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案例分析.ppt
- 格式:ppt
- 大小:536.50 KB
- 文档页数:25
一、《新财经》【媒介概况】《新财经》杂志于2000年9月创刊,是全国第一家以股份制公司体制的财经媒体。
全部彩色印刷,图文并茂。
每月1日出版,全国发行。
《新财经》定位于”一本面向资本家和投资机构的杂志”,专注于财经重大事件的全面、深入的报道,并对投资者、经营者提供可操作的知识。
创刊7年来,成为国内比较畅销的财经杂志之一,在政府有关部门、金融界、企业界、投资机构和经济学界有着较广泛的影响。
【案例】创立《新财经》2000年9月创刊,由北京今日新财经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共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证券期货》杂志社共同发起组建。
值得注意的是,《新财经》是中国第一家以注册公司形式存在的杂志。
它的诞生被许多人视为中国媒体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尽管存在着政策限制,《新财经》还是以750万人民币“大胆”注册了“新财经杂志有限公司”。
机制上的突破,并不意味着管理上的突破。
投资者与经营者的矛盾在《新财经》同样存在。
由于《新财经》的大股东一人兼任《新财经》的董事长、社长和总编辑,某种形式上全权控制了杂志的采编、发行和经营,“在资本的掌握下媒介人员的力量是多么弱小”。
据悉,大股东与原执行总编郑建辉对办刊思路有分歧时,都以郑的妥协而告终。
半年后,郑建辉与其他六位骨干集体“撤离”。
2001年2月,上市公司“上海强生”接手《新财经》原股东、上海共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262.5万股中的120万股,每股价格1.50元。
同时,又以增资方式以1元/股的价格认购120万股。
经股本转让和增资后,”上海强生”成为第二大股东,《新财经》的实力也大大提高,注册资本变为1200万元。
说起“上海强生”,这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出租车业,近年来才开始涉足传媒。
2001年5月25日,“上海强生”投资发起组建“上海强生传媒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传媒的股权投资和经营、宽带网络投资和经营、纸质媒体的发行以及各种文化传播事业等。
注册资本2亿元,其中,“上海强生”投资1.6亿占80%股份。
大众传媒分析案例“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弱。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
该概念强调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社会化和人格形成过程的影响。
“代群研究”:代群研究又成为同期群研究,指的是针对某一特定人群在不同时间点所发生的变化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揭示这些特定人群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信度”:在测量过程中,信度指的是采用同样的手段对同一对象进行重复测量时,产生相同结果的程度,它意味着测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效度”:在具体研究中,效度指的是一个经验测量是否反映了被测量概念的真实含义,即研究者是否得到了想要的测量结果。
“议程设置功能”:议程设置功能认为大众传媒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沉默的螺旋”:“培养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等人开始进行一系列有关电视暴力内容的研究,对电视暴力进行内容分析以外,还测量电视对受众态度的影响,最终创建了“培养理论”。
“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也指社会现有已成熟普及的信息载体,如短信SMS服务。
学号:17051226 姓名:臧梦雅专业:12级平面设计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光线传媒核心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制作电视节目,换取电视媒介资源,再对媒介资源销售获得收入和利润。
2011年8月3日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注册资金由8220万元变更为10906万元。
巨额投资导致公司资产周转率低、财务风险加大。
但它的快速发展能力、快速运营效率、高效的资产和资本收益都是所值的称道的。
公司各经营部门按照年度经营计划积极有序开展工作,并定时提交公司有关运营状况的财务报表。
下列表格是对2011年财务报表进行的简要分析,目的是考察该公司的经营情况是否良好,并通过对该公司各项表的综合分析,提高公司的流动能力和对经济形势的应变能力。
保持并增加各项主营业务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
二、2011年公司财务报表分析1、资产结构及增减变动表从表中的数据可看出,公司的流动资产的比重略微高于非流动资产的比重,说明该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较强,对经济形势的应变能力较好,运营情况较好,资产结构较合理。
2、负债能力分析高,而非流动负债的比重都较低,这就使公司的资本结构不稳定,公司的财务风险加大。
3、偿债能力分析4、资产周转速度分析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477260356.215总资产周转率较低,企业利用其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成果差,效率低。
5、盈利能力分析6、市场分析表三、财务数据1、主营收入+营业利润11年前3季实现主营收入41,375.91万元,营业利润12,295.48万元。
2、净利润+每股收益11年前3季实现净利润10,073.72万元,每股收益0.92元。
3、股东权益+未分配利润截至11年前3季最新股东权益171,199.25万元,未分配利润19,255.67万元。
4、总资产+负债截至11年前3季最新总资产186,728.53万元,负债15,529.28万元。
四、财务对比五、结论分析通过对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分析,公司经营情况良好,公司各经营部门按照年度经营计划积极有序开展工作,各项主营业务均保持持续的速增长。
传媒业相关案例及其分析方向问题案例一:新闻传媒平台因新闻不准确面临诉讼案例背景:一家新闻传媒平台发布了一则关于某公司财务状况不良的报道,这一报道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导致该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
然而,在后续调查中发现,该报道的内容存在严重的不准确和夸大事实的问题,公司蒙受了巨大的财务损失。
因此,该公司决定将新闻传媒平台起诉,并要求赔偿损失。
分析方向问题:1. 新闻准确性与传媒责任:新闻传媒平台在发布新闻时应该确保新闻的准确性,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该平台是否尽到了自己的事实核实和审查义务?如果新闻存在不准确的问题,应该由谁承担责任?2. 新闻传媒平台的信誉与影响力:新闻传媒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其发布的新闻对于公众和企业的认知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力。
该平台是否应该对发布的新闻内容进行更严格的审核和筛查,以避免类似的不准确报道?3. 合理采访与商业竞争:新闻传媒平台在采访过程中,是否尊重被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和商业竞争秘密?是否存在利用不准确报道来损害竞争对手的行为?4. 消息披露与法律纠纷:在这类案例中,受害公司通常会主张新闻传媒平台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然而,如何界定新闻传媒平台的责任,并确定合理的赔偿金额,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
5. 新闻传媒平台的自律与监管:在这个案例中,新闻传媒平台存在发布不准确新闻的问题,这是否暴露了目前行业内自律机制的不足?是否需要加强对新闻传媒平台的监管,以保障公众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这些问题都是在分析该案例时可以深入探讨的方向,涉及到了新闻传媒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以及行业自律和监管等方面的议题。
继续撰写该案例的相关内容:1. 新闻准确性与传媒责任新闻传媒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向公众传递准确和可靠信息的责任。
在这个案例中,新闻传媒平台发布了不准确的新闻报道,导致公司遭受了巨大的财务损失。
这引发了对于新闻准确性和传媒责任的讨论。
在新闻报道中,事实的核实和报道的准确性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背景分众传媒公司在进入市场前,对整个传媒行业有了充分的认识,从并不被看好的广告代理行业中发现了新的商机。
在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写字楼、卖场、超市中,广告的传播会好于徐家汇、外滩。
在人们频繁接触的这些公共场所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广告传遍网络结构无疑是具有很大价值的。
一、日常公共场所足够的规模和发展潜力卖场、超市间接提供的广告宣传是电视广告所不能企及的,不仅成本底,而且观看的人次也高于通过电视广告。
而且这些广告更具有强制性,利用人们等待电梯、在公车等不能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向人群做出了有效的宣传。
卖场、超市的数量近年也是处于高速增加的趋势,所以该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市场空白无竞争对手利于在写字楼、卖场等公共场所进行广告代理的传播,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当时传媒行业对于该市场还没有明确的定位,也是不敢有人踏入的新大陆。
分众传媒的冒险进入正是看准了该细分市场的空白。
三、有能力进入在赢得第一次的投资之前,分众传媒利用自有资金在上海100多个高档写字楼内安装了400多台液晶电视,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传播网,新媒体的效应立竿见影。
分众传媒自己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使得分众可以成功进军该细分市场的必要条件。
分众传媒的目标顾客和细分市场分析一、确定目标顾客1、选定细分市场创办分众传媒之前,江南春意识到,在广告产业的价值链中,广告代理公司处于最下游、赚钱最少、付出的劳动最多。
一次偶然的机会。
由看到徐家汇一个商场门口的张贴广告,他发现了广告行业的新商机。
分众传媒实行的是覆盖几乎所有的接触点来进行广告。
相对于之前在商场门口粘贴广告的方式,分众传媒的广告方式已经是广告行业中的一个细分市场。
而江南春正是看到了这个有市场空白的大蛋糕。
按照市场细分的行为标准,江南春将分众传媒的市场定位为具有广泛接触点的地点所形成的广告传播网络结构。
由于这样的细分市场与以往的平面广告有着很大的区别,人们随时随地都能见到分众传媒的广告,使之与其他传媒形成差异性,以及可辨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