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剂型处方及制法
- 格式:ppt
- 大小:592.50 KB
- 文档页数:7
处方分析及工艺设计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分析处方)[处方] 肾上腺素 1g 主药依地酸二钠 0.3g 金属离子络合剂1mol/L盐酸适量 pH调节剂氯化钠 8g 等渗调节剂焦亚硫酸钠 1g 抗氧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制法:将氯化钠、焦亚硫酸钠、依地酸二钠溶于通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的适量注射用水中。
另取少量注射用水用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加盐酸搅匀后,加肾上腺素搅拌使完全溶解。
将两液合并,以水用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的注射用水加至全量。
用盐酸(1mol/L)或氢氧化钠(1mol/L)调整pH值至3.0-3.2。
在二氧化碳或氮气流下过滤,分装于安瓿中,安瓿空间填充二氧化碳或氮气,封口。
以100℃流通蒸汽灭菌15分钟即得。
2.布洛芬片剂:(每片)[处方] 布洛芬 0.2g乳糖 0.1gPVP Q.S乙醇(70%) Q.S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 0.02g硬脂酸镁 0.004g制法:将布洛芬、乳糖、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混合均匀,另将PVP溶解于适量乙醇中作粘合剂,将该粘合剂与前述混合物搅拌均匀制备软材,过筛,制颗粒,干燥,整粒,将硬脂酸镁加入干颗粒中,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
3.指出下列处方制成的制品属于什么类型的软膏基质,分析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设计一种制备方法。
处方:①单硬脂酸甘油酯 120g 油相②硬脂酸 200g 油相,与三乙醇胺反应生成三乙醇胺硬脂酸皂,做乳化剂③白凡士林 200g 油相④液体石蜡 250g 油相⑤甘油 100g 保湿剂,水相⑥十二烷基硫酸钠 1g 乳化剂⑦三乙醇胺 5g 与硬脂酸反应生成三乙醇胺硬脂酸皂,做乳化剂⑧羟苯乙酯 0.5g 防腐剂⑨蒸馏水加至 2000g 水相制法:将①②③④混合后,加热至80℃,另将⑤⑥⑦⑧⑨混合后,加热至80℃,将以上两种混合液在80℃左右混合,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
4、处方分析:复方乙酰水杨酸片(1000片)的制备处方乙酰水杨酸 268g对乙酰氨基酚 136g咖啡因 33.4g淀粉 266g淀粉浆(17%) q.s滑石粉 15g轻质液状石蜡 0.25g制法:①将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与约1/3淀粉混匀,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②将晶型乙酰水杨酸与上述颗粒混合,加入剩余的淀粉(预干燥),混匀;③将吸附有液状石蜡的滑石粉与上述混合物混匀,过12目筛,压片即得。
处方分析及工艺设计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分析处方)[处方] 肾上腺素 1g 主药依地酸二钠 0.3g 金属离子络合剂1mol/L盐酸适量 pH调节剂氯化钠 8g 等渗调节剂焦亚硫酸钠 1g 抗氧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制法:将氯化钠、焦亚硫酸钠、依地酸二钠溶于通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的适量注射用水中。
另取少量注射用水用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加盐酸搅匀后,加肾上腺素搅拌使完全溶解。
将两液合并,以水用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的注射用水加至全量。
用盐酸(1mol/L)或氢氧化钠(1mol/L)调整pH值至3.0-3.2。
在二氧化碳或氮气流下过滤,分装于安瓿中,安瓿空间填充二氧化碳或氮气,封口。
以100℃流通蒸汽灭菌15分钟即得。
2.布洛芬片剂:(每片)[处方] 布洛芬 0.2g乳糖 0.1gPVP Q.S乙醇(70%) Q.S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 0.02g硬脂酸镁 0.004g制法:将布洛芬、乳糖、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混合均匀,另将PVP溶解于适量乙醇中作粘合剂,将该粘合剂与前述混合物搅拌均匀制备软材,过筛,制颗粒,干燥,整粒,将硬脂酸镁加入干颗粒中,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
3.指出下列处方制成的制品属于什么类型的软膏基质,分析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设计一种制备方法。
处方:①单硬脂酸甘油酯 120g 油相②硬脂酸 200g 油相,与三乙醇胺反应生成三乙醇胺硬脂酸皂,做乳化剂③白凡士林 200g 油相④液体石蜡 250g 油相⑤甘油 100g 保湿剂,水相⑥十二烷基硫酸钠 1g 乳化剂⑦三乙醇胺 5g 与硬脂酸反应生成三乙醇胺硬脂酸皂,做乳化剂⑧羟苯乙酯 0.5g 防腐剂⑨蒸馏水加至 2000g 水相制法:将①②③④混合后,加热至80℃,另将⑤⑥⑦⑧⑨混合后,加热至80℃,将以上两种混合液在80℃左右混合,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
4、处方分析:复方乙酰水杨酸片(1000片)的制备处方乙酰水杨酸 268g对乙酰氨基酚 136g咖啡因 33.4g淀粉 266g淀粉浆(17%) q.s滑石粉 15g轻质液状石蜡 0.25g制法:①将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与约1/3淀粉混匀,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②将晶型乙酰水杨酸与上述颗粒混合,加入剩余的淀粉(预干燥),混匀;③将吸附有液状石蜡的滑石粉与上述混合物混匀,过12目筛,压片即得。
皮肤病中医外用散剂(粉剂)75处方散剂(粉剂)散剂是将药物研成极细粉末,掺入膏药或者直接撒布在疮面上的一种常用的外用药剂型。
传统的散剂因为常与膏药配合应用,又称为“掺剂”。
皮肤科现在通常称散剂为“粉”、“面”、“丹”、“散”等,一般将由单味药制成的细面称为“面”或“粉”,如:黄柏面、枯矾面、滑石粉等;将复方研制成的药粉称为“散”,如:二妙散、如意金黄散;也有将散剂称为“丹”的,如:红升丹、白降丹、八宝丹等。
中药散剂的主要来源是植物和矿物,也有用虫类动物干燥的尸体制成的。
散剂的制成通常采用机械物理的裁截、研磨等方法,传统的方法是将药物研磨成不同粗细的粉末,再过绢罗或马尾罗。
现代制药工业通常采用过样筛的方法制成散剂,即按每平方厘米筛眼的目数,形成不同粗细的粉末。
一、散剂的要求皮肤科外用散剂必须首先将药粉混合均匀,量取准确。
由于散剂直接作用于皮肤上,这就要求散剂过80~120目的样筛,保持干燥,以避免物理、化学性的刺激和药物因受潮而变质。
为了保证复方药物混合均匀,含量准确,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如处方中含有红升丹、轻粉、雄黄等药物时,要采用等容积递增配研法将药物混合均匀,质量重的中药要同质量轻的中药混合均匀,可采用过样筛的方法配制。
二、散剂的功能(一)收湿拔干将散剂撒布于皮肤表面,能将皮肤表面的汗液、皮脂及一定的渗液收湿拔干,从而起到干燥的作用。
但对于渗出液较多的皮损应忌用这种方法,以防止形成药痂。
(二)散热作用散剂的结构是不同程度的颗粒,极小颗粒的干燥药粉撒布于皮肤表面,可扩大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加上中药的清凉解热的药理作用,可降低皮肤炎症部位的温度,使小血管收缩,红肿迅速消退,起到清热消炎的作用。
散剂的颗粒愈小,其散热的作用愈大,如痱子粉便可用于痱子的治疗,以协助散热消炎。
(三)防止感染在无渗液的皮损上撒布大量散剂,能使患处少受或免受外界摩擦刺激,并能折射光线,从而使皮损免受光线的损伤,防止感染的发生。
各剂型的处方分析和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各剂型的处方分析和生产工艺流程在药物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处方分析和生产工艺流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第一部分:处方分析1.分析下列软膏基质的处方并写出制备方法。
硬脂醇250g 油相,同时起辅助乳化及稳定作用白凡士林250g 油相,同时防止水分蒸发留下油膜利于角质层水合而产生润滑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10g 乳化剂丙二醇120g 保湿剂尼泊金甲酯0.25g 防腐剂尼泊金丙酯0.15g 防腐剂蒸馏水加至1000g制备:取硬脂醇和白凡士林在水浴上融化,加热至75℃,加入预先溶在水中并加热至75℃的其他成分,搅拌至冷凝即得。
2.写出10%Vc注射液(抗坏血酸)的处方组成并分析?维生素C 104g 主药碳酸氢钠49g pH调节剂亚硫酸氢钠0.05g 抗氧剂依地酸二钠2g 金属络合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3. 分析下列处方并写出下列软膏基质的制备方法。
硬脂酸甘油酯35g 油相硬脂酸120g 油相液体石蜡60g 油相,调节稠度白凡士林10g 油相羊毛脂50g 油相,调节吸湿性三乙醇胺4g 水相,部分与硬脂酸形成有机皂其乳化作用尼泊金乙酯1g 防腐剂蒸馏水加之1000g将油相成分(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液体石蜡,白凡士林,羊毛脂)与水相成分(三乙醇胺,尼泊金乙酯溶于蒸馏水中)分别加热至80℃,将熔融的油相加入水中,搅拌,制成O/W型乳剂基质。
4.处方分析,并写出制备小体积注射剂的工艺流程肾上腺素1g 主药依地酸二钠0.3g 金属络合剂盐酸pH调节剂氯化钠8g 渗透压调节剂焦亚硫酸钠1g 抗氧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工艺流程:主药+附加剂+注射用溶剂配液滤过灌封灭菌安瓿洗涤干燥(灭菌)成品包装印字质量检查检漏5.分析处方,并指出采用何种方法制片?并简要写出其制备方法。
处方:呋喃妥因50g 糊精3g 淀粉30g 淀粉(冲浆10%) 4g 硬脂酸镁0.85g根据上述处方,选用湿法制粒制片。
制备:取呋喃妥因过100目筛然后与糊精、1/3淀粉混匀,加入淀粉浆制成软材,过14目筛制粒,湿粒在60℃下干燥,干粒再过12目筛整粒。
处方分析及工艺设计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分析处方)[处方] 肾上腺素1g 主药依地酸二钠0.3g 金属离子络合剂1mol/L盐酸适量pH调节剂氯化钠8g 等渗调节剂焦亚硫酸钠1g 抗氧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制法:将氯化钠、焦亚硫酸钠、依地酸二钠溶于通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的适量注射用水中。
另取少量注射用水用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加盐酸搅匀后,加肾上腺素搅拌使完全溶解。
将两液合并,以水用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的注射用水加至全量。
用盐酸(1mol/L)或氢氧化钠(1mol/L)调整pH值至3.0-3.2。
在二氧化碳或氮气流下过滤,分装于安瓿中,安瓿空间填充二氧化碳或氮气,封口。
以100℃流通蒸汽灭菌15分钟即得。
布洛芬片剂:(每片)[处方] 布洛芬0.2g乳糖0.1gPVP Q.S乙醇(70%) Q.S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0.02g硬脂酸镁0.004g制法:将布洛芬、乳糖、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混合均匀,另将PVP溶解于适量乙醇中作粘合剂,将该粘合剂与前述混合物搅拌均匀制备软材,过筛,制颗粒,干燥,整粒,将硬脂酸镁加入干颗粒中,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
指出下列处方制成的制品属于什么类型的软膏基质,分析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设计一种制备方法。
处方:①单硬脂酸甘油酯120g 油相②硬脂酸200g 油相,与三乙醇胺反应生成三乙醇胺硬脂酸皂,做乳化剂③白凡士林200g 油相④液体石蜡250g 油相⑤甘油100g 保湿剂,水相⑥十二烷基硫酸钠1g 乳化剂⑦三乙醇胺5g 与硬脂酸反应生成三乙醇胺硬脂酸皂,做乳化剂⑧羟苯乙酯0.5g 防腐剂⑨蒸馏水加至2000g 水相制法:将①②③④混合后,加热至80℃,另将⑤⑥⑦⑧⑨混合后,加热至80℃,将以上两种混合液在80℃左右混合,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
4、处方分析:复方乙酰水杨酸片(1000片)的制备处方乙酰水杨酸268g对乙酰氨基酚136g咖啡因33.4g淀粉266g淀粉浆(17%) q.s滑石粉15g轻质液状石蜡0.25g制法:①将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与约1/3淀粉混匀,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②将晶型乙酰水杨酸与上述颗粒混合,加入剩余的淀粉(预干燥),混匀;③将吸附有液状石蜡的滑石粉与上述混合物混匀,过12目筛,压片即得。
1.中药滴丸1.1.定义中药滴丸是在传统丸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制剂,是中药提取物与适宜的固体基质加热融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
1.2.特点(1)根据处方设计可达到速效、长效、高效;(2)可控制药物释放部位及多途径给药(口服、舌下、腔道等);(3)设备简单,无粉尘飞扬。
1.3.中药滴丸剂的制备方法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1.4.中药滴丸剂的种类及应用滴丸制剂包括速效高效滴丸、缓释控释滴丸、溶液滴丸、栓剂滴丸、硬胶囊滴丸、包皮滴丸、脂质体滴丸、肠溶衣滴丸和干压包衣滴丸等。
目前复方丹参滴丸是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制剂个的典型应用。
在天津天士力药业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有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和急救。
它是复方丹参片的改良换代产品。
复方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的其他口服剂型比较,具有表面积大、溶出速度快的特点,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由于滴丸是在骤冷条件下形成的固体分散体,药物以极微小的晶粒存在,故舌下含服经口腔黏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3min起效,可迅速缓解心绞痛,解除心前区疼痛和胸闷等症状。
举例复方丹参滴丸[处方] 丹参三七冰片[制备] 1、丹参、三七加水煎煮,煎液过滤,滤液浓缩,加入乙醇,静置使沉淀;2、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备用;3、冰片研细;4、取聚乙二醇适量,加热使熔融,加入上述稠膏和冰片细粉,混匀,滴入冷却的液状石蜡中,制成滴丸,洗蜡,干燥即得。
2.缓释与控释制剂2.1.定义控释制剂是指通过特殊的制剂手段提供释放药物的程序,在规定时间内,药物按照恒定或基本恒定的速度,定量从药物剂型中释放出来,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在一个有效的治疗水平,例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等。
缓释制剂是指在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药物制剂。
2.2. 缓释、控释制剂的优点(1)减少给药次数,方便给药,提高病患用药的顺应性;(2)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少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3)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处方分析及工艺设计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分析处方〕[处方] 肾上腺素 1g 主药依地酸二钠 0.3g 金属离子络合剂1mol/L盐酸适量 pH调节剂氯化钠 8g 等渗调节剂焦亚硫酸钠 1g 抗氧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制法:将氯化钠、焦亚硫酸钠、依地酸二钠溶于通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的适量注射用水中。
另取少量注射用水用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加盐酸搅匀后,加肾上腺素搅拌使完全溶解。
将两液合并,以水用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的注射用水加至全量。
用盐酸〔1mol/L〕或氢氧化钠〔1mol/L〕调整pH值至3.0-3.2。
在二氧化碳或氮气流下过滤,分装于安瓿中,安瓿空间填充二氧化碳或氮气,封口。
以100℃流通蒸汽灭菌15分钟即得。
2.布洛芬片剂:〔每片〕[处方] 布洛芬 0.2g乳糖 0.1gPVP Q.S乙醇(70%) Q.S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 0.02g硬脂酸镁 0.004g制法:将布洛芬、乳糖、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混合均匀,另将PVP溶解于适量乙醇中作粘合剂,将该粘合剂与前述混合物搅拌均匀制备软材,过筛,制颗粒,枯燥,整粒,将硬脂酸镁参加干颗粒中,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
3.指出以下处方制成的制品属于什么类型的软膏基质,分析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设计一种制备方法。
处方:①单硬脂酸甘油酯 120g 油相②硬脂酸 200g 油相,与三乙醇胺反响生成三乙醇胺硬脂酸皂,做乳化剂③白凡士林 200g 油相④液体石蜡 250g 油相⑤甘油 100g 保湿剂,水相⑥十二烷基硫酸钠 1g 乳化剂⑦三乙醇胺 5g 与硬脂酸反响生成三乙醇胺硬脂酸皂,做乳化剂⑧羟苯乙酯 0.5g 防腐剂⑨蒸馏水加至 2000g 水相制法:将①②③④混合后,加热至80℃,另将⑤⑥⑦⑧⑨混合后,加热至80℃,将以上两种混合液在80℃左右混合,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
4、处方分析:复方乙酰水杨酸片〔1000片〕的制备处方乙酰水杨酸 268g对乙酰氨基酚 136g咖啡因 33.4g淀粉 266g淀粉浆(17%) q.s滑石粉 15g轻质液状石蜡 0.25g制法:①将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与约1/3淀粉混匀,制软材,制粒,枯燥,整粒;②将晶型乙酰水杨酸与上述颗粒混合,参加剩余的淀粉〔预枯燥〕,混匀;③将吸附有液状石蜡的滑石粉与上述混合物混匀,过12目筛,压片即得。
布洛芬片剂处方设计与制法布洛芬片是一种非处方药,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发热。
下面是关于布洛芬片剂处方设计与制法的详细介绍。
处方设计:1.药物名称:布洛芬片2.药物剂型:片剂3. 药物规格:每片含布洛芬200mg4.药物适应症: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和发热制法:1.主要原料:- 布洛芬粉末:200mg/片-辅料(如淀粉、二氧化硅、羧甲基淀粉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等)2.工艺步骤:此处提供的制药步骤是采用直接压片方法。
a.称取所需量的布洛芬粉末,并进行过筛处理,以确保粒径均匀。
b.将布洛芬粉末与辅料均匀混合,以达到良好的流动性。
c.使用制药机械(例如高速压片机)进行压片制造。
d.确保每一片药片都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例如药片重量和厚度。
e.进行包装和质量检测,以确保药品在市场上的质量和安全性。
注意事项:1. 在进行布洛芬片的制造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药品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如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2.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以确保药品生产的安全性和质量。
3.药品包装应符合药品卫生规范,确保药品的稳定性和产品标识的清晰度。
4.药品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配方所规定的原料使用量和工艺操作步骤进行,以确保制药过程的可重复性和药品质量的可靠性。
总结:布洛芬片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发热。
利用直接压片的制造方法,布洛芬粉末与辅料混合后,经过操作设备的加工制造,最后进行包装和质量检测。
在整个制造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引言化学药物制剂是一种药物剂型,是用化学方法或工艺,将药物活性成分以及辅料制成适合人体使用的药物形式。
这些制剂需要经过严格的处方设计和精细的工艺制备,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探讨化学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及工艺制备的研究。
一、化学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1. 药物活性成分选择在进行化学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药物活性成分。
这些成分需要具有明确的药理学作用,并且在制剂中能够保持其稳定性和活性。
也需要考虑到药物的剂量、毒性和副作用等因素,以确保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辅料选择除了药物活性成分外,制剂中还需要使用一些辅料来增强稳定性、改善外观、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等。
辅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其与药物活性成分的相容性、溶解性、稳定性等因素。
常见的辅料包括填充剂、粘合剂、分散剂、润湿剂、调味剂等。
3. 剂型设计剂型是指药物在制剂中的物理形态,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等。
在进行处方设计时,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途,选择适合的剂型。
也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用药便利性和服药途径等因素,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疗效。
4. 质量控制在处方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质量控制的因素。
这包括药物的稳定性、纯度、一致性等。
需要确保药物在制剂中的含量和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以保证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化学药物制剂的工艺制备1. 原料的采购与检验在工艺制备中,首先需要进行原料的采购与检验。
这包括药物活性成分和辅料的采购,以及对其进行外观、纯度、溶解度、含量等方面的检验。
只有通过严格的原料检验,才能确保制剂的质量。
2. 工艺流程的设计制剂的工艺流程是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工艺流程时,需要考虑到原料的混合、溶解、浸出、干燥、成型、包装等各个环节。
也需要考虑到温度、时间、压力等工艺参数的控制,以确保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3. 设备的选择和维护在工艺制备中,需要选择适合的设备来完成制剂的生产。
实验二中药桔梗颗粒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中药颗粒剂的质量要求和薄层鉴别法。
3.对桔梗颗粒剂进行质量检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提要1. 含义中药颗粒剂是指药材提取物或药材细粉与糖粉、糊精、淀粉、乳糖等辅料制成的颗粒状或块状制剂。
药材的提取物为药材用水提醇沉法制成的提取液或药材的水煎液浓缩而成的稠膏,也可以提取药材的有效部位供制软材用。
颗粒剂应干燥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粒度、水分、溶化性、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检查应符合药典规定。
2. 制备工艺流程原、辅料的处理→制颗粒→干燥→整粒→包装。
3. 制备要点制备颗粒剂的关键是控制软材的质量,一般要求手握成团,轻压即散,此种软材压过筛网后,可制成均匀的湿粒,无长条、块状物及细粉。
软材的质量要通过调节辅料的用量及合理的搅拌与过筛条件来控制。
如果稠膏粘性太强,可加入适量70~80%的乙醇来降低软材的粘性。
挥发油应均匀喷入干燥颗粒中,混匀,并密闭一定时间。
湿颗粒制成后,应及时干燥。
干燥温度应逐渐上升,一般控制在60~80℃。
3.剂型改革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其研究内容与中药专业的基础、专业基础与其他专业课程联系紧密,互为基础。
本实验将所学中药药剂与中药方剂学、中药药理学的理论知识,以及中药制剂分析学中药化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紧密衔接。
运用中药专业的综合知识与技能,通过中医经典名方葛根黄芩黄连汤方剂型改革实验,训练和提高学生运用综合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实验内容桔梗颗粒【处方】桔梗50g蔗糖粉适量糊精适量【制法】取桔梗50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约50mL),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边加边搅,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3(80︒C)的清膏(约1:4,即1份清膏相当于4份药材),加入适量蔗糖粉与糊精的混合物(蔗糖:糊精=3:1)及适量70%的乙醇,拌合成软材,挤压过筛(12目~14目)制颗粒,60︒C干燥,整粒,按每袋相当于桔梗10g分装于塑料袋中,密封,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