改善患者地生存质量,降低疾病负担,进一步满足县域患者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本方案中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自发性脑内出血,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本方案适用于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地脑血管病患者。
一,县域不同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一)村卫生室。
开展脑血管病识别培训与健康教育,关注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并针对情况开出健康处方(包括运动,戒烟,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等)。
对于脑血管病恢复期居家康复地患者,承担二级预防地职责,定期随访,控制导致复发地危险因素。
对疑似脑血管病急性发作或复发患者,初步评估后立即送往有救治条件地县级医院。
有条件地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与中医药早期干预工作。
(二)乡镇卫生院。
开展脑卒中识别与科学转运培训,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以及脑血管病患者筛查与管理等工作。
指导培训村医开展健康教育。
接收由县级医院转诊地脑血管病康复期患者,主要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地恢复期患者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具有居家康复治疗条件地脑血管病患者可出院进行居家康复治疗。
熟悉县级医院地基本情况,专家特长,常用检查项目及价格,凡是接诊到疑似脑血管病急性发作或复发患者,初步评估后立即参照卒中急救地图转往具备救治条件地县级医院,避免患者盲目选择同时减少医疗开支。
负责中医诊断治疗,随访评估与村级医疗机构中医药健康教育培训。
(三)县级医院。
开展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有条件地医院也可以开展其它脑卒中适宜技术。
有中医药服务能力地医院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规范化地中西医治疗方案。
接收上级医院转诊地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
脑血管疾病中心:急性脑梗死诊疗流程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脑血管疾病中心的急性脑梗死诊疗流程。
流程概述1. 血管造影检查确认诊断2. 神经内科医生评估患者情况3. CT或MRI扫描以确定病变区域和程度4. 快速处理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案5. 进行靶向治疗,如血栓溶解或机械取栓术6. 脑血管疾病中心团队监护患者康复过程7. 提供康复计划和指导具体步骤1. 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医护人员尽快进行CT或MRI扫描,并采集相关临床资料。
2. 根据扫描结果和临床评估,神经内科医生进行诊断及危险评估。
3. 如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立即安排血管造影检查。
4. 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确认脑血管狭窄程度和血栓位置。
5. 根据血管造影结果,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6. 快速处理治疗方案,可以采用血栓溶解药物或机械取栓术等方法。
7. 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团队密切监测患者反应和病情变化。
8. 治疗后,患者转入脑血管疾病中心独立观察室进行密切监护。
9. 脑血管疾病中心团队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10. 提供康复指导,包括饮食、锻炼和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建议。
11. 定期随访,评估康复进展,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脑血管疾病中心的急性脑梗死诊疗流程包括血管造影检查确认诊断、神经内科医生评估患者情况、CT或MRI扫描、快速处理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案、靶向治疗、康复过程监护以及康复计划和指导等步骤。
这一流程旨在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服务,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以上仅为流程概述,具体操作细节请参考医疗机构内部规范和流程。
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和操作应遵循医疗专业指南和标准。
中医中风西医急性脑血管病急诊处理流程1.患者出现急性脑血管病症状时,应立即呼叫急救车。
When a patient has symptoms of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hey should immediately call for an ambulance.2.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可以给患者服用阿斯匹林或肝素来减轻症状。
While waiting for the ambulance, the patient can take aspirin or heparin to alleviate the symptoms.3.急救车到达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将患者送往最近的急诊科。
Once the ambulance arrives, the medical staff should immediately take the patient to the nearest emergency department.4.在急诊科,医生会立即进行相关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the doctor will immediately perform relevant tests, including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imaging studies.5.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患有急性脑血管病,医生会立即启动治疗流程。
If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tient has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he doctor will immediately initiate the treatment process.6.针对中风的患者,医生会给予溶栓治疗以尽快恢复脑血流。
For stroke patients, the doctor will administer thrombolytic therapy to restore cerebral blood flow as soon as possible.7.同时,医生会安排头部CT或MRI检查,以了解脑血管病变的具体情况。
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处置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中风或卒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情分析】1.临床表现(1)脑内出血:好发于老年人,有高血压史,且服药常不规律。
①紧张兴奋用力时突然发病,数分钟至数小时达高峰。
②意识障碍:轻者躁动不安,意识模糊不清;严重者多在半小时内进入昏迷状态。
面色潮红或苍白,鼾声大作,大汗,尿失禁或潴留等。
③头痛与呕吐:神志清醒或轻度意识障碍者可有头痛,以病灶侧为重;意识朦胧或浅昏迷者可见病人用健侧手触摸病灶侧头部;病灶侧额部有明显叩击痛。
呕吐多见,且多为喷射性,病初常为胃内容物,如合并消化道出血可呕吐咖啡样液体。
呃逆相当多见。
④去大脑皮质强直:去大脑皮质强直与抽搐如出血量大并破入脑室,影响内囊和(或)大脑脚前部功能时,可见两上肢屈曲内收、两下肢伸直内旋(去大脑皮质强直);当影响脑干上部功能时,可见四肢伸直内旋和头后仰(去大脑强直)。
少数病人可见全身或部分性痉挛性癫痛发作。
⑤呼吸与血压异常:呼吸浅快,病情严重者则深而慢;病情恶化时转快而不规则,或呈潮式呼吸、叹气样呼吸、双吸气等。
出血早期的血压多突然升高和不稳定,如逐渐下降为循环中枢受损征象。
⑥体温升高:出血后即刻出现高热者,系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所致。
若早期体温正常,尔后体温逐渐升高并呈弛张型者,多系病后合并感染之故。
始终低热者,为出血后的吸收热。
脑桥出血常可引起高热。
⑦瞳孔与眼底异常:早期双侧瞳孔可时大时小。
若病灶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是小脑幕切迹疝形成的征象;若双侧瞳孔逐渐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是双侧小脑幕切迹疝、脑中心疝或深昏迷的征象;若双侧瞳孔缩小或呈针尖样,提示脑桥出血的可能。
眼底多数可见动脉硬化征象、视网膜斑片状新鲜出血和静脉扩张,且均以病灶侧为著。
早期多无视盘水肿。
⑧脑膜刺激征:见于脑出血已破入脑室、脑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脑室原发性出血之时。
急性脑血管病应急预案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
为了有效地应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突发情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救治成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成立急性脑血管病应急救治领导小组组长:_____(医院院长)副组长:_____(业务副院长)、_____(医务科科长)成员:_____(神经内科主任)、_____(神经外科主任)、_____(急诊科主任)、_____(影像科主任)、_____(检验科主任)、_____(药剂科主任)等。
(二)职责1、组长全面负责急性脑血管病应急救治工作的指挥和协调。
2、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应急救治方案,协调各科室之间的工作。
3、神经内科主任、神经外科主任负责组织本科室医护人员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4、急诊科主任负责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处理。
5、影像科主任负责组织本科室人员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影像学检查。
6、检验科主任负责组织本科室人员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检查。
7、药剂科主任负责保障急性脑血管病救治所需药品的供应。
二、应急响应(一)院前急救1、接到 120 指挥中心的急救指令后,急救人员应在 3 分钟内出诊。
2、在出诊途中,急救人员应与报警人保持联系,了解患者的病情,指导现场人员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
3、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应迅速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心跳、血压等,初步判断是否为急性脑血管病。
4、对疑似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立即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等处理,并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院。
(二)院内急诊1、急诊科接到急救人员的通知后,应立即做好接诊准备,通知相关科室医生到位。
2、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急诊科医生应在 5 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完善相关检查,如头颅 CT、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明确诊断。
3、对于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处理,如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 45 小时内符合溶栓条件的,应立即给予溶栓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如有手术指征,应立即联系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脑出血的诊治预案及流程(模板)引言概述: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提高脑出血的诊治效果,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诊治预案及流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脑出血的诊治预案及流程,包括:早期评估与处理、影像学检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护理。
正文内容:1. 早期评估与处理1.1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用药情况等。
1.2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评估。
1.3 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脑出血的类型、范围和严重程度。
1.4 紧急处理:针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紧急处理,如控制血压、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2. 影像学检查2.1 头颅CT检查:通过头颅CT检查,可以明确脑出血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特征。
2.2 脑血管造影: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疑似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脑出血,可以进行脑血管造影以明确病因。
2.3 脑磁共振成像: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脑干出血,可以进行脑磁共振成像以明确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3. 药物治疗3.1 降低颅内压:使用渗透性药物、利尿剂等药物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3.2 控制血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药物来控制血压,避免再次出血和脑组织进一步损伤。
3.3 抗凝治疗: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心房颤动引起的脑出血,可以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
4. 手术治疗4.1 神经外科手术:对于一些特定的脑出血患者,如大量出血、占位效应明显等,可以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如减压手术、血肿清除术等。
4.2 血管介入治疗: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脑出血,可以进行血管介入治疗,如栓塞术、支架植入等。
5. 康复护理5.1 早期康复:在病情稳定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5.2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匡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减轻心理负担。
院内卒中诊治流程
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及时的诊治非常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院内卒中的诊治流程。
1. 门诊接诊:
患者首先来到医院的门诊部,由医生进行初步的接诊。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用药情况等,以了解患者的病情。
2.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观察瞳孔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脑血管病变。
3. 神经影像学检查:
如果初步检查显示患者可能存在脑血管病变,医生会安排患者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如头部CT或MRI。
这些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确定卒中的类型和部位。
4. 快速治疗:
一旦确诊为卒中,医生会立即采取快速治疗措施。
这包括给予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旨在尽快恢复患者的脑功能和防止进一步的脑损伤。
5. 监护治疗:
患者会被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监护。
医生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
征、神经功能和血液指标等,以及及时处理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6. 康复治疗: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医生会安排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
这些治疗有助于患者恢复脑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7. 随访和管理:
患者出院后,医生会安排定期随访,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况。
医生还会提供相关的健康管理指导,帮助患者控制危险因素,预防二次卒中的发生。
总结起来,院内卒中诊治流程包括门诊接诊、体格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快速治疗、监护治疗、康复治疗和随访管理等步骤。
通过科学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卒中对患者的损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