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兴奋在神经肌肉间传递
- 格式:ppt
- 大小:197.50 KB
- 文档页数:8
1、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外的传递有什么特点?①化学传递,神经和肌肉之间的兴奋传递时通过化学传递进行的。
②兴奋传递的节律是1对1的:即每次神经纤维兴奋都可引起一次肌肉细胞兴奋。
③单向传递,兴奋只能有神经末梢传向肌肉,而不能相反。
④时间延搁,兴奋的传递要经历地址的释放,扩散和作用等各个环节,因而传递速度缓慢。
⑤高敏感性,容易受化学和其他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容易疲劳。
⒉肌肉的兴奋一收缩偶联:①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穿向肌肉细胞深处。
②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③肌浆网中ca2+释放入胞浆以及ca2+由胞浆肌浆网的再聚集。
2、人体三个能量供应系统是什么?其供能各有什么特点?①磷酸供应系统。
无氧代谢,磷肌酸cp供能,供能足,持续时间短。
②乳酸能供能系统无氧代谢。
③有氧化供能系统。
有氧代谢。
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供能多。
3、能量代谢的特征。
ATP供能的连续性,耗能与产能之间的匹配性,供能途径与强度的对应性,无氧供能的暂时性,有氧代谢的基础性。
4、快慢肌肉纤维的生理特征及其发生的机制。
快肌纤维收缩力量大,收缩速度大,但容易疲劳;慢肌纤维力量小,收缩速度慢,但不易疲劳。
理由:快肌纤维肌质网发达,接受胞体大的运动神经元支配;而慢肌纤维转细肌浆丰富,毛细血管多,线粒体容积密度大。
接受细胞体小的运动神经支配。
6、肌肉收缩过程包括:①兴奋在神经一肌肉接点的传递。
②肌细胞的兴奋一收缩偶联。
③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肌肉收缩。
④兴奋终止后,收缩肌肉舒张。
7、现阶段爱国主义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应该树立哪些观念?答: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深灰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观念:第一。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惨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第二。
科学没有国界,惨科学家有祖国;第三。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8,怎样理解材料中“一部中国共产党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化过程中,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神会注意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讨,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兴奋由神经传递给肌肉的基本过程一、概述兴奋传递是生物体内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之间的重要过程,它是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
当神经传递兴奋信号到肌肉细胞时,肌肉细胞便会作出相应的收缩或放松反应,从而实现运动和动作的控制。
本文将从神经元产生兴奋开始,探讨神经传递兴奋到肌肉的基本过程。
二、神经元产生兴奋1. 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一般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细胞体内含有细胞核和大量的细胞器,是产生和传递兴奋的主要部位。
2. 神经元的兴奋传导当神经元受到外部刺激时,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会发生变化,导致离子的内外流动,从而产生电位变化。
这种电位变化将通过轴突传导,并在轴突末梢释放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
三、神经递质传递兴奋信号1. 神经递质的释放当兴奋传导到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会增加,导致突触小泡融合到细胞膜上释放神经递质,并将其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2.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扩散并与肌肉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改变肌肉细胞的膜电位。
四、肌肉细胞接受兴奋信号1. 肌肉细胞的结构肌肉细胞是实现运动功能的重要细胞,其结构包括肌纤维、肌原纤维和肌肉纤维。
在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含有多种离子通道和神经递质受体,这些结构与神经传递兴奋息息相关。
2. 肌肉细胞的电位变化神经递质的结合会导致肌肉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或关闭,从而改变其内部电位。
这种电位的改变会引发肌肉细胞的收缩或放松。
五、肌肉细胞的收缩与放松1. 肌肉的收缩当肌肉细胞膜电位发生改变时,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也会发生变化,使肌肉蛋白产生构象改变,继而引发肌肉收缩。
2. 肌肉的放松当神经递质的作用终止时,肌肉细胞的电位将恢复到静息状态,钙离子浓度也会降低,从而使肌肉放松。
六、结论兴奋由神经传递给肌肉的基本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神经元产生兴奋、神经递质传递兴奋信号以及肌肉细胞接受兴奋信号、肌肉细胞的收缩与放松等多个步骤。
浅谈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作者:陈文红来源:《新课程·中旬》2013年第10期摘要:神经和肌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组织,但兴奋仍可由神经向肌肉传递。
这种传递取决于它们所形成的特殊结构,其结构又决定了兴奋只能由神经向肌肉单向传递。
关键词:兴奋;神经;肌肉;突触兴奋作为一种信息可以在一个神经细胞内传导,也可以在神经细胞间传递,还可以在神经与肌肉间传递,即由神经向肌肉传递。
神经和肌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组织,两者之间并无原生质的直接沟通。
那为什么能发生兴奋的传递呢?在近几年的高考及高考模拟试题中经常出现此类问题,本文就来讨论兴奋是如何由神经向肌肉传递的。
一、神经肌肉突触的结构信息由一个神经细胞传递给后一个细胞,完全是借助于两个细胞之间的机能联系部位而得以实现的,这一联系部位称为突触,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递就是通过神经肌肉突触来实现的。
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可观察到该突触由三部分组成,即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是由运动神经末梢反复分支并脱去髓鞘形成的终末膜构成,内含大量的突触小泡,在突触小泡内含有乙酰胆碱这样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当作用于肌肉后,会使肌肉收缩。
突触后膜是特化的肌纤维膜——终膜,终膜向细胞内凹入,形成许多小皱壁,其意义在于能增加后膜的面积,有利于接受来自突触前膜的刺激。
突触前膜嵌在突触后膜的凹陷中,但两者不直接接触而形成一个间隙,称为突触间隙。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经突触间隙可作用于突触后膜即终膜上特异性的受体,从而使肌肉收缩。
二、兴奋在神经肌肉突触的传递从神经肌肉突触的结构来看,兴奋通过该突触的传递可能不像在同一种神经纤维上传导一样,简单地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而可能包含一系列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在内的复杂变化过程。
运动神经元内含有合成乙酰胆碱的原料,在胆碱乙酰化酶的作用下合成乙酰胆碱并储存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
当神经冲动传导到突触前膜时,在极短时间内,大约有200~300个突触小泡同时破裂,约有105~106个乙酰胆碱分子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再经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上,结果导致突触后膜上发生电位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