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曲线桥直做的设计方法(正式版)
- 格式:docx
- 大小:143.67 KB
- 文档页数:7
正交曲线桥直做的设计方法
正交曲线桥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结构,它通常由多个正交和曲线连接而成,具有良好的
经济性和美观性。
正交曲线桥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布置方案设计:
该设计方面主要是针对正交曲线桥道床的布置、曲线半径的选择以及桥梁标准截面的
选择进行设计。
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道床的布置,考虑到桥梁的纵向、横向坡度,通行车辆的速度和视线等因素,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曲线半径,并结合其它实际情
况确定桥梁标准截面。
二、梁型设计:
正交曲线桥梁中,梁型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初步设计时,需要考虑桥梁受力情况、建造复杂性、造型美观性等因素,选定合适的梁型。
钢结构梁一般具有较好的强度。
三、节点设计:
节点设计是整个桥梁设计的重点,尤其是正交曲线桥梁的节点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
复杂性、制作难度、连接方式以及结构的稳定性等因素。
节点的复杂程度,需要考虑它的
构造、制作、运输、吊装等因素,并综合考虑节点周围的主要构造的力学特性。
四、荷载计算:
荷载计算是整个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为了确定结构的受力情况,以
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方向上的集中荷载、自重荷载、活载荷
载等多种荷载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假设。
以上是正交曲线桥直做的设计方法的一些方面,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注意加强结构稳
定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等方面的考虑,以满足人们对桥梁的安全、方便、快捷和美观等需
求需求。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详细步骤)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详细步骤)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又称为正交阵列试验设计,是一种常用的优化设计方法。
它通过选择合适的试验因素水平组合,在有限的试验次数下,高效地确定最优的工艺参数和条件,从而得到最佳的工艺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正交试验设计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试验目标和试验因素在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试验的目标和需要考察的因素。
试验目标可以是产品质量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升或成本的降低等。
试验因素是指影响试验目标的各项参数或条件,例如温度、时间、压力、pH值等。
第二步:确定试验水平和设计矩阵根据实际情况和试验因素的范围,确定每个试验因素的几个水平。
一般而言,水平数不宜过多,以免增加试验次数和成本。
然后,利用正交表或正交试验设计软件生成设计矩阵。
正交表是一种特殊的齐次分数阵,能够保证各个试验因素的水平组合均匀分布,并使得试验方案具有正交性,即各个试验因素相互独立,不会产生相互影响。
第三步:进行试验并记录结果按照设计矩阵,进行实际的试验操作。
对于每个试验组合,根据试验方案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关的观测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试验过程应具备可重复性和可比较性,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步:数据处理和分析试验完成后,要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优化分析等。
方差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各个试验因素的主效应、交互作用和误差项的大小,进而判断试验因素对试验目标的影响程度。
回归分析可以建立试验因素与试验目标之间的数学模型,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
优化分析可以确定各个试验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得到最佳的工艺方案。
第五步:验证和优化在进行正交试验设计时,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试验和优化,以进一步验证和确认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试验方案,最终得到满足要求的工艺方案。
综上所述,正交试验设计是一种高效的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在有限的试验次数下,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和条件。
正交曲线桥直做的设计方法正交曲线桥设计是道路和交通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为交通工具提供了安全、舒适和高效的行驶条件。
如何进行正交曲线桥的设计十分关键,下面就介绍一下正交曲线桥设计的方法。
第一步:了解正交曲线桥的基本概念和要求正交曲线桥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连续梁桥,具有直线斜交与曲线相接的特殊形式。
正交曲线桥除了符合一般桥梁的基本要求,还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桥梁的斜角度数为90度,即桥面轴线与路面轴线的交线垂直,并避免与不良地质条件的接触。
2.宽度和灵活的连接是必须的,以适应大约90度转角和不同宽度的直线段。
3.水平半径必须适当,且有利于交通流量的控制或限制。
4.曲线段必须在桥梁的中心。
第二步:进行正交曲线桥的选址规划正交曲线桥的选址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也是建设一座成功的正交曲线桥的基础。
选址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地形条件:正交曲线桥的选址要符合地势的自然条件,避免在地势崎岖或河流汹涌的地方选择。
2.道路状况:选址时需要考虑周边的道路状况和流量,要确保正交曲线桥不会影响周边交通的通行。
3.环保和社会影响:选址时还需要考虑环境和社会影响,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和周边居民的影响。
第三步:进行正交曲线桥的桥梁结构设计正交曲线桥的桥梁结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要符合交通工具的设计标准,确保交通流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要符合地形自然条件,如挡墙、护栏等的设计。
3.要考虑桥梁的自重和外荷载,进行结构选型,将桥梁结构设计成适当的断面形式。
第四步:进行正交曲线桥的施工方案设计正交曲线桥的施工方案设计要考虑以下因素:1.现场施工安全性的保证,如防火、防滑和防爆等。
2.施工成本和质量的控制,如人力、物力和设备投入的合理规划。
3.工期安排的合理性,如进度控制和资源利用的优化。
第五步:进行正交曲线桥的运营管理规划正交曲线桥的运营管理规划要考虑以下因素:1.桥梁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如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新等。
2.交通状况和流量的监测,如道路状况、车流量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正交曲线桥直做设计方法引言正交曲线桥直做设计方法是一种常用于桥梁设计中的方法,其特点是可以通过简化计算和优化结构来提高桥梁的荷载承载能力和工作性能。
本文将介绍正交曲线桥直做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设计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基本原理在正交曲线桥直做设计方法中,首先需要明确桥梁的基本参数,如桥墩高度、桥面宽度、桥梁跨度等。
然后,根据这些参数,使用正交曲线的几何关系来设计桥梁的荷载传递路径和结构布置。
通过合理的设计,在最小的桥墩高度和桥面宽度的限制下,使得桥梁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工作性能。
设计步骤正交曲线桥直做设计方法的设计步骤如下:1.确定桥梁的基本参数:包括桥墩高度、桥面宽度、桥梁跨度等。
这些参数将作为设计的基础,对后续计算和布置起到重要作用。
2.根据载荷条件和规范要求,确定设计荷载的种类和大小。
根据不同的荷载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模型。
3.建立正交曲线的几何关系,通过桥墩与桥梁跨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正交曲线的形状。
4.进行初始荷载传递路径的计算,根据正交曲线的几何参数和设计荷载进行计算,得到初始的荷载传递路径。
5.进行结构布置的优化,在荷载传递路径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布置和调整,优化桥梁的结构形式和性能。
6.进行完整性校核,对设计结果进行完整性校核,确保桥梁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满足设计要求。
7.进行细化设计,根据桥梁的实际情况和使用要求,进行细化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
设计注意事项在进行正交曲线桥直做设计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合理确定桥梁的基本参数:桥墩高度、桥面宽度等参数的选取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规范要求,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工作性能。
•充分考虑荷载条件:在进行荷载计算和传递路径布置时,应考虑各种荷载条件和工况,确保桥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满足要求。
•合理布置荷载传递路径:在进行荷载传递路径的计算和优化时,应考虑荷载的传递路径和力学性能,以及与其他结构的相互影响。
•进行完整性校核:设计结果应进行完整性校核,包括校核设计荷载、传递路径、结构形式和构件尺寸等,确保桥梁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满足设计要求。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详细步骤正交试验设计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
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正交试验设计的步骤。
一、明确试验目的和确定试验指标首先要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这个试验,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还是为了优化某个工艺过程等。
然后根据试验目的确定一个或多个能够衡量试验结果好坏的指标,这些指标可以是定量的,如产量、纯度、强度等;也可以是定性的,如外观、色泽、口感等。
需要注意的是,试验指标要尽量具体、明确、可测量。
二、挑选因素和确定水平因素就是影响试验指标的各种条件,比如温度、压力、时间、浓度等。
在挑选因素时,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找出那些对试验指标可能有较大影响的因素。
每个因素又有不同的取值,这些取值就称为水平。
水平的设置要合理,既要有一定的范围,又不能过于宽泛或狭窄。
例如,在研究某个化学反应时,我们可能会选择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浓度作为因素。
假设反应温度的水平设定为 60℃、70℃和80℃;反应时间的水平设定为 1 小时、2 小时和 3 小时;反应物浓度的水平设定为 10%、20%和 30%。
三、选择合适的正交表正交表是一种已经标准化的表格,它能够保证试验点的均匀分散和齐整可比。
选择正交表时,要根据因素的个数和水平数来确定。
通常,我们可以参考现成的正交表手册,或者使用相关的软件来帮助选择。
在选择正交表时,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正交表的列数要大于或等于因素的个数;二是正交表能够安排下所有因素的水平。
例如,如果有 3 个因素,每个因素有 3 个水平,那么可以选择 L9(3^4)正交表。
四、表头设计表头设计就是将因素安排到正交表的列中。
一般来说,可以随机安排因素的位置,但为了方便分析试验结果,有时也会根据因素的重要性或主次顺序进行安排。
比如,将上述的 3 个因素(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分别安排到 L9(3^4)正交表的前 3 列。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一、概述1、正交试验设计法(正交试验法)-是利用正交表来合理安排试验的一种方法。
2、安排任何一项试验,首先要明确试验的目的是什么?用什么指标来衡量考核的结果?对试验指标可能有影响的因素是什么?为了搞清楚影响因素,应当把因素选择在哪些水平上?3、指标就是试验要考核的效果。
在正交试验中,主要设计可测量的定量指标,常用X、Y、Z来表示。
4、因素是指对试验指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原因。
因素是在试验中应当加以考察的重点内容,一般用A、B、C、•••来表示。
在正交试验中,只选取可控因素参加试验。
5、水平是指因素在试验中所处的状态或条件。
对于定量因素,每一个选定值即为一个水平。
水平又叫位级,一般用1、2、3、•••来表示。
在试验中需要考察某因素的几种状态时,则称该因素为几水平(位级)的因素。
二、正交表正交表:在设计安排正交试验时制作好的标准化的表格。
1、正交表的性质:1)、均衡分散性。
由于每一列中各种字码出现相同的次数,这就保证了试验条件均衡地分散在配合完全的水平组合中,因而代表性强,容易出现好条件。
(效率高)2)、整齐可比性。
由于任意两列中全部有序的数字对出现相同的次数,这就保证了在各个水平的效果之中,最大限度地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扰,因而能最有效地进行比较,作出展望。
(效果好)三、常用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常用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的步骤如下1、明确试验目的;2、确定考察的指标;3、挑因素,选水平(位级);4、设计试验方案;5、实施试验方案;6、试验结果分析(一般用目测法、极差分析法、画趋势图等);7、反复调优试验以逼近最优方案;8、验证试验并通过生产验证确认较优方案。
三、常用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示例1、明确试验目的2,4-二硝基苯肼是××化工厂生产的一种试剂产品。
过去的工艺过程长、工作量大,且产品经常不合格。
今采用2,4-二硝基氯代苯(以下简称氯代苯)与水合肼在乙醇作溶剂下合成的新工艺,小试已初步成功,但产率只有45%,希望通过正交试验,找出好的生产条件,达到优质增产的目的。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O .07SC I ENCE &TECH NO LOG Y I NFOR M A TI O N 学术论坛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和城市互通式立交建设迅速发展和GPS 控制网、航测遥感成图、路线CAD 系统等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公路的勘测设计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除特殊的大型桥梁单独设计外,一般桥梁的平面布置往往要求服从于该类工程的高标准线形。
由于高等级公路设计中采用的平面线形主要以圆曲线或缓和曲线为主,因而许多桥梁等构造物都处在了曲线上。
曲线桥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1)曲桥弯作:就地浇筑的弯梁(板)以及预制安装的弯梁(板)等。
这样会使计算量增大,设计周期加长,施工也更复杂,且不利于机械化、标准化施工,从而增加工程造价。
(2)曲桥直作:将原本应是曲线的上部承载构件(例如曲梁或曲板),做成直线等长度构件。
线形虽为曲线,但各孔的梁(板)为直线,在曲线上以折线形式布置,各墩台中心即为折线交点。
再使边梁翼缘板曲线化,最终实现弯桥直作。
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构件的设计与计算,而且降低了施工难度以及对某些施工工艺的要求。
1设计思路在进行公路的平、纵、横三方面综合设计时,应做到平面顺畅、纵坡均匀和横断面合理。
在平面线形设计时,应考虑车辆行使的安全舒适,以使驾驶人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能保持线形的连续性。
当桥梁位于弯道上时。
尤其当弯道半径较大。
桥梁跨径又较小时。
大多以直代弯地修建成多跨直桥。
或将直桥上的人行道、路缘石和栏杆等稍加调整,设置成在平面上呈曲线形。
当弯道半径较小或跨径较大时.为了保证桥梁与道路线形的一致。
则应做成弯桥形式。
由于桥梁位于曲线中,所以在力学性质、荷载、构造和施工方面有其特点,故在桥梁设计中应注意结构形式的采用及布孔问题。
曲线桥与路线正交且曲线半径较大时,经过计算分析和实地模型,得出平曲线半径是作为曲线桥直做的重要因素。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详细步骤正交试验设计方法(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它通过对各因素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经济的检测和试验,确定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并找出最优的因素组合,以达到降低产品变异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的步骤。
一、确定试验因素和水平在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试验因素及其各水平。
试验因素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各个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
每个试验因素可以有多个水平,比如低水平和高水平。
在确定试验因素和水平时,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和试验的目的。
二、确定正交表确定试验因素和水平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正交表来设计试验。
正交表是用于安排试验的一种工具,可以保证各个试验因素在设计中被充分考虑。
常用的正交表有L9、L12、L16等。
选择正交表时需要考虑试验因素的数量和水平个数,以及实验所能容忍的误差。
三、设计试验方案设计试验方案时,需要根据所选正交表,将试验因素和水平组合起来,形成实验方案。
确保每个水平都得到了充分的考虑和试验。
在设计试验方案时,需注意避免水平间的过大差异,以防止试验结果受到干预。
四、进行实验根据设计好的试验方案,开始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每个因素水平对应的结果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五、数据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收集完毕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各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并确定最优的因素组合。
六、优化因素组合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以进一步优化试验因素的组合。
通过确定最优的因素组合,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产品的变异性。
七、验证实验结果在优化因素组合之后,需要进行验证实验,以验证优化结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验证实验的目的是确保所得到的最优组合在不同条件下仍然有效。
八、总结和应用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和验证结果,总结正交试验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和工程中。
正交实验设计当析因设计要求的实验次数太多时,一个非常自然的想法就是从析因设计的水平组合中,选择一部分有代表性水平组合进行试验。
因此就出现了分式析因设计(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s),但是对于试验设计知识较少的实际工作者来说,选择适当的分式析因设计还是比较困难的。
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又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正交试验设计是分式析因设计的主要方法。
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
日本著名的统计学家田口玄一将正交试验选择的水平组合列成表格,称为正交表。
例如作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按全面实验要求,须进行33=27种组合的实验,且尚未考虑每一组合的重复数。
若按L9(3)3正交表按排实验,只需作9次,按L18(3)7正交表进行18次实验,显然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因而正交实验设计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1.正交表正交表是一整套规则的设计表格,用。
L为正交表的代号,n为试验的次数,t为水平数,c为列数,也就是可能安排最多的因素个数。
例如L9(34),(表11),它表示需作9次实验,最多可观察4个因素,每个因素均为3水平。
一个正交表中也可以各列的水平数不相等,我们称它为混合型正交表,如L8(4×24) (表12),此表的5列中,有1列为4水平,4列为2水平。
根据正交表的数据结构看出,正交表是一个n行c列的表,其中第j列由数码1,2,… S j组成,这些数码均各出现N/S次,例如表11中,第二列的数码个数为3,S=3 ,即由1、2、3组成,各数码均出现次。
正交表具有以下两项性质:(1)每一列中,不同的数字出现的次数相等。
例如在两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一列都有数码“1”与“2”,且任何一列中它们出现的次数是相等的;如在三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一列都有“1”、“2”、“3”,且在任一列的出现数均相等。
实验设计方法—正交实验法概述正交实验法就是利用排列整齐的表-正交表来对试验进行整体设计、综合比拟、统计分析,实现通过少数的实验次数找到较好的生产条件,以到达最高生产工艺效果。
正交表能够在因素变化范围内均衡抽样,使每次试验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由于正交表具备均衡分散的特点,保证了全面实验的某些要求,这些试验往往能够较好或更好的到达实验的目的。
正交实验设计包括两局部内容:第一,是怎样安排实验;第二,是怎样分析实验结果。
正交试验设计法的根本思想正交试验设计法,就是使用已经造好了的表格--正交表--来安排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简单易行,计算表格化,使用者能够迅速掌握。
下边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正交试验设计法的根本想法。
[例1]为提高某化工产品的转化率,选择了三个有关因素进行条件试验,反响温度(A),反响时间(B),用碱量(C),并确定了它们的试验范围:A:80-90℃B:90-150分钟C:5-7%试验目的是搞清楚因子A、B、C对转化率有什么影响,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从而确定最适生产条件,即温度、时间及用碱量各为多少才能使转化率高。
试制定试验方案。
这里,对因子A,在试验范围内选了三个水平;因子B和C也都取三个水平:A:Al=80℃,A2=85℃,A3=90℃B:Bl=90分,B2=120分,B3=150分C:Cl=5%,C2=6%,C3=7%当然,在正交试验设计中,因子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而定量因子各水平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这个三因子三水平的条件试验,通常有两种试验进行方法:(Ⅰ)取三因子所有水平之间的组合,即AlBlC1,A1BlC2,A1B2C1,……,A3B3C3,共有33=27次试验。
用图表示就是图1 立方体的27个节点。
这种试验法叫做全面试验法。
全面试验对各因子与指标间的关系剖析得比拟清楚。
但试验次数太多。
特别是当因子数目多,每个因子的水平数目也多时。
试验量大得惊人。
正交曲线桥直做的设计方法内容摘要]在当个公路建设中,部分桥梁在布线时受平面线形的影响而位于平曲线内。
针对此情况,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曲线桥直做的设计方案。
[主题词]曲线桥设计1 概述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使国内公路工程建设进入黄金时代。
公路等级不断提高,在设计总体布局方面要求桥位确定,桥梁设计应服从路线线形标准设计。
所以为了满足布线时平西线形指标,就会有部分桥梁在路线总体线形限制下处于曲线段,使桥梁结构类型的选择、结构计算方面难度加大。
同时从桥梁美观学考虑,曲线桥梁在整体布置方面要求更高。
因此在平曲线半径较大的情况下,采用曲线桥直做方案,在平、纵、横设计上可以通过特殊处理,达到桥型经济、美观的目的。
2 设计条件及侨型的确定曲线桥与路线正交且曲线半径较大时,曲线桥直做方案更容易近似曲线,经过计算分析和实地模型,得出平曲线半径是作为曲线桥直做的重要因素。
按加拿大安大略省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是采用公式:L 2<bR。
其中L一桥梁中心线处梁长R一平曲线半径b-桥架全幅的半宽作为曲线桥直线桥计算的判别条件,同时又根据曲线桥直做近几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对于简支曲线梁桥则以选用空心极梁为最佳结构类型;根据理论计算对于平曲线半径大于700m、20m跨径以内先张法板,最大增减值在(-36cm~+36cm)以内,而且通过调整钢筋长度的方法很容易预制出不同的板长。
3 桥型布置与计算分析曲线桥直做即墩台轴线沿曲线径向布置,并且墩台轴线方向交于圆心,梁长为曲线的弦长。
由于桥梁内、外边缘线对应的曲线半径不同,使每片梁内侧的长度不等,也造成每跨中每片梁长短不一,按曲线直做墩台不平行也就使权梁的每跨布置是由许多块不同长度的个梯形组成一踏的大梯形。
曲线桥对于位于国曲线内,桥梁中心线以及桥梁内、外边缘线均为一同心曲线;对于位于缓和曲线内,桥梁中心线为缓和曲线,而对内、外边缘线是随中线曲率变化的渐变曲率曲线,而不应按缓和曲线计算。
对于曲线桥直做梁板桥,计算分析基本上与直线梁板桥架结构计算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每片梁内、外侧长度不同,从计算角度考虑采用取平均梁长作为计算梁长。
正交曲线桥直做的设计方法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正交曲线桥直做的设计方法一、选题背景桥梁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对于人们生产和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正交曲线桥是一种新型的桥梁形式,在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项目中。
正交曲线桥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桥梁斜交难题,而且能够提高桥梁通行效率以及安全性能。
目前,正交曲线桥设计方法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研究意义正交曲线桥是新型的桥梁形式,其可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以及安全性能。
因此,在进行正交曲线桥建设时,需要对其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将对正交曲线桥设计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研究,针对正交曲线桥的特征和设计需求,提出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案,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设计知识支撑。
三、研究内容1、正交曲线桥的设计特点及需求分析2、正交曲线桥的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3、浅析正交曲线桥的施工与监测方法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研和样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系统地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和分析正交曲线桥的设计特点和需求,进而确定正交曲线桥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五、工作计划第一阶段(2021.7-2021.8):搜集正交曲线桥相关文献和资料,开展文献调研工作。
第二阶段(2021.9-2021.11):深度分析正交曲线桥的设计特点和需求,确定正交曲线桥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第三阶段(2021.12-2022.2):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第四阶段(2022.3-2022.5):论文撰写及修改工作,完成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毕业论文。
六、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将提出一套适用于正交曲线桥设计的方法,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设计思路和技术支持,同时也能够对正交曲线桥的施工和监测提供一定参考意义。
文件编号:TP-AR-L667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正交曲线桥直做的设计
方法(正式版)
正交曲线桥直做的设计方法(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概述
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使国内公路工程建设进入黄金时代。
公路等级不断提高,在设计总体布局方面要求桥位确定,桥梁设计应服从路线线形标准设计。
所以为了满足布线时平西线形指标,就会有部分桥梁在路线总体线形限制下处于曲线段,使桥梁结构类型的选择、结构计算方面难度加大。
同时从桥梁美观学考虑,曲线桥梁在整体布置方面要求更高。
因此在平曲线半径较大的情况下,采用“曲线桥直做”方案,在平、纵、横设计上可以通过特殊处理,达到桥型经济、美观的目的。
2、设计条件及侨型的确定
曲线桥与路线正交且曲线半径较大时,“曲线桥直做”方案更容易近似曲线,经过计算分析和实地模型,得出平曲线半径是作为“曲线桥直做”的重要因素。
按加拿大安大略省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是采用公式:
L 2<b×R
其中L一桥梁中心线处梁长
R一平曲线半径
b-桥架全幅的半宽
作为曲线桥直线桥计算的判别条件,同时又根据“曲线桥直做”近几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对于简支曲线梁桥则以选用空心极梁为最佳结构类型;根据理论计算对于平曲线半径大于700m、20m跨径以内先张法板,最大增减值在(-36cm+36cm)以内,而且通过
调整钢筋长度的方法很容易预制出不同的板长。
3、桥型布置与计算分析
“曲线桥直做”即墩台轴线沿曲线径向布置,并且墩台轴线方向交于圆心,梁长为曲线的弦长。
由于桥梁内、外边缘线对应的曲线半径不同,使每片梁内侧的长度不等,也造成每跨中每片梁长短不一,按曲线直做墩台不平行也就使权梁的每跨布置是由许多块不同长度的个梯形组成一踏的大梯形。
曲线桥对于位于国曲线内,桥梁中心线以及桥梁内、外边缘线均为一同心曲线;对于位于缓和曲线内,桥梁中心线为缓和曲线,而对内、外边缘线是随中线曲率变化的渐变曲率曲线,而不应按缓和曲线计算。
对于曲线桥直做梁板桥,计算分析基本上与直线梁板桥架结构计算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每片梁内、外侧长度不同,从计算角度考虑采用取平均梁长作为计算梁长。
每片板计算梁长为:L=L h(R士B J)/R
其中:L h-标准跨径的梁长
R一路中心线的曲率半径
R一任一板中心线歪路中心线的距离根据些公式知板梁长度是由内铡向外侧递增,按布置形式计算出每片板梁长度,通过结构分析计算内力,计算结果按标准跨径的梁板配筋,而且由于板长变化值较小,通过调整钢束及钢筋的长度,进行编号预制板梁。
同时对桥面铺装层按平曲线形状进行实地现浇,以满足曲线线形要求。
4、工程实例的结构处理
黑大公路榆树至大口钦段营城中桥是位于圆曲线内,曲线半径R 2898.13m,桥中心处路线切线方向与河流方向正交。
上部结构类型:3× 13m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桥
面全宽:净-11+2×1.5m.
本桥标准跨径对应预制板长取1296cm,桥桥向上部断面由9块空心板通过铰缝联接构成。
按LLb (R±/R公式知板长在(1298.7-1293.3)cm之间变化。
横桥向每跨弦、弧、最大失高值为0.73cm,外过板不必做成外边缘加宽形式,在桥面铺装展现浇时按曲线要求进行圆滑处理。
结束语
由于曲线桥直做方案时每片梁尺寸不同,因此在预制时应做好编号,便于吊装就位。
在安装防撞护栏或人行适时还应考虑构件重心位置偏向轴线外侧,容易造成失稳倾覆,应在内外边板处增设临时支架。
总之,曲线桥梁在平面布置和结构处理方面要复杂且难
度大,但对曲线半径较大,采用曲桥直做、曲线桥面确是有效的设计方法。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