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的体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重教练、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动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课堂纪律、器材使用与保护、正确穿着运动服、热身与拉伸等。
2. 体育动作技巧:跑步、跳绳、投掷、跳跃、基本体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动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学生对体育动作技巧的掌握,特别是动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强调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
2. 课堂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和示范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如课堂纪律、器材使用与保护、正确穿着运动服、热身与拉伸等。
教师针对不同体育动作技巧进行讲解和示范,如跑步、跳绳、投掷、跳跃、基本体操等。
3.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遵守纪律、尊重教练、团结互助的表现。
2. 学生体育动作技巧的掌握程度,如跑步、跳绳、投掷、跳跃、基本体操等。
3. 学生体质的提高和健康水平的提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解法:教师清晰地讲解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以及各个体育动作的要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采用示范法:教师标准地示范体育动作,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模仿。
3. 采用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 采用激励评价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七、教学准备:1. 场地准备:确保教学场地安全、宽敞,适合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学生体育课堂常规及体育教师教学规范文一、引言体育课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保证体育课堂的正常进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师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
本文将就学生体育课堂常规及体育教师教学规范进行探讨。
二、学生体育课堂常规1. 服装要求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必须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如运动鞋、短裤、运动T恤等。
女生可选择穿运动裙,但不得穿裙摆过长的裙子,以免影响运动。
此外,学生要注意不穿过于暴露或娱乐类装饰物。
2. 遵守课堂规则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必须听从体育教师的指导和安排,遵守课堂规则。
包括不随意离开、不打闹、不谩骂他人等。
学生应该保持安静,保持课堂秩序,以便顺利进行课堂教学。
3. 参与积极性学生需要积极参与体育课堂的各项活动,包括各种运动项目和小游戏等。
积极参与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体育水平,还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尊重他人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应该尊重他人,包括体育教师和同学。
尊重他人不仅是一种基本的礼貌,还是培养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方式。
5. 保持安全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应该注意安全,如注意运动时的身体姿势、避免碰撞、迅速回报意外等。
此外,学生还应该注意场地卫生和设备的保养,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三、体育教师教学规范1. 知识准备体育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相应的知识和教材,对所要教授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教师还应该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及时了解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理论。
2. 课前准备体育教师应该提前检查课堂设备和场地卫生情况,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师还应该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3. 语言规范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应该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语速适中,语调自然。
教师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确保学生能够听懂和理解。
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4. 教学方法多样化体育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讨论教学、竞赛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体育课堂常规体育课堂常规实际上就是依据体育教学的规律与特点,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与措施。
它对圆满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特别是三基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育课堂常规包括的基本内容与要求1.教师与体育骨干的配合。
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写好教案后,上课前应与体育委员、体育小组长联系。
说明这节课的内容与要求和场地布置的方法、练习时间与次数的安排等。
使他们心中有数,才能有目的地配合老师上好体育课,做好课前的准备,起到助手的作用。
教师还要了解本班前一课时与下一课时的课程及对学生的影响,课后教师应征求同学对本课时教学的意见,以及对课堂中练习强度与密度的适宜情况,写好课后小结,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2.严格执行请假制度。
由于课改后选择项目上课,必须控制和掌握出勤情况。
学生因病痛不能跟班上课时的课前应向教师说明情况。
女生例假可通过女班干部登记。
教师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布置见习生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如随堂听课、协助保护、安全防护、场地器械的布置、担任裁判等工作。
见习生应愉快地接受,积极完成教师所给予的任务。
见习生应站在本小组的排尾。
在见习时不得聊天或随便离开场地。
3.上课的服装要求。
师生上体育时应着装轻便(运动服与胶鞋)。
冬季不穿大衣、不戴帽子、头巾、手套,夏季女生不穿裙子、不准穿高跟鞋、穿皮鞋等,上课时不佩戴徽章、项链、戒指、手表,不携带小刀、钢笔、锁匙等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物品。
教师上课时要经常检查,如发现学生着装有碍于运动和安全时,应教育学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
4.队列的常规。
每课次学生集合的地点和队形应相应固定。
一般上课四列横队,男前女后。
使学生养成习惯。
上课铃响,体育委员快速整队、点名、报数。
报告出勤人数。
并师生问好(师生问好不仅是礼节问题而且是组织教学措施之一,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对动员上好课有积极作用)、教师宣布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提出课堂要求。
新学期体育老师课堂常规制定:开学定规矩,规矩一学期新学期体育老师制定体育课堂常规和要求是确保体育教学有序进行、提高教学质量和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制定建议:一、明确教学目标与要求研读课程标准:首先,体育老师要认真研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各学段的具体要求,确保制定的课堂常规和要求与课程标准相一致。
制定学期计划: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期教学计划,明确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为制定课堂常规和要求提供依据。
二、规范课堂常规着装要求:学生必须穿有袖的运动衣和裤长过膝的运动裤,穿运动鞋,并在课前整理好服装、系好鞋带。
禁止穿皮鞋、塑料凉鞋、棉鞋等不适合运动的鞋子,以及佩戴胸针、别针、硬币、钥匙等尖锐硬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集合整队:体育委员应提前与体育教师取得联系,了解上课地点和内容,并协助教师准备好上课场地和器材装备。
课前体育委员整队要严格要求,做到“快、静、齐”,并严格检查学生的人数,及时向体育老师报告上课人数。
师生礼仪:上课铃响后,教师应提前到达上课地点或者是上低年级体育课的老师到所在班级门口去接学生,有序排队到达上课地方,组织学生集合整队,师生相互问好。
下课时,教师应组织学生或者值日生在体育委员组织下整理回收上课所用器材,宣布下课,师生相互道别,并且强调回教室的要求,低段学生建议组织有效队形送回教室,确保学生安全。
三、制定课堂要求安全要求:教师必须提前检查和安排场地器材设备,确保安全无隐患。
课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监管,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对于突发伤害事故,教师应及时救助并妥善处理。
纪律要求:学生应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教师安排,不得擅自离开队伍或进行危险行为,做到有事请假,迟到报告制度。
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教师应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必要时可安排其见习或停课。
教学要求: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和进度进行授课,不得随意更改教学内容或停止上课。
体育课堂的常规体育课堂的常规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体育课堂的常规,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体育课与室内课的区别,了解体育课中的程序,课分成三大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2、学生了解体育课中的安全重要性。
3、学生明白同学之间在课堂中相互帮助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体育课堂中的安全问题。
三、课型:室内课教法:讲授法四、板书设计:体育课堂常规1、体育课的上课部分。
2、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
五、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体育课的极大部分1、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包括①体委集合整队(课前两分钟集合)要求:男、女体育委员在下上一节课后,催促班内所有学生到操场的制定位置集合整队,男生体委楼下整队,女生体委关灯锁门。
在打预备铃后10秒钟,全体学生按照四列横队整齐排列好,体委清点人数。
口令为: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队形要求前后对正,左右看齐),报数(第一排报数),体委吧人数清点好。
②体委向教师报告人数:“报告老师本班应到**人,实到**人,缺席**人,报告完毕。
”③师生问好“同学们好!老师好!④教师宣布课的内容与要求⑤检查服装与安排见习生服装同意穿校服,不允许穿其他的衣服。
鞋子为运动鞋。
⑥准备活动(强调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准备活动开始由老师带,之后的准备活动由体委带领,在体委可以很好的带领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由各排推荐同学上来带领准备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
2、基本部分(本课堂的主要内容)3、结束部分(放松、总结、布置作业)三、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体育课中“十不”①不能打闹②不能带硬物、首饰、钥匙、发卡等③不能带贵重物品,如手机、mp3、mp4等④不能随意动用器材⑤不能穿便装,只能穿运动服⑥不能穿拖鞋、凉鞋等不适合运动的鞋子⑦不能任意离开操场、教师的视线,一切行动听指挥⑧不能用器材互相打闹⑨不能破坏器材、损坏器材⑩不能随意说话四、师生再见,结束课堂。
体育课常规要求体育课是多数孩子们最爱上的学科,而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是小学生体育课的一些常规要求,要在课堂上进行渗透:一、两个制度1.体育委员负责制:上体育课,在体育委员带领下,按照体育教师的要求,在上课前布置好场地器材,课后整理好和收回器材。
2.请假制度:如有事、有病必须请假。
二、学生“八不准”1.不准旷课、迟到、早退;2.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戴帽子、头巾和手套;3.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4.不准擅自离开课堂;5.不准横穿跑道、投掷区;6.不准擅自动用体育器材;7.不准做危险动作、嬉闹追打;8.不准做与练习无关的事。
三、课前常规1.体育委员上课前应主动与任课教师练习,以便教师了解班级情况;2.协助体育老师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3.学生因病、伤不能上课时,课前应主动向体育教师说明情况。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他们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的活动。
4.提前到上课地点附近活动,以便上课及时集合。
四、课堂常规1.准时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及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上课人数。
2.上课礼节:体育委员整好队伍,下达“立正”口令,然后向教师报告上课人数,随后师生相互问好。
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迟到学生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3.上课服装:学生上体育课时应该穿运动服和球鞋,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等。
4.每次上课教师必须严格点名制度。
学生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
5.上课时,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安全,爱护器材,服从教师和小组长的指挥,努力完成各项练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中不得嬉笑打闹。
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课堂。
否则坐旷课论处。
6.练习时不打闹、不开玩笑,不擅自离开活动地点;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课堂上如遇意外情况,应及时向教师报告,以便妥善处理。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的体育教案第一章: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常规。
2. 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课堂纪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堂纪律要求2. 体育课着装要求3. 体育课热身活动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遵守体育课堂纪律,正确穿着运动装备。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热身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课堂纪律要求和体育课着装要求。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穿着运动装备和热身活动。
3. 练习法:学生进行热身活动,教师点评指导。
五、教学步骤:1. 讲解课堂纪律要求和体育课着装要求。
2. 示范正确穿着运动装备和热身活动。
3. 学生进行热身活动,教师点评指导。
第二章:体育课基本技能训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体育课基本技能训练的方法和要点。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跑步技能训练2. 跳跃技能训练3. 投掷技能训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跑步、跳跃、投掷的基本技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掌握技能训练的方法和要点。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跑步、跳跃、投掷技能的训练方法和要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跑步、跳跃、投掷姿势。
3. 练习法: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教师点评指导。
五、教学步骤:1. 讲解跑步、跳跃、投掷技能的训练方法和要点。
2. 示范正确跑步、跳跃、投掷姿势。
3. 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教师点评指导。
第三章:体育游戏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游戏的基本方法和规则。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育游戏的方法和规则2. 团队合作游戏的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游戏的基本方法和规则。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运动能力。
体育课课堂常规
在体育课上有一些常规的活动和规定,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并确保课堂秩序的维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育课堂常规:
1. 穿着运动服装:学生需要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以确保身体的活动和运动的安全性。
2. 准时到达:学生应该准时到达体育课上课地点,以免浪费班级时间。
迟到可能导致学生错过重要的热身活动。
3. 热身运动:在开始正式运动活动前,通常会进行一些热身运动来准备身体。
这些热身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关节灵活性和减少受伤的风险。
4. 尊重并听从指导老师:学生需要尊重和听从体育老师的指导,遵守他们的要求和指示。
这样能够确保课堂秩序的维持,并且确保学生的安全。
5. 安全第一: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学生应该注意自身安全和他人的安全。
不要做可能会危害自己或其他人的危险行为。
6. 合理竞争:体育课可能会有一些竞争性活动,如比赛或游戏。
学生应该保持公平的竞争态度,尊重对手并遵守比赛规则。
7. 积极参与:学生应该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活动,投入精力和热情参与运动。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增强身体素质。
8. 共享器材:体育课上可能有一些共享的器材和设备,如球类、跳绳等。
学生应该遵守器材使用规则,正确使用和保管器材。
9. 整理课堂:在体育课结束后,学生应该协助整理课堂,将器材归还到指定位置,保持场地的整洁。
这些体育课堂常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团队精神。
体育课堂常规教案(集合15篇)体育课堂常规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快速跑,了解和知道步频、步幅的关系,掌握快速跑动作要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快速跑,培养学生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提高快速跑成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快速跑,可以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途中跑上下肢动作要领教学难点:上肢摆臂与下肢步频、步幅的协调性。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3分钟环节包括:整理队伍、点名报数、安排见习、宣布上课。
队形组织:成四列横队(二)准备部分12分钟分为一般和专项。
一般:教师带领学生做徒手操,带学生做上肢摆臂动作练习。
徒手操:(1)头部运动(2)扩胸运动(3)振臂运动(4)体转运动(5)俯背运动(6)弓步压腿(7)侧压腿专项:上肢摆臂动作练习:学生原地站在两脚成前后站立,双臂随老师拍手节拍前后摆动。
教师的节拍可以由快到慢。
(三)基本部分20分钟(四)教师讲解示范起跑:1、各就位,两脚前后站立,有力脚在前,前脚距起跑线和前后脚距离都是一脚半。
身体成蹲撑,两手成八字放于起跑线后沿直臂支撑,略宽于肩,身体重心放于脚和支撑手之间。
2、预备:臀部抬起高于肩膀,身体重心前移至两支撑手。
两腿膝关节角度,后退大于前腿,颈部放松。
3跑:两手用力推离地面,屈肘前后摆动,同时两腿快速用力蹬起跑器,后脚快速蹬离起跑器后迅速屈膝向前上方摆出。
起跑后的加速跑:两脚步幅小,频率快,手臂快速摆动,身体重心起的慢。
途中跑:大腿以髋关节为轴快速转动,摆动腿大腿高抬,后蹬腿要全力蹬地并快速摆动。
双臂快速有力的摆动。
终点跑:身体稍前倾,两臂加速摆动。
(五)学生练习:1、起跑,加速跑原地徒手集体练习教师将动作分解各就位、预备、跑3个环节,学生分成体操队形站在原地听口令123分解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动作重点。
队形:体操队形2、分组步频练习:分4组小步跑50米x4组,高抬腿跑50米x4组。
体育课堂教学规范
一、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进度。
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钻研教材、教法,根据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做到无教案不上课。
二、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容量适中。
三、任何人不得随意改课,调课或代课。
如有特殊需要须经教导处同意。
四、体育课上教师精神状态好,思想作风过硬,举止文明,仪表大方,讲普通话,为学生作表率。
五、教学做到精讲多练,示范正确,根据教学对象区别对待,并有适宜的密度和运动量。
六、严格考勤制度,体育课上清点人数,所有学生必须都到操场,特殊情况向教师请假,由教师安排适当的练习或见习。
七、学期开始集体备课,要先备5节内堂课。
遇特殊情况要上好室内课,向学生讲授体育理论常识和健康卫生知识。
八、加强对体育委员和小组长的培训,教会他们指挥队伍和示范保护的技能,发挥其课堂示范骨干和组织作用。
九、体育教师上课时须穿运动服装,并要求学生的服装、鞋子、佩带等要合乎卫生和安全的要求。
禁止穿凉鞋、脱鞋,
不准有挂件,口袋里禁止放笔、刀子、尺子等尖锐硬物。
禁止携带与体育课无关的物品与书籍。
十、体育课上,不能随便出运动场,不能随便进入教学区,上厕所要向任课教师请假,回来要及时跟老师报告。
十一、课前,教师提前二分钟到操场,由体育委员在指定地点负责整队。
按时上下课,不得中途或提前离开教室,不得旷课。
每个教师要固定上下课的集合地点和队形,规定学生出入队列按要求,使学生形成习惯。
十二、体育教师对课堂安全要负责。
课前认真检查场地器材,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运动创伤和其他意外伤害事故。
安全隐患提前发现,及时制止,并向学生讲明道理。
要求学生体育课上带一瓶白开水。
十三、禁止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禁止讽刺挖苦学生,做到不打不骂,不罚站,不罚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