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程控交换机的性能指标及接口
- 格式:ppt
- 大小:354.50 KB
- 文档页数:41
交换机以及路由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交换机主要性能指标1.背板带宽:是指交换机接⼝处理器或接⼝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数据量,是交换机的重要指标之⼀。
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单位为bps。
2.包转发率(吞吐率):是指在不丢包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转发的数据包的数量,单位:pps(package per second)。
3.MAC地址数:指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所能存储的MAC地址数量。
4.VLAN表项:VLAN是⼀个独⽴的⼴播域,可以有效的防⽌⼴播风暴。
对VLAN的⽀持也是衡量交换机的重要参数。
5.最⼤堆叠数:是指可堆叠交换机的堆叠单元中所能堆叠的最⼤交换机数⽬。
⼆、路由器的主要性能指标1.吞吐量:是指路由器的数据包转发能⼒,是路由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吞吐量与路由器的端⼝数量、端⼝速率、数据包的类型和数据包的长度有关。
吞吐量主要包括两个⽅⾯:整机吞吐量和端⼝吞吐量。
2.背板能⼒:背板是路由器输⼊与输出端⼝之间的物理通道。
路由器的背板能⼒是由路由器的内部实现结构决定的。
传统的路由器采⽤共享背板结构,⾼性能路由器则采⽤可交换式背板结构。
3.丢包率:是指路由器在稳定的持续负荷下,丢失数据包数量占所发送数据包的⽐率。
丢包率是衡量路由器超负荷⼯作时的性能指标之⼀。
4.并发连接数:⽤户在访问⽹络时,每打开⼀个WEB页⾯就会建⽴⼀个或多个IP连接,每⼀个连接就是⼀个会话,路由器所能处理的最⼤会话数量就是最⼤并发连接数。
5.每秒新建连接数:是指路由器再单位时间内所能建⽴的TCP/IP连接数量。
6.延时与延时抖动。
7.背靠背帧数。
程控交换及传输设备技术参数1. 引言程控交换及传输设备是现代通信网络中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和参数的优劣直接影响通信网络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程控交换及传输设备的常见技术参数,包括交换能力、传输速率、信号传输方式等。
2. 交换能力交换能力是程控交换设备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以交换矩阵的规模来衡量。
交换矩阵指的是程控交换设备用于实现不同输入端口的通信连接的矩阵结构。
交换能力越强,就可以支持更多的通信连接,从而满足更多用户的通信需求。
3. 传输速率传输速率是指程控传输设备在进行信号传输时能够达到的最大速率。
传输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通信网络的传输效率和数据吞吐量。
常见的传输速率包括64 kbps、2 Mbps、10 Mbps、100 Mbps、1 Gbps等。
4. 信号传输方式信号传输方式是指程控传输设备使用的信号传输技术和传输介质。
常见的信号传输方式包括电缆传输、光纤传输、无线传输等。
不同的信号传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
5. 设备接口程控交换及传输设备通常具有多种接口,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和网络。
常见的设备接口包括电口、光口、无线接口等。
这些接口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互联互通。
6. 可扩展性可扩展性是指程控交换及传输设备支持接口扩展和功能扩展的能力。
这可以使设备具有更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需求和技术发展。
常见的扩展方式包括添加模块、增加接口等。
7. 安全性安全性是程控交换及传输设备的重要特性之一,特别是在现代网络中,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程控交换及传输设备应具备适当的安全机制,以保障通信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范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
8.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指对程控交换及传输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的能力。
设备管理功能可以实现设备的配置、故障诊断、性能监控等,从而提高设备的可维护性和运行效率。
9. 总结程控交换及传输设备技术参数是评估设备性能和功能的重要依据。
把多台电脑组成网络,交换机是必不可少的配件。
可是现在市场上交换机各式各样、品牌众多,同时价格也从百元、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用户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交换机呢?又如何来判断交换机的好坏呢?那就需要注册交换机的各项性能指标,通过各项性能指标来判断、选择交换机。
下面笔者就交换机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全面的解析。
一、交换机类型交换机类型包括机架式交换机与固定配置式带/不带扩展槽交换机。
机架式交换机是一种插槽式的交换机,该类交换机的扩展性较好,可以支持不同的网络类型,但其价格较贵;固定配置式带扩展槽交换机是一种有固定端口数并带少量扩展槽的交换机,这种交换机在支持固定端口类型网络的基础上,还可以支持其它类型的网络,价格居中;固定配置式不带扩展槽交换机仅支持一种类型的网络,但同时价格也是最便宜的。
二、端口端口指的是交换机的接口数量及端口类型,交换机通常分为16口、24口或更多端口数,一般来说端口数量越多,其价格就会越高。
端口类型一般有多个RJ-45口,还会提供一个UP-Link口,用来实现交换设备的级联,另外有的端口还支持MDI/MDIX自动跳线功能,通过该功能可以在级联交换设备时自动按照适当的线序连接,无须进行手工配置。
三、传输速率现在市场上交换机主要分为百兆与千兆交换机两种,百兆交换机主要以10/100Mbps自适应交换机为主,能够通过网络自动判断、自适应运行,如果是一般公司或是家庭局域网的话,相信百兆交换机就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了。
当然,有条件的用户也可以选择100/1000Mbps自适应交换机,以适应未来网络升级的需要。
四、传输模式目前的交换机一般都支持全/半双工自适应模式,通过网络自行适应传输模式。
全双工指可以同时接收和发送数据,数据流是双向的,用来提高网络传输的效率,半双工模式指不能同时接收和发送数据,要么只能接收数据,要发只能发送数据,数据流是单向的。
五、是否支持网管网管是指网络管理员通过网络管理程序对网络上的资源进行集中化的管理,包括配管理、性能和记账管理、问题管理、操作管理和变化管理等。
交换机的交换模式及主要性能指标交换机交换模式及性能指标目录目录 (1)1交换机交换模式 (2)1.1快速转发交换模式(cut-through) (2)1.2碎片丢弃交换模式(fragment free) (3)1.3存储转发交换模式(store and forward) (3)1.4 各种转发模式图解 (4)1.5 IBM G8264系列交换机交换模式的操作 (4)2交换机的性能指标 (5)2.1背板带宽(backplane bandwidth) (5)2.2 线速(Line Speed/Line Rate) (5)2.3包的转发率(PPS) (6)2.4吞吐量(throughput) (6)2.6 MAC地址表容量 (8)2.6.1 MAC地址 (8)2.6.2 MAC址址表 (9)2.7其它一些技术批标 (11)2.8 MAC地址表应用实例 (11)2.9支持超大帧(Jumbo) (13)2.10 Microburst流量突出处理 (14)2.11 IBM G8264与其它厂商交换机性能指标对比实例 (14)1交换机交换模式交换机的交换模式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
静态交换是由人工来完成端口之间传输通道的建立;动态交换是通过对目的MAC地址的查询,得到的输出端口来临时建立传输通道的,这个传输通道在数据帧传送完成后自动断开。
目前,交换机最常采用的交换模式是动态交换模式。
动态交换模式主要有:快速转发、碎片丢弃和存储转发三种模式。
1.1快速转发交换模式(cut-through)快速转发交换模式是指交换机在接收数据帧时,一旦检测到前6个字节—即目的地址就立即进行转发。
由于数据帧在进行转发处理时仅对目的MAC地址部分复制到缓冲区,并不是复制一个完整的帧,所以这个数据帧在转发之前没有经过校验和纠错,从而有可能导致错误的数据帧被转发出去。
快速转发交换模式的优点在于端口交换延迟小,交换速度快;缺点是在质量较差的物理链路上传输质量可靠性差,因此它适合于小型的交换机。
交换机的几大参数指标第一、交换机内存交换机中可能有多种内存,例如Flas h(闪存)、DRAM(动态内存)等。
内存用作存储配置、作为数据缓冲等。
交换机采用了以下几种不同类型的内存,每种内存以不同方式协助交换机工作。
1.只读内存(ROM)只读内存(ROM)在交换机中的功能与计算机中的RO M相似,主要用于系统初始化等功能。
顾名思义,ROM 是只读存储器,不能修改其中存放的代码。
如要进行升级,则要替换RO M芯片。
2.闪存(Flash)闪存(Flash)是可读可写的存储器,在系统重新启动或关机之后仍能保存数据。
3.随机存储器(RAM) RAM也是可读可写的存储器,但它存储的内容在系统重启或关机后将被清除。
第二、网络标准局域网(LAN)的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以太网(Ethern et)、令牌环(TokenRing)、令牌总线(TokenBus)以及作为这三种网的骨干网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
它们所遵循的都是IEE E(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制定的以802开头的标准,目前共有11个与局域网有关的标准,它们分别是: IEEE 802.1── 通用网络概念及网桥等IEEE 802.2── 逻辑链路控制等IEEE 802.3──CSMA/CD访问方法及物理层规定IEEE 802.4──ARCnet总线结构及访问方法,物理层规定IEEE 802.5──TokenRing访问方法及物理层规定等IEEE 802.6── 城域网的访问方法及物理层规定IEEE 802.7── 宽带局域网IEEE 802.8── 光纤局域网(FDDI)IEEE 802.9── ISDN局域网IEEE 802.10── 网络的安全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第三、交换方式目前交换机在传送源和目的端口的数据包时通常采用直通式交换、存储转发式和碎片隔离方式三种数据包交换方式。
交换机的几大参数指标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用于连接多个网络设备,并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交换。
在选择交换机时,需要考虑多个参数指标,以满足网络需求和性能要求。
以下是交换机的几大参数指标。
1.端口数交换机的端口数是指交换机上可用的物理端口数量,也即连接其他设备的接口数量。
端口数决定了交换机可以连接的设备数量,也影响了网络的扩展能力和灵活性。
2.转发率交换机的转发率是指交换机每秒能够处理的数据包数量。
转发率越高,交换机的数据传输速度越快,网络的响应时间越短。
转发率是衡量交换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3.吞吐量交换机的吞吐量是指交换机支持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
吞吐量取决于交换机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它决定了在高负载情况下交换机能够处理的数据流量。
4.缓存大小交换机的缓存大小决定了交换机能够临时存储的数据量。
缓存的作用是使数据暂时存储等待转发,以提高交换机的性能和减少丢包。
较大的缓存可以提高交换机的转发效率和稳定性。
5.传输延迟交换机的传输延迟是指数据包从输入端口到输出端口的传输时间。
传输延迟取决于交换机的处理能力、转发方式和网络负载等因素。
小的传输延迟有助于提高网络的实时性和响应性。
6.转发模式交换机的转发模式决定了交换机的工作方式和性能。
常见的转发模式包括存储转发、直通转发和剥夺转发等。
不同的转发模式有不同的优缺点,选择适合的转发模式可以提高交换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7.管理方式交换机的管理方式是指交换机的配置和监控方式。
常见的管理方式有本地管理和远程管理两种。
本地管理需要直接连接到交换机进行配置,而远程管理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管理交换机。
灵活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交换机的可管理性和维护性。
8.安全性能交换机的安全性能是指交换机对网络安全威胁的防护能力。
常见的安全功能包括端口隔离、访问控制列表、四层流量控制等。
优秀的安全性能可以保护网络系统不受恶意攻击和网络故障的影响。
以上是交换机的几大参数指标。
在选择交换机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网络需求和性能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并选择适合的交换机类型和配置,以满足网络性能和安全的要求。
详解交换机性能指标相关推荐详解交换机性能指标 机架式交换机是⼀种插槽式的交换机,这种交换机扩展性较好,可⽀持不同的⽹络类型,如以太⽹、快速以太⽹、千兆以太⽹、ATM、令牌环及FDDI等,但价格较贵。
下⾯是⼩编整理的交换机性能指标,希望对你有帮助! 详解交换机性能指标 配置 机架插槽数 是指机架式交换机所能安插的最⼤模块数。
扩展槽数 是指固定配置式带扩展槽交换机所能安插的最⼤模块数。
最⼤可堆叠数 是指⼀个堆叠单元中所能堆叠的最⼤交换机数⽬。
此参数说明了⼀个堆叠单元中所能提供的最⼤端⼝密度。
最⼩/最⼤10M以太⽹端⼝数 是指⼀台交换机所⽀持的最⼩/最⼤10M以太⽹端⼝数量。
最⼩/最⼤100M以太⽹端⼝数 是指⼀台交换机所⽀持的最⼩/最⼤100M以太⽹端⼝数量。
最⼩/最⼤1000M以太⽹端⼝数 是指⼀台交换机所能连接的最⼩/最⼤1000M以太⽹端⼝数量。
⽀持的⽹络类型 ⼀般情况下,固定配置式不带扩展槽交换机仅⽀持⼀种类型的⽹络,机架式交换机和固定配置式带扩展槽交换机可⽀持⼀种以上类型的⽹络,如⽀持以太⽹、快速以太⽹、千兆以太⽹、ATM、令牌环及FDDI等。
⼀台交换机所⽀持的⽹络类型越多,其可⽤性、可扩展性越强。
最⼤ATM端⼝数 ATM即异步传输模式。
最⼤ATM端⼝数是指⼀台ATM交换机或⼀台多服务多功能交换机所⽀持的最⼤ATM端⼝数量。
最⼤SONET端⼝数 SONET是SynchronousOpticalNetwork的缩写,是⼀种⾼速同步⽹络规范,最⼤速率可达2.5Gbps。
⼀台交换机的最⼤SONET端⼝数是指这台交换机的最⼤下联SONET接⼝数。
最⼤FDDI端⼝数 是指⼀台FDDI交换机或⼀台多服务多功能交换机所⽀持的最⼤FDDI端⼝数量。
背板吞吐量(bps) 也称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处理器或接⼝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数据量。
⼀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
交换机性能衡量指标及计算原理交换机非常常见,包括普通交换机、PoE交换机、万兆交换机等,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经常运用到,自然就要挑选交换机。
那么如何衡量交换机的性能,主要参数看哪些呢?包转发率交换机的包转发率(吞吐量)指的是交换机转发数据包的能力,单位是pps(包每秒),也就是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个数据包。
交换机接口速率:100Mbit/s的以太网接口,学过计算机的同学都知道,每8个bit组成一个字节,所以接一个百兆接口转换成节=12.5Mbyte/s,也就是说每秒这个以太网接口能转发12.5M个字节=12500000byte。
由于以太网的冲突检测机制,所以以太网传输数据帧时对数据帧的大小有个限制,数据帧最小为64byte,加上8byte的前导字节以及12byte的帧间间隙,合计就是84byte,也就是说在以太网上传输的数据帧最小为84byte。
以百兆以太口为例,一个百兆以太口每秒最多转发12500000byte的数据,假设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所传输的所有数据帧都是最小的84byte(当然如果传输的数据帧越大对交换机转发越有利,所以我们这里假设一个极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那么这个百兆以太口每秒转发的数据帧为12500000/84=148809pps(帧/秒)=148.8kpps=0.1488Mpps。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百兆以太网的包转发率为0.1488Mpps,那么千兆以太网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对于10G以太网对应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举个例子,假设有一台24口10/100Base-TX以太网交换机,那么这么该交换机的包转发率为24*0.1488Mpps=3.5712Mpps。
如果再加上4个千兆以太口4*1.488Mpps=5.952Mpps,那么总共就是3.5712Mpps+5.952Mpps=9.5232Mpps,也就是说一台24口百兆+4口千兆的以太网交换机,只有整机包转发率达到9.5232Mpss的时候,才能实现线速转发。
交换机性能参数知识介绍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在局域网中转发数据包。
交换机性能参数包括带宽、速率、端口数量、转发能力、转发规则等,这些参数决定了交换机的性能和适用场景。
带宽是交换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交换机的数据传输能力。
具体来说,带宽表示交换机能够处理的最大数据流量,通常以Mbps或Gbps为单位。
带宽越高,交换机的数据传输能力越强,可以支持更多同时进行的数据传输。
速率是交换机每个端口的传输速度。
一台交换机通常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都有自己的速率。
速率通常以Mbps或Gbps为单位,表示交换机在每个端口上允许的最大传输速度。
速率决定了单个设备在网络中的传输速度,更高的速率意味着更快的数据传输。
端口数量是交换机上可用的物理或逻辑端口数量。
物理端口是交换机的物理接口,通常使用RJ-45、SFP或GBIC等连接器连接设备。
逻辑端口是通过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技术从物理端口中划分出来的虚拟接口,可以实现不同的网络隔离和管理。
端口数量取决于交换机的型号和规格,通常有8、16、24、48个端口等多种选择。
转发能力是交换机进行数据转发的能力。
转发能力通常以PPS(每秒数据包数)或Gbps为单位,表示交换机每秒能够处理的最大数据包数量或总数据吞吐量。
转发能力越高,交换机在网络中传输数据的速度越快。
转发规则是交换机用来决定如何转发数据包的规则集合。
转发规则包括根据MAC地址、IP地址、VLAN标记等进行筛选和过滤的规则。
交换机可以根据这些规则将数据包转发给特定的端口或VLAN,实现网络中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除了以上常见的性能参数,还有一些其他的参数也会影响交换机的性能。
比如,缓存大小决定了交换机在处理数据包时的缓存容量,较大的缓存可以降低数据丢失的概率;延迟指交换机接收和转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间,较低的延迟可以提高交换机的响应速度;可靠性指交换机的稳定性和可用性,较高的可靠性意味着交换机可以长时间稳定工作。
交换机性能指标范文交换机是一种用于局域网或数据中心网络中实现数据转发和控制的网络设备。
其性能指标是评估交换机性能的重要依据,以下是一篇关于交换机性能指标的范文,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交换机作为局域网或数据中心网络中重要的网络设备,其性能指标对于网络稳定性和传输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交换机的性能指标,包括交换机的转发性能、吞吐量、端口数量、缓存容量等,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交换机性能指标1.转发性能交换机的转发性能是指交换机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数据包的数量。
转发性能越高,说明交换机处理数据包的能力越强。
转发性能一般以每秒能够转发的数据包数量来衡量,单位为pps(Packet Per Second)。
2.吞吐量交换机的吞吐量是指交换机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数据量。
吞吐量越高,说明交换机传输数据的效率越高。
吞吐量一般以Mbps(兆位每秒)或Gbps(千兆位每秒)来衡量。
3.端口数量交换机的端口数量是指交换机所拥有的物理或逻辑端口的数量。
端口数量越多,交换机能够连接的设备越多,网络的拓扑结构越丰富。
端口数量对于支持大规模网络和数据中心网络非常重要。
4.缓存容量交换机的缓存容量是指交换机用于存储数据包的缓存空间。
缓存容量越大,交换机能够存储的数据包数量越多,且能够更快地处理来自不同端口的数据包,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
三、性能指标的分析和解读1.转发性能和吞吐量是衡量交换机性能最重要的指标,它们直接关系到交换机能否快速处理和传输数据。
在选择交换机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网络规模和业务需求的转发性能和吞吐量。
2.端口数量是衡量交换机能够连接设备数量的重要指标,但并不意味着端口数量越多就越好。
过多的端口数量可能会增加交换机的复杂度和维护成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端口数量。
3.缓存容量是衡量交换机处理数据包能力的重要指标,较大的缓存容量可以缓解来自不同端口的数据竞争,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
电话语音通信系统需求概述电话语音通信系统主要是实现内、外部电话通信,信息机房内安装独立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和后备电源接入电信通信公网。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主要技术指标:●外线8-64条,内线48-512条(本次系统使用内线不少于240条);●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可实现灵活扩容;● 所有卡板采用带电插拔设计;● 中继接口丰富,可与E/M、载波、磁石、PCM(1和7信令)等制式交换网络联接;● 二次电源技术,停电自动切换由电瓶供电(AC:220V±10% 50Hz±2Hz DC:48V 40~100AH蓄电池);● 多PC接口,可联接多台微机终端进行相应的管理;● 电源、电脑话务员、语音信箱、计费系统内置;● 环路等位拨号,主机自动识别内外线号码;● 外接端口具备过流、过压保护功能;● 来电显示,可显示内、外线来电号码;● 中继的话务量均衡分配;● 主控热备份,在主CPU板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备用CPU板上,保证通信正常;● IP及自动路由选择:交换机自动识别是否具备IP服务,并率先走IP线路,IP字头可灵活设置● 智能开关电源:可记录查询电源运行数据,并可热备份● 汇接功能●软件话务管理功能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主要技术功能要求:(1)组网功能● 多种中继接口:交换机能提供2M PCM数字中继接口、载波中继接口、磁石中继接口,E&M中继接口、环路中继接口等,可灵活组建多种信令(包括NO.1和NO.7号信令和PRI信令)接口方式专用通信网,组网能力强,用户新增业务方便。
● IP功能与自动路由选择:可与电信、联通专线组网,形成区域IP电话网,并可自动选择经济实惠的IP路由。
● 出局局向码及间接局向码:出局局向码及间接局向码均可1至4位任意设定,充分满足多局向出局要求。
● 等位拨号功能:交换机与其他专网系统组成联网时,环路、E/M、PCM、载波中继均可实现等位拨号。
● 汇接功能:接受各端通过中继线送来的话力量或本地用户的话务量,然后送至相应的端局(可用于数字中继、E&M中继、载波中继和磁石中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