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一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格式:ppt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20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细胞的多样性:生物体的细胞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形态多样性:细胞形态的多样性,例如: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异;
- 结构多样性:细胞结构的多样性,包括细胞的器官组织以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差异;
- 功能多样性:细胞功能的多样性,例如:肌肉细胞负责收缩,神经细胞负责传递信息,脂肪细胞负责储存能量等;
- 分工协作:细胞通过分工协作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例如:心脏细胞和肌肉细胞协同工作完成心脏收缩。
2. 细胞的统一性: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功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细胞膜:细胞都有细胞膜,包裹和保护细胞内部的物质,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质:细胞内部类似于胶状的物质,包含有细胞器和细胞内溶质;
- 遗传物质:细胞都含有遗传物质,对细胞的生长和发育、细胞功能的表达起重要作用;DNA是细胞的主要遗传物质;
- 能量转化:细胞通过代谢反应将外部的能量和物质转化为细胞内部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
- 细胞分裂:细胞通过分裂繁殖,保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 调节机能:细胞通过调节机能来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生命现象的基础,对于理解生物学的许多其他知识和现象具
有重要意义。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材料用具
Ⅰ、酵母菌(单细胞真菌),水绵(绿藻类低等植物),叶保卫细胞(高等植物),鱼或人红细胞(高等动物细胞)。
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碘液(将细胞核染成黄色)。
2)观察结果
Ⅰ、自然界的细胞具有多样性:植物细胞(水绵和叶保卫细胞)通常含有细胞壁和叶绿体;真菌细胞多具有细胞壁,但没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也没有叶绿体。
Ⅱ、绝大多数的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都含有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这说明了这些细胞(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
注意:除实验观察的以上细胞外,自然界还存在没有成形核的细胞,如大肠杆菌。
只含有核糖体一种无膜包被的细胞器。
说明(菌):通常名称中含表形状字眼的菌为细菌,属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名称中不含表形状字眼的菌为真菌,属真核生物,如酵母菌、霉菌等。
说明(藻):一般来说,蓝藻门更常用的称呼是蓝细菌,它们属原核生物,如蓝藻、发菜、颤藻等都属于蓝藻门。
蓝藻门以外的藻类都属于真核生物,如团藻、衣藻等。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魏尔肖等人发展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Ⅰ、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Ⅱ、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Ⅲ、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说明:新细胞主要是从老细胞中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产生的。
精卵结合成受精卵,或者通过现代生物科技使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等方式也可以产生新细胞。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必修1----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说课稿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人教版教材高一生物必修课本1 第一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既要求学习细胞的基础知识,更需学会实验器材的操作技巧,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不仅为学好以后的生物知识更对日后各种实验操作打下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第一章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内容包含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区别和联系的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识记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了解水平)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应用水平)2、能力目标使用高倍镜观察多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独立操作水平)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认识显微技术的发展进步对生物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3)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教学难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四、说学法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大家都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五、说教法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第一册[人教版]第一章走近细胞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知识结构观察细胞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学说的建立二、教学目标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4、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解决方法](1)教师结合教材图示,在操作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些操作步骤,才能更好地完成观察细胞的任务;同时提供足够的材料,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P10-11材料,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解决方法](1)教师先采用“顾名思义”的方法,从字面上分析这两类生物的最主要区别在于细胞核。
“原核”即原始的细胞核,“真核”即真正的细胞核。
(2)充分利用细菌、蓝藻细胞的模式图,总结出二者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方法直观法、讲述法六、教具准备1、各种实验仪器。
2、教师准备观察材料。
七、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显微镜观察细胞,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让学生比较见异同,出真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3、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让学生领悟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八、教学程序第一课时[问题探讨]展示P7四张照片,讨论问题:1、一共有几种细胞?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它们共同的结构有哪些?2、你能从中举一两个例子,说说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吗?(一)观察细胞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
(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教师归纳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精品学案知识梳理1.观察细胞的实验使用显微镜的基本程序是:安放→对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细胞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这反映了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细胞内有无以___________________,把细胞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由___________________包被的_________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但有一个环状DNA分子,位于_____________。
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
这让我们看到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
(3)真核生物由_______________细胞构成,原核生物由________________细胞构成。
3.细胞学说的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世纪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两位科学家建立了细胞学说。
其要点有:(1)细胞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___________________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中产生。
疑难突破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剖析: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