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311.50 KB
- 文档页数:51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一.计量的一般概念及内容1.量:可以定性区别并能定量确定的现象或物体的属性,如酒的香味只能定性确定,而没有办法进行测定,所以不是量,假如以后有办法能够测定,这种属性也就是量了。
2.量值:定量确定某个量大小的值称为量值。
量值是数值和计量单位的乘积。
由于单位不同,同一物体的某一属性可以有不同的量值,但量本身的大小并未变化。
3.测量: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如果被测的不是一个量,不叫测量,如评酒。
若得到的结果不是一个量值,也不叫测量,如得到的数据无单位。
4.计量:保证单位统一、量值准确一致的测量称为计量。
计量有三个特性:统一、准确、法制。
所以,计量的工作有:单位制的统一,基准、标准的建立,量值传递,计量监督管理、测量方法及手段的研究等。
5.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用计量器具:通俗的理解,国家计量基准就是国家法定的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量值传递体系:国家计量基准——副基准——工作基准——计量标准——工作用计量器具。
计量标准是“按国家规定的准确度等级,作为检定依据用的计量器具或物质”。
其目的是将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检定逐级传递到工作用计量器具,从而确保工作用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和一致,以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所进行的测量达到统一。
6.计量检定: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如准确度、稳定度、灵敏度),并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是否合格表示了检定的结论和计量器具具有的真正价值。
具有以下特点:检定的对象是计量器具;检定的目的是确保量值统一、量值的溯源性;检定的结论是要确定该计量器具是否合格、即新制的可否出厂,使用中的可否使用;具有法制性。
7.计量检定系统:国家每建立一种计量基准,应制定一个相应的计量检定系统。
为了保证量值的准确传递,计量部门以技术文件的形式,对量值传递的程序、以及用于检定和被检定的计量器具的类型、名称、测量范围、准确度和检定方法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8.计量检定规程:具体检定某一计量器具时作为检定依据用的国家法定的技术文件。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
一、测量的基本要素
1.1物理量的概念和分类
1.2计量单位和国际单位制
1.3基本测量方法
1.4比较测量和直接测量的区别
1.5重复性和准确性的概念及其关系
二、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评定
2.1误差的来源和分类
2.2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2.3误差的表示方法
2.4不确定度的概念和表达方式
2.5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及其应用
三、测量仪器与设备
3.1测量仪器的分类和特点
3.2仪器的精度和准确度
3.3校准和检验的基本原理
3.4仪器的操作和维护
3.5仪器的故障排除和修复
四、常见计量方法
4.1直接计量和间接计量
4.2比较法、分析法和计算法的应用
4.3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应用
4.4校正曲线的绘制和应用
4.5统计方法在计量中的应用
五、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计量要求
5.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5.2计量管理的重要性和目标
5.3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5.4计量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5.5内部和外部质量审核的计量要求
总结:。
基本技能培训教材-计量篇本篇教材将为您介绍与计量有关的基本技能。
在现代社会中,计量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涉及到各个行业和领域。
无论是家庭生活中的食物配料,还是工作场所中的生产质量控制,都需要准确的计量技能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教材将涵盖计量的基本原理、常见单位、测量工具和实际应用等内容。
计量的基本原理计量是通过测量、比较和评估来获得准确的数量信息的过程。
在计量中,准确性、可追溯性和一致性是至关重要的原则。
准确性意味着测量结果与真实值非常接近;可追溯性要求测量结果可以追溯到国际标准;一致性要求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测量时获得一致的结果。
理解这些原理是学习计量的基础。
常见计量单位在计量中,我们通常使用国际标准的计量单位来表示数量。
长度的计量单位包括米、厘米、毫米等;质量的计量单位包括千克、克、毫克等;时间的计量单位包括秒、分钟、小时等。
熟练掌握这些单位的换算关系是进行计量工作的基础。
测量工具的使用在实际的计量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各种测量工具来进行准确的测量。
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尺子、天平、计时器等。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并正确使用它们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的关键。
计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计量不仅仅是一项理论性的技能,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领域,准确的计量可以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在医学领域,精确的计量是药物治疗的基础;在商业领域,准确的计量可以确保交易的公平和合法性。
因此,掌握好计量技能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学习本教材,您将掌握基本的计量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希望本教材能够帮助您打下坚实的计量基础,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祝您学习愉快!。
计量基础知识及计量器具的管理培训教材一、计量基础知识:1、计量的定义: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注:单位是指国际单位制单位、国家统一的计量单位。
)国际单位制单位:长度米 m 质量千克 kg 时间秒 s 电流安 A 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K 物质的量摩尔 mol 发光强度坎德拉 cd量值: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CMC 国家强制的生产计量器具的标识,可以用来识别计量器具。
2、什么是计量器具?定义: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3、计量器具的分类非常广泛目前我公司主要有:电学、长度、力学、温度、衡器等几大类。
4、计量器具的选用:技术和经济,即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
技术性评价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a、技术性能:(精度、功能及效率等)满足生产过程要求和达到质量控制要求。
b、可靠性:设备稳定性。
c、可维修性:便于检查、维修,零配件通用化和标准化程度高。
d、灵活性:设备适应性、通用性和配套性,能用于多种检测,易于其它设备配套。
e、安全性:不会对操作者造成伤害,不会或很少产生废气和烟尘,尽量选用环保型。
f、低耗能:节能g、其它:操作方便、交货期、售后等。
设备经济性评价是指不仅要考虑设备的价格,还要关注后续的维修、维护及消耗品。
5、检定和校准检定:为了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准确度、稳定度、灵敏度等),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就是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的检定步骤,确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出具证书或加盖检定印记等。
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示值误差的一组操作,以便调整仪器或对示值加以修正,校准结果可以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也可以确定其它计量特征。
两者主要区别:a、检定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进行全面的评定,而校准主要是确定其示值误差;b、检定要对该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具有法制性,而校准并不判断计量器具的合格与否;c、出具的证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