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天天强化练15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小说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6
第1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明清书法家的书法都很有法度和功力,技法娴熟,流利美观,但就是缺少一种力量,缺少一种卓尔不群的精神气象。
B.马警官在办案中十分细心,能够洞若观火,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他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C.法国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馆被盗,20件珍贵藏品不胫而走。
该馆中的中国馆保存着1860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掠的大量珍贵文物,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
D.本赛季的全国女排联赛在对抗性和观赏性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八强战之后,比赛打得更加难舍难分,这与四位名帅的排兵布阵和临场指挥不无关系。
E.在2015央视网络春晚上王铮亮演唱了《最远的距离》,他那温暖醇厚又不失清亮的嗓音,让现场每位观众耳濡目染,沉浸其中,让每一个归心似箭的人热泪盈眶。
2.(2016河北唐山三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阿尔法狗”系统战胜世界顶级围棋选手李世石,引发人们对人工智能是否会战胜人脑并最终征服世界的猜想的深沉反思、热切关注和激烈辩论。
B.伴随慈善法诞生,中国人民存善念、行善举的朴素意识统一上升为国家意志,现代中国在不断完善法治的进程中又将社会文明向前推进了一步。
C.在消费有所增长的情况下,政府需要规范市场秩序,维持物价稳定,思考如何保持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利益均衡的途径,也要杜绝投机者的产生。
D.面对朝鲜与美韩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中方提出的半岛无核化与停和机制转换并行推进的外交新思路,是扫清当前朝鲜半岛核困局的有效途径。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修昔底德死在什么地方呢?传说他晚年住在马其顿王阿基拉斯的宫廷里, ① 死在马其顿; ② 他在他的著作中对于阿基拉斯有详细的叙述而引起的推测。
③ 他既住在安菲玻里附近, ④ 这些事情不是一定要住在马其顿宫廷里 ⑤ 知道的。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要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下围棋荡秋千抖空竹放风筝B.抖空竹荡秋千下围棋放风筝C.下围棋放风筝抖空竹荡秋千D.抖空竹放风筝下围棋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天天强化练16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传记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37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76082184】①不论雾霾持续时间有多长,只要一刮风下雨,就立即________,但是靠天治霾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优化能源结构才是根本。
②由于动乱不断,叙利亚、利比亚等国家的许多贫民被迫跨越地中海,分批逃难至欧洲大陆,本来幸福的一家人,因战争而________,难得一见。
③昔日的他在职场上叱咤风云,呼风唤雨,可谓风光无限,可如今却________,专心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可谓是动静相宜,收放自如。
A.烟消云散风流云散销声匿迹B.烟消云散销声匿迹风流云散C.风流云散烟消云散销声匿迹D.风流云散销声匿迹烟消云散A[烟消云散:形容事物消失净尽。
①句强调雾霾在刮风下雨时就消失了,正好用“烟消云散”。
风流云散: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
②句指本来幸福的一家人因战争而离散,与“风流云散”的意思一致。
销声匿迹: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或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
③句说他昔日呼风唤雨、风光无限,如今与过去相反,过去是“动”“放”,如今是“静”“收”,把自己敛藏起来,正好用“销声匿迹”。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76082185】A.周庄人在商场风生水起时,没有忘记打造自己的后花园,不仅让精神得到了很好的憩息,也追求到了富甲一方的财富。
B.“余额宝”之类产品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与利率没有市场化、存在较大的存款差价有莫大关系。
C.《欧盟观察家》称,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欧盟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也是一个令欧盟决策层出现严重分歧的难题。
D.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骄傲,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有深刻、深厚的精神涵养和审美情趣,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多品味汉字的间架结构,就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安静气息抵达内心。
C[A项,语序不当,“不仅”“也”后边的内容互换。
天天强化练8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传记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37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76082157】①购物能给女人带来幸福感,特别是面对打折等促销活动,那种以便宜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物品的快乐,是男人所不可理喻....的。
②在今年的欧洲杯中,俄罗斯队首轮比赛轻松获胜,其中有着“新沙皇”之称的扎戈耶夫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③在以特权为荣的国土上,要想取消特权恐怕不是靠一个报告、一次规定、一个会议决定乃至一个法律条款所能做到的,需要上行下效....,身体力行,养成习惯才能彻底根除。
④目前又有一股中等强度的冷空气正在“蠢蠢欲动....”,预计可能会在今天开始“中国之旅”,至于它会不会给辽宁带来较大幅度降温影响,气象部门正在密切监测中。
⑤陕西考古研究院对外消息称,上官婉儿铭文墓志为千字楷书,记载上官昭容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息,行文采用春秋笔法....,文学色彩浓重,溢美之词较多。
⑥一曲《雨霖铃》,绘尽秋之凄凉,诉尽惜别之苦,二人河梁携手....,凄婉至深;离愁别绪,催人泪下。
一曲《雨霖铃》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占据了多少人的心扉?A.①③④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⑤⑥B[①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②可圈可点: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
也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③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含贬义。
④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这里是活用,符合语境。
⑤春秋笔法:指文字隐晦、文笔婉转而含有褒贬意思的写作风格。
不合语境。
⑥河梁携手:河梁,桥。
指送别。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在哈尔滨举办的日本电影周以及后来在我国其他城市陆续上映的几部日本影片,都是近几年日本电影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B.新的3D电视系统突破了过去的各种局限,观看时无须专门的佩戴眼镜,而且图像分辨率更高,画质也更加清晰。
天天强化练10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5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有业界专家透露,住建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准则,也就是说,像“铜钱楼”这类众口一词....的“奇葩建筑”,以后很可能不会获批建造了。
②为探询奥巴马对朝外交政策,朝鲜不仅高调宣布其试射远程战略导弹,而且强硬中止与韩国的相关协议,美国则拒绝与其单独会谈,美朝双方僵持不下,形势如箭在弦....。
③《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为背景,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
时至今日,很多60后对那段不平凡的岁月还记忆犹新....。
④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⑤“互联网+”是这两年来人们耳濡目染....的词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全社会立即掀起了新一轮关注和解读“互联网+”的热潮。
⑥面对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困境,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日前表示,应对老龄化,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刻不容缓....。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⑥D.④⑤⑥A[①众口一词:指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使用正确。
②如箭在弦:箭在弦上,比喻势在必行。
不合语境,可换为“剑拔弩张”。
③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
使用正确。
④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使用对象不当,此处应用,“不温不火”,形容不冷淡也不火爆,平淡适中。
⑤耳濡目染:强调长期看到或听到,自然受到影响。
不合语境,应改为“耳熟能详”。
⑥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使用正确。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76082162】A.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应将包括遏制网络谣言在内的社会舆论监管纳入法制轨道,还要依法追究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天天强化练8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传记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37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76082157】①购物能给女人带来幸福感,特别是面对打折等促销活动,那种以便宜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物品的快乐,是男人所不可理喻....的。
②在今年的欧洲杯中,俄罗斯队首轮比赛轻松获胜,其中有着“新沙皇”之称的扎戈耶夫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③在以特权为荣的国土上,要想取消特权恐怕不是靠一个报告、一次规定、一个会议决定乃至一个法律条款所能做到的,需要上行下效....,身体力行,养成习惯才能彻底根除。
④目前又有一股中等强度的冷空气正在“蠢蠢欲动....”,预计可能会在今天开始“中国之旅”,至于它会不会给辽宁带来较大幅度降温影响,气象部门正在密切监测中。
⑤陕西考古研究院对外消息称,上官婉儿铭文墓志为千字楷书,记载上官昭容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息,行文采用春秋笔法....,文学色彩浓重,溢美之词较多。
⑥一曲《雨霖铃》,绘尽秋之凄凉,诉尽惜别之苦,二人河梁携手....,凄婉至深;离愁别绪,催人泪下。
一曲《雨霖铃》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占据了多少人的心扉?A.①③④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⑤⑥B[①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②可圈可点: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
也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③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含贬义。
④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这里是活用,符合语境。
⑤春秋笔法:指文字隐晦、文笔婉转而含有褒贬意思的写作风格。
不合语境。
⑥河梁携手:河梁,桥。
指送别。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在哈尔滨举办的日本电影周以及后来在我国其他城市陆续上映的几部日本影片,都是近几年日本电影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B.新的3D电视系统突破了过去的各种局限,观看时无须专门的佩戴眼镜,而且图像分辨率更高,画质也更加清晰。
天天强化练15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小说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3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76082181】①“且行且珍惜”“萌萌哒”“也是醉了”“有钱,就是任性”等十条网友们________的流行语入围“十大网络流行语”,这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共鸣。
②“耻”和“不耻”是君子人格的阀门。
如果这个阀门消失,君子人格将________;如果这个阀门依然存在,哪怕锈迹斑斑,君子人格还是会生生不息。
③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性格________,所以既受人尊重,又有很多朋友。
A.耳熟能详荡然无存外方内圆B.家喻户晓付诸东流外方内圆C.家喻户晓付诸东流外圆内方D.耳熟能详荡然无存外圆内方D[“家喻户晓”指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不能以“网友们”为修饰对象。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能以“网友们”为修饰对象。
故①应填“耳熟能详”。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也没有留下。
“付诸东流”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②如果这个阀门消失,君子人格将全部丧失,即“荡然无存”。
“外圆内方”指为人处世之道,表面随和,内心严正,含褒义。
“外方内圆”指人外表正直,而内心圆滑,含贬义。
从先生“既受人尊重”推知,③应该填表褒义的“外圆内方”。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坚持戴太阳镜是对眼睛最好的保护,它能让你远离白内障等各种眼疾,尤其是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这段时间阳光照射最强烈。
B.我们应该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保障各种礼仪规范和公约守则为人们自觉地遵守,或者从自觉到不自觉地遵守。
C.她用灵活自由的笔触、丰富的色彩,形成略带伤怀而又充满温情的迷离意境,使作品充满了抒情性。
D.直隶总督署作为保定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进行科学维护,但其维修工程是否成功,还要看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天天强化练11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小说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3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市家电市场促销氛围意兴..阑珊..,促成这个氛围的是卖场主打“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再一个就是“低价促销”。
②在这部电视剧中,他将角色从青年时代演到耄耋之年,无论是化妆、造型,还是动作、气质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③低龄留学值与不值、好与不好,也需因人而异。
既不能投鼠忌器....,甘心做了井底之蛙;也不能盲目跟风,唯留学是出路。
④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一些干部简直就是鼠目寸光....,仍然认为环保和发展是对立的。
⑤这种真挚隐于字里行间,所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一切才那么宛然美丽,富有灵气;文字才那么清丽畅达,珠圆玉润....。
⑥在世界各国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食物都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从史前时代至今,与食物有关的故事成为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篇章。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C[①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将尽的样子。
望文生义。
②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使用正确。
③投鼠忌器: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常用于打击坏人方面。
不合语境,这里可改为“畏首畏尾”。
④鼠目寸光:形容眼光短,见识浅。
使用正确。
⑤珠圆玉润:像珠子一样圆,像玉石一样滑润,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使用正确。
⑥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多指坏的事物。
褒贬不当。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导学号:76082166】A.一些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其实是国内某些“思想家”臆想的“洋规矩”。
对所谓“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常是国内热火朝天,国外莫名其妙。
B.消费者习惯买涨不买落,若都等着买更便宜的东西,就会导致企业产品积压,进而滞销,进而影响企业运转与员工收入,这是不良的连锁反应。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018-2022高考名篇名句默写真题五年真题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2022年】1.(2022ꞏ全国甲卷ꞏ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ꞏ卫风ꞏ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辛弃疾《永遇乐ꞏ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答案】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默写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宴”“晏”“萧萧”“戈”等。
2.(2022ꞏ全国乙卷ꞏ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
(2)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3)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花落归根为喻,抒发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情怀。
【答案】 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拢、捻、霓。
3.(2022ꞏ新高考1卷ꞏ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ꞏ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考点13 名句名篇默写1.(2015·全国卷I)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2)王维《使至塞上》中“,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解析】易写错字:犹;易漏字:虽。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2.(2015·全国卷II)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答案:(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评分标准】注意“负”“拨”“未”“郎”“雀”等易错字的书写。
每空1分,共6分,每一个小分句中,多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
3.(2015·山东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地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 , ”。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3)杜甫五律《旅夜书怀》的颔联“, ”,描绘的景象雄浑阔大,反衬了作者孤苦漂泊的悲怆心情。
答案:(1)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评分标准】每句1分,多字、漏字、错字、顺序错均不得分。
天天强化练12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传记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37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76082169】①有企业家坦言,进行公益捐助的一个原因是担心消费者指责自己冷漠吝啬,细大不捐....,从而影响公司产品的销路。
②李鸿章主张大清国参与世界商品经济往来,利用双边贸易富强自己,制约别人,这样的认识在当时可谓空谷足音....。
③今年“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的发言少了穿靴戴帽....的套话,多了实实在在的内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④李警官深谙犯罪心理学,总能站在犯罪嫌疑人的角度推心置腹....地剖析作案动机及过程,侦破了很多棘手的案件。
⑤《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书中对政治权利和义务等问题作了很多鞭辟入里....的分析,值得一读再读。
⑥围棋等棋类游戏能很好地培养人的统筹意识和战略眼光,因为如果目无全...牛.,就很可能因顾此失彼而落败。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②⑤D.③④⑥B[①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望文生义。
②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③穿靴戴帽: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的前后硬加进一些例行的政治说教。
④推心置腹:形容待人真诚。
感情色彩不对。
⑤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入要害。
⑥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不合语境。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长期以来,美国从中国进口大量的质优价廉的产品,增强了美国民众实际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为美国经济保持增长助力。
B.广大领导干部该读什么书不仅是个人的爱好问题,更是关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严肃问题。
C.根治越来越离谱的CBA赛场乱象不再频繁发生,维系篮球联赛正常运行,中国篮协责无旁贷。
D.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立身之本,应当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
B[A项,搭配不当,“增强”与“生活水平”不搭配。
天天强化练22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5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导学号:76082203】①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确实办得妙趣横生,每当我陶醉其中,就真有点乐.不思蜀...。
③有些同学在写作议论文时,遇到理论的阐发便感到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④以每个人分发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付民工集中追索欠款,这种作为只能是扬.汤止沸...,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⑤独俏寒枝的梅花曾经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审美心灵,吸引他们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⑥恐怖分子多次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致使大量的无辜者死于非命....,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A.①②④B.②⑤⑥C.①④⑥D.③④⑥C[②乐不思蜀:乐而忘返,中性词;或乐而忘本,贬义词。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③理屈词穷:理由已被驳倒,无话可说。
用在此处望文生义。
⑤吟风弄月:指喜欢用风花雪月做题材来写作。
贬义词。
感情色彩有误。
①事半功倍:形容做事得方法,费力小,收效大。
④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⑥死于非命:遭受意外的灾祸而死亡。
]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要实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在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同时,还应当研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经济、社会和家庭发展的政策,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B.此次活动共举办主题讲座五场,听众达千余人左右,对群众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的侵害,起到了警示教育的作用。
C.电动汽车和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市场的迅速扩张,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将成为一个全新的机会领域。
国家必须适时地支持发展这项技术。
D.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铁路推出乘意险服务,是为了满足旅客多样化、便利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为旅客乘坐火车旅行提供一项增值服务。
天天强化练15(建议用时:20分钟满分: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勒.诈(lè)跬.步(guǐ)窥伺.(sì) 拈.轻怕重(niān)B.累.赘(léi) 昏愦.(kuì)羁縻.(mí) 蔓.草难除(màn)C.昵.称(nì) 消弭.(nǐ)倾圮.(pǐ) 同作同憩.(qì)D.塞.责(sè) 酩酊.(dǐnɡ)起讫.(qì) 倾箱倒箧.(jiā)B[A项,“跬”读kuǐ。
C项,“弭”读mǐ。
D项,“箧”读qi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会议强调,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推进减政放权和投融资、价格、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B.黑龙江省外办副主任张志强表示,牡丹江市将派出懂俄语的大学生促进搜寻项目的勾通,对俄方人员的出入境和在当地的食住行给予协助。
C.若把地图上的中国比作一只引伉高歌的雄鸡,雄鸡的嘴尖就是图们江出海口。
图们江下游的防川村可以远眺日本海面。
D.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各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不受驻在国的司法管辖,而在大使馆外,则使用驻在国法律。
D[A项,“减政”应为“简政”;B项,“勾通”应为“沟通”;C项,“引伉高歌”应为“引吭高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导学号:26612205】A.没有人不渴望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它不可琢磨..,却又似乎无处不在。
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
B.无论吊销导游证还是停业整顿,都不让人意外。
强迫游客消费且出言不...逊.,这样的导游确实不适合继续担负这项工作。
C.去佛罗里达孜孜以求....地找寻世外桃源,哪怕用整整一年的时间在户外挥洒汗水,与大自然亲近都嫌不够。
D.在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讨论会上,同学们广开言路....,各抒己见,既表现出较强的思维能力,又显现出丰厚的文底蕴化。
天天强化练2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5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导学号:76082138】①岁月留给我们的总是推陈出新....的昭示和启迪,当我们再看黄公望那幅声名远扬的《富春山居图》时,除了画中令人沉醉的美景之外,自然能体会到画外人的波折坎坷。
②2013年钢铁行业利润率虽悄然反弹,但日渐式微....,仍创近年次低点,预计在行业整合的背景下,2014年将会继续好转,且机遇与风险并存。
③微信、二维码、云报纸以及便捷性手持移动终端大众传播功能的拓展,集中指向移动互联时代,将新时代下两会中的“随时、随地、随意”的精髓表现得惟妙惟肖....。
④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四面楚歌....,如若不想方设法挖掘其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⑤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我们每个人都应厉行节约,锱铢必较....,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
⑥雅安大地震发生后,救援队员冒着余震的危险,深入原本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在废墟中救出一个又一个被困群众。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⑤⑥D.③④⑤B[①推陈出新:推:除掉,去除,淘汰;陈:陈旧的;新:好的、新的。
除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不合语境。
应改为“历久弥新”。
②日渐式微:式微,指事物的衰落。
逐渐没落,销声匿迹。
泛指事物或人逐步的衰落。
③惟妙惟肖:惟:文言语气词,这里有“真”或“特别”的意思。
妙:美妙,漂亮。
肖:相像,逼真。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使用对象错误。
改为“淋漓尽致”,淋漓:形容湿淋淋的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
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彻底,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
④四面楚歌: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⑤锱铢必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
天天练41 名句默写(一)[基础过关]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2)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即古代圣人在自身已很优秀的前提下还不断为自己“充电”,而时下一般人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李煜在《虞美人》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们常用王维《终南别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自勉或勉励他人,它告诉人们遇到逆境、绝境时,把得失放下,也许会有新的局面产生。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经·氓》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五)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清高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意侮辱的句子是:,。
1.①(醉翁之意不在酒)②(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③(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氓》中用比兴手法描写女子婚后不幸生活的句子是:“,。
”(2)屈原在《离骚》结尾处用“,。
”两句表明自己坚守理想,虽然死亡都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苏轼《赤壁赋》)2.(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其余心之可惩?(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杜甫《望岳》中从远处望岳,运用拟人手法,以明暗对比再现泰山神奇秀丽、高峻雄伟的诗句是:“,。
”(2)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
3. (5分)(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2)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赤壁赋》中,主人劝请客人饮酒,并歌唱《诗经》篇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了边疆将士因天寒地冻弓僵衣冷的情状,随后着力描写了沙漠冰封、云朵昏暗的自然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018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名句默写+语言运用姓名:班级:一名句默写:1 ( 2018 全国卷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6 分)(1)《论语·为政》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
文末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_”点出李蟠文章爱好,而“ 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修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 ( 2018 全国卷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孟子· 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 _________________ ”,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 _______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绮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 ( 2018 全国卷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荀子· 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忠思势,却_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__________________ ”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__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_________________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天天强化练15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小说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3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导学号:】①“且行且珍惜”“萌萌哒”“也是醉了”“有钱,就是任性”等十条网友们________的流行语入围“十大网络流行语”,这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共鸣。
②“耻”和“不耻”是君子人格的阀门。
如果这个阀门消失,君子人格将________;如果这个阀门依然存在,哪怕锈迹斑斑,君子人格还是会生生不息。
③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性格________,所以既受人尊重,又有很多朋友。
A.耳熟能详荡然无存外方内圆B.家喻户晓付诸东流外方内圆C.家喻户晓付诸东流外圆内方D.耳熟能详荡然无存外圆内方D[“家喻户晓”指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不能以“网友们”为修饰对象。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能以“网友们”为修饰对象。
故①应填“耳熟能详”。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也没有留下。
“付诸东流”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②如果这个阀门消失,君子人格将全部丧失,即“荡然无存”。
“外圆内方”指为人处世之道,表面随和,内心严正,含褒义。
“外方内圆”指人外表正直,而内心圆滑,含贬义。
从先生“既受人尊重”推知,③应该填表褒义的“外圆内方”。
]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坚持戴太阳镜是对眼睛最好的保护,它能让你远离白内障等各种眼疾,尤其是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这段时间阳光照射最强烈。
B.我们应该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保障各种礼仪规范和公约守则为人们自觉地遵守,或者从自觉到不自觉地遵守。
C.她用灵活自由的笔触、丰富的色彩,形成略带伤怀而又充满温情的迷离意境,使作品充满了抒情性。
D.直隶总督署作为保定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进行科学维护,但其维修工程是否成功,还要看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D[A项,介词使用不当,应将“从”改为“在”。
B项,语序不当,应该是“从不自觉到自觉”。
C项,搭配不当,应将“形成”改为“营造出”。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
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____①____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
它们有的____②____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诉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____③____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____④____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____⑤____自去寻找那不易被察觉到的石缝。
①②③④⑤A 所以只是就为了就B 因为只是就为了便C 因为只有便是便D 所以只有变是就B为”,排除A、D两项。
④⑤句之间是表目的的关系,用“为了”与“便”搭配,可排除C 项。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导学号:】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
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情趣密切相关。
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①________________。
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
一朵花如此,②________________。
因我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③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语段主要表述的是物的形象和人的情趣的关系问题,第一处前表述的内容是深人所看到的物就深,根据横线后的举例,可知此处内容与此处前内容是对比关系,填写的内容应该是“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第二处的前文写不同的人看到同一朵花的感受不一样,从“一朵花如此”分析,此处的意思应该是“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第三处,是总结性语言,主要表述的内容应该是物的形象的呈现。
【答案】①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②一切事物也都是如此③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答对一句给1分,答对两句给3分,答对三句给5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网络定向直投系统(也称IPUSH)为一种划时代网络技术,它是由中国电信开发的。
下图是该系统的运行流程图。
请认真读图,选择有用的信息,为“网络定向直投系统”下定义。
(6分)网络定向直投运行流程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注意文字信息和图画信息的结合。
题目中说“网络定向直投系统(也称IPUSH)为一种划时代网络技术,它是由中国电信开发的”,由此可判定所写句子的主干应为“网络定向直投系统为一种……网络技术”,“它是由中国电信开发的”为补充说明的信息。
而流程图则是对整个过程的分步解说。
图中显示,整个过程分为3步,表述时需要按相应的顺序进行信息提取,而不能照抄图上文字。
同时注意三个步骤之间的连贯性。
这些信息也都只能是作为修饰性的成分补充进句子的主干。
【答案】网络定向直投系统为一种中国电信开发的通过分析用户上网数据,根据用户的特征,在用户打开相应的网站或页面时直接推送广告的网络技术。
二、名篇名句默写(5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作者用行人不吃嗟来之食、乞人不屑接受踢过来的食物得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来表现自己品格的高洁。
(2)苏轼在《赤壁赋》中讨论了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永恒,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不变”的角度表达诗人“而又何羡乎”的具体原因。
(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博大的胸襟和美好心愿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三、小说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导学号:】在一个飘舞雪花的冬夜[蒙古族]玛拉沁夫雪花,轻轻地飘落着,从清晨起,一直到蓝色的北方夜幕降临时分。
杨本老人已经六十七岁了,然而白头发却比我的还少!两只猎人的眼睛,依然可以辨认几里以外的野兽。
他是个老共产党员,在猎民中有很高的威望。
我们的四轮马车穿行在白桦林里。
这正是雪后短暂的风平浪静的时刻。
杨本老人手里的马缰,松弛地耷拉在雪地上,马儿迈着缓慢的步伐略作喘息,以便迎战每每雪后都要到来的大风暴!我曾经历过多次草原风暴,然而森林风暴,对于我来说还是完全陌生的。
风暴常常给人们带来损害,但是经历一次风暴,人们也会多享一次斗争的欢乐。
不时,一阵冷风从雪面上掠过,吹起一层淡淡的雪的烟雾。
这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杨本老人望了望天空,泰然地吹起口哨,然而他的双手却不由得勒紧了马缰。
我们往南走,顺风,风暴再大也不误我们赶路。
我跟杨本老人并肩坐在一起,两个人合着把一件宽肥的狼皮大衣披在身后。
这时杨本老人向天空做了个欢迎的手势,打趣地说:“请吧,风暴!”没有过多久,果真风暴来了。
好像它一直等候在那幽暗的森林后面,当主人一发出邀请,立刻就登上“门”来。
从那以后,我们好似被蒙上了眼睛,周围的一切景物,全都看不清了,耳朵里充塞着风婆放肆的叫喊声。
然而那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辨别道路的鄂伦春马,是足以使我们信赖的,它会把我们安然拉到目的地去。
这时,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熟悉的《国际歌》的音调,那歌词既不是蒙语,也不是汉语,我一句也听不懂。
“尤合勒!额沃米道恩吐米毕儿热,包勒……”从音调上,我听出这是“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那句词。
顿时,我觉得整个森林都在合唱着。
当我睁开眼时,才发觉原来只是杨本老汉一个人,在轻轻地唱着那支伟大的歌曲。
他的歌声虽然轻而低,但是那样热烈而壮阔!与今晚这风暴的气氛恰恰吻合。
我忽然觉得他不是平白无故地唱起这支歌的,听得出来,这歌声发自他内心的最深处!我向他看了一眼,他眉宇如常,脸色平静,只从那眼角的皱纹里露出一种自豪的神情。
他的两眼直视着前面的道路,好像那条道路上浮现着使他深深激动的往事……当他唱完以后,我问道:“你唱的《国际歌》是鄂伦春语的?”“是的!是鄂伦春语的《国际歌》!”他攥紧拳头,又用汉语高声唱了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庄严的《国际歌》!世界上有多少不同的民族,用多少不同的语言,唱着这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斗歌曲!这里有几千万,甚至几万万人口的大民族,也有几万,或者几十万人口的小民族。
然而,在全世界只有两千人的鄂伦春族,是怎样第一次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唱出这支伟大歌曲的呢?我不是在作历史考证,这里面包含着比历史考证更为意义深远的东西!当我正在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杨本老人自言自语地说:“二十年前的一个冬天,也是在夜里,我们两个人冒着风暴从这条道上走过!他是一个汉族同志。
跟你一样,他也和我并排坐在四轮马车上,到我们鄂伦春地区来。
风雪叫人透不过气来,可是他不停地唱着一支歌,那支歌叫人一听,就浑身是劲儿,心里着起一把火来!我问他,他说:‘这支歌叫《国际歌》。
’我说:‘这么好的歌,教给我唱唱吧!’我用汉话刚学了几句,就知道这支歌的分量了。
我停住唱,说:‘这么好的歌儿,应当叫每一个鄂伦春人都会唱。
同志,你帮助我把它翻译成鄂伦春话行不?’那个同志很愿意,可是他说他不会鄂伦春话。
我说:‘你给我讲歌词的意思,我试着翻。
’就这样,第二天早晨,我们到达部落的时候,我们鄂伦春语的《国际歌》诞生了。
它像一只神鸟,很快飞到了苦难中的每一个鄂伦春人家,鄂伦春人都非常喜爱它!……”风暴还没有平息,森林庄严地挺立着。
我跟杨本老人紧紧地相靠着肩膀,又唱起那支“神鸟”的歌来……(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情节的重复出现是本文的构思特点,森林风暴中杨本老人与“我”同行,他唱响《国际歌》的情节,引出了当年老人与汉族同志同行学唱《国际歌》并译成鄂伦春语的主要情节。
B.森林大风暴的典型环境不仅烘托了《国际歌》激昂、奋进的旋律,而且烘托了鄂伦春语《国际歌》的诞生。
C.马拉着“我”和杨本老人在雪原上奔走,无论风雪多大也不会迷路,一则它是鄂伦春马,二则它是杨本老人亲自喂养调教的。
D.《国际歌》的雄浑壮阔能令人热血沸腾,充满豪情,像心里燃起一把火。
于是老人激动地将它译成鄂伦春语,让每个鄂伦春人都会唱。
E.风暴未来时马儿喘息着,步伐缓慢,缰绳松弛,风暴即将来临老人则双手勒紧了马缰,这缰绳一松一紧的细节凸显出老人赶车技术的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