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改性进展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9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共聚改性及性能研究张春燕;罗建新;魏亚南;陈敏鹃;张涛【摘要】为了克服均聚PVAc乳液的耐水性、抗冻性、贮存稳定性及成膜的抗蠕性差等缺点,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叔碳酸乙烯酯为改性单体,对醋酸乙烯酯乳液进行共聚改性.研究表明,3种单体共同改性效果相对较好.研究了乳化剂、保护胶体和引发剂用量对共聚改性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醋酸乙烯酯用量(质量份,下同)为9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为4份、丙烯酸丁酯用量为2份、叔碳酸乙烯酯用量为4份、OP-10用量为4份、PVA用量为10份、APS用量为0.5份时,共聚改性乳液的稳定性及乳胶膜的耐水性相对较好.【期刊名称】《新型建筑材料》【年(卷),期】2016(043)004【总页数】4页(P78-81)【关键词】醋酸乙烯酯;叔碳酸乙烯酯;种子乳液聚合【作者】张春燕;罗建新;魏亚南;陈敏鹃;张涛【作者单位】湖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2;湖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2;湖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2;湖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2;湖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31.4;TU58+1聚醋酸乙烯酯乳液(PVAc乳液)俗称白乳胶,是以醋酸乙烯酯(VAc)为主要单体的一种重要的乳液胶粘剂,以其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初期粘接强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装潢、木材、纺织物粘接、纸品加工、包装材料诸多领域,是目前市场上产销量最大的品种之一[1-2]。
但是由于PVAc乳液的耐水性、耐寒性差,在低温下易破乳,粘合力不够强,在长时间的静载荷作用下胶层易发生滑移[3]。
国内外对PVAc乳液进行了许多改性研究[4],而复合改性是提升材料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5]。
丙烯酸丁酯(BA)软单体的引入可改善PVAc乳液成胶后的耐水性和最低成膜温度[6];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硬单体的引入可改善PVAc乳液成胶后的硬度[7-8];而碳酸乙烯酯是一种多支链一元饱和羟酸乙烯酯,其烷基形成的空间位阻和它的非极性以及对紫外光的不敏感性,使其表现出优异的耐紫外线性能和极强的疏水性能,并且可有效提高共聚乳液的低温成膜性和抗开裂性[9]。
4甲体其聚改r{
豳4-2合成乳液光学显微镜照片
4.3。
2.3合成乳液的基本性能
综上所述,通过对加料方式、反应温度、搅拌速度、乳化剂用量及配比、保护胶体用量等聚合工艺的初步研究,合成出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主要基本性能如表4.3所示。
表4-3含成乳液的性能
项目外观测试结果I匍含帚鸬‘粘度/mPa.spH值稀释稳定性/m!
冻融稳定性
压剪强度/MPa
白色均匀乳状液
40
500~1000
5O
通过
10.6
采用半连续分段聚合法,即以醋丙为种子乳液,然后分批投入醋丙、苯丙混合单体,控制反应温度为70℃~80"C,搅拌速率为100r/min~250r/min,保护胶体用量为3%~8%,乳化荆为非离子和阴离子复合乳化体系,可合成出稳定乳液。
改性单体苯乙烯的加入,可降低胶膜的吸水率,乳液耐水性提高。
乳液的微观结构和为扩大乳液的应用范围功能性单体的加入方面的工作需作进一步研究。
4.4其它单体共聚改性
4.4.1有机硅共聚单因素试验
试验采用有机硅单体NO.51改性乳液,NQ.51为带有不饱和基的单体,能与醋酸
乙烯单体共聚交联到乳胶粒子上。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NQ-51与醋酸乙烯共聚。
NQ一51。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耐水性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是一种常用的水性乳液,在建筑涂料、纸张涂料、胶水和木材涂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PVAc乳液在水中暴露的情况下会失去一部分粘性和强度,降低涂层的耐水性和耐久性。
因此,提高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耐水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研究该乳液的改性可以改善其在水中的表现,增强其水解稳定性、粘附性和耐久性,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和市场空间。
因此,对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耐水性改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耐水性的改性方法和改性机理,以达到提高其耐水性、耐久性和应用性能的目的。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PVAc乳液在水中失去一部分粘性和强度的原因及机理;2、研究不同功能性物质对PVAc乳液的耐水性改性效果,包括改性剂的种类、用量和处理时间等因素的影响;3、初步探讨PVAc乳液中可能的耐水性改性机理,并进行物化性能测试以评估改性效果。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分析PVAc乳液在水中失去粘性和强度的原因和机理:通过FTIR、TG、DSC和XRD等测试方法,分析PVAc乳液晶体结构和水解途径,结合文献综述进行归纳总结。
2、研究不同功能性物质对PVAc乳液的耐水性改性效果:通过比较PVAc乳液掺杂不同改性剂(如添加CPE、MAH-g-PVAc共混物、引入亲水基等)前后的物化性能差异,以评价改性效果。
3、初步探讨PVAc乳液中可能的耐水性改性机理:通过TEM和AFM 等检测方法,研究改性后乳液的分散状态和结构变化,探讨耐水性改性机理。
四、研究预期成果和意义通过对PVAc乳液耐水性改性研究,预计可以获得以下成果:1、揭示PVAc乳液在水中失去强度、粘性的原因和机理,为改性提供理论支持;2、探究不同功能性物质对PVAc乳液的耐水性改性效果,为改性剂的筛选和优化提供依据;3、初步探索PVAc乳液中可能的耐水性改性机理,为深入理解乳液耐水性改性提供参考;4、为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应用拓展和市场开拓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研制田园园;焦航;张强;江泽徽【摘要】以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叔碳酸乙烯酯(VeoVa10)、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为醋酸乙烯酯的共聚单体,当VeoVa10占单体总量的20%,DAAM 占单体的2.0%时,合成出具有良好耐水性和粘接强度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
%Using polyvinyl alcohol (PVA) as the protective colloid, vinyl versatate (VeoVa10) and vinyl acetate as comonomer, modified polyvinyl acetate (PVAc) adhesive was synthesized by using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ketone hydrazide crosslinking (DAAM/ADH)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VeoVa10 dosage is 20%, DAAM is 2%, DAAM/ADH is 2/1, polyvinyl acetate emulsion with good water resistance and high adhesive strength can be synthesized.【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3页(P2280-2282)【关键词】醋酸乙烯酯(VAc);叔碳酸乙烯酯(VoeVa10);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作者】田园园;焦航;张强;江泽徽【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沈阳 110142;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沈阳110142;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沈阳 110142;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沈阳 1101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31.47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又名白乳胶,是乳液胶粘剂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概述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是一种重要的水性乳液,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纺织品、皮革和包装等行业。
本文将分析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发展现状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涂料行业,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作为主要成分,广泛应用于墙面漆、木器漆和水性涂料等产品中。
水性涂料的发展受益于环保意识的提高,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替代传统有机溶剂,符合环保要求并提供了优良的性能。
在胶粘剂行业,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被广泛应用于纸品、家具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此外,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还在纺织品和皮革行业用作助剂,以提供良好的固色性和抗粘性。
最后,在包装行业,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用作涂布剂,提供防水和耐热等性能。
未来趋势分析1. 环保要求推动行业增长: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作为水性乳液在涂料和胶粘剂领域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政府对环保规定的加强和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的需求都将推动该行业的发展。
2. 技术进步提升产品性能: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如低固体含量和接枝共聚物的稳定性等。
未来,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预计这些问题将逐步解决,从而提升产品性能,满足行业需求。
3. 新兴应用领域的开拓: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还有许多待开发的新兴应用领域,如纺织品印花、3D打印和食品包装等。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提高,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应用将不断扩大。
4. 地区市场发展的差异: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需求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发达国家对环保产品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其市场规模较大。
新兴市场中,由于经济增长和建筑行业的发展,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5. 持续改进与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生产商需要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性能,与其他替代产品进行竞争。
同时,持续的研发和创新将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结论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性乳液,在涂料、胶粘剂、纺织品、皮革和包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的合成和改性孙文玉(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116033)摘要:简述了聚醋酸乙烯醋乳液的作用和合成原理,介绍目前聚醋酸乙烯醋乳液的主要改性方法:共聚改性、保护胶体的改性、共混改性、复合乳液改性、乳化体系改性,分析不同改性方法,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并展望了聚醋酸乙烯酷乳液的改性研究方向。
其中共聚改性由于洗择范围广而有可能成为主要的改性手段。
关键词: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改性;耐水性;胶黏剂0 引言聚醋酸乙烯酯(PV Ac)乳液是指以醋酸乙烯酯为主单体,水为分散介质[1],借助乳液聚合或悬浮聚合方法,通过均聚或与其他单体共聚制成的聚合物乳液。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是口前使用量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合成树脂乳液之一。
聚醋酸乙烯酯胶粘剂是由醋酸乙烯酯单体经聚合反应得到的一种热塑性胶,俗称白乳胶,该材料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用途广泛,生产容易,性能好,无毒安全等一系列优点,深受用户欢迎[2],已广泛用于木材加工、建筑装演、织物粘合、包装材料、印刷装订等领域中多孔材料的粘接。
[3]聚醋酸乙烯酯均聚乳液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如耐水性、耐热性、耐寒性以及机械稳定性均软差;湿热条件下,其粘接强度会大幅下降;抗蠕变性差,在长期载荷作用或高温作用下胶层易发生滑动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拓宽其应用范围,对其进行改行研究便成了迫切的需要。
时至今日,对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改性方法的托道已经非常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共混改性和共聚改性。
[4]1聚醋酸乙烯乳液的合成原理聚乙酸乙烯酯是乙酸乙烯酯与多种单体参与聚合,反应复杂。
现以过硫酸按作引发剂为例,说明聚乙酸乙烯酯合成反应口。
1)链引发引发剂过硫酸按分解,形成初级游离基,然后再与乙酸乙烯单体加成,形成单体游离基。
2)链增长单体游离基又和单体结合,形成新的链游离基,如此不断反应单体游离基继续与其他单体加聚就进入链增长阶段。
使链游离基不断增长。
3)链终比链游离基之间相互作用,或者链自由基与引发剂的游离基相碰,形成稳定分子结构,链自由基失去活性中心,聚合反应终。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冻融稳定改性的机理本文研究了聚醋酸乙烯酯(PVME)乳液冻融稳定改性的机理。
PVME乳液是一种能改善环境污染的新型乳液,可以替代传统的用于给水工程的大型痕量有机污染物去除剂。
PVME乳液可以在低温冻结状态下保持其稳定性,并且在冻结融化过程中不会发生液晶相变。
因此,研究PVME乳液冻融稳定改性的机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的冻融性能。
首先,研究表明,乙醋酸乙烯酯乳液冻结过程中会形成一种可控的乳化结构,有助于它具备较高的热稳定性。
在冻结过程中,乳液会以管道的形式沉积,当乳液的温度降低到特定的阈值时,两两之间的水分子间会形成强烈的氢键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网状结构。
此时热稳定性较高,使乳液更为稳定。
其次,研究表明,乙醋酸乙烯酯乳液中的环境敏感型聚合物具有调节乳液热稳定性的作用,它能够增加乳液抗冻结融化能力,从而使其冻融过程更为稳定。
环境敏感型聚合物可以抑制乳液在冻融过程中的膨胀,降低乳液冻结温度,有效提高乳液的稳定性。
最后,乙醋酸乙烯酯乳液中含有的有机阳离子也有助于它的冻融稳定改性。
阳离子在乳液中通常以复合形式出现,可以形成成面的液晶网,而这些液晶网则有助于维持乳液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乳液的冻融温度,提高其热稳定性。
综上所述,乙醋酸乙烯酯乳液冻融稳定改性的机理主要是由其结构及其内部组成成分所决定的。
乙醋酸乙烯酯乳液的乳化结构和环境敏感型聚合物的存在有助于它的冻融稳定性,而有机阳离子则可以提高它的抗冻性能。
因此,如何改进乙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冻融稳定性,将有助于它的实际应用。
本文对乙醋酸乙烯酯乳液冻融稳定改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它的冻融稳定改性主要是由其结构及其内部组成成分所决定的。
为进一步提高乙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冻融稳定性,未来还需要开展更多详细的研究。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乙醋酸乙烯酯乳液冻融稳定改性的机理。
它的冻融稳定改性是由于乳液结构及其内部组成成分所决定的,从而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理论指导,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它的冻融性能。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生产原理及改性0805班黄再青指导老师:张少华摘要: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式,制备了VAc/AA/BA三元共聚物,探讨了丙烯酸丁酯结构单元、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有机硅对乳液稳定性、黏度、转化率、干剪切强度和湿剪切强度、耐水性以及粘接强度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BA和APS用量分别为混合单体总质量的8.0%、0.5%,反应温度为75℃,共聚乳液具有良好性能。
有机硅对聚醋酸乙烯的耐水性和粘接强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关键词:无皂乳液聚合;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有机硅;改性;制备。
1.前言聚醋酸乙烯酯(PV Ac)是主要的胶粘剂之一,聚醋酸乙烯酯(PV Ac)乳液具有优良的粘接性和成膜性,无毒无害、价格低廉,且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深受重视,广泛用于纺织、木工、建筑、包装等领域。
并于1930年在德国实现工业化。
但是,单组分PV Ac乳液耐水性和耐热性以及抗蠕变性较差的缺点[1],并且在湿热条件下其粘接强度显著下降,致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目前,国内外对PV Ac乳液的改性方法大多数是基于传统乳液聚合的基础上,加入乳化剂,而影响PV Ac乳液聚合物的表面性质、耐水性能等,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由于有机硅树脂具有良好的低表面能、耐水性、耐候性及透气性等特点,因此,综合两者的优点,采用少量功能性有机硅树脂对PV Ac进行改性,可制取性能优异的改性PV Ac乳液胶粘剂,另外,在PV Ac乳液改性过程中,对于亲水性的丙烯酸单体研究报道较多[2-4],而对丙烯酸丁酯(BA)的影响认识不够。
因此,本文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式,合成了V Ac/AA/BA三元共聚乳液,具体探讨BA 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有机硅对乳液稳定性、黏度、转化率,以及粘接强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实验部分2.1实验原料:醋酸乙烯酯(V Ac)、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过硫酸铵(APS)、碳酸氢钠(NaHCO3),均为化学纯。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改性研究进展摘要:简述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作用和合成原理,介绍目前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主要改性方法:共聚改性、保护胶体的改性、共混改性、复合乳液改性、乳化体系改性,分析不同改性方法,指出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今后的发展趋势。
abstract: the paper briefly presents polyvinyl acetate emulsion role and synthetic principle, introduces main modified methods of the polyvinyl acetate emulsion:copolymerization modification, modification of protective colloid, blending modification, composite emulsion modification, emulsion system modification, analyzes different modification methods,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ing trend in the future of the polyvinyl acetate emulsion.关键词: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改性;耐水性key words: polyvinyl acetate emulsion;modified;water resistance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281-020 引言聚醋酸乙烯乳液(简称pvac乳液)在1929年问世,1937年在德国产业化,特别是法本公司w.starck和fredeberg发明pva作保护胶体进行醋酸乙烯乳液聚合的方法大大推动pvac乳液工业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研制pvac乳液,70年代pvac乳液工业发展迅速。
pvac乳液以乙酸乙烯为单体在水中经乳液聚合制得,粘接强度高,以水为介质无毒无害,安全环保,成本低廉,节约资源,因此已成为用途广泛的通用胶粘剂。
在胶粘剂的生产中居第二位,目前年产量早已远远超过100万吨以上。
pvac乳液胶粘剂主要用于木材加工、纺织,家具组装、包装印刷、家庭装潢、建筑、生物医学等领域。
聚醋酸乙烯乳液是用亲水性聚乙烯醇作保护胶体,耐水性、耐寒性较差。
成膜的抗蠕变性差[1],胶层易滑动,贮存稳定性差。
pvac乳液是热塑性水型胶,耐热性差,这就限制其推广和使用。
为满足市场要求,克服不足,必须开发胶粘剂的新品种和新用途。
目前改性研究工作大都采用交联方法,由热塑性转变为热固性,耐热性和耐水性均得到明显改善,主要方法有共聚改性、保护胶体改姓、共混改性等[2-6]。
1 聚醋酸乙烯乳液的合成原理聚乙酸乙烯酯是乙酸乙烯酯与多种单体参与聚合,反应复杂。
现以过硫酸铵作引发剂为例,说明聚乙酸乙烯酯合成反应[7]。
1.1 链引发引发剂过硫酸铵分解,形成初级游离基so4-·,然后再与乙酸乙烯单体加成,形成单体游离基。
a2→2a·a·+b→b·1.2 链增长单体游离基又和单体结合,形成新的链游离基,如此不断反应单体游离基继续与其他单体加聚就进入链增长阶段。
使链游离基不断增长。
b·+a·→b·+ a1.3 链终止链游离基之间相互作用,或者链自由基与引发剂的游离基相碰,形成稳定分子结构,链自由基失去活性中心,聚合反应终止。
bx·+by·→bx+by(bxby)1.4 链转移链游离基将活性点转移给其他分子失去活性中心,使其他分子形成自由基,聚合反应继续。
bx·+by→bx+by·说明:a2和a·表示(nh4)2s2o8及引发剂游离基so4-·,b表示醋酸乙烯酯单体,bx·、by·表示增长的链游离基,bx、by和bxby 表示生成的不带活性的聚合物。
聚合物分子结构中的醋酸根发生水解,造成乳液的耐水性差;又因聚乙烯醇分子中含有大量的亲水性羟基,有很强氢键作用,所以随着乳液放置时间延长或温度降低,分子间相互缠绕,影响乳液的稳定性[8]。
2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的改性研究进展2.1 共聚改性 pvac乳液耐水性耐热性耐寒性差,对于陶瓷、塑料及金属类材料粘接性能差。
将醋酸乙烯酯单体和另一种或多种单体进行共聚研究,如与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具有羧基或多官能团的单体共聚[9-10],可改善其性能,降低成本。
采用能与醋酸乙烯共聚交联的单体,通过引入疏水性基团,增加聚合物空间位阻以提高乳液耐水性。
醋酸乙烯酯与有机硅氧烷共聚是现在人们研究的热点,此外共聚单体还有丙烯酸、丙烯酸酯类、乙烯类、叔碳酸乙烯酯类。
青晨[11]等以醋酸乙烯为主单体,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合成稳定固含量30%左右乳液。
姜喜文引入丙烯酸和丙烯酸酯类与醋酸乙烯共聚,合成醋酸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12]。
该乳液能满足喷胶棉制品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尤其适用于羊(绒)毛制品粘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刘铁军等采用多元共聚,醋酸乙烯酯与少量烯类单体乳液共聚,研制出耐水性、耐热性和抗冻性较好的环保型水性胶黏剂[13]。
李爱阳等人以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加入少量丙烯酸进行共聚改性[14]。
研制出一种乳液型铝箔纸复合胶黏剂,该胶具有优良胶接力、良好烘干、抗冻性。
吴伟剑等人通过疏水单体和交联单体与醋酸乙烯共聚,合成了耐水性能优良的聚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15]。
2.2 保护胶体的改性 pvac乳液常用pva作保护胶体和乳化剂。
保护胶体吸附在乳胶粒的表面,形成具有空间位阻效应的保护层,防止合并凝聚增大乳液稳定性。
为提高pvac乳液胶粘剂的性能,有人对保护胶体进行改性研究[16-17]。
俞才林采用一定温度下聚乙烯醇缩甲醛的方法减少羟基的数量,同时加入整链剂,减少支链程度,制备出抗冻保护胶体,提高抗冻性能[18]阎立梅等用聚乙烯醇缩甲醛为保护胶体制备出冻融稳定性优良的pvac乳液 [19]。
2.3 共混改性孟令辉等[20]用改性的pvac乳液与异氰酸酯共混,实现了集成材的粘接,各种指标达到要求,研制胶已达到进口胶的水平。
张明珠等采用甲壳胺、三聚氰胺树脂、tdi对pvac乳液进行改性,促进化学交联的产生,对胶粘剂的耐水性和胶接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21]。
2.4 复合乳液近年研究表明,制备核-壳聚合物乳液可以有效改进聚合物乳液的性能。
叶兆铃等的研究是乳液的基本性能保持不变,使得乳液成为了以无机物为核、聚醋酸乙烯酯为壳的复合粒子,并制备出了无机物-有机物的核-壳结构的聚醋酸乙烯酯复合乳液,突破了通常乳液粒子单纯由醋酸乙烯组成的局限。
这样制备出的乳液的耐水性和稳定性比通用的pvac乳液要好很多[22]。
2.5 乳化体系改性当前,开发复配型表面活性剂和具有反应活性的乳化体系是目前乳化剂改性的集中点。
作为一种含有双键的表面活性剂,反应性乳化剂在乳液聚合中和单体一起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并和乳胶粒聚合物连接在一起,连接方式是共价键的方式。
采用反应性乳化剂聚合得到的乳液和利用一般的乳化剂聚合所得的乳液相比,拥有更好的耐水性和稳定性。
donescu等采用乙氧基化壬基酚单酯为表面活性剂,研究了vac在均相体系中的共聚反应,讨论聚合过程中的动力学。
3 结束语3.1 总结通过上述方法对pvac乳液改性,克服了自身一些不足,改善了性能,但pvac仍存在一些固有缺陷。
如通过聚乙烯醇缩醛化改性pva,对于改善胶粘剂的冻融性和稳定性很有利,但是缩醛化程度很难控制,但是这种做法工序复杂,由于甲醛污染环境,比较难以去除,因此,产品中仍存有残余的甲醛很容易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改性方法是共聚改性,通过合适单体与vac共聚,制备出pvac乳液,这种乳液性能优良,而且制备工艺比较简单,成本也较低。
pvac乳液的改性方法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的研究创新,开发出新的乳液,并在研究中开发新的应用范围。
3.2 趋势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dbp最常用增塑剂。
它对肝脏和肾脏有伤害,甚至可能致癌,对生态系统也有显著影响。
欧盟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reach 法规。
reach法规是欧盟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法规,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有一定法规加以限制。
dbp 被列为欧盟高关注物质,为致癌性、诱变性和生物毒性物质。
所以聚醋酸乙烯乳液的增塑剂很向环保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今后,聚醋酸乙烯酯乳液随着科技发展,必将向着环境友好、成本低廉,低毒甚至无毒及高抗湿热方向持续发展,是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1]黄光佛,李盛彪等.聚醋酸乙烯乳液研究进展[j].中国胶粘剂,2006,10(1):44~46.[2]王玉华,黄智敏等.三元共聚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研究[j].胶体与聚合物,1999,17(3):4.[3]孙付霞,章悦庭.醋酸乙烯乳液聚合的最新进展[j].建筑材料学报,2002,5(3):256.[4]杨宝武,聚醋酸乙烯乳液研究进展[j].胶体与聚合物,1999,17(4):21.[5]许国强,潘学渊.应用新的乳化体系合成聚醋酸乙烯酯乳液[j].化学与粘合,1997(3):138.[6]刘德峥.新型耐水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制备[j].粘接,2001,22(4):11.[7]顾继友.胶粘剂与涂料[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8]唐星华.木材用胶粘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17~148.[9]刘景民,黄志强等.vac/aa共聚乳液胶粘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胶体与聚合物,1999,17(1):6.[10]陈元武.低粘度高固含量醋酸乙烯一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研制[j].中国胶粘剂,2005,(6):24.[11]青晨,蔡佩英等.醋酸乙烯-丙烯酸无皂乳液共聚研究[j].中国胶粘剂,2005,14(10):6~10.[12]姜喜文.醋酸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合成工艺研究[j].化学与粘合,2000,(3):146~147.[13]刘铁军,徐馨予等.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共聚改性研究[j].广东化工,2005(1):42~44.[14]李爱阳,唐友根.丙烯酸共聚改性胶黏剂的研制,化学与黏合[j].2006,28(2):85~87.[15]吴伟剑,顾继友等.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研究[j].2006,15(9):35~37.[16]张瑜,韦亚兵.无皂核壳丙烯酸醋乳液合成与性能研究[j].涂料工业,2001,31(12):31~33.[17]朱爱萍,周永科.以硅氧烷溶胶为种子的vac无皂乳液聚合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16(5):35~37.[18]俞才林,采用聚乙烯醇(1799型)制备抗冻白胶水[j].化学与粘合,1994,(1):50.[19]阎立梅,刘晓辉,王致禄.聚醋酸乙烯乳液冻融稳定性改性的机理[j].应用化学,2001,182:120.[20]孟令辉,邢玉清,张宝山.集成材用胶粘剂的研制[j].化学与黏合,1996(3):144~146.[21]张明珠,文志红等.聚醋酸乙烯乳液德改性研究[j].化学与粘合,2002,(4):157.[22]叶兆拴,谢志兰等.无机物一醋酸乙烯复合乳液粒子结构及主要性能[j].中国胶粘剂,1992,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