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案例分析ppt
- 格式:ppt
- 大小:6.72 MB
- 文档页数:7
小茶室设计案例分析ppt
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喝茶渐渐成为一种雅致的文化。
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家中设计茶室,那我们茶室有什么要求呢?
01
讲究通风透气
总的来说,喝茶者以男性居多,有些男性有抽烟的习惯,所以我们在设计茶室时,最好选择采光通风良好的位置。
这样不但有利于空气清新,而且在空气流通的空间里饮茶感官上面也更加舒适。
另外,休闲小茶室装修建议大家在角落安装一个排气扇,加强室内通风的效果.
02
风格统一
很多家庭茶室都会设计成中式风格,实际上,现代茶室的风格不仅仅拘泥中式,比如说田园风、古典欧式、东南亚风情、日系都会给茶室带来与众不同的效果。
但我们需要追寻一点,除了满足功能需求之外,
小茶室最好和整体家装风格和谐统一,看起来效果会更好。
03
电路设计
为了小茶室更加美观、安全,插座的设计要尽少用排插,因为这会影响整体的美观。
一般茶盘自带电磁炉,地插就是不错的选择。
若茶盘与电磁炉是分体的,建议选择墙插,让电磁炉靠近墙角的位置。
04
环境空间布置
1、小茶室在选择装饰材料是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少用油漆,这样才能呈现自然的味道,比如说石头、竹子、和原木……都是不错的选择。
2、灯光的明暗可以表现不一样的氛围,明暗调的灯光可以让饮茶者聚焦在茶席上,而不受到太多周围装饰的影响。
3、茶室墙面的的布置一般以书画为主,但不宜过多,一二幅点缀即可,或在墙壁中嵌放古玩文物,也大大的增添主人的品味。
茶室内四
周可以布置一些花卉、盆景、奇石和竹雕等。
但要注意不易堆砌得太满,会过于压抑.。
茶室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1:茶室概念举办茶会的房间称茶室,也称本席、茶席或者只称席。
茶室内设壁龛、地炉。
地炉的位置决定室内席子的铺放方式。
一般说来客人坐在操作人(主人)左手一边称为顺手席。
客人坐在操作人右手一边称为逆手席。
客人经茶室特有的小出口进入茶室,传说这种小出口是茶道始祖千利体模仿淀川小舟上的窗户设计的。
3:茶室发展动态饮食业建筑近年来在风景区和公园内已逐渐成为一项重要设施,该项服务性建筑在人流集散、功能要求、建筑形象等方面对景区的影响较其它类型建筑为大。
如能深入调查,结合实际,因势利导,不仅可以避免或减少对景区所产生的种种弊端,且可为园景添色,为游客的饮宴提供方便。
4:功能作用茶室主要是供游人饮茶、休息的地方。
同时供游人在品茶之余,赏景、交往和从事文娱活动。
5:园林建筑布局特点(1)因地制宜(2)功能合理,形式美观(3)巧于因借,精在体宜6:基地选择园林茶室—般位于游人集中的景点附近,或在园林的安静区中,其选址要结合整体园林的环境通盘考虑。
人们在茶室品茶时,应有开阔的视野,美丽的风景或静谧的环境与其相伴,因此茶室的选址要尽可能考虑处在构图的中心,以及游人视线的焦点,茶室选址具有既寻景又点景的意义。
(1)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2)方便顾客到达,避免交通干扰(3)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4)环境优美,充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与自然结合(5)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安排,室外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的条件公园茶室的设计1:为方便游客,应配合游览路线布置茶室服务点。
在一般公园里,茶室建筑(部分有快餐)应与各景区保持适当距离.避免抢景、压景而又能便于交通联系。
建筑位置经营适当尚能达到组织风景的作用。
在中等规模的公园里,本项建筑亦宜布置在人流活动较集中的地方。
建筑地段一般要交通方便、地势开阔,以适应客流处于高峰期的需要,也有利于管理和供应。
为吸引更多的游客,基址所在的环境应考虑在观景与点景方面的作用。
茶馆设计案例分析波尔图茶馆和餐厅波尔图餐厅和茶馆平面图设计师:Francisco Portugal e Gomes地点:葡萄牙波尔图完成:2009年庭院下沉式阶梯式楼梯(上部)座椅前台楼梯平面图轮廓图绘制模型在创建之初葡萄牙波尔图的一家新建餐厅和茶吧,轻松而舒适。
它的前身是一家小型而著名的当地餐厅。
人们经常聚集在这里观看比赛并放松身心。
该设计结合了餐厅的历史和实际需求。
人们可以边吃边吃饭。
楼梯的详细信息从庭院的底部,柜台的底楼,楼梯的第一层以及底楼的餐厅看向庭院。
虚拟与真实的结合所引起的光影变化展现了空间。
北京红墙茶馆地点:北京,紫禁城皇宫年份:2014建筑面积:280 M2红墙茶馆位于紫禁城东南角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明朝皇帝在那里清朝拜祖先。
墙内是原始的皇家圣地,墙外是北京古城胡同的基本背景纹理。
茶馆的总体布局包括七个独特且独立的房间。
该建筑物基本上保留了现有建筑物的形式。
它使用原始的门窗向内生长,以形成房屋中的房屋。
作为一个更私人的茶室,它看起来像个新蘑菇。
在建筑物的内部,每个茶室和消毒室以及其他功能室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与建筑物的屋顶隔开,并具有独立的墙壁和天花板。
作为皮肤的第二层,它形成了自己的一层,私密而安静,没有干扰。
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建筑物之间的
“间隙”形成了交通和展览空间,丰富了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并产生了许多可以探索的角落。
在狭窄的空间中,我们可以通过外壳接口获得更多的空间感,即所谓的“大中小”。
1.前院2.入口3.酒吧1 2 3 4.中庭5.私人房间6.中庭7.会议室8.厕所9.手术室10.储藏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