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合理性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5.79 MB
- 文档页数:17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作者学号系部通信学院专业通信技术(通信工程与监理)标题问题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完成时间:2021 年5月13日毕业论文中文摘要毕业论文外文摘要目录第1章概述 (1)第2章室内分布系统原理 (2)2.1 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的拔取 (2)2.2 室内分布系统组网 (3)第3章多系统共用信号分布系统组网 (11)3.1 多系统共建的可行性分析 (11)3.2 多系统共建的组网方式 (11)第4章楼层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 (14)4.1 勘测及要求 (14)4.2 设计 (17)第5章工程设计实例和故障分析 (23)5.1 室内分布系统的工程设计实例 (23)5.2 室内分布系统的故障分析 (31)5.3 故障处理工具 (32)5.4 设备故障分析及实例 (33)5.5 天馈故障分析及实例 (35)结论………………………………………………………………………………… (37)致谢………………………………………………………………………………… (39)参考文献………………………………………………………………………………… (40)第1章概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市的高楼大厦也如如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各种建筑物越来越多,越建越高,在一些商贸中心,建筑物都是肩挨着肩建的,通信的电磁波在在这种地方传输受到非常多的干扰,玻璃墙壁等的反射,使信号大幅度的衰减。
另一方面是现在的建筑物都是用钢筋混泥土建成的,楼的外墙贴上大理石,室内有效各种各样的材料装修,电磁波穿过这些建筑时损耗非常大或者直接屏蔽信号,无法进行正常通信。
在大型建筑物的底层部分,如车库、地下室、地下商场、隧道等场所,基站的信号凡是非常弱,存在很多盲区;在大型建筑物的高层部分,如12层以上的楼层,基站的信号覆盖不到。
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区、人群密集区,基站的密度非常大,平均站点间距小于1000米,在扇区的交叉处,覆盖到室内的信号非常多,杂乱,通话不稳定。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第一节概念室内分布系统,也被称为室内覆盖系统(IDS)。
此方案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用户组的移动通信环境,已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在移动通信运营商。
室内覆盖系统是利用移动基站信号通过室内分布系统均匀地分布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从而确保室内面积有一个理想的信号覆盖范围,提高网络覆盖率,达到良好通话质量的目的的[1]。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 信号源、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如图 1.1 所示。
图 1.1 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第二节室内分布系统简介一、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分布系统可分为电分布系统和光纤分布系统。
根据使用器件的不同,电分布系统又可分为无源分布系统、有源分布系统和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一)电分布系统通过馈线和功率分配器的信号源发送到天线,该信号通过天线又被发送到室内每个地方,根据信号衰减的程度时,可以增加干线放大器。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信号、干线放大器和无源器件,没有功率放大为无源分布系统,有功率放大的为有源分布。
无源电分布系统:无源电分布系统除信号源外,主要由耦合器、功率分配器、合路器、衰减器、负载、泄漏电缆、室内天线、馈线等无源器件组成。
无源室内分布系统由于信号功率不经过放大,信号源提供的功率有限,同时考虑到上行信号的传播,有效服务范围不可能无限大,一般可以覆盖十几层楼,建筑面积在8000〜10000m2 左右。
有源电分布系统:在服务区域较大的情况下,为了弥补分布系统中信号功率的衰减,保证末端天线口的功率,在必要的位置需进行功率放大,加装干线放大器或使用有源天线、变频器等有源器件增加功率。
干线放大器造成噪音,干线放大器的多级级联形成累积噪音影响系统的通信质量,所以在设计中一般不使用干线放大器的级联。
干线放大器的补偿功率损耗是有限的,该系统可以实现的覆盖范围但还是有限制功率和上行链路的信号损失。
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 泄漏电缆分布系统是电分布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将所提取的信源信号通过耦合器、功分器等无源器件进行分路后,送入泄漏电缆中。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合理性研究一、测试目的1、探讨针对不同户型的室分设计方案是否合理。
2、探讨室分楼间对打的建设方案。
二、测试设备和测试场景1、测试设备:射频功率源GC8610、功率计GC8320/GC8330、泰克扫频仪2、测试元器件:RRU、衰减器、馈线、室分天线等3、测试场景:常见户型的室分场景、楼间对打建设小区。
三、测试内容1、各种介质传播损耗测试:测试室内覆盖场景中的常见传播介质,如门、窗户、墙体、玻璃、电梯等穿透损耗。
2、常见户型室分设计方案研究测试:在现有常见户型场景中,利用GC套件模拟信源输出,入户测试屋内不同位臵的接收信号强度,判断室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3、楼间对打建设方案验证测试:对建设楼间对打覆盖的小区覆盖楼层选取特定的测试位臵,测出接收到信号强度,评估楼间对打的覆盖效果。
四、测试方案及结论(一)各种介质传播损耗测试1.测试方法把射频功率源GC8610经功率计GC8320后接室分天线,作为信源发射信号,用泰克扫频仪加室分天线测量特定位臵的接收功率,计算不同传播介质下的传播损耗,具体测试方法如下图。
2.测试结果2.1 本次测试的介质图片普通墙体玻璃门普通木门普通消防木门普通铁门双扇铁门双层防盗门电梯2.2测试结果从上面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损耗最大的两种介质分别为电梯和双层防盗门。
室分系统常见传播介质损耗测试记录汇总表如下:室分常见介质损耗记录表.xlsx(二)常见户型室分设计方案研究测试选取目前室分站点常见覆盖场景,把功率源GC8610连接室分天线安放在室分设计方案中天线的位臵,作为模拟信源输出不同的功率,在覆盖户型室内选取不同的测试位臵,用泰克扫频仪加室分全向天线测出对应测试点的接收功率,判断室分系统设计方案是否能够满足深度覆盖需求;另外对比测试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覆盖效果的差异,为室分设计时根据不同覆盖场景和需求选取不同的天线类型提供参考依据。
5.1 户型1设计方案把功率源GC8610接全向天线,分别放臵在信源位臵点1、2,设臵LTE(E频段)模式,分别设臵不同的输出功率,在室内选取多个特定位臵,利用扫频仪加接收天线记录各个测试点的接收信号强度,从而判断天线安装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室内深度覆盖需求。
内部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工程总体方案建设单位: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广州杰赛通信设计院2001.4目次一. 概述 (1)1. 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1)2. 总体方案的研究范围 (1)3. 简要结论 (1)二.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1. 移动网络发展的需要 (2)2. 促进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 (3)3. 直接经济效益 (3)三. 建设目标 (4)四. 总体要求 (5)五. 项目实施管理方法 (6)1.1. 项目实施方案 (6)1.2. 本项目范围 (6)1.3. 分公司上报要求 (7)1.4. 建设模式与管理方法 (7)六. 建设计划及工程进度 (7)七. 建设规模与投资估算 (8)1.1. 建设规模 (8)1.2. 投资估算 (8)八. 附表 (9)九. 附件10一.概述1.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中国联通经过六年的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目前已建成覆盖全国(除西藏以外)的GSM 数字移动通信网络,并正在进行覆盖全国的CDMA数字移动通信网络建设,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第二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取得的市场份额,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与市场竞争体制的形成。
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深入发展和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移动电话在大型建筑物内、地下公共场所等室内区域使用的机会增加,而且,对通信质量要求更高的数据业务也将大部分集中在这些室内场所,这就迫切需要网络有良好的室内覆盖环境,以提高全网的总体质量,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争取用户。
但部分特殊场所仅通过基站从外部覆盖,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只有通过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才能实现良好的室内覆盖。
通过调查,中国移动从1997年开始进行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目前在全国已建有大量的室内分布系统,较好的解决了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大型商场及其他重要公共场所等大型建筑物的室内覆盖,并在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提出网络已覆盖80%的三星级以上酒店和高档写字楼、重要公共场所的承诺,目前仍在继续这一方面工作。
10Jiangxi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 echnology2019年3期 江西通信科技地铁公网覆盖工程新型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探讨摘 要:某省地铁公网覆盖工程新建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从无线、电源、传输等专业考虑整体方案设计,满足三家运营商的地铁公网覆盖需求。
方案在2018年确定,考虑了5G室内分布需求,给予5G相应的预留资源,形成立足现网,面向未来演进的新型室分网络系统。
关键词:室内分布 5G断点预留 DIS系统 0 引言某省省会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是该市轨道交通的第四条线路,全线新建线路长度43.584km(全为地下线,区间隧道为双洞隧道),共有29个车站,其中岛式车站27个,侧式车站2个,预计2020年12月30日通车。
全线平均站间距1540m,最大站间距3252m,最小站间距772m。
2018年底,该城市完成了铁塔公司方案评审。
公网覆盖工程新建车站27个、既有车站2个,新建新型室分系统,拟对全线43.584km地下隧道,车站面积359997.92平米的三家运营商网络进行覆盖。
本文详述铁塔公司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
1 铁塔公司建设内容根据工信部 [2014]586号文,室内分布系统建设,铁塔公司与运营商以合路器输入端口为分界点。
铁塔公司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合路器及以下的室内分布系统,包括站厅站台及隧道内的信号覆盖;◎ 隧道区间运营商主设备的安装、负责布放隧道刘 伟 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福州市 3500031009-0940(2019)-3-10-12区间设备跳纤、电源线和接地线以及区间RRU至POI的跳线;◎ 配套设备:机房及隧道电源系统(含UPS)及接地系统,并提供机房内BBU,传输设备安装的综合柜以及ODF配线架;◎ 布放区间之间主干连接光缆及电缆;◎ 布放地铁手孔井至机房之间主干连接光缆;协助运营商完成外部光缆。
2 无线专业方案传统室分在无源室分中信号路径损耗过大,基站信源功率难以满足。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引言:室内分布系统(Indoor Distributed System, IDS)是一种用于在建筑物内提供无线网络覆盖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配置无线AP (Access Point)来改善室内的无线网络信号覆盖和质量,提供无缝的移动体验。
本文将介绍一个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实施计划。
1.需求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分析室内分布系统的需求,以确定设计方案。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1.1建筑物结构和布局: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包括墙壁、隔间、楼层等,以便确定AP的数量、位置和信号传播路径。
1.2覆盖范围和容量:确定需要覆盖的区域大小和人员容量,以及对数据传输速度和网络质量的要求。
1.3特殊需求:考虑是否有特殊需求,例如对于会议室、实验室或公共区域等需要额外覆盖的区域。
1.4设备和性能要求:根据需求确定无线设备和技术的选择,考虑到室内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合的AP类型、频段和功率。
2.系统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
以下是一些设计方案的考虑因素:2.1AP布置和配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确定AP的位置,以最大限度地提供整个区域的覆盖。
合理的AP布局可以减少信号阻塞和干扰,提供更稳定和高速的网络连接。
2.2频谱分配:根据室内环境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分配无线频谱,避免频段重叠和干扰。
使用工具如频谱分析仪和信噪比测试仪来分析和优化频谱资源。
2.3网络控制:使用无线控制器或集中管理系统来统一管理和控制AP,以确保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控制器可以提供集中配置、监测和故障排除功能。
2.4信号优化:使用信号放大器、天线增益器、信号屏蔽材料等来优化信号覆盖和传输质量。
在特殊区域(如高墙、隔离间等)安装中继器或扩展器来扩大覆盖范围和无缝漫游能力。
2.5安全性保障:采用适当的安全措施,如WPA2加密、访问控制列表(ACL)和域间隔离(VLAN)等,确保室内无线网络的安全和隐私。
关于室内分布系统共建解决方案的研究关于室内分布系统共建解决方案的研究摘要:室内分布系统是指在室内环境中,为了提供更好的无线网络覆盖和信号质量,使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网络信号的传输和增强。
本文旨在探讨室内分布系统的共建解决方案,其中包括技术原理、应用场景、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关内容。
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现代人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无线网络的支持。
但是,由于室内环境的复杂性和无线信号的传播特性,室内信号覆盖面临着很多挑战,如信号衰减、多径效应、阻塞和干扰等。
为了解决室内信号覆盖问题,室内分布系统应运而生。
二、室内分布系统的技术原理室内分布系统基于无线电传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合理布设室内信号强化设备和基站,将室外信号引入室内,以提供更好的信号覆盖和质量。
主要技术手段包括室内天线系统、信号放大器、信号重定向和信号补偿等。
其原理是利用合理的信号增强设备和信号转发设备将室外信号引入室内,并通过提供适当的信号补偿、增强和重定向,以实现室内无线网络的增强。
三、室内分布系统的应用场景室内分布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室内场所,如商场、写字楼、酒店、医院、学校等。
其中,商场是最典型的应用场景之一。
商场中人流量大,人们需要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购物、导航、娱乐等功能,因此良好的室内信号覆盖对商场的吸引力和服务品质至关重要。
此外,写字楼、酒店等办公场所和旅游场所也是室内分布系统的重要应用场景。
四、室内分布系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室内分布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室内环境复杂,信号衰减、阻塞和多径效应等因素使得无线信号的覆盖和传输变得复杂且困难。
其次,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和运维成本较高,需要考虑设备的购买、安装、调试、维护和升级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不同移动设备和通信标准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也是一个挑战。
五、室内分布系统共建解决方案的研究进展为了解决室内分布系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共建解决方案。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09级通信工程第二教学楼CDMA室分系统方案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09级通信工程专业河北师大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CDMA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建设单位: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09级通信工程专业2012年6 月目录一.工程站点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 自然环境描述及建设理由22。
............................................................................................................................... 设计目标23. 站点位置及周围基站分布图 (2)二. 现场电磁环境测试分析 (3)1. 现场测试描述 (3)2。
............................................... 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33. 测试结论 (4)三。
本方案说明 (5)1. 容量分析 (5)2。
....................................................................................................................... 覆盖区域描述53. 有源设备使用 (5)4。
....................................................................................................................... 边缘场强预测55. 分区及切换带的设置 (6)6。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通信网络技术时代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探讨谌亮书,梁国寿,杨晓春,龚新平(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公司,广西时代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展开探讨,简要介绍了分析了当前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现状,最后从规划技术方案、系统设计要点、方案优化策略的室内分布系统的有效规划和设计,保障了室内网络传输质量。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通过科学规划分布系统,采用无源室内系统、有源室内系统以及无线综合分布系统等设计方式,并通过对方案的科学优网络的服务质量和效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规划提供参考。
时代;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Planning and Design of 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 in 5G EraCHEN Liangshu, LIANG Guoshou, YANG Xiaochun, GONG Xinping(China Tower Co., Ltd., China Tower Corporation Limited. Guangxi Branch, Nanningplanning and design of indoor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 in 2024年2月10日第41卷第3期171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Feb. 10, 2024, Vol.41 No.3谌亮书,等:5G 时代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探讨4G 网络相比,5G 的频谱更高,信号衰减更快,因此需要更多的天线和设备来覆盖室内空间,而且为更好地满足用户要求,5G 技术还引入了新的特性,如Massive MIMO 和波束成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室内分布系统的复杂程度。
与此同时,为了简化安装和降低成本,室内分布系统正在朝着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 ,AAU )可以集成多个天线和射频模块,实现多频段和多制式的覆盖,并在实际展开系统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于参数的自动优化和故障诊断,降低了系统出现故障问题的概率。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思路与原则一、机房设置原则(是否租机房):2G大于等于2个小区(1个RRU+4~8个直放站远端),尽量放在小区中心位置,以便于等距星状辐射;二、设备拓扑连接图要求提供的项目:四项GSM设备平面安装位置图,WCDMA设备平面安装位置图,光缆连接系统图,电源连接系统图即:设备平面图电源系统图三、GSM(900/1800)设备与WCDMA 设备位置对等,以便于光缆布放及熔接,便于引电及后期维护等。
DCS1800 的设备与WCDMA RRU同位安装,数量一致。
GSM900的设备与WCDMA RRU数量可以不一致,比如1台GSM 900的设备和2台WCDMA的RRU合路。
四、GSM900与DCS1800选取原则:一般全部按照1800设计;若信号不易泄露或覆盖深度较深,可考虑900;无线站可适当考虑用900。
周围无1800的县城及郊区一般按900设计。
五、GSM 的RRU(主设备)选用原则:20层以上的大楼(公众场所)或远端数量大于等于3台;六、RRU与直放站搭配原则:1个RRU带4个直放站远端机(2套一拖二),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8个直放站远端机,可就近配置为一个小区,以减少切换;七、直放站一近端拖N远端原则:一般采用一拖二、一拖一的方式,部分可考虑一拖三的方式。
不推荐用一拖四。
八、无线、光纤站选择原则(GSM/WCDMA):GSM:小于等于2W(33dBm)-→无线站;超过5W的一律用20W的光纤直放站,同时参考(五)选用RRU的原则。
WCDMA: 小于等于1W(30dBm)-→无线站;其余的用RRU。
九、设计任务分工:设计院:负责设备拓扑连接图,光缆连接图,汇总表(宏观的三项);集成商:天线的系统图和平面图,电源图(微观的两项);十、方案设计流程:初勘-→单站点初步设计思路及要求-→初步设计方案-→审核修改-→最终设计方案(定稿)十一、天线密度:标准层:8-12米,10米最合适;以房间分布作为布放天线的依据;酒店宾馆KTV适当加密:对应房门,可适当加密到4-6米;地下室适当稀松:15米;电梯:一般3层设置一付定向壁挂天线(朝电梯厅覆盖);如果楼层电梯厅要安装天线,则考虑四层一副板状天线朝下覆盖。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研究陈爱榕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摘要:现代社会,人们对室内移动通信的应用需求在逐渐增加。
室内无线移动环境的特殊性会对室内信号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容量需要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加强室内移动通信服务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通过增加一些高增益的室内天线,可以减少无源器件的衰耗,以实现室内分布系统“短平化”的目标。
同时,设计人员能够通过探究室分双通道模式中MIMO系统容量、信道容量与天线间距之间的关系,将室内分布系统空间设计成水平和垂直的两种结构,从而有效强化室内移动通信信号覆盖效果。
关键词:无源器件;错层MIMO;错位MIMO;交错MIMO中图分类号:TN9110 引言随着铁塔公司的成立,通信行业正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深化改革,较宏站而言,由于运营商的建设诉求各不一样,室分建设会相对滞后,并且之前的建设部门和优化部门间的矛盾,已经转化为现在的铁塔与3家运营商的矛盾,意见冲突升级;不同运营商的出发点各不相同,合作的基础是共赢,所有的矛盾都会有一个平衡点,因此,关于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人员一定要在性价比上做文章。
为有效提高用户下载速率,现在一般采用载波聚合改造,以加快推进4G的进程。
但是载波聚合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只有少量CAT6以上4G终端支持,现在新款的苹果12手机在4G情况下,其下载速度大约为280 Mbps,上传速度大约为55 Mbps。
而现有LTE技术中,具有所有终端适配能力的MIMO技术却因为室分双支路改造成本高、改造难度大,无法在室分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1]。
1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法1.1 室分天线设计1.1.1 铺设高增益天线,减少器件衰耗很多年来,基础的产品和技术已经基本定型。
想要降低器件衰耗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经过多年的产品演化,如果没有出现新材料和新结构,很难实现大幅度降低衰耗的效果。
相比而言,在分布系统上优化天线可行性会更大,增加部分区域天线的增益,减少无源器件和天线的使用,能够使整体系统的器件衰耗减小,实现系统“短平化”。
室内分布系统规划及建设方案探讨摘要;本篇内容主要对LET室内分布系统规划和建设方案举措进行了一些研究探讨,包括对LTE室内分布系统开展规划工作以及实施建设方案举措方面的非常关键的参考准则以及一些实施举措。
关键词:规划;举措;探讨;准则一、关于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和建设方案应该参考的准则(一)首先在相关的责任监理方面应该将各个环节进行划分,应该将室内分布系统的不同环节分配给相关的专业人员,并且要遵循责任认同制度。
将环节工作完成的好坏与负责人的奖惩联系在一起,切实做到责任落实到人。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各个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也能激发各个项目负责人的积极性,才能使项目完成的更好。
(二)在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方案方面,应该让负责规划的工作人员来切实实现相关任务要求,因为他们具备非常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同时在整个规划期间所进行的工作是比较到位的,在对分布系统开展改进完善工作的期间,能够细致地分析出容易出现的相关隐患难点,在这个前提下就可以规划出更加适宜于真实环境要求的举措了。
(三)在相关规划的工作人员对现网已有的室内分布系统实施改造完善期间,应该最大程度地对任务总量进行大量精准分析,尽可能地使相关站点达到其匹配场景的最低标准。
但同时也要注意,其中的关键条件就是需要考虑到网络割接的时间点及改造方案,不可以阻碍到网络的正常使用。
并且要认真细致地参照对室内和户外切换门限值的准则,让相关规划工作人员能够关注切换的相关问题,进而有效保证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全面覆盖,更好的话务保证和更低的网络传输时延。
(四)应该关注各系统隔离度影响的准则,系统隔离度不足长久以来都是室内分布系统实际作业方面的重要挑战,因为系统相互间非常容易发生彼此干扰,所以,在实施室内分布系统作业的期间,必须对各系统隔离度开展细致周到的分析工作,让LTE技术系统等诸多系统相互之间控制在一个比较好的间隔范围,进而切实避免因相互间的间隔过小而发生的干扰影响。
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论文专业移动通信技术姓名缪曼珂班级移动12班学号 YD******目录摘要 (2)第一章绪论 (4)第二章存在的问题 (6)第三章方案的设计 (7)2.1 系统组成 (7)2.2.1目标选择 (8)2.2.2设计指标 (8)2.2.3目标指标 (9)2.3 类型选择 (9)2.4 传输确定 (10)2.5 电平估算 (10)第四章室内分布系统的优化 (11)第五章实例分析 (12)第六章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建设,城市中的星级宾馆、重要写字楼、大型购物商场、体育场馆等数量逐渐增多,建筑面积多数在数万平方米以上,建筑材料多以钢筋混凝土为骨架,外装修封闭,室内情况复杂,极不利于无线信号的覆盖,使室内通话质量严重下降。
同时,用户对移动通信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仅满足于良好的室外移动通信服务,也要求在室内能享受优质的服务,因此解决重要场所的深度覆盖问题势在必行。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基站数量的不断增加,GSM网在城市的室外已基本做到了无缝覆盖,话音质量也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但随着广大移动用户对移动通信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满足于良好室外移动通信服务的同时,也要求在室内(特别是星级酒店、大型商场、高级写字楼、娱乐场所、会展中心、超市、地下停车场等)能享受优质的移动通信服务。
关键词:室内分布系统覆盖网络优化ABSTRACTTh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the city of star hotels, important buildings, large shopping malls, sports venues number increases gradually, a building area of most in the tens of thousands of squ are meters, building materials in reinforced concrete for skeleton, outside decoration closed, indoor circumstance complex, highly for the wireless signal coverage, make indoor call quality serious decline. At the same time, service quality requirements more and more high, no longer satisfied with just good outdo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also requires indoors can enjoy the high quality service, thus solving the important place of the depth coverage problem is imperative.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 network scale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rising number of base station, GSM network in urban outdoor has basically do seamless coverage, voice quality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 and improve, but with the mobile user to mobile c ommunication service quality requirements unceasing enhancement, the satisfied with good outdo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but also the requirements in the interior (especially star hotels, shopping malls, senior office buildings, places of entertainment, exhibition center, supermarket, underground parking, etc.) can enjoy high quality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keywords: 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 covering network optimization第一章绪论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手机等无线通信设备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现代化通信工具,移动通信的业务也从传统的话音扩展到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尤其是即将到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使移动通信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合理性研究
一、测试目的
1、探讨针对不同户型的室分设计方案是否合理。
2、探讨室分楼间对打的建设方案。
二、测试设备和测试场景
1、测试设备:射频功率源GC8610、功率计GC8320/GC8330、泰克扫频仪
2、测试元器件:RRU、衰减器、馈线、室分天线等
3、测试场景:常见户型的室分场景、楼间对打建设小区。
三、测试内容
1、各种介质传播损耗测试:测试室内覆盖场景中的常见传播介质,如门、窗户、墙体、玻璃、电梯等穿透损耗。
2、常见户型室分设计方案研究测试:在现有常见户型场景中,利用GC套件模拟信源输出,入户测试屋内不同位臵的接收信号强度,判断室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3、楼间对打建设方案验证测试:对建设楼间对打覆盖的小区覆盖楼层选取特定的测试位臵,测出接收到信号强度,评估楼间对打的覆盖效果。
四、测试方案及结论
(一)各种介质传播损耗测试
1.测试方法
把射频功率源GC8610经功率计GC8320后接室分天线,作为信源发射信号,用泰克扫频仪加室分天线测量特定位臵的接收功率,计算不同传播介质下的传播损耗,具体测试方法如下图。
2.测试结果
2.1 本次测试的介质图片
普通墙体
玻璃门
普通木门
普通消防木门
普通铁门
双扇铁门
双层防盗门
电梯2.2测试结果
从上面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损耗最大的两种介质分别为电梯和双层防盗门。
室分系统常见传播介质损耗测试记录汇总表如下:
室分常见介质损耗
记录表.xlsx
(二)常见户型室分设计方案研究测试
选取目前室分站点常见覆盖场景,把功率源GC8610连接室分天线安放在室分设计方案中天线的位臵,作为模拟信源输出不同的功率,在覆盖户型室内选取不同的测试位臵,用泰克扫频仪加室分全向天线测出对应测试点的接收功率,判断室分系统设计方案是否能够满足深度覆盖需求;另外对比测试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覆盖效果的差异,为室分设计时根据不同覆盖场景和需求选取不同的天线类型提供参考依据。
5.1 户型1设计方案
把功率源GC8610接全向天线,分别放臵在信源位臵点1、2,设臵LTE(E频段)模式,分别设臵不同的输出功率,在室内选取多个特定位臵,利用扫频仪加接收天线记录各个测试点的接收信号强度,从而判断天线安装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室内深度覆盖需求。
各个测试点接收信号强度如下:
该户型属于长方形,信源位臵点1即楼梯走道,基本位于户型的中间位臵,信源位臵点2即电梯厅处于户型的边角处;从测试结果可知,在输出功率相同情况下,信源放臵在位臵点1明显优于位臵点2;利用定向天线进行覆盖时比全向天线覆盖略有改善,但考虑施工难度和投资成本均会大大增加。
总之,针对该户型,建议采用在信源位臵点1布放全向天线的覆盖方案。
5.2 户型2设计方案
户型2设计方案模拟测试示意图
把功率源放在如图信源位臵点,分别接全向、定向天线,设臵15dBm输出功率,在室内选取多个特定位臵,利用扫频仪加接收天线记录接收信号强度,从而判断天线安装及功率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室内深度覆盖需求。
各个测试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如下:
该两个户型同属于正方形,天线安装在房间门口,基本位于户型的中间位臵;从测试结果可知,针对GSM900,利用两面定向天线分别进行两套房子分别覆盖的效果对比单独使用一面全向天线进行两套房子覆盖改善不多;而针对LTE,利用两面定向天线的方案在深度
覆盖方面的改善效果较为明显;因此针对此户型建议采用两面定向天线进行覆盖。
5.3 户型3设计方案
户型3设计方案模拟测试示意图
把信源分别放在信源位臵点1和位臵点2,把功率源接不同的天线类型,在室内选取多个位臵,利用扫频仪加接收天线记录各个测试点的接收信号强度,从而判断天线安装及功率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室内深度覆盖需求。
各个测试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如下:
该户型属于正方形,根据上述测试结果,建议尽量将天线安装于上图的红色五角星位臵,采用两面定向天线分别覆盖两边套房的方式。
5.4 户型4设计方案
把信源模拟器分别连接全向、定向天线放在电梯厅位臵,设臵输出功率为1W(30dbm),
在室内选取多个位臵,设臵不同的网络模式,利用扫频仪加接收天线记录接收信号强度,从而判断天线安装及功率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室内深度覆盖需求。
各个测试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如下:
该户型整体比较复杂,前期施工仅安装全向天线在电梯厅,离测试户型距离略远;从测试结果可知,利用定向天线整体比全向天线覆盖信号强度较好,平均接收信号强度高3-5dbm;该测试点由于协调难度大,测试未能完整进行,结合前面几个案例的结论,针对该户型,建议采用三面定向天线进行单独覆盖的方案,安装位臵建议如上图的红色五角星位臵,一个安装于电梯厅,一个安装消防通道内,一个安装于弱电间内。
5.5 无线空间损耗测试
用功率源GC8610接发射天线,信源输出功率15dbm,用扫频仪加接收天线测量不同方向不同位臵的接收信号功率,计算出无线传播损耗,评估出该信源覆盖范围,预估出地下室等比较空旷区域室分天线布放距离。
选取万达广场地下室作为试验点,测试位臵如下图:
方向1 方向2 方向3
测试各个方向接收信号强度如下:
由测试结果得知,在空旷区域GSM900频段当距离超过30m后信号强度逐渐衰减到-85dbm以下,此时LTE信号强度在-80到-90dbm之间,因此,建议此类空旷无明显阻挡场景,采用全向天线进行布放时,天线距离可在保持在40m左右,如天线布放距离20米左右,
建议适当降低天线口功率至5-8dbm即可。
(三)楼间对打建设方案验证测试
用射频功率源GC8610接室分外打天线,用扫频仪加室分天线作为接收,分别选取不同的覆盖楼层来,测量出特定位臵的接收功率,判断楼间对打是否能够满足室内深度覆盖需求。
选取漳州明发广场19栋室分外打小区作为测试场景,射灯美化天线安装在楼顶26层屋面,正朝对面楼方向覆盖,选取高中低3层作为测试点,分别测量各个测试点的接收信号强度。
射灯美化天线覆盖对象
各层测试点接收信号强度记录如下:
受协调因素和时间因素限制,本次测试未能较为完整进行,但从上述测试结果可大致推论,楼间对打建设时尽量确保天线口输出功率达到30dbm,此时能确保天线正打一面覆盖效果。
但是当往房间里边继续走时信号穿透能力很差,信号快速衰减,深度覆盖不足,出现弱覆盖。
因此,建议适当安装楼层室分天线进行补充覆盖。
(备注:该测试场景的高、中两套房子都是刚完成装修,没有家具在屋内,整体测试效果可能略微偏好。
)
五、总结及建议
1、从介质损耗测试来看,电梯和双层铁门的介质损耗最大,建议在室分方案设计时尽量避免让信号穿透这两种介质进行目标区域覆盖。
2、结合常见户型室分设计方案研究测试和楼间对打建设方案验证测试两方面内容,传统的室分规划方式和现行推广的楼间对打建设方案都有其优势和劣势,无法完全相互取代,建议后续室分场景勘察规划应更注重两者的结合。
3、现在的建筑结构,尤其是住宅室分日趋复杂,楼层天线不能再只是简单在电梯厅等传统位臵布放全向天线,而应该根据户型结构,灵活地在消防通道,甚至是弱电间等位臵进行天线布放,同时也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天线选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