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进度表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学情分析:这批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任务艰巨。
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位数极少。
对待转化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
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学习上有困难,对学习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
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永昌六中课堂教学设计学期: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科目:数学班级:七年级(1)(2)班教师:勾延天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教学班级七年级(1)(2)班教师勾延天科目数学教材名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每周节数5节总课时数80节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周课时数说明1 2月26日至3月 2日5.1.1相交线(1)5.1.2垂线(1)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5.2.1平行线(1)5.2.2平行线判定(1)5课时2 3月5日至3月9日5.2.2平行线判定(1)5.3.1平行线性质(1)(2)5.3.2命题、定理、证明(1)5.4平移(1)5课时3 3月12日至3月16日数学活动(1)小结(1)第五章复习(1)(2)(3)5课时4 3月19日至3月23日第五章复习(4)6.1平方根(1)(2)(3)6.2立方根(1)5课时5 3月26日至3月30日6.3实数(1)(2)小结(1)第六章复习(1)(2)5课时6 4月 2日至4月6日7.1.1有序数对(1)7.1.2平面直角坐标系(1)(2)3课时清明节7 4月 9日至4月13日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1)(2)7.2.2用坐标表示平移(1)数学活动(1)小结(1)5课时8 4月16日至4月20日第七章复习(1)(2)(3)8.1二元一次方程组(1)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5课时9 4月23日至4月27日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3)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2)5课时10 4月30日至5月4日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3)第八章复习(1)(2)3课时劳动节周次日期内容周课时数说明115月7日至5月11日期中考试5课时12 5月14日至5月18日期中试卷分析与讲评(1)(2)(3)9.1不等式(1)(2)5课时13 5月21日至5月25日9.2一元一次不等式(1)(2)(3)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2)5课时14 5月28日至6月1日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4)第九章复习(1)(2)(3)5课时15 6月 4日至6月8日第九章单元测试(1)(2)10.1统计调查(1)(2)(3)5课时16 6月11日至6月15日10.2直方图(1)(2)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1)第十章复习(1)(2)5课时17 6月18日至6月22日期末总复习(1)(2)(3)(4)4课时端午节18 6月25日至6月29日期末模拟考试(一)期末模拟考试(二)5课时19 7月2日至7月6日期末考试207月9日至7月 13日期末试卷分析与讲评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授课计划总的教学目的教育教养本学年我担任七年级两个班数学教学工作。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
单元一:有理数的认识(共4课时)
- 第一课时: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第二课时:有理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
- 第三课时:有理数的加法
- 第四课时:有理数的减法
单元二: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共4课时)
- 第一课时:有理数的乘法
- 第二课时:有理数的乘法(续)
- 第三课时:有理数的除法
- 第四课时:有理数的除法(续)
单元三:代数式的认识(共5课时)
- 第一课时:代数式
- 第二课时:项、系数和常数项
- 第三课时:多项式
- 第四课时:代数式的运算
- 第五课时:代数式的应用
单元四:方程的解(共6课时)- 第一课时:方程的解
- 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 第三课时:解一元一次方程
- 第四课时:解一元一次方程(续)
- 第五课时:方程的解和图像
- 第六课时:方程的应用
单元五:图形的认识(共5课时)- 第一课时:图形与图形元素
- 第二课时:线段与角
- 第三课时:平行线和相交线
- 第四课时:图形的移动、翻转和旋转
- 第五课时:图形的应用
单元六:空间与图形(共8课时)- 第一课时:立体图形
- 第二课时:表面积
- 第三课时:体积
- 第四课时:位置和方向
- 第五课时:坐标系
- 第六课时:坐标系中的图形
- 第七课时:旋转和投影
- 第八课时:空间的应用
单元七:统计与概率(共6课时)- 第一课时:统计调查
- 第二课时:频数和频率
- 第三课时:众数与均数
- 第四课时:折线图和圆形统计图
- 第五课时:概率
- 第六课时:统计与概率的应用。
2017-2018学年七(2)班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这批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上学期的努力,任务还很艰巨。
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对待大多数学困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学习上有困难,对学习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
课程概述
本教学进度表涵盖了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所有单元和课时
安排,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确保教学进度顺利进行。
教学进度
单元一:有理数
- 第一课:有理数的概念与表示
- 第二课:有理数的比较与排序
- 第三课:有理数的加法
- 第四课:有理数的减法
- 第五课:有理数的乘法
单元二:代数表示
- 第一课:字母的秘密
- 第二课:字母之间的关系
- 第三课:用字母代表数
- 第四课:字母代数式
单元三:方程与不等式
- 第一课:方程与方程的解
- 第二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 第三课:常系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第四课:不等式的概念与解集
单元四: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一课:统计调查初步
- 第二课:调查数据的整理
- 第三课:用图表示数据
- 第四课:统计图的应用
单元五:数据的分析与判断
- 第一课:平均数
- 第二课:中位数
- 第三课:众数
- 第四课:一次统计调查
单元六:图形的认识与运用
- 第一课:图形的认识
- 第二课:图形的绘制
- 第三课:图形的运动
单元七:二次根式
- 第一课:二次根式的概念
- 第二课:二次根式的运算
- 第三课:二次根式的性质
单元八:函数
- 第一课:函数的概念
- 第二课:函数的表示与性质
- 第三课:函数的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进度表。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祝教学顺利!。
初二班数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期计划韩茹一、学生情况分析本期担任初二年级数学,该班共有学生10人。
学生水平层次不齐,所以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初二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
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
初二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二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第一章《有理数》1.本章的主要内容: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理解。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a.分类讨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及绝对值一节课的教学中。
b.数形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数轴一节课的学习上,用数字表示数轴(图形)的形态,反过来用数轴(图形)反映数字的具体意义,达到数字与图形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即用数说明图形的形象,用图形说明数字的具体,尤其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更是形象直观。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目标本教学工作计划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掌握人教版数学下册的课程内容,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划安排第一单元:有理数-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解决有理数相关的问题。
- 教学步骤:- 课程导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 练演练:学生完成一些加减运算的练题。
- 问题解决: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有理数的知识。
- 预计时间:2周- 进度表:第1课时至第8课时第二单元:代数与方程-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代数的基本概念,掌握代数表达式的运算,解决代数方程。
- 教学步骤:- 课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代数的概念。
-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代数表达式的运算方法。
- 练演练:学生完成一些代数运算的练题。
- 问题解决:学生解决一些代数方程的问题,应用代数的知识。
- 预计时间:2周- 进度表:第9课时至第16课时第三单元:几何与图形-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关系,解决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 教学步骤:- 课程导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常见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 练演练:学生完成一些与图形相关的练题。
- 问题解决:学生解决一些与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
- 预计时间:2周- 进度表:第17课时至第24课时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工作计划,我们将全面覆盖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并提供充分的练习与问题解决的机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单元的进度表都详细列出了教学步骤和预计时间,以确保教学工作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魏城镇初级中学七年级下数学教案备课人:***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但是发现两班学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较多,差生出现,上课部分学生不认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学生整体基础参差不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多数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稍差。
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有待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强化几何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2、教材分析: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②、平行。
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第六章、实数: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平方根与立方根.会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 2.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一一对应的关系,能估计无理数的大小,能进行实数的计算.本章重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平方根与立方根.会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本章难点: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一一对应的关系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
有序实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
本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
本章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习二元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
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
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
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
初一数学教学计划进度表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数学基础知识复习•学习目标:巩固和复习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预计完成时间:2周•教学内容:–数的概念和分类–数的读法和表达–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认识和运算•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游戏和竞赛,培养兴趣–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激发学习动力第二单元:代数与方程•学习目标:掌握代数表达式的基本概念,能够解决简单的代数方程。
•预计完成时间:3周•教学内容:–代数的定义和运算法则–代数表达式的加减乘除–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实际问题中的代数表达式和方程的应用•教学活动:–模拟实际问题,设计代数表达式和方程–使用游戏和竞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实际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第三单元:几何与图形•学习目标: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能够解决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预计完成时间:2周•教学内容:–点、线段、直线、射线的定义–不同角度的分类和测量–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平面镶嵌和展开的认识•教学活动:–观察和描绘实际图形,培养几何思维–使用几何工具进行测量和构造–探究几何图形间的关系,发现规律第四单元:数据与概率•学习目标: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够分析和预测发生概率。
•预计完成时间:2周•教学内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数据的图表表示和分析–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教学活动:–搜集实际数据,制作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运用概率进行预测和判断第二学期第五单元:整数与分数•学习目标:掌握整数和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预计完成时间:3周•教学内容:–整数的认识和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实际问题中的整数和分数应用•教学活动:–制作整数游戏和分数练习题–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巩固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第六单元:比例和直线函数•学习目标:理解比例和直线函数的概念,能够解决与比例和函数相关的问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相似与相等
- 研究目标:了解相似和相等的概念,能够判断图形是否相似
或相等。
- 教学内容:相似和相等的定义,相似和相等的性质,相似和
相等的判断方法。
- 教学活动:通过多种图形进行比较,辨别相似与相等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二单元:整数与小数
- 研究目标:掌握整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了解小数的定义和
构成方法。
- 教学内容:整数的概念、加减法运算,小数的概念、读法和
写法。
-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问题和练题,掌握整数和小数的运算方法。
-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三单元:图形的认识
- 研究目标:研究不同类型的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 教学内容:直线、线段、射线、角的基本概念,平面图形的分类和特征。
- 教学活动:观察实际图形,进行分类,掌握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 教学时数:3课时
......
二、教学进度表
注:教学进度表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新。
参考资料
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材
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3. 教学辅助资源及练题
以上为《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的内容安排,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