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宁国市津河中学 杨祥海
- 格式:pptx
- 大小:5.48 MB
- 文档页数:5
东城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初三语文2024.1一、基础·运用(共12分)为便利同学们学习诗歌,初三语文爱好社开设了“诗词探讨与创作”的公众号。
依据要求,完成第1~3题。
1.下面是“诗词与诵读”探讨小组即将推送的岳飞名作《满江红》及相关材料,阅读后,完成第⑴~⑷题。
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①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整理旧山河,朝天阙②。
①[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掳走徽、钦二帝。
②[天阙]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赏析】词作开篇通过刻画作者“怒发冲冠”、“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激荡心情。
接着,“三十功名”一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和披星dài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行稍懈的自励之意。
“莫等闲”一句则表现了他激励自己,鞭策部下的拳拳之心:珍惜时间,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
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
“靖康耻”四句用反诘的口吻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驾长车”一句则表达了自己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
“壮志”一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表现出作者对敌寇的切齿痛恨。
结篇“待从头”一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
全词抒发了岳飞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决意志和必胜信念,笔力沉雄而又情致深婉,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⑴大家对“冠”字的读音、“披星dài月”的书写和“式”字的笔顺产生了争议,你认为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怒发冲冠.”的“冠”读“ɡuàn”,“披星dài月”写为“披星戴月”,“式”字第六笔为点。
高中语文“导学案”必修一语文学科课程纲要第一模块(主题)一、课标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的学习主要有以下要求: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5.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6.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7.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8.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9.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7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聪颖(yǐng)峭壁(bì)羡慕(mù)目不窥园(kuī)B. 亢奋(kàng)黄晕(yūn)恬静(tián)振耳欲聋(zhèn)C. 真挚(zhī)微薄(báo)晶萤(yíng)巧妙绝伦(lún)D. 飞窜(cuàn)慰勉(wèi)尊循(zūn)丰功伟绩(jì)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从嘉兴到延安……灿若繁星的红色资源________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________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记录着党的优良传统,________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始终是________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A. 见识艰苦卓绝记载鼓励B. 见识艰苦朴素承载鼓励C. 见证艰苦卓绝承载激励D. 见证艰苦朴素记载激励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统。
②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着文化种子,滋养着我们的诗意人生。
③我们不一定人人都是诗人,但是我们可以从诗词中体味到温馨浪漫和灵趣哲思。
④通过读诗,让我们回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让我们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精神境界。
A. “崇尚读诗”“温馨浪漫”和“精神境界”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B. 句②中“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文化种子”的主干是“诗歌撒播种子”。
C. 句③用“但是”连接前后两个分句,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
D. 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句子中的词语“通过”换成“只要”一词。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4. 某中学开展“悦读书海·畅享经典”主题读书活动,安排如下:(1)书海拾贝,研精致思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和运用(共5 小题,计17 分)1. 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
](6 分)(1)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2)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3) 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5)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6)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7)《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漫步校园,远远看到六角翘起的谢师亭,不禁让人想到《醉翁亭记》中,作者峰回路转,一眼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语段,完成2、3 题。
(4 分)诗歌用最美的字符和音节传达出对人生的体悟,对自然的讴歌。
走进诗歌天地,既可以欣赏分.外妖娆的北国风光,也可以领略人间四月天的轻灵、pīng婷,还可以líng听那对周总理的一声声深情呼唤,还能感受到那萦.绕于海峡游子心间浓重的乡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把诗歌融入生活,感受诗歌的魅力,享受阅读诗歌带来的快乐。
2. 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 分)(1)走进诗歌天地,既可以欣赏分.(A. fēn B. fèn)外妖娆的北国风光,也可以领略人间四月天的轻灵、pīng婷。
( ) (2)还能感受到那萦.(A. yíng B. yín)绕于海峡游子心间浓重的乡愁。
1 《沁园春·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 《沁园春 雪》编排在江苏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是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这个单元还有毛泽东同志所写的《卜算子·咏梅》与陆游所写的《卜算子·咏梅》,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当代诗歌《回延安》和抒发淡淡临别惆怅之情的《再别康桥》,还有充满爱国激情的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 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能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欣赏能力;也感受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①引导学生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③引导学生领会词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前两点侧重能力目标,后一点侧重德育目标。这是符合美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关于教学目标分类六级认知理论的。词的下阙第三层是全词点睛之笔,表现全词主旨,因而定为教学重点;词上阕写景是下阙评古颂今的基础,起铺垫作用,下阕评古是为了颂今--这是作者立意之所在,对初中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定为教学难点 2
二、说教法 本课主要使用诵读法,提问法和练习法。 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初读全词--听读全词--导读全词,最后分组诵读;从方式上看,播放录音,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听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欣赏、领悟词的优美语言和优美意境,籍此落实教学目的。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我在寻思上多下功夫。根据认识原理,设计并尝试了"连环--顶针"提问教学法,四组提问"切入""顺承""深化""引伸" ,力求一气呵成,分别解决词的上阕、下阕、教学重点和难点,且四组提问所辖18个小问题,"成语接龙"似的一个衔着一个,形成一种"追问",把全篇课文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希望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达到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目的--这是提问法。 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我设计2个反馈检测题,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这是练习法。 本课采用了《沁园春 雪》朗读磁带1件,用于听读训练,直接服务于诵读法;使用《我爱你,塞北的雪》VCD片导入新课,形象生动;《沁园春雪》VCD片和课文插图《江山如此多娇》的运用,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提供了保证。投影仪和打印资料,增强教学直观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加强对学生 3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小学生“经典诵读”修订稿(电子版)五年级修订者:目录(一)古诗20首1、《乌衣巷》(唐)禹锡2、《念奴娇·昆仑》毛泽东3、《沁园春·》毛泽东4、《菩萨蛮·黄鹤楼》毛泽东5、《雪梅》(宋)卢梅坡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7、《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8、《回乡偶书》(唐)贺知章9、《过故人庄》(唐)孟浩然10、《山居秋暝》(唐)王维11、《望岳》(唐)杜甫12、《春望》(唐)杜甫13、《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试14、《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宋)苏轼15、《过零丁洋》(宋)文天祥16、《登楼》(唐)杜甫1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18、《满江红》(宋)岳飞19、《虞美人》(南唐)煜20、《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北宋)秦观(二)成语40条(三)歇后语20条(四)对联20条(五)名人名言20条(六)警句20条(七)现代诗歌10篇(八)现代美文10篇(九)古文10篇(十)《增广贤文》节选(一)必背古诗20首1、乌衣巷(唐)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1、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2、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3、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巨室。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2、念奴娇·昆仑毛泽东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第三届“中华诗词有奖征集”活动获奖作品公布之二(优秀奖)第三届“中华诗词有奖征集”活动获奖作品公布第三届“中华诗词有奖征集”活动,是前两届“中华诗词有奖征集”活动的延续,旨在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催生更多的诗词精品,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放歌。
以诗词讴歌祖国、礼赞生活、纪颂英雄、壮吟新时代;用美丽的中国文字演绎中华雄风、盛世气象,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届“中华诗词有奖征集”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中国诗书画网、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联合举办,于2019年5月19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同时面向海内外隆重征稿,截止2019年8月31日,共收到参赛作品91677首,来稿遍布全国各个省市区,并得到了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语诗人的积极响应。
经过专家学者认真评选,共评选出300首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90名,佳作奖200名。
评审过程及结果,由北京长安公证处监督公证。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激活中华诗词时代能量,对本次活动的获奖作者以资鼓励,经组委会研究,定于2020年9月12日上午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第三届“中华诗词有奖征集”活动颁奖仪式。
现将获奖名单及作品予以公布。
优秀奖获奖作品曹艳玲(吉林)雾松欲始琼花约冷开,流芳已占众魁猜。
一轮嫩日晨亨象,数点松江造圣才。
逊雪难为莹玉影,斗梅怎吐丽容腮。
无须遶弄相寻问,暗领春风有意来。
·陈本厚(四川)浣溪沙·民工春节返乡纪实春运难求票一张,民工何计解愁肠,隆隆摩托雁成行。
昔日爱车存记忆,今年高铁到家乡,归期早早报爷娘。
·陈伯玲(湖南)己亥清明烟飞炮响又清明,几处新坟野哭声。
最是悲怀消不得,英雄榜上少年名。
·陈明(辽宁)读杨开慧家书暗夜思君泪浸行,铺笺话别意深长。
存胸主义情犹切,在手初衷志不伤。
八件家书倾墨迹,千秋大业染霞妆。
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主持稿(十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
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k:敬爱的各位老师h: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上午好!c: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h: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诵中华经典,做“四有”新人。
x: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k: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h: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c: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h: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读中华经典名言警句诗词活动,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c:我们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千古美文,以传承华夏文明,做二十一世纪中华少年。
x:今天的诵读活动,就是展示同学们激情澎湃的风采。
合:尼山中学第三届“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朗诵比赛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现在开始。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有请本次比赛的评委入坐,他们是孔凡辉校长、曾宪洪书记、石太祥校长、徐秀军校长、刘新民主任、朱永波老师、许良老师、董振老师、柳翠翠老师、娄文婧老师、段明珠老师、李冉老师。
1《飞进新年的大门》h:首先请欣赏六年级二班为我们带来的《飞进新年的大门》2《国旗》x:一面国旗,承载着多少烈士的鲜血;k:一面国旗,凝结着多少为之奋斗的英魂!x:接下来请欣赏七年级二班带来的配乐诗朗诵《国旗》3《黄河颂》c: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h:接下来请听,诗歌朗诵《黄河颂》有请六一班全体同学。
4《感恩的心》x:感恩是人的一种美德x:感恩是人的一种义务k:世界需要感恩k:我们要学会感恩h:感谢养育我们的父母h:感谢教育我们的老师c: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请欣赏七年级二班的诗歌朗诵《感恩的心》。
部编版六年级语⽂下册第10课《古诗三⾸》精美教案(统编版)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命理想”这⼀主题,安排了《古诗三⾸》《⼗六年前的回忆》《为⼈民服务》《⾦⾊的鱼钩》四篇课⽂。
《古诗三⾸》⽤托物⾔志的表达⽅法,表达了诗⼈们的抱负和志向;《⼗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作者的回忆,描写了⾰命先驱李⼤钊同志牺牲的经过;《为⼈民服务》是⽑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写的⼀篇演讲稿;《⾦⾊的鱼钩》讲述了发⽣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个真实感⼈的故事。
单元语⽂要素在课⽂中的梯度序列10 古诗三⾸教学⽬标1.读准“燕、劲”等字的读⾳,会写“络、锤”等字,默写《⽵⽯》。
2.结合注释、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的情感及诗⼈所咏事物背后抒发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抒发的情感。
教学策略1.指导朗读古诗⼤多讲究押韵,这⼀特点体现在朗读上就表现为朗朗上⼝,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在读中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从⽽培养他们的语感。
有了前⾯的朗读、感悟的铺垫,后⾯的背诵⾃然⽔到渠成。
2.借助注释为了体现“诗意的古诗”,在设计中,我⼒求引导学⽣进⾏有效的、必要的理解。
让学⽣先借助注释弄清字词意思,再⼤致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让学⽣⼀边读⼀边想象画⾯,在体验中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课堂·好学案》对应课⽂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马诗》课时⽬标1.学习《马诗》,读准“燕”字的读⾳,会写“络”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感受诗⼈的豪情壮志和渴望⽴功报国的⾚⼦之⼼。
3.以《马诗》为例,掌握学习古诗的⽅法。
教学过程板块⼀积累成语,情境导⼊1.师:同学们的⽂学积累都很丰富,⽼师这⾥有⼏个成语填空,你们敢挑战⼀下吗?2.课件出⽰成语填空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长沙过贾谊宅》优秀教案-通用9篇九年级语文上册《长沙过贾谊宅》优秀教案共九--第1篇教学设想: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率部准备渡河东征。
在到达清涧袁家沟后,他亲赴黄河畔观察地形,目睹北方雪后风光,俯瞰北国大好河山,于是挥毫泼墨绘出这壮丽的画卷。
毛泽东在此词中塑造的形象巨大。
那起伏的群山,隆起的高原,不仅在舞动,在奔驰,有着进取、挑战的姿态和意志,要与高远、阔大、威严而神秘的“天公”比试高低,而且似乎胜利了。
这里有作者“自我”的美的形象。
给人以豪迈感和崇高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似排山倒海,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空前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
而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无产阶级及其领导的全体人民。
充分显示了我国人民创造世界历史的伟大动力。
教学目的:1.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涵。
2.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教学方法:1. 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2. 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课时安排: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毛泽东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今天我们学习《沁园春雪》。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1.教师范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2.检查字音沁qigrave;n 数风流人物shǔ 折腰zheacute; 思汗haacute;n 今朝zhāo三、诵读课文,理解词意。
1.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讨论并归纳: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讨论并归纳:“望”字。
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
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3.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讨论并归纳: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
重庆市木洞中学校课时教案 课 题 沁园春•长沙 上课时间 总 1 课时
主备教师 杨思茂 备课组长 吴红蕾 备课组成员 高一语文教师
教 学 目 标
目标描述(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水平
记忆 理解 应用
知识与技能
1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
2 背诵全词 √ √ 3
过程与方法
1 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
2 情感与态度 1 体会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学习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 √
教材 分析 重点 鉴赏诗词
难点 评价诗词
教 学 过 程
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针对班级调整的内容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39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91字以上)只有两首。初中我们学习了《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长沙》。长沙是毛泽东革命人生的中国,让我们追寻伟人的闪光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二、诵读鉴赏 1、整体感知,熟悉诗词 1)、自己诵读诗词,给下列生字正音:舸、寥廓、峥嵘、稠、遒、遏 2)、听诵读,初步感受诗词内容和蕴涵的感情。 3)、全班诵读。 2、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长沙》是一首记游之作,它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读这首词就要从整体感受抒情形象入手,理清思路。 1 )、 默读圈点,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 明确:立、看、怅、问、携、忆、记。 回忆初中所学《沁园春•雪》,一起诵读中心诗句,引出教学。
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诗词曲获奖作品诗词曲一等奖清平乐·抗洪地区:湖南省-湘潭市作者:戴寿泉(男士)江涛卷雪,疑是银河决。
浪拍云天堤欲裂,惊悸半轮新月。
中流水急涡旋,小舟子夜无眠。
安抚狂澜睡了,万家灯火依然。
鹧鸪天·夜读女孩地区:浙江省-宁波市作者:沈旭娜(女士)灯火长衢近岁时,红衣旧帽坐街墀。
圆珠笔正沙沙写,爆米花香薄薄吹。
呵手冻,借光微。
小城雨雪莫相催。
容她写到春风起,梦想飞如彩蝶儿。
说明与注释:2012年12月28日《东方今报》新闻《9岁女孩寒夜街头卖爆米花借路灯做功课》。
春游扬州瘦西湖地区:吉林省-长春市作者:闫海清(男士)画艇轻摇荡彩霞,也摇春梦到天涯。
东风不耐西湖瘦,一夜吹肥两岸花。
诗词曲二等奖咏史绝句·项羽地区:湖南省-长沙市作者:黄爱华(男士)自古纷纭说项公,愚顽不肯过江东。
果真收拾从头起,多少生灵涂炭中。
谒文天祥纪念馆地区:湖北省-黄冈市作者:伊淑华(女士)谒文天祥纪念馆城郭东风逐恨长,此间英物几沧桑。
敢将忧患平棋局,卒以头颅铸剑芒。
大野犹垂星熠熠,中原未掩气堂堂。
愁人应是春无限,血色鹃花沸夕阳。
【仙吕·寄生草】盼郎归(代留守妇女作)地区:贵州省-毕节地区作者:卢泽宇(男)(说好的)端阳见,(又改为)七夕来。
(可怜我)一回一顿家乡菜,(你却)一天一个新鲜态,(欠下这)一生一世相思债。
(眼看着)中秋过了是年关,(再不来),就没半点良心在。
秋日旅武汉地区:福建省-宁德市作者:许大妹(男士)古郡楼前落叶翻,秋风应序下中原。
山从巴蜀云边瘦,水至吴江渡口浑。
草色不因新冷减,鸟声尽向软晴喧。
天心有意私荆楚,直使东湖碧到门。
夏夜地区:山东省-聊城市作者:高怀柱(男士)天上星辰不动,草间虫语时送。
守田人在溪边,枕着瓜香入梦。
卜算子·秋思地区:江苏省-泰州市作者:杜丽霞(女士)长立小桥边,人共秋光瘦。
去岁黄花独自开,摇落清霜后。
淡淡眼前风,知否情依旧。
呼和浩特市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语文试卷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宿翠微寺(唐)马戴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1)“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一联在写景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2)诗歌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前人在评价这首曲子时,认为这首曲子极富艺术魅力,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2)这支曲子在语言上有何特色?(3)曲子通过白描式的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主题?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陈与义:宋代爱国词人。
这首词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流寓在湖南、湖北一带时所作。
(1)请赏析这首词的思路。
(2)试分析下阕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潭上作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无题①陈毅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②。
2024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
时量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弘毅学校组织开展以“江山多娇,志存高远”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山河揽胜】巍巍中华,山河锦绣。
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江风_____(①悠悠②猎猎),上下前后,一片黑______(①森森②油油)的,无数道强烈的探照灯光,从船顶上射向江面,天空江上一片云雾迷蒙,电光闪闪,风声水声,不但让你深深体会到“高江急峡雷霆斗”的______(①莽莽②赫赫)声势,而且你会觉得自己和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就像整个宇宙,都罗列在你的胸前。
水天,风雾,浑.然融为一体,好像不是船在行进,而是你自己正在和江流bó斗而前。
“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
”这时,一种庄严而又美好的情感充溢我的心灵。
我觉得我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
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就是这样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摘编自刘白羽《长江三日》)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叠词,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A.将“全部”放在“这样”之前。
B.删掉“的全部生活”。
C.在“就是”前面加“不”字。
D.把“穿过”改成“走过”。
【科技探新】科技进步,生态文明。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材料二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表电池最大剩余容量回收利用领域60%-80%电动叉车、两轮电动车、大型储能电站等20%-60%小型储能电站、通信基站、太阳能储能系统等20%以下报废、专业拆解,提取有价值金属循环利用材料三我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不仅动力电池回收的数量领先,部分电池回收技术也已居世界前列,其中物理回收法的环保、成本优势日益凸显,可实现全封闭全自动的拆解工艺。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16日)4.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超过58万吨,表明动力电池制造技术很不成熟。