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碰,撞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摘下帽子,光着脚。徒,裸露。 跣,赤脚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译文:
唐雎说:“大王曾听说过平民发怒吗?” 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 脚,用头撞地罢了。”
平庸、才能低下的人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
这里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同“苍”,灰白色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典故轶事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时, 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专诸,春秋时吴国人。公子光 (即后来的吴王阖闾)想杀僚自立,假意宴请,让专诸 借献鱼之机刺杀了僚。“彗星袭月”和下文的“白虹 贯日”“仓鹰击于殿上”等自然现象,古人认为是发 生灾变的征兆。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10 唐雎不辱使命
选自《战国策》
学习目标
1.能熟练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识记文 学常识。
2.理解文章内容,弄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学习唐雎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精神,培养大无畏 的英雄气概。
必备知识 走近作者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 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共33篇,分国 编次。它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 和策略,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 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连词,假如 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白色丧服。这里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 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译文: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心 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 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假如有 胆识有才能的人一定要发怒,(那么就)横尸两人, 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白色丧服,今天就是这 样。”(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