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申对脑卒中后抑郁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的实效性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244.19 KB
- 文档页数:3
脑卒中的预后评估及康复指导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功能。
脑卒中的预后评估和康复指导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论文将探讨脑卒中的预后评估方法以及康复指导的重要性。
1. 预后评估方法脑卒中的预后评估是评估患者在脑卒中后的康复情况以及预测康复能力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预后评估方法包括神经系统功能评估,生活能力评估和认知功能评估。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评估方法的内容及其作用。
(1)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神经系统功能评估是评估患者的肌力、感觉、平衡和运动功能等神经系统相关的功能。
常见的评估工具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强度量表(MRC)。
这些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神经功能和卒中的严重程度,从而指导康复治疗的目标和干预方法。
(2) 生活能力评估生活能力评估是评估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包括自理能力、独立生活和社交能力等。
常见的生活能力评估工具包括Barthel指数和Modified Rankin量表(mRS)。
这些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判断其是否需要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
(3) 认知功能评估认知功能评估是评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言语能力和计算能力等认知功能。
常见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包括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米尔福德认知评估量表(MMSE)。
这些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判断其是否有认知障碍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2. 康复指导的重要性脑卒中后的康复指导对于患者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康复指导包括康复措施的选择、康复目标的设定以及康复治疗的推进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说明康复指导的重要性。
(1) 康复措施的选择康复指导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康复措施。
例如,对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选择物理康复治疗;对于语言和言语能力障碍的患者,可以选择语言康复治疗;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选择认知康复治疗。
康复指导的目的是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康复潜力,选择最合适的康复措施,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和效果。
脑心健康管理师结合全流程管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进程㊁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杨彩侠,刘延锦,郭园丽,董小方,王爱霞,马珂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㊀河南郑州450000)ʌ摘㊀要ɔ目的:探讨脑心健康管理师结合全流程管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进程㊁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㊂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 2019年11月1日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㊂将2018年10月1日 2019年2月28日收治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将2019年3月1日 11月1日收治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脑心健康管理师结合全流程管理㊂比较两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㊁住院时间㊁恢复自理能力时间及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㊁贝克抑郁量表21版项(BDI⁃21)]㊁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㊁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㊁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㊁残疾程度和社会功能[采用Rankin修订量表(mRS)]㊂结果:研究组疾病知识了解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BAI㊁BDI⁃21㊁NIHSS㊁ADL㊁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住院时间㊁恢复自理能力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㊂结论:脑心健康管理师结合全流程管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可提高其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减轻不良心理状态,改善应对方式,减轻神经缺损程度,加快康复进程,降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提高社会功能㊂ʌ关键词ɔ脑卒中;脑心健康管理师;全流程管理;心理状态;应对方式中图分类号:R473.5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1.05.011㊀㊀文章编号:1006-7256(2021)05-0040-03㊀㊀脑卒中具有常见性,据相关数据统计,60% 80%的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认知㊁运动障碍,20% 60%的患者在发生脑卒中后并发焦虑㊁抑郁等情感障碍,极大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1-3]㊂为探索一种新的健康管理模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于2017年启动 卒中健康管理师 培训项目(2018年更名为 脑心健康管理师 ),旨在让脑心健康管理师在医院支持下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和患者开展院前㊁院中和院后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务㊂脑心健康管理师为由心理咨询师㊁营养师㊁健康教育专家等人员组合成的综合体,主要职责是通过专业的系统培训,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全程化㊁规范化㊁标准化㊁个体化的科学管理,增强脑卒中患者遵医意识,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复发率㊂全流程管理为新型的流程管理方法,是对流程管理的完善和改进㊂二者虽在临床得到广泛关注,但针对联合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的相关研究,临床尚无较多报道㊂2019年3月1日 11月1日,我们对4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脑心健康管理师结合全流程管理,效果满意㊂现报告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临床资料㊀选取2018年10月1日 2019年11月1日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㊂纳入标准:①均经头颅CT㊁磁共振成像及临床确诊为脑卒中者;②既往无卒中史者;③既往无认知或运动功能障碍者;④病历资料完整者㊂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脑血管疾病者;②急性期患者;③无基本读写能力者;④2个及以上主要照顾者认知障碍者㊂将2018年10月1日 2019年2月28日收治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3月1日 2019年11月1日收治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㊂对照组男21例㊁女18例,年龄49 73(63.81ʃ4.1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 19(6.31ʃ1.27)h;合并症类型:糖尿病2例,冠心病1例,高血压2例,其他2例㊂研究组男23例㊁女21例,年龄50 74(64.08ʃ4.4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 20(5.94ʃ1.03)h;合并症类型:糖尿病1例,冠心病2例,高血压2例,其他1例㊂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㊂1.2㊀方法1.2.1㊀对照组㊀采用常规护理干预㊂①向患者发放‘卒中健康知识手册“,陪同患者翻阅观看,在观看过程中向患者讲解手册中重点模块内容,并针对患者翻阅观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㊂②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明确患者所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给予安慰㊁鼓励,缓解其不良情绪㊂③协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并嘱家属在患者出院后应每天定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恢复训练㊂④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㊂⑤出院后每个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动态调整患者用药㊁训练方法㊂1.2.2㊀研究组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脑心健康管理师结合全流程管理,具体内容如下㊂①建立护理小组:包括科室护士长㊁心理咨询师㊁康复治疗师㊁健康教育专家㊁营养师,科室护士长负责协调任务㊂②制定护理计划:通过小组成员讨论制定㊁修改全流程管理内容及相关规范,即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明确患者心理障碍㊁功能障碍等相关风险,据此划分级别,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㊂③干预措施:a.健康教育㊂由健康教育专家结合患者及主要照顾者受教育程度,综合评估㊁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内容包括科学饮食㊁情绪稳定㊁坚持锻炼等,若认知能力较低,则结合健康教育内容通过网络收集汇总相关图片㊁视频,若认知能力较高,则采用文字㊁PPT或口头教育等方式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度㊂b.饮食管理㊂由营养师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计算每日营养需求,制定针对性营养膳食方案,但总体应保障蛋白每日摄入量在1g/kg左右,膳食纤04齐鲁护理杂志2021年3月第27卷第5期维每日摄入量在25 30g/kg,每日能量摄入量约104.5kJ/kg,早期营养采用鼻饲方式,若肠内营养耐受度低,则行肠外营养支持㊂c.心理管理㊂以访谈式情境的方式与患者交流,明确患者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结合患者性格特征㊁情绪障碍严重程度实施心理疏导,若仅存在轻微不良心理情绪,则结合患者喜好在病房内为患者播放电视剧或音乐,若患者不良情绪较严重,则邀请既往康复良好者微信视频连线,向患者强调保持良好情绪对康复的重要意义㊂d.康复管理㊂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康复锻炼内容以坐起㊁站立㊁卧位翻身等为主,每次锻炼30 60min,若患者不耐受,则调整为每次20 40min,训练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训练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主,训练过程中密切监测心率㊁血压变化,若出现异常不适则即刻停止锻炼,并给予相关检查㊂e.院外管理㊂在患者出院前,再次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管理,强调遵医用药㊁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于患者出院后,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建立微信群,定时发布饮食等疾病康复健康管理内容,并针对患者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每周日20:00通过微信小程序,以小课堂形式进行网络答疑,若患者因没有智能手机等因素不具有网络平台院外管理参与能力,则每2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每个月上门访视1次,保证可及时解决患者所存问题㊂④护理完善:科室护士长负责监督㊁检查流程执行情况,并对不合理处进行优化㊁完善㊂两组均干预3个月㊂1.3㊀观察指标㊀①采用我院自制‘脑卒中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包括发病机制㊁危险因素㊁症状表现㊁预防知识㊁突发处理5个方面,总分100分,ȡ95分为完全了解,84 94分为部分了解,<84分为不了解㊂完全了解㊁部分了解计入疾病知识了解率㊂②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㊁贝克抑郁量表21版项(BDI⁃21)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㊁抑郁情绪,总分0 63分,评分越低表明不良情绪越轻㊂③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积极应对方式㊁消极应对方式变化,其中积极应对方式0 36分,消极应对方式0 24分,评分越高表明越倾向于该应对方式㊂④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总分0 42分,评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㊂⑤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4 56分,评分越低表明生活能力越好㊂⑥比较两组住院时间㊁恢复自理能力时间㊂⑦采用Rankin修订量表(mR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残疾程度和社会功能,总分0 6分,评分越高表明残疾程度越严重,对日常生活影响越高,社会功能越低㊂1.4㊀统计学方法㊀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㊂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㊁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㊂检验水准α=0.05㊂2㊀结果2.1㊀两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比较㊀研究组完全了解25例,部分了解16例,不了解3例;对照组完全了解11例,部分了解17例,不了解11例㊂研究组疾病知识了解率为93.18%,对照组疾病知识了解率为71.79%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4,P=0.009)㊂2.2㊀两组干预前后BAI㊁BDI⁃21评分比较㊀见表1㊂表1㊀两组干预前后BAI㊁BDI⁃21评分比较(分,xʃs)组别nBAI评分干预前干预后BDI⁃21评分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4413.85ʃ1.896.75ʃ1.526.79ʃ1.283.87ʃ0.65对照组3914.01ʃ2.038.13ʃ1.767.05ʃ1.424.91ʃ0.70t值0.3723.8330.8777.017P值0.711<0.0010.383<0.0012.3㊀两组干预前后SCSQ评分比较㊀见表2㊂表2㊀两组干预前后SCSQ评分比较(分,xʃs)组别n积极应对方式干预前干预后消极应对方式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4419.75ʃ2.0629.85ʃ3.0117.95ʃ2.3812.81ʃ1.96对照组3920.13ʃ2.3424.16ʃ3.1218.24ʃ2.5014.89ʃ2.01t值0.7878.4490.5414.768P值0.434<0.0010.590<0.0012.4㊀两组干预前后NIHSS㊁ADL㊁mRS评分比较㊀见表3㊂表3㊀两组干预前后NIHSS㊁ADL㊁mRS评分比较(分,xʃs)组别nNIHSS评分干预前干预后ADL评分干预前干预后mRS评分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4417.95ʃ2.0711.74ʃ1.3819.13ʃ2.3715.80ʃ1.463.64ʃ0.422.04ʃ0.23对照组3918.14ʃ2.2614.16ʃ1.5919.50ʃ2.4916.95ʃ1.683.71ʃ0.462.85ʃ0.27t值0.4007.4240.6933.3370.72514.758P值0.690<0.0010.4900.0010.471<0.0012.5㊀两组住院时间㊁恢复自理能力时间比较㊀研究组住院时间(17.87ʃ2.04)d,对照组住院时间(23.45ʃ2.61)d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13,P<0.001)㊂研究组恢复自理能力时间(2.43ʃ0.26)个月,对照组恢复自理能力时间(3.09ʃ0.30)个月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38,P<0.001)㊂3㊀讨论随着临床医学发展,脑卒中病死率虽得到一定程度降低,但仍易遗留后遗症㊁终身残疾,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家庭社会负担[4-8]㊂常规护理经验施护,虽涉及心理㊁用药㊁康复锻炼等方面干预,但护理内容不具针对性,对个体实际需求不够重视,整体效果不理想[9-12]㊂探讨一种最佳的护理方案,是加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㊁提高预后效果的关键㊂脑心健康管理师结合全流程管理为护理新趋势,具有规范性㊁针对性等特点[13-15]㊂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疾病知识了解率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该方案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度㊂通过建立护理小组㊁制定护理计划,由专业人员实施心理㊁饮食等方面对应指导,并注重流程监护㊁检查㊁优化,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㊂结合患者认知能力采用视频㊁PPT等形式实施健康教育,易于患者理解,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结合每日营养需求给予饮食指导可满足患者机体恢复营养摄入,依据实际14齐鲁护理杂志2021年3月第27卷第5期心理状态采用转移注意力㊁同伴教育等方法,能促使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改善;而给予科学的康复指导和院外管理,可保障护理干预的延续性,避免患者出院后因未遵医用药㊁遵医锻炼影响疾病恢复㊂并可保障患者出院后持续获得护理服务,以强化院内护理效果,加快患者康复进程㊂本研究数据还表明,干预后,研究组BAI㊁BDI⁃21㊁NIHSS㊁ADL㊁mRS评分及消极应对方式均低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住院时间㊁恢复自理能力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可见脑心健康管理师结合全流程管理能减轻不良心理状态,改善应对方式,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快康复进程,提高社会功能㊂但患者出院后家庭康复训练等相关干预中,其主要照顾者为主要干预者,但患者主要照顾者不具备专业护理能力,临床不仅应在出院前加强对主要照顾者的培训,同时对部分专业能力要求较高的护理内容,还需通过上门访视实施,以确保护理质量㊂参考文献[1]㊀Sakalauskaitё⁃JuodeikienёE,JatužisD.DescriptionsofApo⁃plexybyJosephFrankintheBeginningoftheNineteenthCenturyinVilnius[J].EurNeurol,2017,78(1-2):8-14.[2]HumphreysGJ,WaqarM,McBainAJ,etal.Sphenoidsinusmicrobiotainpituitaryapoplexy:apreliminarystudy[J].Pi⁃tuitary,2017,20(6):619-623.[3]李梦,王京,陈聪.全程护理干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及康复进程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6):321-322.[4]SerramitoGarcíaR,SantínAmoJM,RománPenaP,etal.Cerebralinfarctionafterpituitaryapoplexy:Descriptionofacaseandreviewoftheliterature[J].Neurocirugia(Astur),2016,27(6):310-314.[5]高波.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康复进程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9,27(5):173-175.[6]覃贤文,刘文伟.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7):110-112.[7]方少凡.进食困难的脑卒中患者的营养风险评估和对策[D].广州:广州医科大学,2018.[8]赵国棉,季淑红,郭红倩.延续性护理在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7):105-107.[9]莫静金,徐俊苗,高琼珠,等.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4):46-48.[10]李燕,孙茜.家庭-社会支持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㊁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9,28(5):464-468.[11]赵琳莉,肖德婉,黄惠霞,等.功能训练辅以营养干预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19):2358-2359.[12]陈银娟,蓝静,戴利,等.家庭签约对社区脑卒中病人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9,17(24):2981-2983.[13]艳玲,邓晖,周宇光,等.脑心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干预效果[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9,16(9):118-120.[14]童莉,张颖洁,焦永倩,等.全面流程管理在老年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5):765-768.[15]潘婉婉,林斌.全面流程管理对预防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3):208-210.本文编辑:董永阳㊀㊀2020-08-01收稿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医务人员体验和支持性需求的质性研究吴㊀杰1,高㊀颖2,尹㊀月2,侯㊀杰3∗(1.山东省警官总医院㊀山东济南250002;2.山东省胸科医院;3.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ʌ摘㊀要ɔ目的:探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医务人员的真实体验和支持性需求,为管理者后续开展支持性项目提供参考㊂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济南市2所三级医院13名不良事件中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现象学研究中Co⁃laizzi7步骤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㊂结果:提炼出 负性体验及应对㊁正性体验及应对㊁支持性需求的多样性及广泛性 3个主题㊂结论:应重视不良事件中医务人员身心负性体验,加强正向应对引导;关注支持性需求,建立完善的支持系统,帮助其尽快恢复良好的工作状态㊂ʌ关键词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第二受害者;质性研究中图分类号:R192.9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1.05.012㊀㊀文章编号:1006-7256(2021)05-0042-04㊀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以下简称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发生的非预期的㊁不期望的或潜在的危险事件,影响群[基金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9WS524)㊂∗通信作者体主要是患者及家属㊁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1]㊂2000年,学者Wu[2]将在不良事件中受到伤害的患者及家属称为第一受害者,而不幸卷入不良事件并且经历与该事件相关心理和情感创伤的医务人员称为第二受害者㊂2009年,Scott等[3]进一步完善其定义为:医务人员在非预期的不良事件㊁医疗差错或未24齐鲁护理杂志2021年3月第27卷第5期。
2020年12月护理学报December,2020第27卷第23期Journal of Nursing(China)Vol.27No.23【循证护理】脑卒中后抑郁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谭静1,韩江全2,胡春婷3,廉民学4,罗红波2,李妍5,刘宁1(1.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广东珠海519041;2.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神经内科,广东珠海519100; 3.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陕西西安710004;4.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61;5.英国国王学院南丁格尔护理学院,英国伦敦WC2R2LS)[摘要]目的检索并获取脑卒中后抑郁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管理者及患者进行脑卒中后抑郁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UpToDat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key、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中国知网、BMJ、最佳实践信息册、PubMed、美国指南网、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Sciencedirect、中国指南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7月涉及到脑卒中后抑郁管理的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及系统评价,纳入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
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3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6篇系统评价、6篇证据总结。
最终从5个方面总结出24条最佳证据。
结论关于脑卒中后抑郁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以为护理工作人员提供循证证据。
通过应用最佳证据,以更系统、科学的方法管理脑卒中后抑郁,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脑卒中后抑郁;循证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0.23.042Best Evidence Summary for Manage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TAN Jing1,HAN Jiang-quan2,HU Chun-ting3,LIAN Min-xue4,LUO Hong-bo2,LI Yan5,LIU Ning1(1.Zhuhai Campus,Zunyi Medical University,Zhuhai519041,China;2.Dept.of Neurology,the Fifth Affiliated(Zhuhai)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Zhuhai519100,China;3.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04, China;4.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5.Nightingale School of Nursing,King’s College,London WC2R2LS,England)Abstract:Objective To select and obtain the best evide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edical staffs to manage post-stroke depression.Methods We conducted research in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inical Excellence(NICE),UpToDat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key,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BMJ,Best Practice Information Sheet(BPIS),PubMed,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Embase,Wanfang database, Science direct,Chinese Guideline Clearinghouse and 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Construction from the inception until July2019 involving guidelines,expert consensus,evidence summaries and systematic review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management.The quality evaluation and evidence extraction of the included literatures were conducted by two researchers.Results A total of17 articles were selected,including3guidelines,2expert consensus,6systematic evaluations and6evidence summaries.Finally,24 pieces of best evidence were summarized from5aspects.Conclusion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best evide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provided evidence-based evidence for nursing staff.The best evidence is helpful to manage 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n a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way.Key words:stroke;depression;post-stroke depression;evidence-based nursing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兴趣减退等为主要表现的情感障碍[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
评分时间2分钟。
1a意识水平:即使不能全面评价(如气管插管、语言障碍、气管创伤、绷带包扎等),检查者也必须选择1个反应。
只在病人对有害刺激无反应时(不是反射),方记录3分。
0=清醒,反应敏锐1=嗜睡,最小刺激能唤醒病人完成指令、回答问题或有反应2=昏睡或反应迟钝,需要强烈反复刺激或疼痛刺激才能有非固定模式的反应3=仅有反射活动或自发反应,或完全没反应、软瘫、无反应1b意识水平提问:(仅对最初回答评分,检查者不要提示)询问月份,年龄。
回答必须正确,不能大致正常。
0=两个问题都正确1=正确回答一个2=两个都不正确或不能说1=因气管插管、气管创伤、严重构音障碍、语言障碍或其他任何原因不能说话者(非失语所致)2=失语和昏迷者不能理解问题1c意识水平指令:要求睁眼、闭眼:非瘫痪手握拳、张手。
若双手不能检查,用另一个指令(伸舌)。
仅对最初的反应评分,有明确努力但未完成也给评分。
若对指令无反应,用动作示意,然后记录评分。
对创伤、截肢或其他生理缺陷者,应给予一个适宜的指令。
0=都正确1=正确完成一个2=都不正确2凝视:只测试水平眼球运动。
对自主或反射性(眼头)眼球运动记分。
若眼球侧视能被自主或反射性活动纠正,记录1分。
若为孤立性外周神经麻痹(Ⅲ、Ⅳ、Ⅴ),记1分。
在失语病人中,凝视是可测试的。
对眼球创伤、绷带包扎、盲人或有视觉或视野疾病的患者,由检查者选择一种反射性运动来测试。
建立与眼球的联系,然后从一侧向另一侧运动,偶尔能发现凝视麻痹。
0=正常1=部分凝视麻痹(单眼或双眼凝视异常,但无被动凝视或完全凝视麻痹)2= 被动凝视或完全凝视麻痹(不能被眼头动作克服)3视野:用手指数或视威胁方法检测上、下象限视野。
如果病人能看到侧面的手指,记录正常。
如果单眼盲或眼球摘除,检查另一只眼。
0=无视野缺失1=部分偏盲或明确的非对称盲(包括象限盲)或濒临死亡2=完全偏盲3=双侧偏盲(全盲,包括皮质盲)4面瘫:言语指令或动作示意,要求病人示齿、扬眉和闭眼。
脑心健康管理师对脑卒中患者全程管理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究脑心健康管理师的设立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全程管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中心诊断为急性脑卒中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实施脑心健康管理师全程管理。
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半年,分别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和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估。
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调查均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脑心健康管理师能明显提高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全程管理的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脑心健康管理师;脑卒中;生活质量;满意度Effect evaluation of brain-heart health manager on whole-cours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troke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brain-heart health manager on the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diagnosed as acute strokein our center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randomlyp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50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management, while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full-course management by brain and heart health managers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er. Patients were assessedwith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Life Scale (GQOL-74) and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before and half a year after intervention,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scores of QOL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Brain-heart health manager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effect of the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of stroke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ing care,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Key words: brain and heart health manager; Stroke; Quality of life; degree of satisfaction脑心健康管理师是针对卒中疾病的专职健康管理师,主要职责是通过专业的系统培训,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全过程、规范化、标准化、个体化的科学性管理,掌握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疾病复发和预防知识,增强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的意识,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复发率。
安理申能够长期服用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都会听到一些老年朋友抱怨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差,经常前一秒才做了的事情后一秒就完全不记得了,久而久之也就会出现一些老年痴呆的症状. 因此医生们都会让他们服用安理申来缓解这些症状,那么安理申能够长期服用吗?针对这个疑问,接下来的时间请朋友们和我一起进入到下面的学习内容.安理申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多奈哌齐,主要用于轻度或中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证的治疗。
那么,可以长期服用安理申吗?针对问题,下面由笔者为大家作出详细介绍。
安理申(盐酸对奈哌齐片)具有高度选择性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脑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增加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浓度,从而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记忆力下降、生活能力减退等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即所谓的老年痴呆症。
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
安理申为特异的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此酶主要存在于脑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症疗效显著。
提到安理申很多人并不熟悉,其实安理申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多奈哌齐,主要用于对轻度或中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症状的治疗。
那么,可以长期服用安理申吗?不建议长期服用。
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如下副作用:1、最常见的安理申(盐酸对奈哌齐片)的副作用(发生率≥5%并且是安慰剂组出现比率的2倍)是腹泻、肌肉痉挛、乏力、恶心、呕吐和失眠。
其它常见的副作用(发生率≥5%并且≥安慰剂组)是头痛、疼痛、意外伤害、普通的感冒、腹部机能紊乱和头晕。
晕厥、心动过缓和少见的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癫痫也有报道。
从上面的几段文字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毕竟安理申是属于一种西药,而长期服用西药也会对身体产生一些副作用,毕竟是药三分毒嘛。
所以当我们的症状得到一定缓解的时候,就一定要多在饮食中多吃一些能够达到补脑的食物,而且还要积极投入到户外体育运动中,这样才能防止小脑萎缩。
科学的心理疏导对脑卒中患者抗抑郁的重要意义【摘要】脑卒中患者往往会伴随抑郁情绪,影响康复效果。
科学的心理疏导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心理疏导,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康复效果。
科学的心理疏导不仅有助于抑郁情绪的缓解,还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科学的心理疏导对脑卒中患者抗抑郁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在面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时,科学的心理疏导将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疏导、科学、重要性、自我调节能力、心理状态、康复效果、心理支持、帮助1. 引言1.1 介绍脑卒中患者抑郁的现状脑卒中患者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在脑卒中患者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抑郁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疾病的症状,甚至延长康复的时间。
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中大约有30%至50%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抑郁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增加治疗的难度和费用。
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及时干预和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还发现,抑郁症状的程度与脑卒中的程度和后遗症有一定的关联,抑郁症状还可能影响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
如何有效地帮助脑卒中患者克服抑郁症状,提高他们的心理状态,促进康复过程变得至关重要。
1.2 引出科学的心理疏导对脑卒中患者的重要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抑郁情况在脑卒中患者中十分普遍,据统计,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高达40%以上。
而抑郁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科学的心理疏导对脑卒中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更好地面对疾病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科学的心理疏导还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适应治疗和康复过程。
通过心理疏导,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心理支持和帮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康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