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欧洲其他各国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建筑
- 格式:ppt
- 大小:16.86 MB
- 文档页数:67
* 工业革命时期建筑(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美国) 1、时代背景2、主要理论与流派3、主要理论家与建筑师霍华德(1850~1928)古斯塔夫??埃菲尔(1832~1923) 4、主要建筑雄师凯旋门、伦敦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1、时代背景时代背景新材料和新技术初期生铁结构钢铁框架结构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阶段。
而到了十八世纪末首先在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继英国之后,美、法、德等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
到十九世纪,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从轻工业扩展到重工业,并于十九世纪末达到高潮。
西方国家由此步入工业化社会。
这个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发生了种种矛盾与变化: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冲击之间的矛盾;建筑师所受的传统学院派教育与全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城市人口的恶性膨胀和大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等。
这是一个孕育建筑新风格的时期,也是一个新旧因素并存的时期。
时代背景工业革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是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同时又是一场剧烈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一方面是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正是应用了这些新的技术可能性,突破了传统建筑高度与跨度的局限,建筑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上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同时影响到建筑形式的变化。
这其中尤其以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最为突出。
新材料和新技术施工从1850年8月开始,到1851年5月1日结束,总共花了不到9个月时间便全部装配完毕。
它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属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并采用了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
“水晶宫”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是指向未来的一个标志。
在整座建筑中,只用了铁、木、玻璃三种材料,随着铸铁业的兴起,1775~1779年第一座生铁桥(设计人:Abraham Darby)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起来,1793~1796年在伦敦又出现了更新式的单跨拱桥――桑德兰桥,全长达236英尺(72米)。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主要建筑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各种代表建筑及风格〔设计者〕:法国古典〔罗马〕复兴:巴黎万神庙〔J.G.Soufflot〕、凯旋门〔J.F.Chalgrin〕。
英国古典〔罗马〕复兴〔不彻底〕:英格兰银行。
英国古典〔希腊〕复兴〔重要地位〕:爱丁堡中学〔T.Hamilton〕、不列颠博物馆(Sir Robert Smirke)。
德国古典〔希腊〕复兴:柏林勃兰登堡门〔nghans〕、柏林宫廷剧院〔申克尔〕。
美国古典〔罗马〕复兴:美国国会大厦〔Willian Thornton and trobe〕。
美国古典〔希腊〕复兴:宾夕法尼亚银行〔trobe〕浪漫主义又称哥特复兴:英国国会大厦〔Sir Charles Barry〕哥特风格。
折衷主义也称集仿主义:巴黎歌剧院〔J.L.C.Garnier〕巴洛克和洛可可、巴黎圣心教堂〔Paul Abadie〕拜占庭和罗马风。
法国的古典复兴:1、净化建筑代表作:巴黎万神庙。
2、帝国风格特点:雄伟壮丽,内部具有东方和洛可可的装饰。
布赖顿英国皇家别墅:生铁构件。
伦敦“水晶宫〞展览馆〔1851,帕克斯顿〕巴黎埃菲尔铁塔〔1889,埃菲尔〕“田园城市〞由霍华德提出“工业城市〞由加尼埃提出“带形城市〞由索里亚提出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工艺美术运动:主张在设计上回溯到中世纪传统,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主张设计的老实真挚。
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比拟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
“新艺术〞运动如此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的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装饰构思根本来源于自然。
红屋〔1859~1860,韦布〕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德国:奥尔布里希,贝伦斯。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建筑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建筑(一)欧洲各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经历着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交织成为先进的思想文化潮流,各国的思想文化和建筑以各种方式方法发生联系并相互影响。
建筑创作中复古思潮流行的社会背景主要是新兴资产阶级政治上的需要。
1.古典复兴既有政治原因也受到考古发掘进展的影响。
法国以罗马式样为主,如巴黎的万神庙,雄狮凯旋门。
英国以希腊式样为主,如不列颠博物馆,爱丁堡中学。
(159)德国以希腊式样为主,如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剧院。
美国以罗马式样为主,如美国国会大厦,弗吉尼亚洲议会大厦。
2.浪漫主义始源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其表现分为两个阶段:先浪漫主义,模仿中世纪寨堡或追求异国情调,如封蒂尔修道院府邸,布赖顿的皇家别墅。
后浪漫主义,常以哥特风格出现,又叫哥特复兴,如英国国会大厦。
3.折衷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也被称为集仿主义,如巴黎歌剧院,圣心教堂,美国1893年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
(二)工业大生产的发展,新材料、新结构技术、新施工方法的出现和新的使用要求与创作中的复古思潮矛盾,促使新的建筑思潮与新建筑形式的变化,如铁结构、升降机与电梯的应用,新公共建筑类型的出现,迫切需解决建筑创作的新方向。
此间,工程师成为新建筑思潮的促进者。
1.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水晶宫”展览馆,开辟了建筑形式新纪元。
设计人为帕克斯顿(Paxton)。
八个月内完成74400m‘建筑面积的展览建筑。
2.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埃菲尔铁塔、机械馆,创造了当时世界最高(328m)和最大跨度(11Sm)的新纪录。
(三)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环境与面貌遭到破坏,既危害人民的生活,又妨碍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为了解决城市矛盾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巴黎改建(欧思曼),新协和村(欧文),花园城市(霍华德),工业城市(戛涅),带形城市(马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