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流程图
- 格式:ppt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70
急性脑卒中流程处理图
、
意识清楚或障碍、言语不清或失语、偏瘫病人
急诊分诊护士
生命体征稳定者,
GCS评分12及以
上者进入B区
生命体征不稳定者,GCS评分12以下,
进急诊抢救室监护区(A区)
绿色通道
快速询问病史生命
体征,评估神经系
统,测血糖
经处理后,生命体征不平稳,
GCS评分9-12分以上
1、病程6h内脑卒中小组紧急会诊;
2、抽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
3、评估检查风险、告知同意签字,完善头部CT
缺血性脑卒中
有溶栓指针
出血性脑卒中
无溶栓指针
如果家属
同意,马
上溶栓
急诊留
观或联
系住院
无手术指针,
请神经内科会
诊
有手术指
针,请神经
外科会诊,
护送入院
处理后生命
体征平稳
经处理后,生命体征不平
稳,GCS评分9分以下,
请ICU、神经科等相关科
室会诊。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管内治疗(ET)流程图确立急性脑梗死诊断,快速完善临床及影像评估,决定是否静脉溶栓3.各中心可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做出临床决策术中监测①心电监测及管理②血氧监测及管理(血氧92%以上)③血压管理(每3-5min测量血压,闭塞血管开通后,血压应控制比基础血压低20-30mmHg,但不能低于90/60mmHg)术中并发症①颅内出血1.5%-15%。
肝素抗凝引起的出血,予鱼精蛋白中和Q:1-1.5);rt-PA引起的出血,用新鲜冰冻血浆,复查CT了解血肿,根据外科指征决定具体治疗方案②脑血管栓塞a对可能导致严重功能缺损的主干血管应积极干预,首选机械取栓方式b对于大脑中动脉M3段以远、大脑后动脉P2段以远等次级分支血管栓塞,或支架置入操作后远端血管分支闭塞等要视具体情况而有所取舍,无须追求血管影像上的完美。
c血小板膜糖蛋白Hb/ma受体抑制剂(如替罗非班)具备一定的应用前景,不建议在未经审慎考虑的前提下应用尿激酶、rt-PA等溶栓药物③血管再通后闭塞可考虑急诊支架置入或动脉/静脉使用血小板膜糖蛋白Hb/ma受体抑制剂疗效评估1.术中再通影像学评估表2niTlCl分级标准mTICI分级(级)描述0无血流灌注1仅有微盘血流通过闭塞段2H远端缺血区有部分血流灌注(<50%)2b远端缺血区有血流灌注(>50%)3远端缺血区血流完全恢复灌注其中0级代表无灌注,3级代表完全恢复血流灌注,2b级和3级提示再通成功2.症状性颅内出血CT显示任何部位的颅内出血并NIHSS评分>4分临床随访术后24h、1月、3月、1年使用mRS和NIHS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附:mRS和NIHSS评分)AIS-ET术后监测和围手术期管理术后一般监护和血压管理1.12h内NIHSS评分每30min一次,12-24h每2h一次,如出现严重头痛、高血压、恶心、呕吐。
应及时评估NIHSS评分,并急诊口,以便发现出血转化和高灌注2.第2日,复查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心肺功能检测,术后24h常规复查影像(建议头MRI+MRA),以明确病灶及血管开通情况3.股动脉穿刺点情况观察(30min一次,至少20次),24h后再次查看股动脉穿刺点4.术前至术后24h内血压应<180/105mmHg,术后存在高灌注风险的患者应在充分评估血管再通情况及全身情况的基础下维持血压至较低水平,对于大部分患者收缩压降低至120〜140mmHg左右。
院前急救科脑卒中诊疗规范及流程图急性脑卒中诊疗规范卒中是由脑局部血供异常而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并可导致脑损伤。
卒中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约有85%为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多由脑血管闭塞引起,通常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栓塞和血栓形成。
出血性卒中多由脑动脉破裂引起,伴有血管痉挛。
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依据1.病史:多有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史或长期脑动脉硬化症状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部分患者以往有头痛发作史。
中老年人较多见。
部分患者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呕吐等前驱症状。
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多数在活动状态时(如激动、用力)起病。
脑梗死常于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病,发病后几天常有症状加重过程。
2.症状与体征:(1)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仅有头痛、呕吐,重者全脑症状显著。
这些取决于出血和缺血的原发部位,出血量,血肿的扩延方向,缺血波及范围,以及脑水肿、脑压升高等病理改变的情况。
(2)多数病人以突然头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呕吐、瘫痪、意识障碍等。
(3)部分患者表现为眩晕、眼球震颤、复视、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声嘶、呃逆、同向偏盲、皮质性失明、眼肌麻痹、肢体共济失调、感觉障碍等。
(4)患者可能出现生命体征、瞳孔改变及脑膜刺激征等。
救治要点在院前难以区分脑卒中的具体类型,故应稳定病情,适当对症处理并及时转送医院。
卒中处理的要点可记忆为7个“D”:即发现(detection)、派遣(dispatch)、转运(delivery)、进人急诊(door)、资料(data)、决策(decision)和药物(drug)。
每一个环节的处理都应熟练而有效。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
3.控制血压:脑卒中时可能出现反应性高血压,由于院前的条件有限,时间短暂,不宜使用降压药品。
血压过高或过低时,可适当选用缓和的升压药或降压药,使血压逐渐降低至160/90mmHg上下。
1.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诊治流程图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接诊流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接诊流程3.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诊治流程图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诊治流程图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流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流程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桥接治疗流程图静脉溶栓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Rt-PA 静脉溶栓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 出血转化的处理出血转化指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使用静脉溶栓治疗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出血性卒中2.系统性出血立即停止使用rt-PA检测凝血功能(PT、APPT 、纤维蛋白质)、全血计数及配血 适当支持疗法:检测血压、补液、输血、改善循环 抗纤溶治疗:氨甲环酸 如纤维蛋白原过低(<1g/L ),可给予冷沉淀物(含纤维蛋白原和VIII 因子)3.血管再闭塞的处理根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溶栓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可能会减少再闭塞的发生联合应用GPIIb/IIIa 抑制剂可减少再闭塞发生和治疗再闭塞4.血管源性水肿的处理如仅局限于舌部,可给予抗组胺药物和采取鼻咽通气道,如病情进展出现喉头水肿,可加用类固醇激素治疗一旦患者出现全身反应,即刻应用肾上腺素当出现气道梗阻现象时,及时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呼吸衰竭,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维持呼吸通畅 因ACEI 类药物使水肿加重,建议溶栓时停用5.过敏的处理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治流程图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70% 的 TIA 患者:血管介样硬化狭窄的 颅外颈动脉狭窄:对于近期发生 TIA 合并同侧颈动脉颅外段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治流程图8.急性脑出血诊治流程图急性脑出血诊治流程图9.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流程图10.去骨瓣减压手术外科操作流程图去骨瓣减压手术诊治流程图。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孙世光*整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
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 2 周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 2002年底开始组织编写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开始推广,2007 年初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第 1 版,为规范国内脑血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近年不断有新研究证据发表,第1 版指南在使用过程中也得到多方改进建议。
因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托脑血管病学组对第1 版指南进行修订。
为方便临床使用,本版指南内容包括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全部诊治过程。
撰写组通过复习相关研究证据、征求各方意见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形成推荐,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为脑卒中患者选择当前相对较好的诊治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参考本指南原则和新的进展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一、修订原则1.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国际规范,结合国情、可操作性、第 1版使用经验和新研究证据进行修订。
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和常用标准,并结合国情和实用性制定。
2.对每项治疗措施或临床问题,先进行当前研究证据(文献检索至 2009年 11 月)的归纳和分析评价,然后根据证据等级和共识给出推荐意见。
3.推荐意见尽可能依据最可靠的证据(如 A级证据),缺乏高等级证据时则参考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
4.对国内常用疗法,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充分考虑国情和经验达成共识。
注意兼顾疗效、风险、价格和易使用性等多方因素。
二、推荐强度与证据等级标准(包括治疗和诊断措施)1.推荐强度(分 4 级,Ⅰ级最强,Ⅳ级最弱):Ⅰ级:基于A 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Ⅱ级:基于B 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Ⅲ级:基于 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Ⅳ级:基于D 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急诊科卒中患者接诊流程图5min 内完成
是否
10min 内完成
有无
急诊科医护人员询问/评估
确定是疑似急性卒中患者
快速评估病情危重情况和生命体征:
A,意识B,呼吸(气道是否顺畅,有无
自主呼吸)C,循环情况(大动脉搏动)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入抢救室或急诊ICU抢救(吸氧、急查心电图、指血糖、监测心电血压等)进一步评估并填写卒中患者时间节点管理控制表:
1.询问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地址等
2.询问发病时间、具体症状、既往史及过敏史等
4.测心率、脉搏、血压、神经系统查体、NIHSS评分等
5.10分钟内完成并判断12/18导联心电图、指血糖
6.于患者左上肢建静脉通道、采血送检
7.开具头颅CT检查医嘱,请卒中专家团队会诊头颅CT显示出血
进入脑出血救治流程绿色通道收急诊科
进入缺血性卒中救治流程送患者完成头颅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