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药物的合理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60
ICU护理中的镇痛药物应用在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中,镇痛药物的应用是关乎患者舒适度和康复的重要一环。
合理、准确地使用镇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恢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护理中的镇痛药物应用,并探讨其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I. 镇痛药物的重要性镇痛药物在ICU护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镇痛药物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在患者感受到疼痛的同时,镇痛药物也能提供患者身心的舒适。
其次,疼痛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通过合理应用镇痛药物可以缓解这些心理反应。
最后,疼痛会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而镇痛药物的使用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促进早期康复。
II. ICU护理中常用的镇痛药物1. 阿片类镇痛药物阿片类镇痛药物广泛应用于ICU护理中。
形式包括可静脉输注的吗啡、呋剌米特等,以及可口服或肌肉注射的可待因、氢吗啡酮等。
阿片类镇痛药物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阿片肽受体以及抑制疼痛传导途径,从而产生镇痛效果。
2. 非阿片类镇痛药物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在ICU护理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常用的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包括丙酸类药物(如布洛芬、吲哚美辛)和COX-2特异性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抑制炎症反应和疼痛传导,起到缓解患者疼痛的作用。
III. 镇痛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用药在ICU护理中,每位患者的疼痛反应和疾病情况都存在差异,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
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疼痛程度以及药物过敏史等,依据医嘱界定合适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和剂量。
2. 注意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虽然镇痛药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但它们也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监测镇痛药物效果在使用镇痛药物后,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疼痛反应和疼痛评估工具对药物效果进行监测。
止痛药的合理使用科普小知识人们生活中常常出现牙疼和胃疼的症状,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都是通过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症状的,但是,人们对于止痛药的合理正确的使用还不够了解,就导致了滥用止痛药,这样可能会耽误病情,而且,长期服用止痛药还会造成毒素堆积于体内,对人的身体十分有害。
所以,一定要在正规的指导下服用止痛药,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对于止痛药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止痛药的分类临床医学将止痛药分为了三类,分别为:①非甾体抗炎止痛药,主要以阿司匹林为代表,其中还包括有布洛芬等等止痛药,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药效,该类止痛药不会造成成瘾性。
但是,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确的话,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现在,这类止痛药是使用频率最多的一种止痛药物。
由于使用频率的增加,药物的安全也受到了国家和人们的重视。
临床医学中出现的不良症状,都是由于这类止痛药所导致的。
②中枢性止痛药。
主要以曲多马止痛药为主要的代表,这是人工合成的一种中枢性的神经止痛药,被临床医学称之为非麻醉性的止痛药。
曲多马止痛药的止痛效果比一般的止痛药的药效要更加的明显,止痛效果更强,这类止痛药多是用于急性疼痛和手术过后对于伤口的止痛。
③麻醉性止痛药。
以前人们都是在罂粟中提出麻醉性的止痛药,也被称之为鸦片止痛药。
现在,麻醉止痛药都是通过合成的。
这类止痛药就容易使人上瘾,我国现阶段对于该类上瘾性的止痛药有了明确的规定,禁止私自随意使用,一般临床医学上都是将麻醉性止痛药使用在晚期癌症的患者身上。
二、止痛药的合理使用方法①禁止随意服用止痛药。
如果身体有疼痛的症状出现,切记不要自行购买止痛药服用,因为人体身上出现疼痛一般是疾病的提示讯号,如果不经过正规的检查便服用止痛药就等于将讯号终止,那么疾病便会更加深入身体,导致病情蔓延,从而产生不良后果。
另外,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止痛药也是如此,势必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谨慎使用。
②务必要正确的识别疼痛部位和疼痛性质,要对性地使用使用止痛药。
止痛药物应用方案
药物治疗是疼痛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依照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止痛原则”及“药物止痛五条原则”制定我科疼痛药物用药原则。
1、按时给药根据疼痛程度、规律及首次有效止痛时间,应按时给予止痛药,以保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将疼痛刺激控制在痛阈之下。
2、阶梯用药根据疼痛程度由弱到强,按顺序提高。
(1)1级(轻度疼痛)疼痛可以忍受,选择非阿片类药物,如双氯芬酸钠片50mg 2次∕日口服,塞来昔布100mg 2次/日。
(2)2级(中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选择弱阿片类药物,如盐酸曲马多50—100mg 2—3次/日,可待因,口服,可用30~60mg,每4小时1次。
(3)3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选择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杜冷丁)。
吗啡无标准剂量,以疼痛缓解,不良反应能耐受为正确剂量,从10~30mg,每4小时1次开始;哌替啶100~150mg,每3小时1次,肌注。
3、联合用药对中、重度疼痛,最好使用两种以上止痛药物,这样可以减少其用量及并发症,增强止痛效果。
4、交替用药长时间反复使用同一种止痛药物,身体会产生耐药性,不应依靠增加剂量实现止痛效果,应及时改用其他止痛药物代替。
5、药物剂量根据实际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药物剂量
由小到大,直到患者稳定为止。
6、积极预防和防治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
止痛药临床应用五项基本原则引言:止痛药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之一,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止痛药的应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其安全有效地使用。
本文将介绍止痛药临床应用的五项基本原则,并通过事实举例进行说明。
一、个体化治疗原则个体化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使用止痛药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和剂量。
例如,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需要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频率,以避免药物积累导致不良反应。
二、合理用药原则合理用药是指根据疼痛类型和程度选择适当的药物。
不同类型的疼痛对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需要根据疼痛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
例如,对于急性疼痛,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消炎;对于神经性疼痛,抗抑郁药物和抗癫痫药物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三、适度用药原则适度用药是指在使用止痛药时要遵循适度的原则,既不能过量使用,也不能过度依赖。
止痛药的滥用会导致药物依赖、耐药性增加等问题,甚至引发药物滥用性行为。
因此,在使用止痛药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给药频率使用药物。
四、监测与评估原则监测与评估是指在使用止痛药时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疼痛症状和药物的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活动能力,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对于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其药物依赖性和耐药性的情况,以避免药物滥用和依赖的发生。
五、多学科合作原则多学科合作是指在使用止痛药时需要各个学科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止痛药的应用需要考虑到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疼痛的原因、病因学、心理社会因素等,因此需要由医生、药师、护士等多个学科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例如,在治疗癌痛时,需要由肿瘤科医生、疼痛科医生、心理医生等多个专业人员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让癌症患者不再疼痛癌症疼痛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目前全世界癌症患者中有30%~7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更高。
在我国,最近的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癌症患者都伴有疼痛。
因此,有效地为这些患者解除疼痛,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对他们的家属来说,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三阶梯止痛第一阶梯患者表现: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正常生活,基本不影响睡眠。
这样的疼痛为轻度癌痛。
针对轻度癌痛所采用的止痛药物为第一阶梯用药。
常用药物: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加合百服宁、布洛芬、消炎痛、吲哚美辛等。
第二阶梯患者表现:疼痛持续存在,并影响到睡眠和食欲时,就升级为中度疼痛。
此时在应用第一阶梯用药的基础上,应该加用第二阶梯止痛药。
常用药物: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双克因等。
第三阶梯患者表现:癌痛剧烈、难以忍受,致使睡眠和饮食都受到严重干扰,晚间入睡困难、疼痛加剧。
此时采用一般的止痛药物已基本无法控制疼痛,采用其他镇痛药或弱效阿片类药物也达不到满意的镇痛效果,此时就应该使用第三阶梯的强效阿片类药物了。
常用药物:吗啡片、美菲康、美施康定等。
注意事项注意服药时机服药要在疼痛早期连续使用,不要等到疼痛发作剧烈时再用或不等药物起效就接着服用。
短效药要按时服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吗啡片等都是短效的,一般3~4小时就要服药一次。
长效药12小时用一次近年应用缓释或控释技术可以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慢慢释放,疗效更长久。
如第一阶梯的芬必得、意施丁,第二阶梯的奇曼丁、双克因,第三阶梯的美菲康、美施康定等,这些药物的作用时间一般可维持12小时左右。
重视辅助用药癌症患者大多长期承受癌痛折磨,很多人在精神上都受到打击,最终伴有或轻或重的抑郁、焦虑和烦躁等精神症状。
止痛的同时口服安定、舒乐安定、阿米替林、多塞平、百忧解等,有镇静、改善心情的作用,还可以减少止痛药物的剂量,并能调节病人的精神状态,改善睡眠和提高生活质量。
止痛药正确使用科普当遇到突然到访的头痛、胃痛、牙痛、痛经等情况时,吃颗止痛药让自己舒服点已经是不少人的常规操作,但总有人担心止痛药吃多了要上瘾。
一、止痛药类型1.解热镇痛抗炎类。
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等,因不含甾体结构,也被叫做非甾体抗炎药,也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一类,应用广泛,部分属于非处方药,自己在药店就能买到。
2.阿片类。
如吗啡、曲马多、哌替啶等,药效强大,属于国家管制药品,需要医生评估病情开具处方才能使用,自己在药店是买不到的。
3.其他类止痛药。
解痉类止痛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能缓解胃肠道绞痛等,神经病理性止痛药物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
二、止痛药常见误区1. 止痛药吃多了要上瘾大家口中的上瘾,在医学中叫成瘾,也叫药物依赖性,分为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两大类,而不少人最担心的还是像毒品上瘾一样对止痛药产生精神依赖。
然而,大家偶尔头痛、痛经时使用的日常止痛药,一般都是在药店就能买到的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它们是不具有成瘾性的,所以就更不存在上瘾的说法。
再有,以止痛作用较强的阿片类止痛药物来说,例如吗啡,主要用于严重创伤、手术导致的剧痛以及重度癌痛的患者。
但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长期服用这类药品的癌痛患者,因为止痛使用吗啡而导致精神依赖的成瘾率微乎其微。
所以,阿片类止痛药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也完全不需要担心成瘾性。
3.吃止痛药尽量选“老药”,副作用小有些人有“怀旧”滤镜,总觉得以前的东西就是好,以前的药副作用要小点。
所以当医生建议他们要服用止痛药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想尽量选“老药”,比如安乃近,但事实上这些药物的风险性较高,已经被逐步淘汰甚至被禁用了。
当然,这也不是说现在主流使用的止痛药就没有副作用,还是那句话,所有的药物都有相关副作用。
还是拿常用的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止痛药来说,虽然不具备成瘾性,但长期使用仍可能会导致消化不适、胃炎、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建议有条件的情况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要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和使用方法来用。
止痛药物的研发与应用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疼痛的治疗问题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此背景下,止痛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愈加重要。
一、止痛药物的分类止痛药物可以分为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镇痛剂和麻醉剂三类。
其中,NSAIDs不仅具有镇痛作用,还能减轻炎症和发热等症状。
镇痛剂主要分为两种:阿片类和非阿片类。
常见的阿片类镇痛剂有吗啡和芬太尼等,而非阿片类镇痛剂则包括对乙酰氨基酚、萘普生、布洛芬等药物。
麻醉剂则是一类用于手术或严重疼痛的药物,如丙泊酚、异氟醚等。
二、止痛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类型的止痛药物作用于不同的部位,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机制:影响痛觉信号的传递。
针对不同的疼痛原因,止痛药物的作用机制也存在差异。
NSAIDs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合酶的活性,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
而阿片类药物则可以与大脑中的阿片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痛觉传递。
三、止痛药物的研发随着对疼痛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科学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止痛药物。
一些潜在的疼痛药物,如TRPV1拮抗剂和G蛋白偶联受体激动剂等,正在进行药物研究和开发。
其中,TRPV1拮抗剂可能是未来较为重要的止痛药物之一。
TRPV1是一种热敏感受体,与疼痛信号的传递有关。
通过阻断TRPV1的激活,可以减轻痛觉敏感度。
四、止痛药物的应用止痛药物的应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选择药物之前,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疼痛类型、病人年龄和病史等。
一般来说,NSAIDs适用于轻到中度的疼痛,而镇痛剂和麻醉剂则适用于重度疼痛。
但是,这些药物也存在一些风险,如依赖性和滥用等。
因此,在应用这些药物时,需要仔细考虑其利弊和风险。
五、结语疼痛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虽然目前已经有多种止痛药物,但是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创新,以满足不同类型疼痛的治疗需求。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止痛药物的使用,避免出现意外的不良反应和风险。
癌症止痛药需要合理运用疼痛是癌症的常见症状也是主要症状。
引起癌痛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到癌瘤病变的本身、各种治疗措施及多种社会心理因素。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癌症病人都会发生疼痛,一般在癌症的早期疼痛往往不出现,虽然晚期癌症病人发生疼痛的比率要大,但也不是说出现了疼痛就是晚期了,疼痛发生主要与癌瘤所侵袭的部位有关。
那么癌症止痛药如何合理运用呢?即使疼痛发生了,也不要因此而恐惧、绝望。
现代医药学已经研制出多种多样的止痛药,可以使疼痛缓解或减轻,比如说D阻分,对于缓解各类癌种疼痛有着切实的效果。
D 阻分是从灰树花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经过众多国际权威专家论证具备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功能,抑制肿瘤癌细胞生长。
D阻分可以有效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诱发肿瘤癌细胞凋亡。
可以通过提高免疫力增强病人的体质,抗炎消毒,有效地减小患者的痛苦程度。
另外,在癌症临床治疗上,也发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非药物止痛方法,可以辅助控制疼痛的发生。
由于癌性疼痛折磨着许多病人,有的成为病人最大的痛苦;也是亲人们最心疼、最不忍睹的。
因此,癌症疼痛治疗及管理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因此,合理应用癌症止痛药就显得尤为重要,使用癌症止痛药时应注意一下几点:(1)及时准备按医生的嘱咐足量给药在家庭护理中,必须根据医嘱正确掌握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因为持续疼痛可使痛阈降低,加大了止痛的难度。
实际观察已经证明,合理的剂量,准确的给药时间,可消除80%~90%癌症病人的疼痛。
(2)用药后观察药效及有效时间用药应从小剂量逐渐加大,减少不良反应,如吗啡的应用,应由0.01克开始,逐渐加量至病菌疼痛消除为止,痛消后,药量尚可逐渐减少。
(3)在家里服用止痛药要注意:止痛药物不要放在小孩能够拿到的地方;不同的药物不要放在一起;药名、剂量、用法都要在瓶签上写清楚;没有征得医生的同意,不要轻易改变药物的剂量;如服用液体止痛药,应有一个有刻度的药杯,以准确用药。
止痛药的合理使用方法全国有三千多万人在使用解热止痛药和消炎止痛药,我国对其的重视程度极高,并且也加大了监测力度,实施了相应的措施。
1.止痛药的分类当前阶段,可以将止痛药划分为三类。
①非甾体抗炎止痛药,以阿司匹林为主要的代表,其中包含了布洛芬、消炎痛以及罗非昔布等,其受到的应用极为广泛,有着良好的效果,应用于常见的疼痛中,不具备成瘾性。
可是使用不合理的话,也会影响到人体自身健康。
现阶段,该种类型的止痛药是全球使用最多的一项药物类型。
伴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加,药物安全问题也受到了社会以及政府的广泛关注。
临床使用中报告的不良反应,均是因为该项止痛药引起的。
②中枢性止痛药。
以曲多马为主要的代表,这是人工合成的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被称之为非麻醉性的止痛药。
曲多马的止痛效果和普通解热止痛药相比较来看作用更强,一般是在各项急性疼痛和手术以后进行应用。
③麻醉性止痛药。
麻醉性止痛药在以往均是从植物罂粟中提取的,因此被称之为鸦片制剂。
现阶段,大多数麻醉止痛药都是人工合成的。
此种类型的止痛药效果高,长时间使用的话会成瘾,我国对于该项药物制定了明确的规定,禁止随意应用,通常是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应用。
2、止痛药的合理使用方法非甾性抗炎药物在临床方面应用比较多,为了指导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合理的应用,发挥出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少风险的形成,而不是禁止应用该项药物。
和任何事物相比较来看是一样的,止痛药本身有着两面性的特点,除了可以治病之外,还会致病。
加深患者对不良反应信息的掌握力度,有利于选择更为合适的药物,只要加大用药安全的重视力度,就可以预防以及降低药物产生的不良危害性,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1.禁止随意自行服用止痛药。
当出现了疼痛不适症状以后,自己不要随意购买药物服用,需要进入医院进行检查,增强用药的合理性。
另外一方面,可以防止在掩盖真正的病症而影响到治疗。
有人觉得,中药止痛药是非常安全的,无任何的副作用。
其实,只要是药物的话,都会有一定毒性的,中药也存在着副作用,有的复方中药止痛剂内包含了关木通等,导致肝和肾受损,所以使用期间务必注意。
慢性疼痛慢病管理中的合理用药
1.阿片类镇痛药无极量限制:晚期癌痛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的耐受程度决定用药剂量,但应严密监测不良反应。
2.哌替啶不推荐用于癌症止痛
3.NSAIDs是一类通过抑制PG合成,发挥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结构上区别含甾体结构的激素类药物,称非甾体类抗炎药。
作用机制抑制COX(COX催化生产PG的限速酶)使PG合成减少。
4.NSAIDs合理用药:
●不推荐两种以上NSAIDs联合应用
●注意“天花板效应”
5.阿片类代表药物:吗啡
药理作用:○1呼吸抑制;○2镇静、镇咳、镇痛;○3对平滑肌的影响:升高平滑肌张力,致便秘、尿潴留、胆绞痛
特点:○1无天花板效应;○2镇痛金标准;○3中重度疼痛;○4多剂型
用药途径:○1注射用药只选口服的1/3剂量就可等同效果;○2爆发痛首先皮下、静脉注射液,不推荐肌注(肌注无更好的药代动力,而且还有肌注疼痛感觉)6.弱阿片类药物:可待因、双氢可待因、氨酚羟考酮
强阿片类药物:吗啡、羟考酮、哌替啶、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7.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
便秘,恶心、呕吐,尿潴留、瘙痒,CNS毒性反应
8.中度疼痛的治疗:(WHO第二阶梯镇痛药)
一种NSAIDs药物(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弱阿片类药物(可待因、二氢可待因、曲马多或右丙氧芬)+一种小剂量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或羟考酮)的联
合治疗。
(曲马多100mg疗效相当于吗啡0.1-0.2;羟考酮、芬太尼贴剂镇痛效率分别是吗啡的1-2倍和4倍)
9.阿片类药物之间剂量换算:
10. 思考题:。
癌症如何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关键词:如何合理使用止痛药物灰树花D阻分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会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癌症疼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那么癌症患者究竟如何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呢?下面根据癌症患者的疼痛情况,对于如何合理使用止痛药物进行了分类:1.轻、重度癌症疼痛可给与阿司匹林,主要副作用有过敏反应、胃肠功能紊乱、血小板功能障碍。
扑热息痛,主要副作用是肝肾毒性损害。
布洛芬,主要副作用有胃肠道刺激、血小板减少。
消炎痛,副作用为胃肠道刺激。
萘普生,副作用为胃肠道刺激,宜饭后服用。
可待因,副作用有便秘、呕吐、头痛。
左旋丙氧酚50~100毫克,每4~6小时口服一次,副作用有精神错乱、产生幻觉。
羟考酮10~15毫克,每4~6小时口服一次,副作用有便秘、恶心、幻觉。
2.中至重度癌性疼痛可给与强阿片类止痛药,如吗啡5~30毫克,每4~6小时口服一次,副作用有便秘、呕吐、低血压及晕厥、缩瞳。
美散痛10~20毫克,每4~6小时口服一次,副作用有便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
哌替啶0.3克,每4~6小时口服一次,副作用有眩晕、恶心、口干、直立性低血压。
叔丁啡0.2~0.4毫克,舌下含化,每4~6小时口服一次,副作用为烦躁、幻觉。
3.其他药物治疗在上述药物治疗癌症疼痛的同时,可服用以下药物,以增强止痛效果。
如丙戊酸0.5克,睡前口服,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精神错乱。
卡马西平0.1克,每日一次口服,每3~4天增加0.1克,最大剂量为每0.4克,副作用同丙戊酸。
阿米替林10~20毫克,睡前口服,副作用有口干、便秘、尿潴留、精神错乱。
多塞平25~50毫克,每日口服2次,副作用有嗜睡、口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