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身边的化学 图文
- 格式:ppt
- 大小:4.10 MB
- 文档页数:18
1.1 身边的化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注意和发现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品和现象。
2.认识化学科的内容3.知道科学探究方法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知道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物品和现象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2.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
3.通过学习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2: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教学工具】牙刷,塑料袋,原子笔,面包,玩具车,辅助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分组讨论,归纳总结♦课前预习一:身边的化学1.化学与家居。
2. 化学与出行。
3.化学与环境、健康.4. 化学与社会发展.二:化学学习的内容及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情景导入:拿出牙刷,塑料袋,原子笔,面包,玩具车,让同学们看。
提问认识它们吗?知道它们是什么做的吗?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又一门新课-- 化学。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1: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展示手电筒、电话、玩具车、电视机、圆珠笔、脸盆教师活动:这些物品大家认识吗?知道他们是用什么制造的吗?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吗?学生活动:自有回答。
教师倾听并引导学生他们都由塑料制成。
教师活动:他们能用我么以前学过的数学、语文、生物等知识制造出来吗?教师根据会打印出:从今天开始我们还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 ----------- 化学。
刚才我们展示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节“社会生活与化学”中的第一个问题 -------- 家里的塑料。
教学活动2:教师活动:你们身上穿的是什么?知道他们是用什么做的吗?学生活动:自有回答。
教师活动:仔细倾听并指导。
然后展示课件做衣服用的化学纤维。
用我们的化学知识能够制成我们所需要的特殊用品。
教学活动3:教师活动:展示课件面包、烧鸡、干燥剂、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