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化学镀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

课程名称:轻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班级:

学号:

姓名:

专业:应用化学

成绩:

镁合金化学镀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镁合金化学镀技术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重点介绍了镀前处理工序的革新、镀液配方的优化、多元镀以及复合镀技术的开发,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镁合金化学镀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镁合金化学镀表面改性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electroless planting on magnesium alloy is simply introduced and a review is made on the status of it.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pretreatment,bath formula,polybasic and composite coating is focused.On the basic of them,the existing question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electroless plating on magnesium alloy are indicated.

Key words magnesium alloys,electroless plating,surface modification

1.引言

镁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弹性模量小、尺寸稳定、易于回收等优势。随着镁加工工艺的改进,特别是环保标准的提高,镁合金逐渐成为继钢铁、铝之后的第三大金属结构材料,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镁合金化学性质活泼,在侵蚀性环境中极易遭受腐蚀破坏,至今没有得到与其资源、性能相匹配的大规模的工业应用,因此,表面防护处理对于镁合金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镁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镀、电镀、化学转化、阳极/微弧氧化、有机涂装等。其中化学镀技术以其设备投资少、不受工件尺寸和形状限制、镀层性能优越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

常规金属的化学镀技术在20世纪40年代由A.Brenner和G.Riddell研制成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针对铁基、铝基等处理对象,现已解决诸如镀液再生、镀液稳定性、镀层组织结构性能测试等问题。化学镀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并在航空航天、汽车、石化、机械、矿业、军事、3C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与铁基和铝基材料相比,镁合金属于难镀基材,其化学镀工艺更复杂、更困难。原因如下:①镁化学性质活泼,自氧化薄膜在合金表面迅速生成,妨碍了沉积金属与基底形成金属-金属键,影响镀层/基体的结合强度;②镁在普通镀液中与其它金属离子置换反应剧烈,容易导致沉积的镀层疏松、多孔、结合力差;

③镁合金的基体相和第二相有不同的电极电位,易形成腐蚀微电池,造成基体严重腐蚀,进而导致镀层沉积不均匀;④镁的标准电极电位低,镀层一般呈阴极性,

必须保证无孔,否则会使基体金属产生严重的电化学腐蚀;⑤由于难以得到质量满意的镁合金铸件,基底表面的孔隙和夹杂可能成为镀层孔隙的来源。因此,常规化学镀工艺并不适用于镁合金。

镁合金化学镀技术包括化学镀镍、化学镀铜、化学镀银等,其中,化学镀镍技术发展最快。化学镀镍的基本原理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用还原剂将镀液中的Ni2+还原沉积在具有催化活性的基体表面,形成镍合金镀层。根据所用还原剂的不同,化学镀技术可分为Ni-P镀、Ni-B镀等。其中Ni-P镀所得镀层因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磨性、焊接性和装饰性而应用最广,因此,镁合金化学镀一般指Ni-P化学镀。

镁合金化学镀工艺主要有浸锌法和直接化学镀镍法。浸锌法所得镀层性能优良,与基体结力好,但是浸锌和预镀铜过程工艺复杂,控制难度大,并且使用了剧毒的氰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此外,浸锌法不适用于高铝镁合金。直接化学镀镍法解决了上述问题,成为目前最常用的镁合金化学镀方法之一。虽然Dow直接化学镀镍法已被纳入美国ASTM标准,但由于镀前处理工序繁杂,且工艺配方中存在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铬酐、氟化氢等化合物,阻碍了该工艺的广泛应用。另外,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对镁合金化学镀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镁合金化学镀技术的深入研发成为重要的课题。目前,对于镁合金化学镀镍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直接化学镀镍法的改进和提高,包括前处理工艺的革新、镀液配方的优化、多元镀及复合镀技术的开发等。

2.前处理工艺的革新

2.1 常规镀前处理工艺的改进

化学镀镀前处理的实质是在预镀材料表面以一种保护膜取代另一种保护膜的过程,一般包括碱洗除油、酸性浸蚀和活化阶段。前处理对镁合金化学镀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不适当的前处理会引起镀层外观变差、结合力降低及孔隙率增加等严重质量问题。工艺配方的无毒化是前处理工艺改进的主要方向。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酸洗和活化工艺的改进。如胡文彬等用120g/L CrO3+1g/L KF 替代ASTM B480标准的酸洗配方,得到了耐蚀性更高的Ni-P合金镀层。刘玉芬等对常用的两种酸洗配方和4种活化配方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前处理工艺组合,其中酸洗配方为H3PO4+钼酸钠,避免了六价铬的使用,镁合金腐蚀电位由基体的-1.6V提高至-0.38V,腐蚀电流大大降低。杨金花等研究了酸洗各因素对镀速、镀层表面状态、自腐蚀电流密度的影响,以及活化时间

对基体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镀层对耐蚀性和耐磨性的测试,得出最佳酸洗工艺为CrO3240g/L,HNO3(68%)40ml/L,时间30s,室温。

2.2 新型镀前处理工艺的开发

常规前处理工艺一般难以摆脱毒害化学品六价铬化合物以及氟化物等的使用。近年来,科技工作者尝试将其他表面处理方法与镁合金化学镀镀前处理工艺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涉及复合技术主要包括化学转化-化学镀、预镀-化学镀、微弧氧化-化学镀等。

化学转化膜一般较薄,耐蚀性有限,一般只能作防护底层。以化学转化作为镁合金化学镀镀前处理的研究较为普遍。如宋影伟等以焦磷酸钠为主要成分进行碱浸,先在基体表面得到一层磷化膜,增加基体表面粗糙度,再进行化学镀镍,避免了使用氢氟酸和六价铬等有毒物质,实现了镁合金化学镀无Cr6+前处理。杨培霞等采用环保型磷化工艺对镁合金进行化学镀镍前处理,镀层耐蚀性随磷化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小,当磷化时间为75s时,镀层腐蚀电位比直接化学镀镍层正移640mv,腐蚀电流密度下降3个数量级。崔作兴等利用高锰酸盐和磷酸盐为主要成分的酸性转化液进行镀前处理,所得镀层腐蚀电位正移了830mv。霍宏伟等尝试了锡酸盐转化膜上化学镀镍,所得镀层结构致密,且极化过程中出现明显的钝化现象。XipingLei等在钼酸盐转化膜上成功制得了高耐蚀的化学镀层。XiufangCui等利用植酸盐化学转化处理作为镀前处理,有效利用植酸特殊的结构性能,实现了转化膜与镀层之间的完美结合。腐蚀电流密度由镀前的3.02μA/cm2降至镀后的0.13μA/cm2。

国栋等通过在金属置换镍膜上进行化学镀镍,不仅简化了工艺过程,避免了酸洗和活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且所得镀层自腐蚀电位约为-0.35V,钝化区间达700mv。贺忠臣等尝试了AZ31镁合金表面先碱性化学预镀镍之后二次镀镍的工艺,所得非晶态高镀层钝化区间接近800mv,钝化区的腐蚀电流密度小于0.01μA/cm2,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的化学镀镍层。电镀具有镀速快、镀层平整的特点,焦亮等将电镀锌作为化学镀镍的镀前处理技术,所得镀层均匀、致密,外观质量良好且与基体结合牢固。

微弧氧化与化学镀工艺有效结合用于镁合金表面处理,最早由LiuZhenmin 做了大胆尝试。李建中等做了类似研究,通过对微弧氧化膜进行敏化、活化、还原,再进行化学镀镍得到了致密、颗粒细小、硬度高达10195MPa且耐蚀性能显著提高的化学镀层,并实现了“绿色无氟”的化学镀镍处理。蒋百灵等对镁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