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内分泌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4.22 MB
- 文档页数:55
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是没有分泌管的腺体。
它们所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直接进入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管中,由血液和淋巴液将激素输送到全身。
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及黄韧带之间的狭窄腔隙称硬膜外隙,其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淋巴管、椎内静脉丛,有脊神经根通过。
不下颅内相通,略呈负压,临床上可进行腰椎穿刺向此隙内注入麻药麻醉脊神经根。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宽广间隙称蛛网膜下隙,隙内布满脑脊液,有脑神经根和脊神经根由隙内穿过,临床上可经腰椎穿刺,向此隙内注入麻药麻醉脊神经根,也可向此隙注入治疗药物或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测帮助诊断某些疾病。
睫状神经节为副交感神经节,位于眶后部、视神经与外直肌之间,为长方形、梭形或椭圆形的扁平小体,约3mm×2。
45mm大小、有3个根进入此节上神经节下神经节基底核是大脑深部一系列神经核团组成的功能整体。
它是位于大脑皮质底下一群运动神经核的统称,与大脑皮层,丘脑和脑干相连。
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变细呈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主要包括骶3-5和尾节。
脊髓节段: 每一对脊神经相连的脊髓区域称为一个脊髓节段。
脊髓在外形上无明显的节段性,通常把每一段脊神经前、后根的根丝附着范围,成为脊髓节段。
马尾: 脊髓末端变细形成脊髓圆锥,约平腰1椎体下缘,此水平以下腰、骶、尾脊神经前后根在椎管腔内下行一段距离后,出相应的椎间孔,形成脊神经,在椎管腔内的一段脊神经根称马尾。
终丝: 终丝即软脊膜在脊髓末端移行后形成的一根无神经组织的膜性结构,约在第二骶骨水平以下硬脊膜包裹而终止于尾骨的背面。
脊髓的上端在枕骨大孔平面移行为延髓,下端通过终丝止于尾骨,因此终丝有固定脊髓的作用。
脑桥小脑三角在延髓脑桥沟的外侧部,延髓、脑桥和小脑的结合处,临床上成为脑桥小脑三角,为前庭蜗神经瘤好发部位内侧隆起:内侧隆起,每侧又被纵行的界沟分为内、外侧两部分:内侧部位于正中沟与界沟之间,称为内侧隆起。
在内侧隆起上,髓纹以下可见两个小三角区:靠内上方的为舌下神经三角,内隐舌下神经核;靠外下方的称迷走神经三角,内隐迷走神经背核。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第一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学一、骨学总论、躯干骨1 . M :为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
2 .骨质:骨的主要成分,由骨组织构成,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3 .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 肋的重要标志。
4 .肋沟:为肋骨内面近下缘处的浅沟,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
5 .丽孔:由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6 .肪豆: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
二、颅. Pterion :在颅的侧面,额、顶、颍、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
其内面 常有血管沟,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此处骨板薄弱,骨折时易伤及该动脉。
1 .鼻旁窦:是上颌骨、额骨、蝶骨及筛骨内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
鼻旁窦包括上颌窦、额 窦、筛窦和蝶窦。
2 .翼腭窝:翼腭窝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窄间隙,深藏于颍下窝内侧,有神经血管由此经过。
3 .蝶筛隐窝:蝶筛隐窝为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是蝶窦开口的部位。
4 .颅卤:新生儿由于颅顶各骨尚未发育完全,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大,称 颅因。
5 .蝶鞍:为蝶骨体上面呈马鞍状的结构,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
三、附肢骨骼1 .。
神经沟:为肱骨体后面中部的一条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梯神经和肱深动脉由此经过。
2 .肱骨外科颈:为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肱骨外科颈,较易发生骨折。
3 .骼结节:骼前上棘后方5〜7cm 处,骼崎外唇向外的突起,称骼结节。
是重要的体表标志和骨髓穿刺的常 用部位。
4 .喙突:为肩胛骨上缘最外侧向前伸出的指状突起。
有肌肉在此附着。
臼切迹。
6.肩胛骨下角:为肩胛骨脊柱缘与腋缘会合处,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为计数肋的标志。
第二节关节学一、总论、中轴骨连结1 .去苴:又称间接连结,是骨连结的最高分化形式,以相对骨面间互相分离,之间为充以滑液的腔隙,仅 借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相连结,因而一般具有较大的活动性。
系统解剖学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 是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和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属于形态学范畴,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人体解剖学可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感官系统九大系统)来描述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局部解剖学是按人体各个局部(如头部、颈部、胸部等)研究人体器官的层次结构、位置毗邻的科学。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一、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骨骼肌组成,约占人体体重的60%。
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对人体起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全身各骨由骨连结形成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形成人体的基本轮廓。
骨骼肌附着于骨,收缩时以骨连结为支点牵引骨改变位置,引起运动。
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骨连结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作为运动的动力器官。
因此骨骼肌是运动的主动部分,骨和骨连结是运动的被动部分。
骨学颅骨29块(含6块听小骨),躯干骨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骨主要由骨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和构造,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经,能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修复、再生和改建的能力。
成人骨共有206块,按所在部位不同,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一、按形态,骨科分为四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长骨分布于四肢,呈长管状,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有容纳骨髓的髓腔,两端膨大称骺,具有光滑的关节面。
骨干与骺之间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干骺端为透明软骨,称骺软骨。
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期间遗留一骺线。
短骨形似立方形,多成群分布于承受重量且运动灵活的部位,如腕骨和跗骨。
扁骨呈板状,主要围成腔壁如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
颅盖骨保护脑,胸骨和肋骨参与构成胸廓保护心和肺。
内分泌系统解剖学内分泌系统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系统,由一系列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和组织组成。
它负责分泌激素,调节和控制人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解剖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功能和相关疾病。
本文将介绍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器官和结构。
一、垂体腺垂体腺是内分泌系统中最重要的腺体之一,位于脑下部的垂体柄上方。
垂体腺由前叶和后叶组成,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催乳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等。
1. 前叶垂体:前叶垂体分泌多种重要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黄体生成素(LH)和催乳素等。
它主要通过下丘脑释放激素的调控来发挥功能。
2. 后叶垂体:后叶垂体主要分泌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如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它的分泌受到下丘脑神经元的直接控制。
二、甲状腺甲状腺是位于颈部的一个内分泌腺体,主要分泌甲状腺素。
它的结构由两个叶状体组成,与喉部的气管相连。
甲状腺激素在人体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调节体温、心率、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代谢等生理过程。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都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如甲亢和甲减等。
三、副甲状腺副甲状腺是位于甲状腺附近的一个重要组织,由四个小腺体组成。
副甲状腺主要分泌甲状旁腺素,它可以调节钙离子的代谢和平衡。
甲状旁腺素在人体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肾脏对钙的排泄,从而维持钙平衡。
若副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高钙血症或低钙血症等疾病。
四、胰腺胰腺是一个位于腹腔内的消化和内分泌腺,由头部、体部和尾部组成。
它分泌胰岛素和葡萄糖高于正常水平。
胰岛素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它能够调节血糖水平,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并促进脂肪、蛋白质的合成。
胰岛素功能失调可能导致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五、肾上腺肾上腺是位于肾脏上方的一对内分泌腺体,它分为两个部分:皮质和髓质。
1. 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主要分泌皮质醇和激素,它们在调节体内抗炎反应、水盐代谢、血压调节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可能导致库欣综合征等疾病。
《系统解剖学》课程简介课程编码:03010010课程名称: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课程类别:必修课内容概要: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
是医学重要的的支柱学科之一,是医学生的必修课。
学习系统解剖学的目的是让医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与毗邻关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为其他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有在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判断人体正常与异常,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从而对疾病做出正确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医学名词中有大量的术语来源于解剖学,解剖学是学习医学各学科不可动摇的基石。
教材:1.柏树令应大君系统解剖学(第8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徐四元、刘阳名、张洁形态学实验教程—人体解剖学分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参考书目:1.周启良、李玉飞、吴长初系统解剖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2.柏树令系统解剖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邵水金正常人体解剖学(第9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系统解剖学》理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3010010课程名称: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学分:6.5分总学时:120 学时理论学时:40学时实验学时:80学时课程性质:必修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材:《系统解剖学》,柏树令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11 月参考教材:1、《系统解剖学》,周启良主编,第一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2月2、《系统解剖学》,柏树令主编,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5月3、《形态学实验分册—人体解剖学分册》,徐四元主编,第1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年8月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生物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
系统解剖学部分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系统练习题1名词:红骨髓、椎间孔、胸骨角、翼点红骨髓:内含大量的红白细胞、呈红色、有造血功能椎间孔:上位椎孔的椎上切记与下位椎孔的椎下切记形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形成的横向前方的突起翼点:在颞窝区,颞蝶枕顶四块骨会合处2运动系统组成和主要功能?组成:骨、骨连接、骨骼肌主要功能:运动、支持、保护3试比较颈椎、胸椎、腰椎的异同点?颈椎有横突孔胸椎有肋凹腰椎无横突孔,无肋凹,椎体较大,刺突为一长方形古板,水平伸向后4.上、下肢骨由哪些骨组成?上肢: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腕骨,掌骨,指骨)下肢:髋骨(髂骨,坐骨,耻骨),股骨,腓骨,胫骨,足骨(跗骨,跖zhí骨,趾zhǐ骨)5.列出脑颅骨和面颅骨的名称及数目?脑颅骨共计8块其中额、枕、蝶、筛各一块,顶、颞各两块面颅骨共计15块其中犁、下颌、舌各一块,上颌、颚、颧、鼻、泪、下鼻甲各两块。
6.鼻旁窦有几对?开口何处?蝶窦:上鼻甲后方的蝶筛隐窝额窦:中鼻道上颌窦:中鼻道筛窦:前筛窦和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7.关节的主要结构和辅助结构各有哪些?主要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辅助结构:韧带,关节唇和关节盘、滑膜襞和滑膜囊8关节囊:外层为纤维膜,内层为滑膜9椎间盘的位置、构造、功能和临床意义?位置:位于两个相邻椎体之间(第1及第2颈椎之间除外),有23个构造:中央部为髓核,周围部为纤维环功能:缓冲外力对脊柱的冲击,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临床意义:当纤维环破时,髓核容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相邻的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牵涉性疼痛,临床称为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间盘突出)10.肩、髋、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形式如何?肩关节:组成: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组成结构特点:肱骨头大、关节盂旁有关节唇、关节囊薄而松弛、前后上部有肌腱纤维加强,下方易脱臼、囊内有肱二头肌腱通过运动形式:曲伸、内外展、旋内、旋外、环转髋关节:组成:股骨头和髋臼组成结构特点:关节窝深,易发生下方脱臼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运动形式:曲伸、内外展、旋内、旋外、环转膝关节:组成: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髌骨组成结构特点:关节囊松弛、有半月板、有翼状襞、有很多滑膜囊运动形式:内收外展旋内旋外11.骨盆是怎样构成的?下口的围成如何?男女有何不同?构成: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结构成骨盆下口:由骨尾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和耻骨联合男性骨盆上口呈心形,下口比较狭窄,骨盆腔较窄长呈漏斗型;女性骨盆外形短而宽,骨盆上口近似圆形,较宽大,骨盆下口和耻骨下角较大。
中药学专业系统解剖学中药学专业系统解剖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人体各个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对于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系统解剖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中药学专业系统解剖学的主要内容:1.运动系统运动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等。
中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形态和特点,以及它们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范围。
2.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
中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掌握各个器官的形态和特点,以及它们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3.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人体气体交换的重要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肺等器官。
中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掌握各个器官的形态和特点,以及它们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作用。
4.泌尿系统泌尿系统是人体排泄废物和调节水盐平衡的重要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等器官。
中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掌握各个器官的形态和特点,以及它们在排泄废物和调节水盐平衡过程中的作用。
5.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人体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排除废物的重要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
中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循环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掌握心脏、血管和血液的形态和特点,以及它们在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排除废物过程中的作用。
6.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分泌激素的重要系统,包括甲状腺、肾上腺、胰腺等器官。
中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掌握各个器官的形态和特点,以及它们在分泌激素过程中的作用。
7.感觉器感觉器是人体感受外界刺激的重要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中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感觉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掌握各个感觉器官的形态和特点,以及它们在感受外界刺激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