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学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大家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同学之间一、歌曲激情,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友谊之歌》,出示歌词。
2、歌词中说友谊就像一朵绽放的花朵,永远芳香。
(这时,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一朵简易的四瓣花。
)3、那说到友谊,你首先会想到谁?(同学)4、这节课们就来学习“同学之间”这个主题。
(板书课题)二、火眼金睛找优点。
1、四人一组,互相找优点。
不知不觉,同学们已经相处两年多了,在这两年多里,明亮的教室中,我们同窗共读;美丽的校园内,我们一起活动;如花的岁月里,我们共同成长。
那大家彼此之间是否都非常了解呢?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谁有一双孙悟空似的火眼金睛,能发现同学的优点。
2、集体交流汇报。
3、为全班同学找优点。
(重点引导学生找有自卑心理或大家不太喜欢的学生的优点。
让他们也体验一下“好孩子”的感觉,同时引导他们找出自己的不足。
)4、交流找优点的收获。
5、让学生给朋友提点建议,并出示小博士的话进一步导行。
三、互动交流,探究实践。
1、讲同学之间相处的事例。
2、创设情境,交流探讨。
将课文中的故事拍成短片展示或教师进入学生角色,扮演一名学生,找学生配合表演,让学生讨论一下同学之间该怎样相处。
(据交流情况板书到黑板上的花瓣中。
)3、联系生活讨论同学之间该如何相处。
四、诱发情感,激励践行。
1、出示“友谊之桥”,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做到与同学友好相处。
①我的同学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我会对他说:②我的同学这次考试没考好,很伤心,我会对他说:③我的同学犯了错误,不敢承认,我会:2、教师总结,让学生把学到的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
五、板书设计:守信用宽容同学之间:热心帮助不起外号第二课时:有了矛盾怎么办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谊就像一朵绽放的花,而且它是一朵用心浇灌才会绽放的花。
大家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公共设施现状调查,并分析原因,了解公共设施的现状,明白公共设施遭到破坏的后果。
2、通过观看“井盖吃人”视频,了解破坏公共设施的严重后果,知道公共设施受法律保护,破坏公共设施要受法律制裁。
3、通过“学生扮演公共设施,说出心声”的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情感,初步形成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4、通过“共享金点子”的活动,以及“保护公共设施“的志愿活动,让学生从思想到行动爱护公共设施,增强爱护公共设施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 让学生从思想到行动爱护公共设施,增强爱护公共设施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
难点: 了解破坏公共设施的严重后果,知道公共设施受法律保护,破坏公共设施要受法律制裁。
教学方法调查搜集、启发交流、情境感悟、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调查的公共设施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从“朋友”谈话导入,请同学们猜一猜特殊的朋友——公共设施。
二、了解公共设施现状,分析受损原因1、出示动画,同学们初步了解设施朋友心中的委屈。
2、分享小调查成果:对公共设施现状调查,并分析原因。
3、生活中,你还发现了还有哪些公共设施遭到了破坏,并说说原因。
4、总结出示一组图片,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公共设施受损的情况。
三、明晰破坏公共设施就是伤害自己的便利生活,更是违法行为1、提出问题:当舒适的长椅变得破败不堪;当明亮的路灯变得忽闪忽暗;当光洁的红墙变得斑驳丑陋……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引起同学们理解和体会伤害公共设施带来的后果。
2、师生总结,伤害了设施朋友,最终伤害的是我们自己便利的生活。
3、出示“井盖吃人”新闻,让学会生谈感受,明晰破坏公共设施的最严重后果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4、出示法律条文,明白破坏公共设施就是违法行为。
5、师生总结:破坏公共设施,不仅让我们的设施朋友伤心,还伤害我们自己的便利生活,更有甚者是一种违法行为。
6、引导学生明白,树立保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大家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8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设施的种类和使用场所;2.认识到公共设施被损坏的危害;3.了解公共设施被损坏的原因;4.认识到保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5.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学重点:1.了解公共设施的种类和使用场所;2.认识到公共设施被损坏的危害;3.认识到保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公共设施被损坏的危害;2.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1.准备图片和视频资料;2.准备小组讨论和小游戏的题目和规则。
学情背景:学生年龄:小学五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本节课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他们对公共设施的使用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由于年龄较小,对公共设施被损坏的危害和保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共设施的种类和使用场所,认识到公共设施被损坏的危害,引导学生明白保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小学道法课本第三单元第一课《爱护公共设施》,教材内容主要介绍公共设施的种类、使用场所、被损坏的危害以及保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等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进入教室,向学生问好)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大家的‘朋友’”,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什么呢?学生:(回答)了解公共设施使用的现状,认识到破坏公共设施的危害。
老师:很好,公共设施对我们的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方便我们的出行、生活和工作。
但是,有些人却不珍惜公共设施,甚至会对它们进行破坏。
你们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难,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老师:非常好,大家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公共设施的现状来加深对公共设施的理解和认识。
(老师展示图片和视频,向学生讲解公共设施的种类和使用场所)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展示方式,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损坏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并认识到破坏公共设施可危及生命安全。
《我们的好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道理;2.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勇于自立的品质;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注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内容1.我们身边的好朋友;2.学习好朋友的优点;3.了解好朋友的特点和作用;4.学习好朋友的礼貌和关爱。
教学步骤步骤一:自主探究,导入主题1.让学生自由讨论“好朋友”这个话题;2.引导学生思考“好朋友”有哪些特点;3.让学生口头分享自己身边的好朋友,分享他们的优点。
步骤二:小组合作,发掘“好朋友”的内涵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成员写下自己心目中“好朋友”的优点和特点;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发掘“好朋友”的内涵;3.请每组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
步骤三:引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1.教师引入课文《我们的好朋友》;2.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课、领会课文的意义;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好朋友”的品质。
步骤四:朗读课文,感受情感1.按照节奏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朗读课文;2.带领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和气氛;3.跟学生一起感悟课文中“好朋友”的美好品质。
步骤五:小组讨论,总结课文1.让学生继续分组,小组讨论课文的内容;2.按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课文中的教育意义;3.请每组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
步骤六:自我检测,巩固知识点1.教师随机提问,巩固学生对“好朋友”的认识;2.让学生自我检测,有机会互相学习;3.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做针对性的调整。
课堂延伸1.学生们可以用他们所学到的“好朋友”的品质和特点,制作一张好朋友的名片,把这些品质和特点记录下来;2.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分享,互相研究好朋友的品质和特点;3.学生可以进行小调研,调查身边的同学或朋友对“好朋友”是怎么定义的,归纳整理出调查结果。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逐渐成长期,正需要培养他们自尊自信的品质。
而在学习中,我们为他们提供了多种体验和尝试,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品质和能力。
大家的“朋友”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猜谜语有门有窗不是房,脚儿圆圆走四方。
接送客人不疲倦,每天工作特别忙。
猜谜语公园里,大树下,四条腿,有靠背,休息够了不疲惫。
猜谜语小区里,路两旁,小哨兵,在站岗。
废纸屑,里面放,瓜果皮,肚里藏。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我知道的公共设施分类公共设施服务设施路灯、公用电话、垃圾桶、公共卫生间、配电箱、书报亭、自动售货机交通设施红绿灯、地铁站、公交站、护栏、人行道休闲娱乐设施健身器材、公共座椅、凉亭我知道的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地上地下快递柜公交车邮筒消防栓地下水管地下电缆天然气管道指路牌高架桥新出现的公共设施新出现的公共设施共享新出现的公共设施自动泊车机器人反向寻车机公共设施的作用我们小区门前修了过街天桥……我家附近超市的自助结账机……我在图书馆学会了用自助借书机借书……公共设施的作用我们小区有一个健身广场……电缆主要用来输送电……天然气管道输送天然气……通讯基站连通手机信号……排污管道及时排放污水……公共设施的作用假如没有公共设施小叮当来到十字路口想过马路,结果发现……晚上,小叮当走在没有路灯的马路上……假如没有公共设施我是公园里的长椅。
有人坐在我上面左右摇晃,甚至站在上面又蹦又跳。
我的骨头已经断了几根,没人再愿意亲近我了!我是公共汽车站牌。
有人把各类小广告贴在我身上,不仅影响我为乘车人指路,还非常难看。
倾听公共设施的诉说听了它们的诉说,你有什么想法?在你身边,有没有公共设施被损坏?公共设施小调查公共设施是否损坏委屈污损损坏偷盗以上公共设施被损坏,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小区健身器材上面的螺丝被拧下来……公交站牌贴满了小广告……如果损坏了公共设施,最终受到伤害的是谁?损坏公共设施,是不道德的行为,更是一种违法行为。
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缺乏公德意识。
有意损坏。
不文明。
缺乏耐心。
使用方法不对。
无意损坏。
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怎么按都不出票……我又不经常来,算了吧。
他们的想法对吗?为什么?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这么多人都在商场,为什么要我去报修?小贴士室外消防栓被损坏,可以向消防部门反映。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我们的好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们的好朋友》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的第一课,这一课是本单元的基础和起点,旨在让学生体会同伴间真诚交往的快乐,学会增进友谊的方法,懂得朋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栏目一是“介绍我的好朋友”,从“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入手,聚焦好朋友的自己对好朋友的了解程度,再讲述自己交友的过程,提供交友的快乐;栏目二是“交到好朋友的秘诀”,从“阅读角”中的友谊“香甜”入手,聚焦到真心对待朋友的方式方法,帮助“交友进入误区”的同伴走出误区,让他们交到知心的好朋友。
栏目三是“好朋友真友谊”, 通过情景再现、故事提供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栏目四是“珍惜友情”,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两难情景的辨析交流,引导学生懂得不合理的要求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友谊,通过设计友情卡激发学生交友、惜友的内驱力,并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
【学情分析】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逐步形成,但还处于初步开展的阶段。
此时他们已经有了更多交往的需求,开始形成相对固定的伙伴,但随之也会遇到一些困惑或烦恼。
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已经提供了交友故事,解决了交友过程中的部分困惑。
但是,较多学衡不知道如何拒绝好朋友好朋友不合理的要求,也不知道不合理的要求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友谊。
因此,需要继续帮助学生学会与朋友相处,体会友谊的来之不易, 形成正确的交友观。
【教学目标】1.听故事,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2.情景辨析,知道不合理的要求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友谊。
3.学会珍惜友谊,感恩朋友,形成正确的交友观。
【重点难点】重点: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知道不合理的要求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友谊。
难点:学会珍惜友谊,感恩朋友,形成正确的交友观。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了解真友谊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感受到友谊的美好,学到了交朋友的秘诀,这一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的好朋友》。
《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公共设施,知道它们的作用。
2.行为与习惯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3.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要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学会爱护公共设施。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去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过程一、认识我们的“朋友”1.出示:同学们,在小区、村庄、街头、公园……有许多为我们默默提供着帮助的“朋友”,你了解它们吗?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些特殊的朋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师出示公共设施图片)2.学生回答:公用电话亭、路灯、垃圾桶、休息椅。
3.总结:像这些“朋友”这样,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
4.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交通信号灯、护栏、小区健身器材、凉亭……)二、感受“朋友”的作用1.阅读课本第50页,感受朋友的作用。
①休息椅:“当你行走在公园里,想坐下休息时,我会张开双臂,让你坐下来歇一歇。
”②垃圾桶:“当你想扔掉手中的垃圾时,我会笑眯眯地对你说,扔到我这里,保持街道的清洁!”③路灯:“漆黑的夜晚,我为人们照亮回家的路。
”2.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的作用?请大家说一说。
3.小组交流,学生代表回答。
小区健身器材: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增强我们的体魄……4.这些公共设施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如果没有了这些公共设施,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呢?来看看小叮当的旅行遭遇吧。
5.播阅读课本52页内容:小叮当来到一个没有公共设施的国度……6.同学们想一想,小叮当还会遇上哪些不方便?谁能把故事接着讲下去?7.学生接着补充故事。
8.总结:公共设施的作用可真大呀,正是有了公共设施的默默付出,我们的生活才更加方便。
9.我们举行一场比赛吧!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比比谁的设计最具有创意。
(出示要求:可以是对现有公共设施的改进和完善,也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大家的朋友》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家的朋友》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朋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友谊。
课文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价值,学会与人相处,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经验,对于友谊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仍然存在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如沟通技巧不佳、自私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友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建立良好的友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建立良好的友谊。
2.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学会关爱他人。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价值。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场景,便于学生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友情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友情的重要性。
例如,展示《小熊和小兔子》的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友谊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大家的朋友》,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随后,教师进行讲解,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友谊的价值。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你觉得什么样的朋友是真正的好朋友?b.你如何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c.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如何寻求朋友的帮助?小组讨论后,选取部分小组进行分享。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大家的“朋友”》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家的“朋友”》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的一个课题,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朋友对自己的影响,明白友谊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教材还介绍了如何建立友谊,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此外,教材还强调了对朋友的尊重、理解和宽容,教育学生要善待朋友,珍惜友谊。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三年级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他们对友谊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但同时,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沟通能力不足、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合作精神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友谊,学会与他人相处,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友谊的重要性,明白友谊对自己的影响。
2.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提高社交能力。
3.教育学生尊重、理解和宽容朋友,珍惜友谊。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人相处。
2.难点:教育学生尊重、理解和宽容朋友,珍惜友谊。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与人相处。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谊的意义,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情感教育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懂得珍惜友谊。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和讨论。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道具和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一个关于友谊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友谊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友谊对自己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家的“朋友”》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介绍朋友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交友。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朋友的重要性,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但对于朋友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交友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朋友的意义,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朋友的概念,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友谊,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朋友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交友。
2.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水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朋友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三下》2.课件:朋友的图片、案例分析、活动素材等3.教学道具:友情卡、人际交往图等4.教学场地:教室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各种朋友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朋友?朋友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2.呈现(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朋友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交友。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交到朋友的?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如何发展的?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不同的人际交往场景,练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反馈。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操练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与人交往的技巧。
5.拓展(5分钟)利用友情卡、人际交往图等教学道具,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友谊的内涵,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8 大家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大家的“朋友”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设施”的第一课,它对其他课起着铺垫,引导的作用。
本课主要依据《课程标准》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的第6条“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2.公共设施主要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为方便人民生活,在公共场所提供的一些设备和设施,供社会公众共同使用和享受。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和使用到一些公共设施,但对公共设施包括的范围和作用,以及为什么要爱护公共设施没有认真思考过。
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一些破坏公共设施的不文明行为,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知道合理使用和爱护公共设施很主要。
3.本课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还特别突出了公共设施受到法律保护,这也体现了本课程对法治教育任务的落实。
让学生了解国家为保护公共设施而拟定的相关法律条文,将爱护公共设施的公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4.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认识我们的‘朋友’”。
这个话题以具有童趣的拟人化手法,采用自述的表现方式让学生懂得公共设施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并以知识窗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公共设施。
教材通过小叮当旅行记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公共设施,人们的生活会有哪些不方便。
教材还注意引导学生对公共设施的完善、发展和创新展开想象。
5.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善待我们的‘朋友’”,(也就是我上的第二课时)目的是引导学生懂得人人都应爱护公共设施,并知道怎样爱护公共设施。
这一板块里列举了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让学生知道破坏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及生命造成的危害。
同时,教材将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与相关法律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是违法的,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教材还注意引导学生懂得,如果发现公共设施已损坏,可向哪些部门报告及打电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的好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好朋友》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二课时,本课时主要围绕好朋友的特征和重要性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境,使学生了解好朋友的含义,学会与朋友相处,培养良好的交友品质。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教育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交友经验,他们对好朋友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系统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过与朋友相处的困惑,对如何处理好朋友关系有一定的需求。
此外,学生可能对好朋友的标准和重要性有不同的看法,需要通过课堂讨论和引导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好朋友的特征和重要性,提高对好朋友的认识。
2.培养学生与朋友相处的良好品质,学会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朋友。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好朋友关系,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友谊的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好朋友的意义和重要性。
2.如何与朋友相处,培养良好的交友品质。
3.引导学生思考和处理好朋友关系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好朋友的特征和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朋友相处,培养良好的交友品质。
3.情境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朋友。
4.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和讨论题,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境模拟材料和道具,用于实践操作。
3.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辅助教学。
4.准备相关课外资料,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好朋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好朋友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PPT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好朋友的特征和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我们的好朋友》(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好朋友》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友谊的概念,认识到朋友对我们的影响,学会与朋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他们对友谊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但在与朋友相处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会处理朋友间的矛盾,不知道如何与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友谊的概念,认识到朋友对我们的影响。
2.培养学生与朋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良好友谊关系。
3.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朋友间的矛盾,懂得珍惜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友谊的概念,认识到朋友对我们的影响。
2.难点:培养学生与朋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良好友谊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与朋友相处的情景,引导他们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2.讨论交流: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彼此与朋友的故事,让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友谊对我们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与朋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4.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友谊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景模拟道具和素材。
2.准备典型案例和分析指导。
3.准备友谊任务,如友谊卡片、友谊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与朋友相处的情景,引导他们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彼此与朋友的故事,让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友谊对我们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与朋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友谊任务,如制作友谊卡片、友谊树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我们的好朋友》第一课时《好朋友真友谊》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1. 愿意与同学建立友谊,同时学会珍视维护自己的友谊,感受真正的友谊给自己带来的帮助。
2.体验同学间真挚的友谊,学会与朋友正确相处的方法。
3.懂得友谊的珍贵,学会与同学建立真正的友谊。
认识真正的友谊议一议请仔细体会以下两个情景,他们为什么会那样想呢?如果张华和陈诚想要获得真正的友谊,他们应该怎么样呢?(根据课前的分组准备,进行情景表演)情景一时间:上午大课间地点:教室人物:同桌周丽和张华,其他一些女生剧情:周丽经常带些巧克力请大家吃,课件的时候大家都围着她,边吃边聊天。
这显得周丽很受欢迎,朋友很多。
张华一边吃着糖果,一边心里盘算:等我过生日,要不要请大家吃顿大餐呢?否则,他们会不会觉得我太小气,不愿意跟我交朋友了呢?情景二时间:数学课地点:教室人物:同桌陈诚和李浩、数学老师剧情:李浩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这次数学考试有一道题不会做,于是,他用手肘轻轻地碰陈诚,想让陈诚告诉他答案。
陈诚很紧张,偷偷地看了看老师,心想:要不要把答案给他看呢?如果不给的话,是不是不够朋友朋友?两组同学已表演结束,现在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以下的问题:1.张华为什么会想要不要请大家吃大餐?2.陈诚要不要把答案给李浩看?如果不给,他们还是朋友吗?3.如果张华和陈诚想要获得真正的友谊,他们应该怎么办?问题:你认为好朋友应该怎样相处呢?在和好朋友的相处中,你是怎么做的?小结:好朋友应该是相互帮助、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并且尊重对方……故事屋1.请一位同学来跟我们讲一讲故事屋中《益友》的故事。
2.想一想:吕岱为什么说徐原是他的益友?你欣赏徐原对待朋友的方式吗?吕岱有什么可贵之处?在你犯错误的时候,你的好朋友他是怎么做的呢?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欣赏视频:《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视频播放)小结:有时候我们会向朋友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你要知道,正是这些不合理的要求,伤害了我们朋友之间的友谊。
《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公共设施,体会公共设施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2.设计新型公共设施,畅想文明使用公共设施金点子。
3.体验公共设施的重要性,知道公共设施受法律保护,破坏公共设施会受到法律制裁。
4.初步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能自觉爱护和正确使用公共设施。
教学重点:1.让学生知道身边的设施的重要性,明白爱护身边的设施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公德,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启发学生思维,设计新型公共设施。
2.畅想文明使用公共设施金点子。
不损坏公共设施,并能自觉地去爱护公用设施。
教学难点:1.体会伤害公共设施就是伤害我们自己的道理。
2.在生活中自觉去爱护公共设施、文明使用公共设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贴图、学习任务单。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许多默默为我们奉献的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跟着老师的视频来看看吧!(播放视频1) 学生认真观看动画,思考并回答问题。
2.师:同学们,视频看完了,你们都认识了哪些朋友呢?预设回答1:消防栓、垃圾桶、路灯、健身器械(板书)3.师:你的眼睛可真亮!请坐!谁来说说它们都有哪些作用吗?预设回答1:消防栓可以在火灾发生时帮助人们灭火。
垃圾桶的作用可以美化环境预设回答2:路灯可以在晚上的时候帮助人们照明,健身器械可以帮助人们健身。
4.师:同学们回答问题非常清晰!老师给你们点赞!老师听明白了,这些朋友们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帮助。
介绍公共设施:同学们,我们的政府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在公共场所建设了供大家使用的设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公共设施(板书)看来同学们的预习都做的很充分。
它们也是我们大家的朋友(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认识我们的“朋友”,说一说公共设施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公共设施,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并说一说他的作用。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家的“朋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友谊的真谛”、“友谊的种类”、“保护友谊”的内容;2.了解网络世界中“评价”的作用和影响;3.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友谊,学会保护好自己的友谊;4.培养学生自主拒绝不良诱惑,学会与人进行正确沟通。
二、教学重点1.了解“友谊的真谛”、“友谊的种类”、“保护友谊”的内容;2.探讨网络世界中“评价”的作用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对网络评价进行处理;2.学生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友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向学生介绍朋友与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和维系好自己的友谊关系。
2. 学习新内容教师将“大家的‘朋友’”这一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包括“友谊的真谛”、“友谊的种类”、“保护友谊”的内容。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探讨朋友关系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分别提出解决方法。
4. 展示讨论结果请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呈现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以此学习彼此之间的好友之间的交流交往,不断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5. 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相关文章或视频,探讨新时代下友情与感情的表达和建立,更好地学习交往知识。
五、教学思路本节课主要从“友谊的真谛”、“友谊的种类”、“保护友谊”三个方面入手,侧重点在于对学生的引导和思考,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朋友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也适当避免不良因素的干扰。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和组内的互动讨论,希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友谊的含义,学会如何保护好自己的朋友们,行使自我保护的能力并更好地与人进行沟通交流。
七、作业1.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友谊的理解;2.以自己朋友圈中的一个评价为例,分析该评价对你的影响以及你是如何处理和回应的。
八、板书设计友谊的三个方面友谊的种类保护友谊的方法友谊的真谛好朋友对于坏朋友的避免助桀为李对于虚情假意的维护徒有其表对于权力和利益的处理九、教学反思本节课同时结合了课堂教学和阅读体验,使学生们对对待朋友、避免不良诱惑、如何正确地处理网络评价等方面有了更好的了解,同时更能领会到朋友关系中的价值和意义。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堂实录及反思第8课《大家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爱护公共设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懂得破坏公共设施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危险,会受到法律制裁。
3.能自觉爱护公共设施,学会正确使用公共设施。
教学重难点1.认识破坏公共设施的现象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危害。
2.学会正确使用和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学情分析本班上学生都居住在城市地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并使用过许多公共设施,但学生并没有系统地、深度地思考过有关公共设施的问题,他们不太明白日常生活中哪些设施属于公共设施,没有思考过这些公共设施是谁提供的,也不太清楚公共设施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有保护公共设施的意识,但是对于破坏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危害没有太多的了解。
因此,通过本课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公共设施的认识更全面和深刻。
对提高他们的社会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增强他们爱护公共设施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是很有帮助的。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开展课前调查:调查身边公共设施的使用现状及其被损害和原因,搜集生活中因损坏公共设施而造成危害的事例。
教学过程活动一新闻调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大家还记得它们吗?让我们说出它们的名字吧!(出示路灯、邮筒、消防栓、休闲长椅、公交站牌)它们都是——(板书:公共设施)照片定格在被损坏的指示牌)师:看,这指示牌怎么了?它为什么会坏呢?生:好像被风刮倒了。
师:公交站牌怎么变成这样了?生:有些人在上面贴广告。
师:路灯呢?生:路灯斜了,好像是被人弄坏了。
师小结:城市的公共设施就像是一个个亲近的朋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观、舒适。
可是,这些给我们带来方便和舒适的朋友却受到了一些人为的破坏。
(板书:被损坏)让我们来看一个新闻报道。
(播放公共设施被破坏的视频)师:看了这个新闻,你有什么感受?生1:我觉得这些人太坏了,不知道好好爱惜健身器材,还故意搞破坏,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些设施都是为大家服务的吗?生2:看了这个新闻,我觉得心里很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