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7.01 KB
- 文档页数:3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英语)2号作品摘要:体态语是一种无声语言,它是一种非文字语言的信息传递手段,对小学英语的教学起着辅助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体态语在词汇教学,对话教学,歌曲教学及巩固知识四方面的运用来阐述它对小学英语课堂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态语,小学英语教学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除了人们常说的语音语言,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
我们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也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进行交流。
据了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半以上的信息是靠无声语言来传递的,可见,无声语言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那么,什么是无声语言呢?无声语言即体态语,也可称为body language。
它是与语言技能发展相伴的一种特有的表达方式,它是一种非文字语言的信息传递手段,是人们广泛使用的无声信号,如肢体,眼神,身体姿势等来表达某种特定含义。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等的影响,体态语在帮助学生学习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体态语呢?⑴体态语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起点,初次接触英语这门语言,学生对所有的词汇都是一窍不通的,这就需要我们用大量的体态语去帮助学生理解。
如刚开始的课堂用语:stand up可以用双手掌心向上的动作;sit down则用双手掌心向下引导学生坐下;讲stop时运用学生所熟悉的篮球裁判常用的暂停动作;讲“OK”时用手指做成一个孔雀的形状来表示;夸奖学生的时候,可说good并竖起大拇指,这样学生一看就能明白了。
小学英语书上面许多词汇可直接用体态语引出,进行教学。
例如动物tiger, monkey, bird, duck,天气sunny, rainy,cloudy,windy,snowy,数字,动词run,jump,walk,sing,sleep,形容词happy,angry,fat,thin,stron g等等,都可以直接做动作来表示。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一、体态语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1. 动作配词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体态语来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单词。
老师可以结合动作和口语,教学生学习动词“run”,通过自己跑步的动作示范,让学生模仿并理解这个单词的含义。
2. 视觉联想法利用体态语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深刻的印象。
当教学单词“apple”的时候,老师可以用手势比划一个苹果的形状,让学生通过观察体态语联想出单词的意义。
3. 表情符合法在教学形容词和感叹词等词汇时,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和手势来加强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和掌握。
当教学形容词“happy”时,老师可以用愉快的面部表情和手势来示范,让学生感受到happy的情感内涵。
1. 语序澄清法体态语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句子的语序,尤其对于那些非主流语言的学生尤为有效。
在教学句子“she is reading a book”时,老师可以通过手势动作来表达出主语、谓语和宾语的顺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 句式变换法通过体态语的示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结构的变化。
在教学句式“he is reading a book”和“is he reading a book?”时,可以通过手势和肢体动作来呈现不同句子结构的含义,从而加深学生对语法的理解。
1. 情景再现法通过体态语的配合,可以模拟各种日常交际情景,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
通过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模拟购物、问路、介绍家庭成员等情景,让学生在更生动的语境中掌握英语表达方式。
2. 角色扮演法在体态语的支持下,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交际练习。
通过身体动作和表情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让学生更真实地体验英语对话交流的乐趣。
1. 动作伴唱法在学习英语歌曲和诗歌时,可以通过体态语的配合来进行动作伴唱,增强学生对歌曲和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手势和身体动作来配合歌词的表达,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歌曲和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浅谈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准确、适时、自然地运用体态语,灵活艺术地运用表情、手势、眼神及身体距离,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激活学生学习情绪、提高教学效果,甚至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体态语,使课堂更丰富,更深刻,教学效果更好呢?一、自然运用表情这里的表情主要指面部表情。
专家提出:“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
”微笑它能为一节课创设一个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它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当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答案准确时,教师灿烂的笑容或沉默的点头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赞许;即使学生答错了,教师仍然以笑相对,是对学生的一种极大鼓励,相反,如果教师立刻冷下脸来,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一些“调皮虫”上课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稍做停顿,做出不高兴的样子,直到他们注意力集中,再面带微笑,开始快乐的上课。
总之,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在不违反教学规律,对教学效果起到积极有效作用的前提下,自然运用表情,妥善处理课堂,让学生喜学、乐学。
二、适度运用手势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如:学习颜色类单词时,可以就地取材,学习到哪一种颜色时,我就指着穿这种颜色衣服的学生,让学生跟着我读:red, yellow, blue,green...操练句型What colour is it?时也用了同样的方法。
这样,学生自然理解了所教单词的意思,又运用了实物,形象直观,易于掌握。
在操练“What's... plus...?/What's... minus...?这个句型时,我就竖出相应的手指头,学生看的一目了然,纷纷举手回答。
我还让学生之间用这种方法巩固句型,带他们做了guess游戏,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轻松快乐。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体态语又称“肢体语言、态势语”,是借助于人的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的姿势及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传情达意。
美国体态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发现,在一条信息传递的全部过程中,只有38%是有声的,有7%是语言,而55%的信号是无声的[1]。
这说明,在教学中单靠语言所能传递信息的效率较低,特别是对语言类科目的教学,要想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必须辅助一定的非语言方法。
因此,在英语课堂上除了正常的“声”之外,更应该注重“情”,不仅包含音调、音色、目光、表情,还有身姿、手势、动作等,这就是教师体态语。
教师体态语言能够辅助有声语言,真正做到声情并茂、传情达意,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所要表达意思的同时,还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交流。
我们通常称英语为“外语”,因为它的“外”增加了英语学习的难度,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我们注意到以英语为母语或主要语言的人们在交流时往往附带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体态语。
这对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启发: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需要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而这正是体态语的魅力所在,也正是教师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妙用。
一、体态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课堂上,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而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良好课堂的基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体态语的有效运用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回答问题时,老师慈爱关切的眼神,会鼓励学生认真思考,从容作答;回答完毕,教师赞许的点头、微笑、拍手,学生就会明白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会不断增长。
比如在一次评优课上,课堂刚刚开始,我提问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只有三两人举手,平时可不是这样的。
我想可能是因为评委过多,孩子们紧张,平时特别积极的孩子也不敢举手了。
体态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摘要:主要从教师的眼神、手势、表情等方面着重阐述了体态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眼神;手势;表情一直以来,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只强调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然而,对于非语言(主要是体态语)交流的手段则不太重视。
美国心理学家方伯特的“体态效应”研究表明:人获得信息7%来自文字,38%来自语言,55%来自体态语。
由此可见,体态语在实际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那么,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轻松灵活地运用体态语言呢?一、艺术地运用眼神眼神不仅可以传达各种感情,如鼓励、责备、抚慰,还能表达许多言语不易表达的复杂微妙的意思,甚或帮助教师观察学生动态,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教师眼神的应用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环视法上课伊始,教师可以用这种方法使全班同学平静下来。
教师扫视教室一周,使学生意识到这是要上课了。
在课堂上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维持课堂秩序,督促学生听讲。
同时也避免了语言批评对学生的伤害。
讲课时,教师的眼睛环视全班,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教师在对他们讲课,使他们产生一种参与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使学生感到老师正在关注自己,这种目光的交流也满足了学生自尊心的需要,无意间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使学生上课时注意力更加集中,与教师积极配合。
2.注视法这是眼神运用中最有效、最有内涵的方法。
当遇到有的学生偷看课外书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时,教师可以暂时停止讲课,用目光给予暗示。
对于不太注意听讲的学生来说,尽管没有听清讲课的内容,但对老师声音的突然停止还是可以感觉到的。
他们会不自觉地抬头观望,这时如果碰到老师严厉的目光,会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不对,从而停止其他活动,认真听讲。
二、灵活地运用手势据研究表明,手势与表情结合,可传导信息的40%。
恰当的手势往往是在内心情感的催动下瞬间自然做出来的。
手势对于增强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注意手势语言的运用幅度、次数、力度等技巧。
浅谈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浅谈体态语在学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浅谈体态语在学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就应依据学校生的身心特点运用体态语使语言形象化,充分调动同学的眼、耳、口、鼻、四肢等多种身体器官,通过视、听、说、唱等多种同学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来解决母语到英语的"心译'过程。
如:在教授表示身体部位的各名词时,老师可以指着自己的眼、鼻、嘴、耳、头等部位对同学进行启发,不用任何讲解,同学也完全知道eye、nose、mouth、ear、head等词的意义,再通过嬉戏touch your eye(s),touch your nose(s),touch your mouth(s)等对同学进行巩固操练。
这样,即使是接受力量差的同学也能很好地把握这些词。
对于此类嬉戏,笔者屡试不鲜,每次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二)能吸引同学留意力,有利于组织、优化教学教学过程是同学有意留意与无意留意交替运用、共同发挥作用的熟悉过程。
学校生的留意有剧烈的兴趣性、直观性和感情颜色;不擅长调整和掌握自己的留意力;无意留意占优势,留意力不稳定,简单分心,所以单靠有意留意支撑学习会使同学疲乏,难以长久,老师必需依据同学的留意特点充分发挥无意留意的作用。
在讲课过程中,老师富于变化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变换的节奏,配以指引性手势或加强性手势并自觉地变换身体姿态、视线和与同学的空间距离,可以静静地把同学的留意力吸引过来,从而起到组织优化教学的作用。
低班级的同学刚入学不久,刚开头接触英语,所以课堂上很多用语如Stand up! Sit don! Come here! Go back to your seat!等,不能立刻被同学所汲取。
同学通过老师手势的示意性作用,如:Stand up! 可以双手手心稍向上提;Sit don! 双手手心稍稍向下;Come here! 可掌心朝老师本人并向同学招手;Go back to your seat!一只手掌心向上指着同学的位置。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作者:何玉霜来源:《新课程·小学》2018年第02期摘要:体态语是指人们通过各种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感和态度等。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体态语进行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对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体态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一、表情语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表情语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进行学习。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要了解和掌握各种表情的含义,进而更好地运用表情语进行教学。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Unit 4 What canyou do?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表情语进行教学。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What can you do?(你能做什么?)I can...(我可以做……)这一句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解一下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在他们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他们的表情进行观察。
有的学生带着喜悦的表情说:“我喜欢踢足球,在足球场上,我可以自由地奔跑和玩耍。
和伙伴一起踢球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有的学生带着苦恼的表情说:“我会弹吉他,但是是妈妈逼着我学的。
”有的学生说:“我会做简单的家务,而且我经常帮父母做家务。
”有的学生带着骄傲的表情说:“我会跳舞,看过我跳舞人都会夸我。
”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的面部表情是很丰富的,因此,教师可以对他们的面部表情进行模仿。
在讲解Story time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面部表情进行讲解。
在讲解蛇说的话时,教师的表情可以这样变化:饥渴—希望—洋洋得意—失落。
在讲解老鼠说的话时,教师的表情可以这样变化:惊恐—害怕—担心—得意。
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夸张的表情语,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表情语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Story time 的内容。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体态语是一种非语言交际的方式,通过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方式来传达信息和意思。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态语的运用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本文将探讨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并分析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体态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单词和句子。
通过配合适当的手势和表情,可以使抽象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从而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记忆。
体态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语音语调。
通过身体动作和表情的变化,可以模拟英语语音语调的节奏和韵律,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和模仿英语的语音语调。
体态语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英语语言中的情感和意图。
通过适当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出各种情感和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体态语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注重身体语言的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运用自己的身体语言,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方式来配合英语语言的表达,从而带动学生的模仿和学习。
教师应该重视体态语的引导和训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手势、表情来辅助英语语言的表达,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体态语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体态语示范和实践机会,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态语的运用技巧。
一直以来,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只强调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然而,对于非
语言(主要是体态语)交流的手段则不太重视。
根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非语言来传递的。
可见,体态语在英语教学和实际交际中有着重要地位。
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体态语,使英语教学效果更好呢?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英语提倡的是任务型教学法,更加强调“双主”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场戏的话,作为
教学的主导者的教师,便是这场戏的导演。
在课堂上如能恰当地应用体态语,
如面部表情、手势、目光接触、身体距离等会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深刻,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表情运用的艺术(facial expression)
这里所说的表情,主要指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世界语”,一个人的喜、忧、怒、悲、恐、惊全都可从面部表情上反映出来。
著名
作家罗曼。
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
杂千百倍的语言。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如能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运用好面
部表情语言,就可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对待学
生回答问题的对错,就可以充分运用体态语:学生答对了,老师极为高兴,笑
若桃花,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赞许;学生答错了,老师也以微笑鼓励,使学
生不感到灰心丧气,进而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相反,如果脸部表情僵硬,就会
使学生感到困惑。
微笑的运用确实重要。
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学习英语这一门
外语是较困难、枯燥、难以理解的。
这样,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使学生产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而微笑正好有此神效。
一些教育家曾提出:“用
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
”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
作用,让学生感到学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包袱。
2、课堂“第二语言”——手势(gesture)运用的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
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某一时刻下用手势语来表示教师所想要的学生参加
活动的性质。
如:在教英语句型时,指着自己的衣着或可能带有的教具,来教“this is a jacket/coat/map/bag/……。
”或者在教“he is not ……”时
就摇手,“he is tall.”就用手量高处或者“she is five.”时,就伸出5个手指。
另外,简单的手势还可以表示如“e!”(前伸一只手,掌向里,向着自己招动),“it's ok!”(向上起拇指或做ok手势)等。
再如在教小学生“car”时做开车的动作,教“watermelon”时做抱西瓜的动作,教“doll”时做抱着娃娃睡觉的动作……这些,都使小学生觉得特别容易理解并牢固掌握,
同时增进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手势在体态语中是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而且具有很丰富
的表达力。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手势语用得简练、适当、自然、协调、多样。
3、眼神的运用艺术(eye contact)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从一个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疑问、好恶及
态度的赞成与否。
爱默生曾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
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
”可见,在面部表情中,眼睛能传神、会说话,最能表达细腻的感情。
教师在课堂上艺术性地用好眼睛,有利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表情及变化中,看出自己的教学效果,辨析学生听讲的状况。
例如,课堂上学生时不时无目的地盯着天花板或窗户,目光呆滞,那表明他们
心猿意马;飞眼左右,低语暗议,则表明他们发现破绽或老师讲错了;眼里迸
发欢乐的闪光,表明茅塞顿开……可见,学生眼神里大有文章。
我国当代著名
的特级教师斯霞就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眼神。
教师就应从眼神中了解真实的
东西,提高效果。
如何看学生眼神行事呢?教师在讲课时,应不时地用眼睛环视整个课堂,
使学生感到你在对他讲课,调动他们的参与感,个别学生听课不认真,也可以
通过这种环视,提醒他的注意,督促他认真听讲和学习。
另外,局部专注能够
对学生进行仔细的心理调查,发现自己的讲授效果如何,可以启发、鼓励学生
大胆发言,打破课堂提问的冷场现象,更重要的可以制止部分或个别的走神或
骚动。
比如有学生上课不认真时,老师用眼睛盯着他,施以严厉的眼神,就会
使他警醒。
如果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课堂效果就不同。
会艺术地应用眼神,对教学确实有很大帮助。
4、身体距离的运用艺术(body distance)
人际间的距离也有信息意义,也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言。
课堂教学中,教
师在课堂所处的位置不同,与学生的远近不一,会给学生不同的心理感觉,产
生不同的效应。
有研究表明,当教师站在距学生2-3.5米的地方,就会产生一
种控制效应,如果某个学生不注意听讲或出现行为不当的时候,对待这种行为,只要教师表露出开始向这个学生走去的意向,就会使这个学生不当的行为迅速
地改变。
英语课堂上,教师领读时,走下讲台,进入学生的“空间领域”,可以控
制课堂,发现和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使课堂变得有生气。
如有学生在领读
时开小差,当老师走近他的时候,他会自觉地跟上来。
做听写练习时,教师一
边念、一边适宜地走动,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
如果教
师与学生距离4-5米远,也许就很难产生这种效果。
有些教师曾多次讲到,用
电教室(讲台离学生4-5米远)上课没有在小教室上课的效果好。
可见,讲究
距离在课堂上的应用,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外语教学中,非语言交流手段不容忽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
师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运用体态语,能帮助组织教学,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学习情绪、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等作用。
因此,在小学英语
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非语言交流手段利用起来,突出“哑语”的作用,以无声胜有声,使之最优化地为英语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