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连锁酒店发展历程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3
7天连锁酒店发展历程7天连锁酒店是一家国际知名的经济型酒店连锁品牌,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
这个品牌的创始人就是路易斯·施瓦茨,他将自己的理念付诸于行动,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7天连锁酒店。
在7天连锁酒店刚刚成立的时候,它只是一家小型的经济型酒店,只有超过50个客房。
然而,这家酒店独具特色的价格和质量受到了顾客的热烈欢迎,逐渐扩大了经营范围。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7天连锁酒店扩展至世界各地,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型酒店连锁品牌之一。
7天连锁酒店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
1993年,7天连锁酒店进军日本市场,开设了第一家海外酒店。
这标志着7天连锁酒店的国际化战略正式启动。
此后,7天连锁酒店迅速扩张至美国、澳大利亚、德国、韩国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
2003年,7天连锁酒店上市,成为法国巴黎股票交易所上市的首家酒店连锁品牌。
上市的成功为7天连锁酒店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加速了品牌的国际化进程。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7天连锁酒店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
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7天连锁酒店进一步加强了在中国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中国市场成为7天连锁酒店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并且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7天连锁酒店推出了不同的品牌系列。
除了经典的7天连锁酒店,还有7天精选酒店、7天优悦酒店等多个品牌,满足了经济型和中档酒店市场的不同需求。
此外,7天连锁酒店还积极探索与科技的结合,提供更便捷的预订和入住体验。
通过手机APP、自助机等方式,客人可以轻松预订房间、办理入住手续和查询酒店信息。
这种创新的服务模式不仅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也为7天连锁酒店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注入了新动力。
到目前为止,7天连锁酒店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型酒店行业的领军者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价值定位、高性价比和便利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未来,7天连锁酒店将继续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住宿体验,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努力成为全球最佳的经济型酒店连锁品牌之一。
1 经济型酒店概述1.1经济型酒店的含义经济型酒店又被乘坐有限服务型酒店,它所属的服务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服务方式,它有一个优点就是便宜实惠。
它的形成最早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中期的美国,现如今已经在欧美等国家发展成了比较成熟的酒店经营模式。
我国的经济型酒店最早发展与1996年,“锦江之星”是上海锦江集团旗下的第一个经济型酒店品牌。
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已经陆续产生了比如7天、如家、汉庭等大批的快捷酒店品牌。
1.2经济型酒店的分类我国经济型酒店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一)从功能上分类:一是商务型经济型酒店,这些酒店针对的是一般的普通旅客;二是会议型经济型酒店,其所选择的是一般的中小型企业;三是度假型经济型酒店,客户群一般是居家式旅游的群体;四是青年旅社经济型酒店,针对的是国内外青年旅游者。
(二)从形式上分类:分为单体经济型酒店和连锁经济型酒店。
从设施上分类:有标准型经济型酒店、满足型经济型酒店、享受型经济型酒店和家庭型经济型酒店。
(三)从客源对象上分类:有商务型经济型酒店、旅游型经济型酒店和商旅型经济型酒店。
(四)按年龄分类:有青年旅社、老年公寓。
1.3经济型酒店的特点1.服务内容突出,操作模式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型酒店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针对小众的服务,把其他相关的闲杂功能都削减了很多,例如饮食、娱乐等都简化了,而把客房服务设置为重点项目。
经济型酒店所提供的早餐虽然物美价廉,但是也很可口,其所提供的空调、24小的热水、基础设施等于一些星级宾馆相比,也毫不逊色,在设计理念和装衡水平上把现代化的家庭房间中简单、大方、舒适的理念融入到酒店当中,让客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2.市场地位比较清晰,针对大众消费的人:经济型酒店将消费的对象主要瞄准在社会的普通人士,学生,自驾游的旅游者。
其价格也较为适中,一般都在200元上下,因此在客源市场上需求也十分稳定和规模相对较大。
3.酒店运行高效,管理模式简单明了,管理结构较为方便精简:经济型酒店所采取的理念是人本位的管理理念,其主要都是多功能型的管理服务人员,在人才的管理实行人员的最优配置。
七天酒店发展历程七天酒店是中国连锁经济型酒店品牌,成立于2005年,总部设在上海。
它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却发展迅猛,成为了中国酒店业的重要角色。
七天酒店的创始人是华住酒店集团的前董事长梁建章。
他在2004年创立了华住酒店集团,并决定推出一家专注于经济型酒店的子品牌,这就是后来的七天酒店。
创始团队经过市场调研,确定了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意识到中国传统酒店行业较为复杂,经营成本较高,因此选择了这个相对空白的市场。
2005年,七天酒店在上海浦东成立了第一家连锁经济型酒店。
作为刚刚创立的品牌,七天酒店在初始阶段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市场定位的问题,因为中国市场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尚不成熟,人们普遍认为便宜的酒店质量会很差。
在这种情况下,七天酒店通过提供干净、舒适,性价比极高的服务来树立品牌形象,逐渐赢得了顾客的口碑和认可。
另外一个挑战是扩张的问题。
在创立之初,由于资金和资源有限,七天酒店采取了加盟经营的模式进行扩展。
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快速扩张,但也存在品牌一致性、管理难度等问题。
然而,七天酒店通过建立标准化、流程化的运营系统,加强对加盟店的培训和管理,解决了这些问题,确保了连锁店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随着品牌的不断发展,七天酒店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
2008年,七天酒店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超过2000家酒店,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
此后,七天酒店不断推出新的服务和商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它不仅提供基本的住宿服务,还推出了会议室、商务房、自助早餐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2011年,七天酒店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成为了中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经济型酒店品牌。
上市后,七天酒店进一步加大了在品牌推广、市场拓展、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推动了公司的快速增长。
截至2021年,七天酒店已在全球范围内开设了超过4000家酒店,遍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日本等地。
七天酒店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部中国酒店业的创业史。
7天连锁酒店创始人郑南雁的创业故事(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7天连锁酒店创始人郑南雁的创业故事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7天连锁酒店创始人郑南雁的创业故事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郑南雁,广东汕头人,毕业于中山大学计算机系。
1991年进入广东省经贸委计算中心。
1993年创办劳业电脑软件公司,主攻酒店管理软件,开发千里马酒店管理系统。
2000年,加盟携程旅行网,先后任职副总裁兼华南区总经理,市场营销副总裁,主管全国的市场营销。
2005年,获得风险投资,创办7天连锁酒店,任首席执行官(CEO)。
2013年,郑先生联合着名企业家、投资家、原7天主要股东何伯权,以及着名投资机构凯雷集团、红杉资本,创办国内多品牌酒店集团“铂涛酒店集团”,担任集团联席董事长。
郑先生曾相继荣获“中国酒店业最佳创新人物”、“赢在未来·商界领军人物”、“中国饭店业十大影响力人物”等荣誉称号。
1、IT男勇闯酒店江湖郑南雁语速很快,神采奕奕,常常面带微笑。
不过,他的下属大多形容,他是一个对自己对员工要求很高的人。
“做事情要有趣,我以前就觉得创业不是一个很悲壮的故事,而是一个生活的体验。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郑南雁坐在办公室里回忆他的创业体验。
如果不是为了追求更有意思的生活,父亲是计算机专家、本科读计算机专业、一毕业就在广东省经贸委计算机中心工作的郑南雁,也许在20年后,依旧安稳地待在机关单位里,也就不会经历后来一家家企业创办的过程,资本市场的激荡以及现在这般时刻充满挑战的生活。
1993年,郑南雁从机关单位辞职,和同学创办了一家IT公司,第一个客户是佛山的一家酒店,给他们带来了七八万元的“第一桶金”。
尝到甜头后,他们日后开发出千里马酒店管理系统,据称还成为了“华南第一品牌”。
一个十年过去了,2003年时郑南雁已经是携程主管全国市场营销的副总裁。
原来,在2000年,他被“携程四君子”之一的季琦拉进携程,在贴近市场的过程中逐渐脱离了纯粹IT男的角色。
七天连锁酒店七天连锁酒店集团创立于2005年,七天连锁酒店和尚客优连锁酒店同属国内十大连锁酒店品牌。
七天连锁酒店分布图:七天连锁酒店作为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酒店集团,七天连锁酒店秉承让顾客“天天睡好觉”的愿景,致力为注重价值的商旅客人提供干净、环保、舒适、安全的住宿服务,满足客户核心的住宿需求。
7天连锁酒店发展历程:七天连锁酒店集团于2005年注册成立。
2005年3月七天连锁酒店第一家分店——广州北京路店开业2005年4月七天连锁酒店网站开通。
2005年4月自主开发的中央预订系统(CRS)和会员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2006年11月获得美国华平投资集团(Warburg Pincus)注资。
2007年5月七天连锁酒店在全国拥有连锁分店突破100家。
2007年5月开通24小时手机短信预订服务。
2007年9月获得美国华平、德意志银行、美林集团9500万美元融资。
2007年10月开通24小时手机WAP预订服务。
2008年10月获得英联投资、美国华平6500万美元注资。
2008年11月注册会员已近500万。
2008年9月创建国内首个经济型连锁酒店跨区域联盟“星月联盟”,让区域性中小规模经济型酒店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让目前国内排名第三的七天连锁酒店实现快速、低成本扩张。
2009年01月七天连锁酒店网站在经济型连锁酒店网站Alexa排名第一,成为全球第一酒店网站。
2009年1月七天连锁酒店拥有分店数突破300家。
2009年8月在七天连锁酒店官网推出试用版“快乐七天”SNS社区。
2009年11月20日七天连锁酒店登陆美国纽约交易所,成为纽交所首家中国酒店企业。
2009年12月拥有分店数突破400家。
2010年七天宣布今后拟100%直销,即进一步缩小推广成本,将省下来的分销所支付的佣金让利给会员。
7天连锁酒店的经营模式研究7天连锁酒店的经营模式研究引言:如今,随着人们对旅游休闲需求的不断增加,连锁酒店行业迅速崛起并且蓬勃发展。
其中,7天连锁酒店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便捷的服务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将对7天连锁酒店的经营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7天连锁酒店的发展历程7天连锁酒店成立于2005年,隶属于由伟士顿酒店管理公司投资并运营的中国品牌。
从最初的市场推广到如今的遍布全国的连锁酒店,经过十多年的发展,7天连锁酒店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型连锁酒店之一。
二、7天连锁酒店的经营模式1. 低价策略7天连锁酒店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基本的住宿服务,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其以高效的运营和成本控制为基础,实现了“低成本、高周转”的经营模式。
2. 标准化管理7天连锁酒店在各个房间的设计、设施标准、服务流程等方面实行标准化管理,确保在不同地区的酒店能够提供一致的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3. 强调技术和信息化7天连锁酒店注重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管理,通过电子支付、在线预订、无人值守服务等手段,提升了酒店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4. 突出特色服务为了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7天连锁酒店不仅提供基本的住宿服务,还增加了一些特色服务,如24小时热水供应、自助早餐以及高品质的床品等,使消费者在低价的同时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三、7天连锁酒店成功的原因1. 低成本优势7天连锁酒店在运营和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与传统酒店相比,其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提供同等品质的住宿服务,吸引了大量注重性价比的消费群体。
2. 品牌影响力7天连锁酒店利用其在市场上的良好品牌形象,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无论是在市区还是郊区,人们都能轻松找到7天连锁酒店的身影,这为其后续的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撑。
3. 客户口碑传播通过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和贴心的服务,7天连锁酒店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
许多消费者在入住过后都愿意向亲友们推荐这一连锁酒店,这种口碑传播有力地促进了酒店的发展。
7天2009年,7天的分店规模已近300家,总部参与运营管理的人数依然保持在350人左右,在郑南雁看来,调整取得了效果,因为“300家店与100家店需要的管理人员一样”,这意味着“管理的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信息失真与管理效率低下,是郑南雁一度担心的问题。
特别是他执掌的经济型连锁酒店7天开始一路“小跑”,门店的数量呈几何式扩张的时候,这种担忧随着公司管理模式的局限开始升级。
30家分店是7天梳理管理模式的开始。
2006年底,郑南雁召集高管们反思公司的管理思路——原有的“自上而下”的指令式传递,虽然能保证总部的强势地位,但随着门店的增加,这种优势正在变为劣势。
开会过后,管理层得出的结论是以新的管理理念,即“放羊式”的管理理念替代原有的思路,用“放羊机制”赋予分店店长更大的自主权,“不用凡事都等待总部的指令”。
与此同时,借助一直以来投入颇大的IT系统来优化管理流程,建设基于IT系统的分支运营体系,“保证了企业通过信息共享而不是靠控制和命令做出反应”。
“论‘拧毛巾’的能力,我们可能没别人强,因为成本管理里有规模效应的因素,我们的开店数还不及其他公司。
”但郑南雁认为,经过管理架构调整后,7天的整个信息传递能变得更快捷,而且形成“自下而上”的传动。
放羊:“不管”的效率7天总结的“放羊理论”,缘于这么个前提:假设牧羊人和羊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即要让羊吃得饱一点。
所以羊会自动向水草茂盛的地方走,而牧羊人则要引导领头羊走正确的路,并不断鞭策落后的羊,这样一个牧羊人就可以同时放上千只羊。
因此,“只要牧羊人与羊的目标一致,管理成本就可大大降低。
”郑南雁看来,很多公司都是在强化总部的权力。
这种传统的管理理念,虽然使得总部较为强势,权力也高度集中,但如果不能“抓大放小”,无疑提高了管理成本,消耗了管理层的精力。
于是,从2007年初,公司开始做整个管理架构的调整。
学计算机出身的郑南雁,非常强调“技术的进步与人的进步”。
他理想中的管理模式,是借助IT系统的力量,使总部和分店的管理趋于扁平化。
7 天连锁酒店7天连锁酒店集团(7 Days Group Holdings Limited),自2005年成立以来,经过快速发展,分店总数已经超过2000家,覆盖全国300座城市,成为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的第一品牌。
2014年,7天品牌家族正式增加的两位新成员:7天优品和7天阳光。
现7天品牌拥有:①定位于商务时尚的高端经济型酒店产品“7天优品”,②定位为都市时尚的经济型酒店产品“7天阳光”,③以方便快捷倍受消费者欢迎的“7天酒店”。
三大酒店产品共同诠释“年轻的选择”这一核心价值主张。
服务特色服务无时无刻不贯穿于企业文化中。
与传统酒店略显刻板的规范服务截然不同,7天倡导员工实践“用心创造感动”的快乐服务,用发自内心的快乐去服务酒店客户。
[1]7天优品品牌理念7天优品,创意独特的高端经济型酒店,灵魂自发,气质优雅,生活态度自然随性。
致力于以简约时尚的设计、优质舒适的产品、年轻快乐的服务,为商旅人士打造更加舒适、轻松、惬意的年轻生活方式。
全国分店7天优品在全国多个省份建立了门店。
目前,分支机构数量已超过50家,并继续积极增加。
酒店特色7天优品首创了多功能的主题优吧,满足住店客人的休闲社交需求,高科技3D空间技术帮助住客摆脱都市奔波繁嚣,放松身心。
另有超大热带雨淋、5种定制睡枕、高速wifi全覆盖、顶配智能电视、升级办公桌椅等特色服务设置。
7天阳光品牌理念7天阳光,贴近大都会酒店的设计理念,采用潮流设计,简约时尚的设计风格,干净舒适的房间,便捷的服务流程,领先的互联网预订方式,带给你触手可及的都市时尚。
全国分店7 .在全国范围内,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了200多家分店,发展势头强劲,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酒店特色7天阳光巧妙运用智能科技和空间布局,集高速WIFI、集成插座、音乐和智能电视、互动、休闲桌椅于一体,让客人尽享休闲办公、轻松会友的乐趣。
社会活动7天连锁酒店倾情赞助2014年,7天作为唯一合作酒店牵手合作大型选秀节目《中国梦之声》。
七天连锁酒店的创始人是谁?
何伯权与郑南雁
何伯权中山市小榄人,1960年出生在广州,15岁辍学,后在大学进修。
以其1998在集团拥有的净资产计算,何伯权的财产为8500万美元。
创造了业内广为传颂的乐百氏奇迹———1989年租用乐百氏商标创业,1992年北大征名组建今日集团,1994年千万元购买马俊仁“生命核能”配方并于同年拍卖产品经销权,1997年收购广州乐百氏由商标租用者变为拥有者,1998年巨资聘请麦肯锡作企业高级管理战略咨询并引进全球最先进的SAP管理信息系统,1999年入选哈佛大学教学案例,同年今日集团更名为乐百氏集团,2000年与法国达能合资……
郑南雁本人,只是其在携程网工作的经历让其与酒店行业沾了点边
在以郑南雁为首的七天五人核心管理团队中,竟无一人出身酒店行业,负责工程和流程的副总林粤舟,此前从事IT;负责连锁管理的韩俏帆之前曾先后在7-11、BP便利店任职5年;开发副总黄骥以前在荷兰某公司亚洲区任中国区采购总监;而营销总监李春田则来自都都文具。
1。
56经济 ECONOMY7天酒店的黑色星期五□ 本刊记者 熊帅7天酒店上市失败,折射出中国经济型酒店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出现隐忧。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过去扩张——上市——圈钱——再扩张的发家轨迹,还能否延续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创富神话。
从公司注册成立到纽交所上市,7天酒店只花了4年时间。
在中国经济型酒店业内,“7天”一直被称为“乱世枭雄”。
许多人一方面不屑于它“还没学会走就开始跑”的扩张模式,腹诽“7天”将来会栽一个大跟头;另一方面又暗自羡慕它备受资本的亲睐,即使“锦江之星”、“如家”等经济型酒店早已成为一方霸主,“7天”也能迅速在中国酒店行业占据一席之地。
于是,当“7天”由于股价表现不佳退出纽交所后,不乏有投资者爆出“7天”已经陷入扩张的死胡同……“趁这个机会,大家都在重新思考酒店发展的生命力问题。
”身兼中国经济型酒店网和上海盈蝶酒店咨询公司CEO的胡升阳认为,7天酒店上市失败,折射出中国经济型酒店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出现隐忧。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过去扩张——上市——圈钱——再扩张的发家轨迹,还能否延续中国经济型酒店7天连锁酒店直接在上海市共和新路“如家快捷酒店”前亮出广告,竞争现白热化。
图/CFP. All Rights Reserved.的创富神话。
“7天”神话作为广州市城市建设的发源地,北京路一直是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多年来一直吸引着世界顶级酒店、百货公司、跨国集团的进驻。
2005年3月,在北京路上一个隐蔽的小巷里,一家打着“天天睡个好觉”的新型酒店悄无声息地开张了。
黄色墙面,镶嵌着大大的“7”字,从此奠定了7天酒店的整体风格,成为这个集团为人熟知的标识。
至今,有关这个不起眼的小酒店如何走出小巷、后来在美国上市的传奇故事,仍被当地人津津乐道。
许多前往广州出差或者观光的客人,在夜游北京路商业步行街之余,也愿意在这家7天酒店住上一晚。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7天酒店似乎成为了北京路这条老商业街上不可1七天酒店经历了3次竞争2七天酒店净利润下降++1900540万元万元2012年净利润2013年净利润7天净利润同比减少71.6%或缺的文化元素之一。
7天
2009年,7天的分店规模已近300家,总部参与运营管理的人数依然保持在350人左右,在郑南雁看来,调整取得了效果,因为“300家店与100家店需要的管理人员一样”,这意味着“管理的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信息失真与管理效率低下,是郑南雁一度担心的问题。
特别是他执掌的经济型连锁酒店7天开始一路“小跑”,门店的数量呈几何式扩张的时候,这种担忧随着公司管理模式的局限开始升级。
30家分店是7天梳理管理模式的开始。
2006年底,郑南雁召集高管们反思公司的管理思路——原有的“自上而下”的指令式传递,虽然能保证总部的强势地位,但随着门店的增加,这种优势正在变为劣势。
开会过后,管理层得出的结论是以新的管理理念,即“放羊式”的管理理念替代原有的思路,用“放羊机制”赋予分店店长更大的自主权,“不用凡事都等待总部的指令”。
与此同时,借助一直以来投入颇大的IT系统来优化管理流程,建设基于IT系统的分支运营体系,“保证了企业通过信息共享而不是靠控制和命令做出反应”。
“论‘拧毛巾’的能力,我们可能没别人强,因为成本管理里有规模效应的因素,我们的开店数还不及其他公司。
”但郑南雁认为,经过管理架构调整后,7天的整个信息传递能变得更快捷,而且形成“自下而上”的传动。
放羊:“不管”的效率
7天总结的“放羊理论”,缘于这么个前提:假设牧羊人和羊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即要让羊吃得饱一点。
所以羊会自动向水草茂盛的地方走,而牧羊人则要引导领头羊走正确的路,并不断鞭策落后的羊,这样一个牧羊人就可以同时放上千只羊。
因此,“只要牧羊人与羊的目标一致,管理成本就可大大降低。
”
郑南雁看来,很多公司都是在强化总部的权力。
这种传统的管理理念,虽然使得总部较为强势,权力也高度集中,但如果不能“抓大放小”,无疑提高了管理成本,消耗了管理层的精力。
于是,从2007年初,公司开始做整个管理架构的调整。
学计算机出身的郑南雁,非常强调“技术的进步与人的进步”。
他理想中的管理模式,是借助IT系统的力量,使总部和分店的管理趋于扁平化。
“中间的节点越多越容易犯错”,因此,尽量减少管理的层级,并且不断削弱总部“硬性”管理的职能,而转化为支持的职能,也许能使整个团队在分店规模迅速膨胀的同时,依然能举重若轻。
在具体的实施当中,“首先要改的,是人的思想,”郑南雁表示,这也是较难的一关。
如果在放权的同时,店长如果只是一昧地接收指令,显然是在被动地工作。
“我们比较强调人的能动性”。
与此同时,公司的绩效考核也在发生变化。
在此之前,七天最初的考核,是根据单店的开房率和利润率来评价店长的工作。
因为经济型酒店的模式,是在建好一套标准化体系后,迅速复制到各家分店,而各分店的销售业绩则是公司的盈利来源。
但是,要实行“放”的文化,要首先保证分店(店长和员工)的利益和公司的整体利益一致,如果店长只是盯着本店的收入,就不能发挥协作精神,不利于各分店的合作。
所以,7天现在的绩效考核不是给每个店以独立的目标和利润指标,而是要看给它能够给7天整个网络带来多少贡献,例如说,这家分店的客人如果要住到其他分店去,管理的店长必须保证这种转店渠道的畅通,而不是只以是否对自己的分店带来收入为最终目标,这样对7天的会员制营销才能带来实际的帮助。
所以说,“放养”制度实施后,店长的单店作战意识就要转换为团队精神,围绕一个相同的方向去努力。
而总部尽可能给予店长相当的自主权,“有些决定甚至不需要向总部报备,”郑南雁如此表示。
不过,放权和收权的尺度,是需要定下原则的,只有分工相对清晰之后,才能更好地界定双方的权责。
因此,在此期间,7天也在梳理总部和分店在职能上的分工。
据介绍,7天的总部会给予分店店长“四线”支持(见图),包括收益支持中心、销售支持中心、人事支持中心和服务支持中心。
“单个的店长要对这四线来负责,”郑南雁表示,“而总部除了提供相应的支持,还有‘三线’监管的作用,主要包括品质和安全管理、财务稽核与企业文化的监管。
”
对于这种梳理,郑南雁表示,“店长的积极性会相应增加,管理成本也会下降。
”
启用“执政官”
可以看到的是,7天的做法与如家、格林豪泰“做加法”的管理模式不同,前者并没有在总部和分店中间架设一层区域管理机构。
郑南雁的解释是7天的IT系统已经能支撑这样的层级安排,因此,“7天的管理结构是扁平的,没有采取城市分区管理。
对店长的管理是按业务线、而不是按区域来管理。
”
对于这种管理模式,中国经济型酒店网CEO胡升阳表示,一个管理体系是要靠技术来支撑的,“7天一开始就在IT系统上投入比较大,按照原有的设计,他们的管理架构在300家到500家之间的话,就不用做太大的调整。
而别的经济型酒店当时没设计好,所以现在需要根据规模的不同进行优化和改造。
”
据了解,基于统一的IT系统平台,7天由此架构起了各个分支运营体系,包括店务质量控制、开发评估推进、财务流动管理、工程采购、人力资源体系等,即消费者在进行搜索、预订、确认、支付、评价等一系列行为时,7天就可自主地调动每个运营体系的活动。
但是,在依靠一套IT体系的管理的同时,总部和分店的中间,还需要建设一条便捷的通道,保证各家分店的意见和需求,能快速传达上去。
7天的做法是在成熟的区域增设“执政官”。
据介绍,执政官由区域内的某位店长兼任,通过区域内全体店长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可连选连任。
执政官是区域的连锁店业务的最高负责人,不需要向总部汇报。
执政官的主要负责提升区域业绩、组织协调区域店长及财务、绩效考核等相关工作。
“执政官起到的是一种协调的作用,”郑南雁表示,“他不能直管店长,只是一个协调领头人。
”
7天内部,郑南雁“不管”的管理思路,影响着这家公司在管理职能上的设置。
据了解,7天自创的做法,不仅包括选出执政官来担任区域协调人,还在内部选出“九大立委”,即由9个店长组成的“立法会”,对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决策,具有审议权。
这9位店长,每个月必须开一次内部会议,讨论各分店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是否需要改进,并反馈给其他店长。
郑南雁并不讳言,“公司的管理较为混乱的是在开了100家分店之前。
但之后整个结构在调整,可以看到客户的投诉在减少,客户的体验在增加。
”
郑南雁把这些改变归结为管理模式的变化:“我们‘管’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更多的是一种监管的作用。
对于总部,我们不断地缩窄,甚至限制总部的权力,而对于分店,则是不断地放权,我相信这样的管理架构,能使整个系统运营得更加快捷,管理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