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公路网规划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398.17 KB
- 文档页数:2
2023年区公路网建设规划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区域公路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制定并实施2023年区公路网建设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2023年区公路网建设规划的主要目标、建设原则、重点项目以及实施措施等内容。
二、主要目标1.建设高效快捷的区域公路网,实现乡镇、村庄和主要城市的互联互通。
2.实施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3.推动公路运输现代化建设,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建设原则1.综合规划:统筹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各方面因素,实施综合规划,确保公路布局合理和协同发展。
2.科学规划:依据交通需求和环境承载力等因素,科学确定公路等级和设计标准,确保建设和运营经济可行。
3.科技引领: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公路建设和运营效率,加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提供更便捷和安全的出行环境。
4.社会参与:加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进公路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和和谐发展。
四、重点项目1.城市环线公路建设:建设城市环线公路,连接各个城镇,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
2.农村公路改造:重点改造农村交通不通或条件较差的地区,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提高农村居民的交通便利度。
3.高速公路建设:规划新建一批高速公路,提高城市之间的快速通行能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4.公路路面改善:加大对现有公路路面的养护和改善力度,提高路面平整度和驾驶舒适性。
5.绿色交通建设:推广新能源车辆,并建设充电设施,减少尾气排放,保护环境。
五、实施措施1.加大投资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公路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路建设。
2.强化规划管理:完善公路规划管理体系,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评估,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3.加强配套建设:注重公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的衔接。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绿色交通理念,鼓励使用新能源车辆,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针对县域公路网进行科学规划的方法 Methods for Scientific Planning for the County Highway Network■ 张桂英 ■Zhang Guiying[摘 要]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公路网,并且公路网正从城际主干网络向县域网络延伸,由此推动了县域公路网的快速发展。
我们在县域公路建设中,应明确县域公路网科学规划的必要性,并掌握正确的公路网科学规划方法,使县域公路网规划能够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能够与县域经济总体规划融合在一起,并满足县域路网和经济建设的需求,达到提高县域公路网规划科学性的目的。
[关键词] 县域公路网 科学规划 必要性[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 our country, China h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a nationwide network of highways, and highway network from intercity trunk netwo- rk to the county network extension, thus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unty highway network.. We in the county r- oad construction, should be a clear need for county highway n- etwork planning, and to master the scientific method of highw- ay network planning of the right, the county highway network planning to have consciousness of advance, and overall planin- g of county economy together, and meet the county road netw- ork and the needs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hi- ghway network scientific planning purposes.[Keywords] science of county highway network, planning, necessity一、 县域公路网科学规划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县域公路网络已经逐渐形成,县域公路网规划的意义在于为县域交通发展做前瞻性规划,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由此可见,县域公路网必须进行科学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县乡道路网布局规划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县乡道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结合当前我国县乡道路网规划现状能够得知,因为县乡道路网规划不科学,影响县乡道路的正常运行,抑制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了确保此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本文简要探讨了县乡道路网布局规划。
关键词:县乡道路;布局;规划;1县乡道路网主要的特点分析1.1县乡道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路网密度比较低县乡道路路网作为周围乡镇和农村之间的重要联系节点,在道路网络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既有的道路路网规划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道路等级比较低因为县乡道路路网布局不合理,过于注重道路数量,对道路等级缺乏足够重视,使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道路等级比较低,道路的强度与耐久性比较差,缩短道路的运行寿命。
为了有效延长县乡道路的运行寿命,规划部门要全面优化县乡道路路网规划方案,并结合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适当提升道路等级。
1.3道路建设规模逐渐扩大结合当前时期我国县乡道路建设特点能够得知,因为道路建设规模的逐年扩大,需要大量资金,但是,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充足资金,影响道路的建设质量。
1.4县乡道路养护不达标在县乡道路建设过程中,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特别重要,因为部分地区的道路养护不达标,导致道路在后续运行期间出现大面积沉陷,严重影响道路车辆的正常运行,给周围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同时,在部分农村地区,因为道路得不到有效的养护,导致道路运行寿命缩短,影响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1.5土地指标限制大在县乡道交通规划中,交通建设项目占用土地量较大,全市土地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紧缺,受永久农田、生态红线等因素制约,很多项目无法落实,特别是一些重要县道项目难以列入省重点交通项目,其土地指标无法解决。
1.6拆迁安置困难重重很多县道交通项目涉及沿线乡镇、村庄的用地拆迁安置问题。
群众对于拆迁安置款项要求过高,导致投资金额的不断加码,同时极少部分钉子户,思想工作难度大,导致项目工程的进度一再延期。
区公路网建设规划方案一、引言近年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和交流,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我们制定了本区公路网建设规划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公路网建设,构建高效、安全、便捷的交通网络,实现区域间的互联互通,缩短出行时间,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 原则:(1)综合规划:根据区域的发展需求和交通状况,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科学规划公路网络。
注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建立多元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2)科学布局:根据交通需求、地形地貌和资源分布,合理布局公路线网。
注重道路交通的通达性,避免“瓶颈”和“断头路”。
(3)安全保障:高度重视安全性,确保公路建设和运营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指标。
三、重点项目规划1. 高速公路建设(1)规划建设一条连接区域重要节点城市的高速公路。
(2)优先建设高速公路与与区域周边城市的连接路段。
2. 快速路网建设(1)规划建设快速路网,连接区域内的主要城镇和交通枢纽。
(2)优先建设进出城市的快速出入口和主要干道。
3. 城市环线建设(1)规划建设城市环线,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2)优先建设环绕城市的快速环线和主要出入口。
4. 支线公路建设(1)规划建设支线公路,连接区域内的乡镇和村庄。
(2)优先建设交通薄弱地区的支线公路,提升农村交通条件。
四、建设进程安排1. 规划编制与评估(1)组织相关专家和机构编制公路网建设规划方案。
(2)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论证,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建设实施(1)按照规划方案,分阶段进行公路建设。
(2)重点项目优先推进,力争早日建成。
3. 设施完善与维护(1)公路建设完成后,加强设施的完善和维护工作。
(2)定期进行设施检修和维护,确保公路的安全性和畅通性。
五、投资保障措施1. 资金筹措(1)依托政府拨款,筹集公路建设所需资金。
2023年区公路网建设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推动下,交通运输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区制定了2023年区公路网建设规划方案,以提升交通运输能力,改善交通出行条件,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二、总体目标2023年区公路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体化、渐进式、高效运营的公路交通体系,形成快速便捷、安全畅通的交通网络,提升区域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和供给能力。
三、发展原则1.科学规划。
以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公路网的基础设施功能、合理布局,保持与城市规划的协调一致。
2.综合平衡。
统筹考虑资源配置、环境保护、经济社会效益等因素,坚决控制公路建设规模,注重公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
3.可持续发展。
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建设,推广智能化交通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公路运输效率。
4.安全第一。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和维护,确保公路交通安全,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建设项目1.快速通道建设(1)新增建设高速公路项目:计划新建XX高速公路,全长XX公里,连接重要的经济区域,提高区域通达能力。
(2)现有快速通道改扩建:对现有XX高速公路、XX快速路等进行改建和扩建,提高通行能力并改善出行条件。
2.普通路更新改造(1)二级及以下国道改造:对国道XX线等二级及以下国道进行改造,提高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水平。
(2)县乡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交通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城市道路建设(1)城市快速道路建设:新建城市快速道路,减缓城市交通拥堵。
(2)城市次干道改造:对城市次干道进行改造,提高通行效率。
4.交通枢纽建设加强交通枢纽建设,包括客运站、货运站、停车场等设施的改造和新建,提高交通换乘、运输集散能力。
五、投资计划1.资金来源(1)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
(2)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路建设,采用PPP模式等方式进行融资。
(3)引导相关企业投资公路建设,实施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建模式。
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及研究目前,城市的快速进展给公路交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主要表如今人口的快速增长和集中,导致道路货物的流通速度加快,货运量激增超过了道路上的负荷。
与此同时,区域经济进展和一体化的加速进展,将继续对公路运输网络提出新的要求。
因此,如何规划布局,连接和协调公路网络以及相关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商量是特殊必要的。
1公路网规划布局的原则1.1与经济社会进展相协调。
公路网规划应满足城市经济社会的进展趋势以及城镇体系布局和产业布局。
同时,规划也不应仅仅局限于眼前,而是可以运用超前的思维和进展理念,通过合理规划路网布局以促进经济进展,引导形成合理的城市布局和产业布局。
1.2与区域路网相协调。
公路网规划应结合各类公路网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以实现合理的运输。
同时,公路网络应与周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有效的连接和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引导城市带动乡村进展。
1.3与其他运输方式相协调。
作为综合运输网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公路网规划应遵循综合运输网规划的要求,不仅要满足自身进展的需求,还必需充分考虑与铁路、水路和航空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并主动协作其他交通方式,以削减乘客中转联乘的时间,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
1.4与环境进展、节约能源相协调。
公路网规划应充分考虑地形和地貌,合理选择线路,降低工程造价,削减土地的占有和破坏[2]。
公路网规划尽可能以改造为主,辅以相应的新建工程,避开穿越森林,削减与河流的交叉。
道路建设应坚持适度进展的理念,削减不必要的资源和能源浪费。
2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的商量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的商量一般是指在对公路网现状和对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和交通进展需求调查和分析后,根据不同的目标和条件,使用适当的方法或建筑模型为将来公路网络绘制成平面图。
目前,常见的公路网布局方法包括OD流向流量法、总量把握法、阅历分析法和交通区位法。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但也有确定的局限性。
2.1OD流向流量法。
OD流向流量法是以交通流量预报分析结果为基础的交通规划方法。
第20卷 第9期 中 国 水 运 Vol.20 No.9 2020年 9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September 2020收稿日期:2020-04-15作者简介:王国炜(1978-),男,济南金衢公路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全域旅游发展下县域农村公路路网规划研究——以山东省邹城市为例王国炜(济南金衢公路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摘 要:农村公路网是公路网系统的“毛细血管部分”,其主要的功能是作为干线公路的补充,为乡村振兴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设施支撑。
近年来,在全域旅游和交通强国大形势下,做好农村路网规划是深化交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需要,是适应新时代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本文根据邹城市情探索了符合时代发展的农村公路网规划研究。
关键词:全域旅游;交通强国;文旅;新时代发展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09-0037-03引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交通运输部编制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并经国务院批准后发布。
在此基础上,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编制了《普通省道路线调整方案(2015-2030年)》,于2015年8月发布。
国省道的功能和布局发生了重大调整,县乡道的功能和网络形态也将发生较大变化。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专列、旅游风景道、旅游航道、自驾车房车营地、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发展,完善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
”一、规划布局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布局思路采用分国省道和县乡道两个路网层次考虑布局,其中国省道路线方案采用国家公路网规划、省道网调整规划的成果。
县、乡道网在调减纳入到国省道网中的路线、保留其他县、乡路线的基础上,以单因素补充为主要手段,综合考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分布、旅游开发等诸多因素,合理选择节点和路径,形成干线公路布局的初步方案。
江苏省县道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征求意见稿)江苏省交通运输厅2014年2月县道公路网(以下简称“县道网”)作为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和农村公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上承国省干线、下接乡村公路”的交通功能,策应中央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开发功能,以及完善县域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体系的社会功能。
为完善全省各层次公路体系,提高县道网对各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水平,加强对县道公路网的规划、建设、养护、管理等各项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江苏省公路管理条例》、《江苏省农村公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规范我省县道网规划的编制工作,特制定本编制办法。
一.规划必要性2013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县道公路作为直接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和中小城镇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载体,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我省自2007年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各地开展县道公路网规划,并专门发文批准全省县道公路网线路命名与编号以来,各地县道公路一直保持着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
至2012年底,全省县道网总里程已达23509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公路20528公里,占总规模的87%);全省县道网的覆盖水平稳步提升、技术等级显著改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有力服务了各地县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为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
近一个时期以来,伴随着我省经济形势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交通需求持续旺盛,国、省道网等各类上位规划正式出台以及原有县道规划执行完毕,迫切需要开展新一轮规划指导全省县道的科学发展。
尤其是“十二五”以来,我省经济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各地以农村现代产业园、工业集中区、农村物流点等为代表的新型经济运输结点不断涌现,对县道公路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在国家、省近期批复的“国道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和“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2011-2020年)”中,普通国、省道网的服务对象、路网布局也都有较大调整,迫切需要现有县道公路网作出相应调整。
县道公路网规划研究——以洞头为例发布时间:2022-07-06T05:15:04.004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3月第5期作者:王琼[导读] 开展合理的县道公路网规划是保障地域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王琼温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000摘要:开展合理的县道公路网规划是保障地域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依托县道上承国省道、下接乡村道的功能定位,结合区域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相关上位规划,对当前县道公路网规划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对策。
本文以洞头区县道公路网规划为例,分析研究路网规划。
关键词:县道公路;县道网规划;布局方法县道作为温州洞头区干线公路的核心部分,与高速公路、国省道共同构成了洞头区公路网的主骨架,同时也起着承接乡道、村道等农村公路毛细血管的作用,对于改善区域生产生活出行条件,促进城镇化发展,加强城乡联系,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县道公路的概念1.1县道公路的定义县道是指具有全县(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重要乡(镇)、重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主要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的主要公路。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农村公路可确定为县道:(1)县际间的主要公路;(2)县级政府所在地通辖区内重要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主要公路;(3)县级政府所在地与所辖区域内重要的商品生产、商品集散地、风景名胜区、重要交通枢纽之间的主要公路;(4)国省道间的重要连接线;(5)顺畅连接多个乡(镇)的公路。
1.2公路的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六条之规定,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并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1.3县道的作用具有全县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和所辖行政区域内所有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重要交通枢纽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连接国道和省道的重要公路。
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及研究公路网是一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及研究是公路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工程之一。
本文将从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和公路网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公路网规划布局是指通过对公路交通需求和资源状况的分析,制定相应的公路发展计划,达到合理布局、优化路网、提高道路交通服务水平、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目的。
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区分段的规划布局公路网规划布局需要依据区域的需求和发展进行划分,制定发展计划,弥补地区间的差距,提高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同时在规划布局中要考虑到公路线路总长、布局比例、交通工具、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2、站位规划布局公路网规划的另一个要素是站位规划,公路站位的选择不仅要依据市场需求和交通流量,还需要考虑交通工具、周边环境等因素,以达到提升公路交通服务水平和改善区域交通条件的目的。
3、分析评估和优化调整在公路网规划布局之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分析评估和优化调整,对规划进行验收,调整规划布局结构,删减或增加路线,以使规划布局更加合理、科学、经济。
二、公路网研究公路网研究是公路建设的重要前提,通过对交通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为公路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保障。
公路网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调查和分析公路网建设首先需要进行需求调查和分析,了解交通需求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制定合理的公路建设规划布局方案。
2、交通流量预测和路况评估交通流量预测和路况评估是公路建设的关键环节,需要通过研究交通需求和交通流量变化趋势,预测未来几年的交通状况和交通流量,以及公路网络的拥堵情况和瓶颈点。
3、技术保障和安全风险评估公路建设需要有科学的技术保障和安全风险评估,需要对公路的设计、建设和运营进行科学的技术支持和技术革新,提升公路网络的服务水平和安全性能。
i东南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国家重点学科系列教材h t t p ://w w w .t r a n s t a r .n e t .c n 第七章 公路交通网络规划方法第一节 公路网络规划的目的与任务 一、公路网络规划的目的与要求 公路网络规划是公路建设与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环节,是国土规划、综合运输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网络规划属于长期发展布局规划,是制订公路建设中长期规划、编制五年建设计划、选择建设项目的主要依据,是确保公路建设合理布局,有序协调发展,防止建设决策、建设布局随意性、盲目性的重要手段。
公路网络规划必须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确定的战略方针和目标,充分体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发展以综合运输体系为主轴的交通业”的方针,使公路网发展布局服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战略、总目标,服从于生产力分布的大格局,服从于国家的综合运输网规划,正确处理地区间、各种运输方式间交通网络的衔接,使公路网络规划寓于社会经济发展之中,寓于综合运输体系之中。
同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究科学,讲究经济效益,从国情、从本地区特点出发,既要有长远战略思想,又要从实际出发做好安排。
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公路工程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二、公路网络规划的任务公路网络规划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深入的调查、必要的勘测和科学的定量分析,在剖析、评价现有公路状况及综合运输状况,揭示其内在矛盾的基础上,根据客货流分布特点、发展态势及交通量、运输量的生成变化特征,提出规划期公路发展的总目标和大布局;划分不同路线的性质、功能及技术等级,拟定主要路线的走向和主要控制点,列出分期实施的建设序列,提出确保实现规划目标的政策与措施,科学地预测发展需求,细致地确定合理布局。
i 东南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国家重点学科系列教材 h t t p ://w w w .t r a n s t a r .n e t .c n 三、公路网络规划的系统框架根据公路网络规划的主要任务,可设计公路网络规划的系统框架,如图7-1所示。
针对县域公路网进行科学规划的方法
张桂英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2(000)017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公路网,并且公路网正从城际主干网络向县域网络延伸,由此推动了县域公路网的快速发展.我们在县域公路建设中,应明确县域公路网科学规划的必要性,并掌握正确的公路网科学规划方法,使县域公路网规划能够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能够与县域经济总体规划融合在一起,并满足县域路网和经济建设的需求,达到提高县域公路网规划科学性的目的.
【总页数】2页(P268,270)
【作者】张桂英
【作者单位】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太原0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应用动态设计变量优化方法进行城市群公路网优化布局 [J], 张敏江;孙菲;房明
2.县域公路网规划方法初探 [J], 毛亮
3.7CDMA解相关多用户检测的快速处理方法摘要]针对CDMA多用户检测的解相关方法运算过程的复杂度较高、异步情况下难以实现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解相关多用户检测的快速处理方法,从而便于实现及快速软件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使运算复杂度大大降低,同时又使误码率较传统 [J], 胡艳军;朱近康
4.县域公路网布局规划的思路与方法探讨 [J], 冯长虹;张建军;孙莹莹
5.县域公路网规划方法初探 [J], 毛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涞源县公路网建设规划涞源县公路网建设规划()前言涞源县地处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太行、燕山、恒山三大山脉交汇地带,面积平方公里,辖个乡镇、办事处,个行政村,人口万,农业、矿业、旅游业为全县三大经济支柱产业。
由于位居深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地形复杂,亚高山、中高山、中山、低山、河谷、盆地交错分布,整个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
境内公路有国道、、线贯通全县东西南北,省道保涞线穿越西部,宝平线穿越东部,县乡道辐射至乡镇。
“十三五”期间是我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加快建设经济社会强县的重要时期,建立完善的现代道路交通体系,是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和有效保障。
一、“十二五”农村公路发展概述“十二五”期间,我县积极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战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部分农村公路危桥及时得到改造,安保设施逐步完善,通行能力和通达深度得到提升。
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公里,比“十一五”期末增加公里,完成交通建设总投资亿元,是“十一五”期的倍。
公路路网密度由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公路网络布局得到全面完善,农村公路通行水平和抗灾能力得到加强。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县乡公路“十二五”期间县乡公路着眼于提升县乡框架通行水平。
县乡公路建设项目条公里,投资万元。
、通村公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
年实施“村村通”工程以来,我局不断加快通村公路建设步伐,到“十二五”期末,共完成通村公路新改建总里程公里, 完成投资亿元,行政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的目标。
农村公路的通行水平、抗灾能力、通达深度显著提高,农村公路总规模基本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运输场站建设“十二五”期间在我县迁址扩建个县级汽车站,总投资约万元。
为发展农村客运,解决农民出行,体现以人为本,在全县范围内建设农村候车亭个,总投资万元;简易站个,总投资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